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湯若望皺眉不語,徐光啟和孫元化面面相覷。怎奈,中國歷代隨然對日月星辰運轉留有大量記載,但始終缺乏有力的理論體系,縱想開口,一時也不知從何說起。
趙子明見自己一番言論引的室內一片靜謐,趙大公子心中不免得意,有心繼續賣弄,趙子明接着說道:「我們日常肉眼所見如星星、太陽這般恆星,不過只有幾千顆,這些,相對於銀河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這銀河之中恆星有不下四千億顆,這銀河相對於宇宙來說則是九牛一毛,如銀河這般星系,在宇宙中更是有不下一千億個。假設,每一百顆恆星中有一顆恆星擁有自己的行星,每一百顆行星中在一顆行星上擁有生命,這宇宙中必將充滿無限生機。」
哐當,徐光啟由凳子上跌坐在地。孫元化則目光呆滯,嘴巴張開無法合攏。再看湯若望臉色蒼白,渾身上下瑟瑟發抖。
趙子明見狀,自以為得計,做高深莫測狀,同時留給三人時間消化。
正自得間,又想到:「也虧得徐光啟三人頗有些數學功底,如是平常百姓,自己這番話首先別人就聽不懂,更不會有這麼大反應了。」
想及此,趙子明飛步上前攙起徐光啟,扶其在凳子上坐下,開口恭維道:「在下孟浪了,這天體物理學如無幾何學相佐,斷是無法發展,徐大人開啟我大明幾何學之先河,才可謂胸中有乾坤,腹中藏日月,在下信口之言讓大人見笑了。」
這時,三人已陸續從震驚中回復。趙子明此言論已由不得湯若望瞻前顧後了。開玩笑,要照此說來,這宇宙將會有多少地球?那得需要多少個上帝才能創造如此多世界?湯若望已經確定趙子明潛入南堂必是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於是厲聲說道:「公子這番言論嚴重褻瀆了上帝,在下無權代教廷對公子言論做出裁判,但這南堂乃是天主教廣布福音之所,恐怕公子是無法在此容身了,公子收拾一下馬上離開吧。」
「我艹尼瑪啊!湯若望你個龜孫子玩真的啊!」聽得湯若望要趕自己走,趙子明又驚又怒,心中狂罵不止。敢情你湯若望騙老子開口就是為了擠兌老子滾蛋啊!好不容易找個混飯吃的地方,這怎麼說沒就沒了。
哎,不對啊,剛才徐光啟不是說了「坐而論道,但講無妨嗎。」想通此處,趙子明抬眼望向徐光啟。
看到趙大公子望向自己,徐光啟也頗為尷尬,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隨口一句客套話卻引來如此麻煩,無奈只得硬着頭皮說道:「南堂乃諸位神父修持之所,更是我教廣布福音之聖地,公子這番言論雖有獨到見解,但於此地宣講卻也過於狂悖,以老夫之見,公子不要在南堂寄居了,趕快另覓它處吧。」說罷,暗中沖孫元化使了個眼色。
趙子明聽徐光啟也是如此說辭,忍不住就要破口大罵,話還沒出口,就被孫元化一把拉往手臂,孫元化明白師尊心意,對趙大公子眨了眨眼睛說道:「公子話已至此,就由愚兄陪兄弟一起出去吧。」
看到孫元化給自己使眼色,趙子明也知此處不是撒潑耍橫之所,只得向徐光啟和湯若望二人施禮道:「晚輩言辭無當,唐突了教門聖地,望徐大人、湯神父寬宏大量切莫計較,晚輩此去定會虔誠懺悔,以證救贖之道。」
見趙子明能屈能伸,徐光啟和湯若望心中都是暗暗警惕,但口中所說卻具是訓誡、勉勵之詞。
一番虛情假意後,孫元化和趙大公子出了房間來到趙子明居住的小舍。這時,孫元化開口說道:「愚兄今日得聞賢弟高論,細思之下愈發覺其博大精深。但這番言論卻不該在這教堂之中談及,假如賢弟這種言論傳播開來,恐怕觸及的就不單單是天主教了,賢弟可曾想過,如這宇宙真如賢弟所說,那天子將至於何地啊。」
趙子明聞言倒吸一口涼氣,想起妄言天象在古代乃是死罪(其實明朝中後期對此限制已不是很嚴厲,民間也多有天文、星相類書籍流傳。),如此想來湯若望只是不收留自己,並沒把自己送去見官,也算是厚道了。於是,趙子明忙舉手躬身向孫元化答謝。
其實趙子明也沒什麼可收拾的,就一個小包。孫元化不願意多做耽擱,問道:「賢弟如今何往啊。」
聞言,趙子明忍不住就要掉下淚來。「孫兄有所不知啊,小弟初到大明無親無友,不僅身無分文,而且沒有路引,小弟如今是空有報國之志,苦無投效之門啊。」趙子明帶着哭腔說出自己遠大理想。
「賢弟乃海外人士能有此抱負,愚兄豈能不全力成全,這路引之事愚兄自當陪同賢弟同去辦理,至於這孔方之物,愚兄隨非富貴之家,但也少不得資助賢弟一二,望賢弟切勿推辭。」孫元化倒是性情中人,二話不說就解了趙大公子燃眉之急。
趙大公子心中歡喜,趙子明假意謝卻:「孫兄美意小弟不敢推卻,這路引之事大可由兄長做主,但這銀錢小弟卻萬萬不能接受,還望兄長成全。」
對於趙子明的虛情假意孫元化毫不在意,只是微笑說道:「事不宜遲,路引需往順天府辦理,此處距順天府還有一段距離,賢弟如無其它事項,我們這就去吧。」
趙大公子也急着拿到路引,有了路引至少不用再擔心被官差盤查不是。於是,趙子明趕忙背起背包跟着孫元化向南堂外走去,路過餐廳時,趙子明順手牽羊反手偷豬,趁人不注意拿了半塊麵包,畢竟一大早起來到現在還沒吃飯,皇上尚且不差餓兵,趙子明一番口水換這半塊麵包真是便宜了湯若望。
二人出得南堂雇了輛馬車,入宣武門向北駛去。
趙子明自從來到京城基本就沒離開過南堂,難得有機會乘坐馬車遊覽京城,上了馬車趙子明就把頭探出窗格左顧右盼。
此時,馬車正行駛在安福坊附近,也就是俗稱的西四牌坊,又稱西單。只見,街道約有十二米寬,道路中間以青磚鋪就,兩側鋪以青石,道路兩邊鋪面毗鄰,門前多栽有樹木(明朝人相信樹與宅舍之間有很大關係。有大樹有神,其影照人宅則興旺之說。可以推斷,明朝城市內綠化面積應該是相當的大。),有時一排樓房竟達百餘間。招牌、招幌雖不如後世霓虹閃爍但也很是引人注目,如藥店門上掛有大鹿角、扇鋪屋檐掛有大扇、樂器鋪掛有半面琵琶。門聯上對聯也很有趣如當鋪:「濟一朝燃眉之急,供萬家不時之需。」茶館:「壺內香茶堪供樂,園中雅座可談心。」酒莊:「此即牧童遙指處,何須別覓杏花村。」坊間道路上騾馬車、牛車、獨輪車、轎子、健驢往來其中。行人摩肩擦踵,有鮮衣怒馬的士紳、遊走四方的僧侶、肩挑背抗的腳夫、提籠觀鳥的公子,其間更有些青年儒生居然身負長劍(明朝允許士人持有兵刃),唯一令趙子明感到遺憾的是,年青女子好像少了點。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7s 4.00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