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第509章 捷報連連

    天氣漸熱,但洛陽朝廷少了高熲、賀若弼兩人後,易風操縱起來倒是越發的方便了。

    許多事情易風都不用經過朝廷,直接與自己的東宮官員們商議過後,然後直接由翰林學士院草詔頒佈,只是通知三省一聲而已。隨着各省的長官到任,加上各州官員的一輪大調整,有北衙禁軍分駐各處要地,各項政令都進行的非常順利。各地的夏收工作有條不紊,易風特別傳令各省州縣,讓他們加大今年的夏糧收穫工作,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夏糧收穫之後,官府做好征糧工作,把新收的糧食徵收上來。同時易風已經讓各省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修建糧倉,存儲糧食,以方便轉運或者就地存儲。河東擬建太原倉、河北擬建幽州倉、以及黃河北岸的黎陽倉,河南擬建含嘉倉、河陽倉、回洛倉、洛口倉,宋州的開封倉,山東的齊州歷城倉九個最低儲糧一百萬石以上的大倉,其中洛陽城周圍就有含嘉、河陽、洛口、回洛四大倉,計劃最高能存儲五千萬石糧,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儲備和轉運中心。

    「九大倉城俱已開工,主要採用地底窖藏技術,通過挖窖封存於地底,最長可以密封存儲九年。」民部尚書、建安侯樊子蓋向易風稟報道。按他的稟報,這些倉窖都不是地上倉城而是地下倉窖,採用的是窖藏技術,倉窖的建設順序大約是先在地上挖一個外直徑六丈、內直徑四丈、寬約一丈、深半丈的環形基槽,然後對基槽進行夯打,從而形成一個堅實的倉窖口。再在夯打後的倉窖口內挖一個深約三丈半,口略大於底的缸形倉窖,外圍的基槽就像一個保護罩,讓內層的倉窖更加的牢固。此外對於倉中的糧食,也是再採用了層層分隔的儲藏技術,總的來說,這種廢時廢力遠比地上倉庫麻煩的地下窖藏,最終的目的還是低溫密封窖藏,普通的糧食在地面上也就存三年左右,可用這種地底窖藏技術,卻能最高保存九年。

    「存九年時間,那糧食還能吃嗎?」易風問。正常糧食都是過一年就陳糧了。糧商們每年都是收新糧換舊糧,而超過兩年的倉底糧甚至都直接做為牲口飼料了。九年,這個時間也太長了,那能吃?

    「可以,只要密封的好,不要打開,那么九年時間完全可以吃。」

    按民部和工部設計的地下倉窖,每個糧倉能儲糧八千石。九大糧倉最低設計都擁有一百五十個地下倉窖,而做為設計中最大的一個糧倉洛口倉,更是規劃建造三千孔這樣的窖倉,最多存糧兩千四百萬石,野心勃勃。這樣巨大的一個糧倉,工部因此提出建成一個倉城,建立城牆城門,並駐有重兵,同時修建有配套的河口糧運碼頭,修建馬車軌道等。使之成為京城洛陽最大的糧食基地、轉運基地。九大倉城建立的目的,就是把關東各地的糧食,通過各個糧倉分段轉運,並存儲,讓朝廷能更加合理的管理利用這些糧食,做到更好的統籌調動。

    「三千窖,會不會太多了一些?另外,洛口倉這樣重要的大糧倉,建在洛陽城外,是不是會有些隱患?」易風可是記得歷史上,楊廣後來營建東都,開挖運河,然後沿運河以及在洛陽修建了不少糧倉,洛口的興洛倉就是如樊子蓋提出的三千窖,不過這樣巨大的糧倉,最後因為是修建在洛陽城外,導致被李密給攻佔了。李密先奪了黎陽倉,以此招兵買馬,然後攻下洛口倉,頓時勢力大增,成為關東反王的盟主,把洛陽守軍打的出不了城。洛陽空有許多兵馬,結果因為糧倉卻在城外,不得不出城作戰搶糧,失去防禦優勢,被李密先後打的大敗。

    「三千窖是最大的存儲計劃,這是為長遠規劃,但並不會一次性建造,會分為多期進行。至於修建在洛口,那也是因為洛口就在黃河邊,轉運方便,畢竟如果存滿三千窖,那就是兩千四百萬石糧食的巨大儲量,這麼多糧食的運輸和存儲都是極其巨大的量。而且洛陽城內也已經有修建含嘉倉,含嘉倉計劃建造五百倉,可存儲四百萬石糧食,足夠東都軍民使用。至於洛口倉的安全,我們也有考慮,因此提出要建一座倉城,並駐重兵以保護,因此安全不會是問題。」樊子蓋明顯也是早有考慮到易風擔憂的這些問題。

    「嗯,建造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強行徵用民夫,得換個思路,出錢招募民壯修建。」易風交待。

    樊子蓋有些意外,還從沒聽說朝廷營建工程不直接徵用民夫,反而要招募工人還給錢的。

    「其實那也花不了多少錢,最近出台新的工商稅法,我們從這方面能徵收到不少的工商稅,拿這些收入拔付到工程,完全足夠支付。而百姓們免了這工役,有自願往工地做工的也能賺錢,百姓必然高興,也就會擁護我們朝廷了,花點錢就能換來民心,這帳難道划不來?」

    「這都是殿下仁慈愛民,要不然,就算朝廷再有錢,也不會有人這樣做的。」樊子蓋連忙稱讚道,雖然他心裏不贊同這樣做法。但既然皇太子從工商稅收那邊新增的收入中拔錢過來,那他也自然是沒什麼可說的。畢竟新工商稅法實行後,民部確實多收了許多錢,但這新工商稅法的稅制卻又極為先進,並不是那種胡亂攤派加派,而是設計的很合理,拔了最多的羊毛,可卻聽了最少的羊叫,也不知道太子是如何想出來的。可財政收入大增,現在戶部里口袋很滿,確實不差這點錢。

    易風想了想,又道,「建立九大糧倉是好事,這是長遠考慮。不過我還有個提議,那就是在各州縣,也還得建立常平倉,用以調節糧食價格。我們都知道,每當糧食收穫的時候,也就是那些糧商們出動的時候,他們往往聯合起來打壓糧價,導致很多時候糧食越是豐收,糧價就越低,百姓反越加困難。對這種情況,朝廷必須有所作為,要加大常平倉的佈置,建到各州各縣。合理的制定一個最低糧食收購價,當市場上糧食價格越過這條警戒線的時候,朝廷按原定的最低價官方出錢大量收購糧食。而當市場價格高過最高價時,那麼官府就打開常平倉,按官定的最高價,向百姓平價出售糧食,這樣既可避免穀賤傷農,也能防止谷貴傷民,以平抑糧食市場,安定人心。」

    「這是早已有的仁政,我朝也有,不過數量有限,殿下如今要擴大常平倉規模,這是大大的好事啊。」

    「民部得專門從財政中拔出一筆專款,用做每年的糧食平價收購,專款專用,專人管理,另外要來回審核都督,不可使仁政最後變成了某些人的貪腐發財的源泉。」

    「微臣謹記。」

    易風看着樊子蓋認真的掏出一支鉛筆在小筆記本上記錄,讚賞的點了點頭,這種源自懷荒的風氣很好,很務實,官員就當如此。

    「還有一點你記一下,關於在各地建立義倉,應當由官府出面,主動的聯繫各地的地主大族富戶,建立義倉。平時豐年各家捐獻糧食進去,以防備災荒。義倉是本朝特創,開皇五年就已經創立,不過原先朝廷每年秋天每家出麥粟一石這一點,還有待改進。義倉雖然是為了備荒,但應當是一個互幫互助的理念。我以為,當按百姓的貧富等級不同,而各捐不同的糧食入倉。比如說按各家的田產數量捐糧,每畝捐糧一升,田多者多捐,田少者少捐,讓義倉成為一種保障,而不是一個負擔。」

    一畝捐糧一升,百畝捐糧十石,看似比原來每家捐五石要多,但現在很少有百姓還有百畝田產,而且易風特別說明,這畝田捐一升,只是糧田數量,不包含桑田麻田。最大的改變還是按家捐納,改成按畝捐糧,如此一來有田者自然多捐。


    「殿下,這義倉是備糧防災荒,豐年補欠。平時捐糧存儲,一遇荒年則開倉均分給義倉的百姓。若是現在按畝捐糧,那到時遇災後放糧也平均分糧,只怕田產多的富戶們會不滿意。」

    易風卻並不在意,「看起來這樣是富戶吃點虧,可既然為一方富戶,自然也得為鄉鄰幫助一些,所謂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強。每畝一升義糧,也並不多,每畝就算產糧兩石,這一升義糧不不到其產出百分之一,他們有什麼捨不得的?要知道,若是災荒一起,如果朝廷調糧轉運救援不及,那時百姓沒有飯吃,餓着肚子,那是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的。而餓極了的百姓,最有可能做的就是搶劫大戶奪他們的糧食,到時不說糧食沒了,連命都不一定保的住,所以說,義倉其實是對富戶地主們的保護。」

    「殿下一語道破,果然如此,不過只怕那些富戶們想不明白。」

    「他們想不明白?是捨不得吧。不過也沒關係,他們想不明白不是還有朝廷嗎?義倉雖是地方百姓互助備荒備災的民間行為,可官府也得積極參與。官府可以發佈命令,每畝捐義倉糧一升為強制性的義務,另外有願意多捐者則屬自願,但不得低於官方標準。此外,對於義倉,官府也還得派出專人進行監察管理,不能讓這些義糧被某些人給貪腐了,一定得保證這些糧食能在災荒之年時起到救災安民之用。」

    手中有糧,才心中不慌。

    對於朝廷來說,糧食的重要性無與倫比,甚至比起真金白銀還重要的多。糧食就是安定,就是人心。

    這時李密進來,「啟稟殿下,裴將軍求見。」

    樊子蓋連忙起身,「臣告退。」

    易風起身送他,「剛才我們談的這些,馬上要落實下去,我實話跟你說,接着我馬上就會讓御史大夫劉行本派出御史台的御史下去巡察,若是你們落實時出了問題,用人不當之類的,到時可是會被彈劾的。」

    「臣定當盡心盡力。」

    送走樊子蓋,易風轉頭對李密道,「請裴將軍進來吧。」

    片刻之後,裴增進來,他所統領的軍情處如今已經正式隸屬於監察院,名字也改為軍情司。對於原來猛虎盟時的裴左使,易風也沒當他是外人,並不跟他客套,直接指着坐榻,「裴伯請坐。」

    裴增的身上倒是看不到半點草莽的做派,他很恭敬的按規矩見了禮才落座。「恭喜殿下,南征軍已經橫掃淮南,各州紛紛望風而降,開城歸附,並無頑抗。如今,淮河以南,長江以北,大別山以東,揚、楚、滁、和、濠、廬、壽、光、申、舒十州之地盡已為朝廷所收復矣。」

    「嗯,南征軍確實很順利。」易風並沒有什麼太過激動,這一切都早在預料之中。楊廣最大的失誤就是全軍西進,他以為自己能順利的攻入關中,然後到時再揮師討伐河東。誰料到,如今他進關不成,自己老巢卻被抄了。畢竟如今不是兩國交戰,而是皇家內部的皇位之爭,因此淮南各州縣的地方官員也好,將士也好,他們並沒有什麼堅決抵抗的決心。反正不管哪個勝出,都還是大隋的天下,他們還是大隋的臣民。當易風順風順水,南征軍氣勢如宏的殺到時,本就空虛的淮南,真的沒有人堅決抵抗。

    「裴伯過來,肯定不是說這事的吧?」易風笑問。收復淮南的消息早已經隨高熲的表章送達,易風都已經在早是的東宮會議上決定立即建立淮南省,讓屬下舉薦淮南省的三司官員,以及準備派人往淮南對現任官員進行考核,以決定接下來的人事調整。「莫不是遼東軍情?」

    「是隴右軍情,楊素與史萬歲剛打了一仗,史萬歲損失了將近兩萬人馬,已經撤回了會州。」

    易風笑笑,「楊素果然了得,他損傷多少?」

    「楊素損傷不過千,微不可計,完勝史萬歲。」

    他話音剛落,李密又進來了,「稟報殿下,特務司劉鷹將軍求見,說有重要情報奏報。」

    Ps:感冒了,頭痛,今天只能兩更了。(未完待續。)



  
相關:  海上升明帝  逍遙小地主  隋唐大猛士  晚唐  唐朝好地主  明末稱雄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雷武  生生不滅  帶着農場混異界  大器宗  仙都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重返大隋第509章 捷報連連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重返大隋"
360搜"重返大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1s 3.79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