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達維亞經過半天的炮擊,半邊城市變為了廢墟,五大堡壘倒塌了兩個,堡壘中人,凶多吉少。筆神閣 m.bishenge.com
南洋軍迫令俘虜們,將濠溝填平,大軍在缺口處湧入,準備剿滅最後的敵人。
荷蘭的旗還在三個堡壘之上迎風飄揚,他們拒絕了南洋軍的勸降,準備死戰到底。
雷傑森決定把三個堡壘作為最後的依託,與南洋軍展開巷戰,他們對待明人的手段過於歹毒了,先是騙來資金,建設城市,然後是貶為奴隸,從事極其繁重的勞役,家中有財產的,一律沒收,有女眷的,充作了營妓,可以這麼說,仇恨沒有化解的可能,即使投降,南洋軍也不會輕易的饒恕了他們。
外海的荷蘭艦隊,因為有船有炮有水手,又沒有參加城裏的迫害活動,所以獲得了免追究的機會,現在是預備役部隊,一旦在戰鬥中有良好表現或立功,就有機會加入南洋軍,成為華夏民族人。
什麼?金髮碧眼的白人鬼子也可以抬族,成為華夏人,可以的,完全必須的,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抬族的權利。
至於巴達維亞城中的荷蘭人,必須會被追究,這一點招降的使者就說得很明白:「必須追究傷害華夏人兇手,如果華夏人被傷害都不追究,還要法律幹什麼?」
雷傑森知道如此一來,他和他的軍官們難逃一死,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拼死一戰,以獲得一個好名聲?
有人勸湯正,可以先騙他們嘛,等奪下了城市,怎麼辦還不是你們說了算?這樣叮以避免傷忙呀。
湯正道:「人無信不立,說過了放,就必須放,說過了要殺,就必須要殺,殺傷了華夏人,必須要審判,這是底線。」
特戰營的人率先入城,巷戰和浴血撕殺,這是他們的強項,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躲在城中的廢墟中的荷蘭人相當難對付,他們躲在石頭做的房子之中,使用火槍和弓箭,暗殺和偷襲南洋軍人,他們男女老幼,全民皆兵,才兩個小時,特戰營居然折了二十多人。
這讓韋斯大為憤怒,折了二十多人,對他們來說,這是極大的損失了,韋斯大怒之下,制訂了洗街政策,這就是拉來佛朗機炮和手榴彈或者炸藥包,看見房子就炸,不管裏面有沒有人,先炸了再說。
巴達維亞城中的房子為了防火,基本是石頭做的,就像中世紀歐洲的城堡般一樣,裏面的房子,全為石徹,堅固和耐用,住上上百年,都不是問題,這些房子主人死了,後面的人繼續住,許多都不知是誰人建的了,反正沒有人住,這便重新的安排人去住。
巴達維亞城一開始就定義為貿易城市,他們將會建立很多的別墅小區,適合人類舒適的居住那一種,但是才建到一半,還是改建為軍事要塞,此刻果然發揮了作用。
不過南洋軍很快的就改變了戰術,他們使出於洗街戰術,一路的轟炸過去,見到房子就轟,見到人就射殺。
湯正他們有見於比,便命令入城的部隊也是如此,他們更狠,拉來了紅衣大炮,一條街一條街的清洗過去,先是大炮轟,然後是步兵沖,對街區之內的地方逐寸的清洗式的推進,不投降就是無情的殺死。
南洋軍的這種方式給荷蘭人以巨大的傷亡,他們的巷戰計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只好收集人手,集中在市政府、總督府、聖保羅大教堂及剩的三大堡壘一帶與南洋軍展開血戰。
南洋軍在先前的進攻之中吃盡了苦頭,所以他們不再盲目的進攻,而是使用大炮對着目標轟,不管什麼目標,先轟了再說,在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年代,沒有什麼建築是十八磅炮轟不毀的。
南洋軍直接的將炮台上的十八磅炮拆了,以排為單位,每排負責一條街,轟擊前進,當發現有大量敵人聚集之時,就派出更多的部隊前來,加入圍攻的行列。
南洋軍並不怕正面交戰,就怕敵人像老鼠一樣躲着,然後出其不意,對你發動了偷襲,他們逐區逐片的清洗,效率低,極耗時間,但是十分有效。
在三日之後,他們集結了五千人,圍攻了市政府,並順利的攻下了市政府,全殲了一千多守敵,在地下室,他們發現了二千多被荷蘭人強行的貶為奴隸的各族人民,有華夏人、爪哇人、馬來人、巽他人,可見荷蘭人是對城市進行了殘酷的清洗,許多人被折磨而死,余者被貶為奴隸,當作消耗品一般使用,從事繁重的勞動。
市政府是一座三層樓高的花剛岩石的宏偉建築,上面有一面巨大的荷蘭旗幟。
荷蘭國旗旗面自上而下由紅、白、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表祝福及庇佑,藍色代表對祖國的忠誠。荷蘭曾受西班牙統治,幾十年前荷蘭之奧蘭治親王威廉領導人民發動獨立戰爭,他們設計了一面橘、白、藍的三色旗,這三個顏色源至奧倫治家族徽章:藍色的底上有個白色的號角,並裝飾著橘色的繩索。
現在這面旗幟被降了下來,升上了南洋軍的軍旗,巨大的軍旗迎風飄揚,這意味着南洋軍對巴達維亞的佔領。
市政府的失守,守軍被全殲,對荷蘭人士氣打擊極大,負責守衛聖保羅教堂的荷蘭官兵們不顧一切的投降了,即使會被審判,也不在乎了,至少眼前可以活着。
巴達維亞城炮聲不斷,處處槍聲,多處地方濃煙滾滾,滿目的瘡痍,除了幾處大型建築,其它的全被炸轟了,荷蘭人倚着總督府和三大堡壘群作最後的掙扎。
三大堡壘群全為棱形堡壘,點是多層防禦還有火力覆蓋,經過設計的棱堡是沒有火力死角的,也就是說任何一面被進攻的牆體都能有多方面的火力進行防禦,而多層防禦體系讓棱堡形成了一層塹壕防禦網,使守城戰變成了塹壕戰,所以能夠發揮極大的阻滯能力。加上城牆低矮不利於火炮命中,而城牆上可以用多層火力網覆蓋對方,所以這種防禦體系能夠以極少的人數打敗數倍甚至十幾倍的敵人。
這樣的堡壘對馬打藍人或者是萬丹人來說,這是近乎無敵的東西,很難對付。
但對於大量使用火炮的南洋軍來說,則不是什麼問題,棱形要塞的規劃設計可以看出,所謂無死角的火力交叉,是構建在要塞形狀設計本身上的。棱堡相對於城牆或者塔樓,應對火炮轟擊的能力有所提高,然而但並不代表其遭受攻擊後就是無損的。
攻城方通過集中攻擊一個方向,擊毀或者爆破掉其中一個角,整個交叉火力設計就會出現死角,這在冷兵器時代通常要付出重大傷亡才能做到,然而在熱兵器時代,弓弩不可能做到的,並不代表火炮不能夠完成。
湯正本來就是一個武技高手,等閒十餘人都不是他的對手,雖然不像三國中的呂布、關羽、張飛那般牛逼,但披上了重甲之後,確是厲害,特戰營牛人極多,但說有一人可以力壓特戰營諸雄的,非他莫屬,最厲害的是他的一手射術,射得又狠又准,當世沒有人出其右,但就是這麼一個牛人,他對不炮的喜歡,達到痴迷的地步。
湯正最喜歡大炮了,他最喜歡研大炮與步兵進攻之間的協同,這一次特戰營的洗街戰術,就是在他介入之後,發揚光大的。
為了對付這棱形堡,他們拉來了十門紅衣大炮,放低了炮口,對着其中一個角猛轟,這個角,對方也有一門紅衣大炮和兩門佛朗機炮,但是只有一門紅衣大炮夠得着敵人,以一比十,處於絕對的劣勢之中。
十門大炮對着一個點狂轟,無數的彈丸砸來,炸得這面城牆搖搖欲墜,幾乎欲塌,如同狂風中的一小草。
他們炸了半天之後,終於將其中一角炸塌,城牆倒塌,現出了堡內的景像。
在歐洲的攻防戰之中,一旦炸塌了其中一角,敵軍就順着這缺口湧入,攻陷堡壘,將裏面的人殺個乾淨,一般來說,炸塌一角之後,裏面的人識趣的話,就會投降,以免讓對方殺個乾淨。
現在巴達維亞城中五大棱堡,荷蘭地亞堡、西南角黑德爾蘭堡己被摧毀。只有安納麥頓堡、密特堡與甘博菲爾堡了,他們在拱衛着總督府。
現在他們猛攻的是安納麥頓堡,安納麥頓堡指揮官納凡少校是一個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他知道南洋軍即將會從缺口湧入,他們敗局己定,但是他偏不投降,調來了大量的火槍手和佛朗機炮,埋伏在缺口附近,等敵人從這裏湧入去,他們將會迎頭痛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說不定可以趁勢反攻,奪下敵人在外面的炮台,反敗為勝。
納凡冷冷道:「就算是投降,也要讓南洋軍知道我們的厲害再投降,人們只會尊重厲害的敵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86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