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第565章 再次北伐

    (感謝Sagittar、倬偉、十三友的支持,謝謝!)

    清晨的日光斜照,洛陽紫徽宮開元殿之上,文武百官山呼萬歲,齊聲稱賀。

    易風面帶微笑,「眾卿平身。」

    「百官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黃門侍郎裴世矩出列上前,舉笏奏言:「樞密副使高甲元帥率西征軍河西大敗達頭與吐谷渾聯軍,達頭敗走西域,慕容伏允國滅被擒,如今西域諸國震動,高昌等各國紛紛派出使團前來進貢朝拜,達頭可汗與都藍可汗都派出了使團前來,請求歸順臣服,從此休兵罷戰。目前各方使團已至京師,不知陛下之意做何處置?」

    吐谷渾本是鮮卑慕容部的一支,自西晉時期起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立國,隋代,其遊牧範圍,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都城伏俟城在青海西四十五里,做為佔據數千里之地的一個國家,吐谷渾雖居偏僻,又以遊牧為主,但人口並不小,其國中最大的兵力動員達到八萬,按胡族幾乎是全民皆兵的這種慣例,吐谷渾的總人口也超過了三十萬口。當初隋為了穩固西北地區,以全力對抗突厥,在開皇十一年以宗室女封為光化光主嫁給吐谷渾可汗慕容世伏,後慕容世伏為其弟所殺,慕容伏允繼位可汗,仍娶光化公主為妻。可以說,在高祖時期,吐谷渾與隋朝之間的關係還算不錯,通過聯姻,雙方並沒有多少大的矛盾。

    可是等楊秀弒高祖篡位,為了拉攏諸蕃借兵,便向吐谷渾許諾了諸多條件,其中就有以宗室女為公主和親吐谷渾,以及將吐谷渾一直渴望而不可得的河湟地區賞賜給吐谷渾。河湟地區就是在青海湖以西的湟水與黃河之間的這片河谷地帶,更狹義則專指湟水河谷。這一地區雖然地方不大,但卻是青海湖地區少有的適合農耕的肥沃地區。吐谷渾雖佔據着幾千里的地域,可多數都十分貧瘠,這也是他們才三十餘萬人口的原因所在。若是能得到河湟地區,他們假以時日發展,人口超過百萬都不是問題。

    然後劉秀很快兵敗自殺,易風受禪稱帝,對於之前的那些交易自然完全否決。慕容伏允對於河湟地區失而復得。極難接受。為了保住這塊肥沃的土地,他最終與達頭聯合,趁隋與高句麗交戰之際,聯兵入寇敦煌。原本他們也並不是真的要攻打隋朝,不過是想藉此表明一個態度,想要軍事訛詐隋朝,迫隋朝與他們議和,保持北伐戰前的勢力劃分。只不過他們預料錯了形勢,易風根本就不是那種可以被訛詐的人。或者說,易風對於整個局勢相當清楚。對敵我實力了解的很明白,因此他早就看透了他們只是虛張聲勢的想要訛詐。對此,易風派出了西征大軍,不出所料,雙方在河西交戰,這一戰,雖然吐谷渾與突厥的聯軍有二十餘萬,可早不復北伐之前時突厥的精銳,經北伐一戰,達頭實力大減。勉強湊起來的十餘萬人馬,也不再是精銳,吐谷渾集結的五萬兵馬,也改變不了最終的局勢。

    高甲率領的西征軍在河西穩紮穩打。這次戰役前後經歷了半年多,最終等到隋軍贏得了遼東之戰後,易風再次增兵河西,有了生力軍的到來,高甲抓住機會多路出擊,先分兵進攻吐谷渾境內。迫使吐谷渾大軍回師,然後半路攔截,先破了吐谷渾軍,然後再迎戰達頭,達頭再次兵敗於敦煌,退回西域。

    高甲趁勢轉身殺入吐谷渾,經過一番迅猛的掃蕩之後,吐谷渾王城被攻破,可汗被生擒,吐谷渾國滅亡。

    大隋將立國近三百年的吐谷渾一朝滅亡,引得整個西域的震動,其中最驚懼的就算是都藍與達頭了。隋北伐之戰,將突厥打的大敗,但也只是元氣大傷,還有一定實力。可緊跟着隋東敗高句麗,西滅吐谷渾,再敗突厥,這下達頭和都藍都覺得大難臨頭了。已經沒有人能牽制干擾的了隋朝了,平定了內亂,擊敗了高句麗和吐谷渾,現在隋朝下一個要動手的目標肯定就是突厥。

    原本依附臣服於突厥的西域諸國如高昌、伊吾等國,紛紛派出使團趕來中原,向隋皇稱臣進貢。


    就連都藍和達頭這兩人,也終於低下了驕傲的頭,派出了使團。

    達頭與都藍除了派出使團外,還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做為人質,甚至還各送出了自己的孫女、女兒隨團來隋,欲通過和親來避免這一劫難。

    易風道:「開皇年間,高祖重視與吐谷渾的和睦,因此特別讓光化光主入吐谷渾和親,然後來吐谷渾可汗之弟慕容伏允卻發動叛亂,殺死了兄長奪其可汗之位,後又與楊秀狼狽為奸,不思中原多年來對吐谷渾之仁德反思奪我疆土之心,朕繼位之後,念其初犯,不計其過。然其卻反以為朕軟弱,竟趁我大隋與高句麗交戰之際,聯合突厥再犯我河西。如今伏允兵敗國滅被擒,達頭之輩卻妄想再靠一女子來躲過一劫,天下豈有這般容易之事?朕之意,不准突厥之請降。」

    殿中沉默。

    易風繼續道,「吐谷渾以滅,朕意當趁此機會,再次發兵北伐,將達頭與都藍生擒。」

    對於皇帝表現出來的這種野心,群臣都心中暗暗驚心。短短兩年時間裏,朝廷就先後進行了第一次東征高句麗,然後是大舉北伐,再又是平定內亂,接着又是二次東征遼東,然後接着又是西征,再是發兵滅吐谷渾,如今突厥稱臣請降,皇帝還不肯同意,還要二次發兵北伐,兩年時間內,這種幾十萬人規模的大戰已經先後打了五次,可以說已經到了極限了。

    楊素出列,「陛下,這兩年朝廷連年征戰,將士們轉戰四方,征戰不休,疲倦不已,朝廷供應糧草器械也十分艱難。如今既然高句麗、突厥、西域等紛紛請降歸附,是否暫時應允,待將士百姓們休養生息段時間,然後再議?」

    易風望着蘇威,「右僕射,你看呢?」

    蘇威雖明知皇帝之意是要打,可自己身為左僕射,對於朝廷情況也是知之很深,要再次北伐,這要動員的兵馬糧草又是不計其數,到時還是他們這尚書省最吃力。因此猶豫再三還是如實的道,「當初北伐,是因突厥經過多年休養生息,重新勢大,尤其是達頭,雖居西域一角,可卻大敗波斯,穩固西域,然後又敗都藍,一舉成為突厥十餘年來又一統一的大可汗。且達頭野心勃勃,若不主動趁其對突厥統治未穩之時進攻北伐,那麼將來必是大患。然,眼下情勢畢竟與原來不同,經北伐一戰,突厥已經大敗,元氣大傷,大部已歸順臣服,且經先前的河西之戰,達頭再敗,如今突厥已非朝廷心腹之患,可暫緩發兵。畢竟,朝廷經過連年用兵,不說將士百姓疲憊,就是朝廷財政亦已枯竭,此亦十分危險之事,當休養民力,以待無氣恢復再考慮北伐不遲。」

    兩位僕射都旗幟分明的反對再次北伐,理由也都差不多,用兵太頻繁,朝廷財政消耗太大,百姓疲憊。畢竟朝廷百萬大軍之中,還有幾十萬是府兵,這些人平時都是農民,戰時卻要徵發上前線,雖不要支付他們軍餉,可也得給津貼,更重要的是必然影響到這幾十萬府兵的家族生產,缺少了勞動力,家族的耕種肯定大受影響。同時,動員數十萬軍隊做戰,軍俸津貼賞賜撫恤,都是海量的數字,更別提每次作戰都需要徵發倍數的民夫轉運後勤輜重。此外,戰爭的消耗也是巨大的,糧草、軍械,以及戰馬、挽馬等,遼東一戰,雖傷亡將士數量不大,可損失的戰馬和挽馬卻是以十萬計數。

    當然,朝廷如今收取遼東、攻滅吐谷渾,先後設立了遼東、遼北以及青海三省,加上之前的遼西、塞外、塞北三省,這六省的移民屯田墾荒計劃,就耗費着無數的錢糧,而且這些海量的投入,短期內是很難見到成效的。朝廷對這六省之地,都有三年免稅賦的優惠政策,以激勵百姓移民,這也意味着起碼三年內,投入都不會有回報。

    朝廷每年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打一場十萬人以上的戰爭,有時就要消耗數年的國家儲備,接連的大仗,加上新設省的移民開發,朝廷不斷的投入,若再加上在中原興起的那幾個大項目,營建中都計劃,和運河開發計劃,這錢真的是如流水般的吸走了,朝廷現在帳上已經有了三千多萬的赤字,兩千萬的銀行借款,一千萬的債券,可就這筆錢,也已經全都拔下去了。現在西征軍將士們的功勳賞賜都還沒有評定,一評定,這又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何況再次北伐,那又將是無數的錢糧支出,錢從哪來?

    朝廷先前重定爵位,清理掉的那些爵位,收回的那些田地,雖然不少,可跟這些開支一比,又不過是濕濕水了。

    總之,楊素和蘇威這兩位僕射的態度都很明確,雖然財政問題不是北伐的最大阻礙,但也確實是個避不開的困難。除非皇帝能再拿出來個兩三千萬貫錢,否則再次北伐還是不談為好。(未完待續。)



第565章 再次北伐  
相關:  唐朝好地主  逍遙小地主  明末稱雄  隋唐大猛士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海上升明帝  晚唐    娛樂帝國系統  雷武  帶着農場混異界  網遊之劍刃舞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重返大隋第565章 再次北伐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重返大隋"
360搜"重返大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7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