一、唐朝人的稱呼
唐代別稱縣令為明府,稱縣尉為少府。後世相沿不改。
唐代時稱呼皇帝多用「聖人」,至於和其親近之人或其近侍則稱其為「大家」;女子稱呼其婆婆亦呼為「大家」。像唐明皇這樣的風流天子,親近者呼其為「三郎」,而呼太真妃為「娘子」。
皇太子,則常被左右之人稱為「郎君」;皇子封王,則被左右稱為「大王」,而公主被稱為「貴主」,例如薛用弱《郁輪袍傳》中,「岐王入曰:『承貴主出內故攜酒樂,奉宴』」。
唐代對於「殿下」一詞的使用,似乎只是使用在太子身上,而對諸王沒有見過使用。然而,自三國時期以來,歷經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以及北朝諸朝,「殿下」一詞都可以使用於諸王身上。而隋更是以規定的方式確立了這個稱呼,《隋書》「諸王言曰令,境內稱之曰殿下。」唐承隋制,難道殿下的用法一下子會做出和前諸朝這麼大的改變?
太子、諸王有時自稱為「寡人」,此稱呼多見,《隋唐嘉話》卷上有記載太宗為秦王時與鄂國公尉遲敬德的對話,秦王說:「寡人持弓箭,公把長槍相副,雖百萬眾亦無奈我何」,另《舊唐書-永王璘傳》中永王說:「寡人上皇天屬,皇帝友於」。
國公自稱為「孤」,此可見《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時為唐國公的李淵的講話。例如,在起兵的那年夏五月甲子旦,唐國公對大家說:「當今天下賊盜,十室而九,稱帝圖王,專城據郡。孤荷文皇殊寵,思報厚恩,欲與諸賢立功王室」。
唐朝皇帝自稱「朕」,有時候也用「我」或者「吾」。對兒子的稱呼,親昵一點則可叫小名,平時可叫他的名或者稱呼其排行,如九郎之類,對自己的姑姑等女眷,會與民間老百姓一樣稱呼。
另外,唐代的皇帝稱呼其姑姑等女眷時候,也會像民間一樣呼為「姑」、「姊」等,《李德裕全集校箋》中,收載的李德裕為唐武宗寫《賜太和公主敕書》中有:「姑遠嫁絕域,二十餘年,跋履險難,備罹屯苦,朕每念於此,良用惘然……想姑見舊國之城邑,能不*,望漢將之旌麾,必當流涕……」。
皇帝在稱呼其叔伯及兄弟時,常常將封號貫於稱呼之上,如:騰王、蔣王、寧王——騰叔、蔣兄、寧哥。如,《因話錄》載:寧王對御座,噴一口飯,直及龍顏。上曰:「寧哥何以錯喉。」
皇帝稱呼子侄輩,常用其封號加上行第以呼之,例如邠王,皇帝稱為邠二十五郎。
唐代,奴僕稱呼男主人為「阿郎」或「郎」等;而稱呼少主人為「郎君」;稱呼主母和小姐俱為「娘子」。
但是,「娘子」、「郎君」並非只用於奴僕稱呼主人,旁人見了女子亦呼其為「娘子」,見了少年女子也有呼為「小娘子」者;年長者也會叫少年人為「郎」或「郎君」,像李白的一句詩中就描寫有:一個老人問李白「郎今欲渡緣何事」?然後告誡他「如此風波不可行」。
在唐代,稱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縝為「元九」,唐德宗曾呼陸贄為「陸九」;而稱呼女子則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孫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蕭郎」和「蕭娘」作為普遍的代稱,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當時,女子稱呼丈夫的弟弟為「小郎」;而女婿又被稱為「郎子」,就如《無雙傳》中,無雙家人從小就戲呼王仙客為「王郎子
當時稱呼女子,也常常將女子的姓氏前加上「阿」字稱呼,例如在《齊推女》(作者牛僧儒),中有:「元和中,饒州刺史齊推女,適隴西李某。……先生詰之,不伏。乃命追阿齊旨」。
夫妻之間,丈夫稱呼妻子也可如此稱呼「阿+姓」,這個也是從古傳承下來的,例如《酉陽雜俎》中記載了魏韋英卒後,妻梁氏嫁向子集。嫁日,英歸至庭,呼曰:「阿梁,卿忘我耶」?《舊唐書-辛替否傳》,辛替否在給睿宗的奏摺中有:「昔陛下為皇太子,在阿韋之時……」《舊唐書-韋安石傳附從祖兄子巨源傳》中有:「於是太平公主矯為陳謨,上官昭容紿草遺詔,故得今上輔政,阿韋參謀……以阿韋臨朝,以韋溫當國」。
在民間,夫妻之間常互稱「老公」、「老婆」,相傳此稱呼最早便出現於唐代。唐朝有位名叫麥愛新的人,考中功名後嫌棄妻子年老色衰,便想另結新歡。但老妻畢竟照顧了自己大半輩子,直言休妻太過殘忍。於是寫了副上聯故意放在案頭:「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給為他整理書房的老妻看。妻子看了後,提筆續寫下聯道:「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很是慚愧,便放棄了休妻的念頭。見丈夫回心轉意,麥愛新的妻子又寫道:「老公十分公道。」麥愛新亦揮筆續寫道:「老婆一片婆心。」「老公」「老婆」也就這樣在民間叫開了。
唐代男子多自稱「某」,也有謙稱「仆」的。女子除了像後來的女子那樣謙稱為「奴」外,更多的是自稱為「兒」。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稱為「相公」。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相互之間稱為「閣老」;刺史被尊稱為「使君」;縣令的尊稱為「明府」;至於縣丞等則被稱為「少府」。而他們都常被尊稱為「明公」。
在唐代,「大人」只是作為父親的尊稱,並不用於稱呼地位高於自己的官員。
當時,對於官員的稱呼普遍是呼其官職,除非是相熟之人可稱其「行第」。宰相見了一個刺史會自稱為「某」,而稱呼此刺史為「某刺史」或者是「某使君」,而這個刺史對宰相的自稱亦是「某」,同樣,這個刺史治下之民稱呼這個刺史,也是「某刺史」或者是「某使君」,而刺史對百姓的自稱亦同百姓對刺史的自稱——「某」。
例如,像郭子儀這樣地位的人,對給他家修牆的工人講話時,自稱為「某」,而工人回話是也自稱為「某」。
同樣,對於一個侍郎,無論是其長官或是其下級以至於百姓,俱呼其為「某侍郎」,而對於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獄中待審的囚犯,也是稱呼其為「某卿」,例如,張文瓘為大理寺卿的時候,獲罪的人都說:「張卿所罰,不為枉也」。
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稱為「某」,而女子亦自稱「兒」同常時一樣,例,《開元傳信記》中記載,裴寬審案,曾接到狀紙,為兩女子爭貓,其狀紙雲「若是兒貓,即是兒貓。若不是兒貓,即不是兒貓」,這狀紙也可為一笑。
唐代官員有自稱為「卑官」者,但記載中很少見。《大唐新語》卷三有拾遺王求禮謂欽望說:「卑官貧迫,奈何不使其知而欺奪之,豈國之柄耶?」
另外,百姓見了皇帝,也同百官一樣自稱為「臣」,這可見於明皇逃難時和一蓍老的對話,以及德宗出巡時與一農民之對話。
二、唐人的節日
基本上,唐代是一個非常具有娛樂精神的時代。最顯著的表現就是,第一,節日多,基本是逮着個機會就過節,而且發明了不少新的節日,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像什麼中秋節啊,清明節啊,都是這時候興起的。
唐代節日到底有多少呢,以公務員們放假為例吧,統計如下:
正月初一、冬至長假七天(節前三天、節後三天);
寒食和清明加在一起過,放四天;
中秋節、夏至及臘八放假三天(節前一天、節後一天);
正月初七、十五日、晦日(正月最後一天)、
春秋兩社(春社約在二月初,秋社在秋分前後)、
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各放假一天。
每十天休假一天,這叫旬假,或休沐。
五月給田假,九月給授衣假,各十五天。
皇帝的生日,放假一到三天。
共計115-117天。這是固定假——跟現在相比,雙休日加法定假日,為115天。說唐代公務員十天才一假的,其實放假一點都不比現代人少啊——而且是越來越多,因為後來又有了道誕節什麼的……
還有臨時假,比如你家孩子結婚、冠禮,出門,生病等等,都是有假的,人性化得很啊。
唐德宗的時候又加設了一個中和節,理由就是三月份節日多了,有的重合了,多沒意思啊,所以二月份加個節吧……
從過節來看,唐朝皇帝們,真是好領導啊。
另外,唐代過節日都有一套講究,而且是樂呵的講究。比如正月初七的人日,女的剪小人兒,男的登高;正月十五不用說了,連着三天不禁夜,全民狂歡,正經的狂歡節,大傢伙兒戴着面具,女扮男裝、男扮女裝、通宵看燈跳舞;三月初三,全民郊遊;五月初五浴蘭節(後來的端午節,又叫天時節、重五節等等),要鬥百草、采艾草、喝蒲酒、洗花草浴(要不怎麼叫浴蘭節),當然還有賽龍舟……
有些節日,在唐代以前是很嚴肅的,比如三月初三和五月初五,以前都是招魂啊避禍去除不潔不祥的日子,到了唐代,變成了男女老少一起跑到水邊變着法子的玩兒。
還有寒食節,漢代之前,不舉火,是怕神靈怪罪,結果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冷食而死,加上掃墓,氣氛很莊重甚至很悲慘,到了唐代,好嘛,大家掃墓是掃墓了,掃完了就喝酒啊郊遊啊拔河啊放風箏啊,樂呵壞了,搞得政府都看不下去,皇帝就特意發過話,說掃墓是件嚴肅的事情,你們怎麼能在墳地里有說有笑,唱唱跳跳的,像話嘛?過了些年,又有皇帝發了類似的詔書,可見這話壓根沒管用。
所以,唐朝的人,有時也會玩脫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這是存稿箱發的防盜章(用存稿箱發防盜章,某真是創意呀,噗)。
本來覺得弄這種防盜章太麻煩,但秒盜賊實在太可惡了,好歹過個兩天再盜啊!
大家以後看到標題不帶章節號(第*章)的,就是防盜章節了。作者君會在正式更新時覆蓋內容,正文的字數肯定比防盜章節的字數多。不小心提前進入的,請在正式更新後再回看,嗯,就當刷信用卡提前消費(免息期是槓槓的,笑)。給諸君帶來的不便,鞠躬~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93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