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順利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務!」
花木蘭率領騎兵出郭迎接楚天,臉頰凍得發白,應該是一直在城牆駐防,擔心凌城得而復失。直到楚天到來,她才稍微安心。
「你率領騎兵跟我前去攻打莒城。」
楚天只是點頭,他現在沒法賞賜花木蘭更多,只能先記下功勞,以後等楚天的官職提升,再正式冊封花木蘭官職。
一些諸侯和領主可以私底下設立官職來拉攏部下。楚天現在稱王都可以,但在爵位不夠的前提下稱王會遭到所有人的敵視,甚至民心也會下降。
袁術就是在沒有足夠實力的前提下稱帝,結果眾叛親離。
楚天以現在的地盤,還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只會在私底下自稱縣令、騎都尉等不咸不淡的官職。
「孫觀,你與孫康暫時駐守凌城,不得有失。」
「是!」
孫觀、孫康兩人明白這是楚天對他們的考驗,立即應承下來。
於是楚天得以親率主力前去平定莒城。
莒城和臨菑、平陸、阿、即墨五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五都」之一,即使在漢代也是一座不小的城池,所以琅琊國相治莒縣。
現在琅琊國相蕭建被李廣所殺,這其實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琅琊國相的地位很高,與郡太守一個級別。整個徐州只有五個郡國,也就是說只有五個國相或者太守,地位僅次於刺史。
楚天的部下殺了一個國相,他還不好向徐州刺史以及東漢朝廷交代。
儘管天下大亂,西涼叛軍、青州黃巾軍擊殺不少太守,甚至是刺史,但楚天不打算當叛軍。
所以還是要向陶謙以及東漢朝廷解釋一下為何要殺蕭建。
目前楚天還沒有好的理由。
他在前往攻打莒城的途中向多謀的房玄齡問道:「李廣將軍擊殺琅琊國相,此事定然會引起徐州刺史陶謙和朝廷的不滿,我要如何脫罪?」
「可向朝廷交出李廣將軍。」
「不成。」
楚天不會為了殺死一個估計連黃金級英雄都不是的蕭建而交出李廣。
房玄齡只是調侃一番,終於正式提出建議:「主公可偽造書信誣告琅琊國相蕭建勾結青州黃巾軍,南犯徐州,近日青州黃巾軍所向披靡,多半與蕭建有關。」
「妙啊。」
楚天對房玄齡的計策很是滿意。
琅琊國就在北海國以南,如果誣告琅琊國相蕭建暗中與青州黃巾軍有來往,那麼蕭建就罪該萬死了。
楚天只是需要一個看似合理的藉口。反正蕭建已經被李廣所殺,蕭建沒法復活和楚天辯解,只能背下勾結黃巾軍的罪名。
「如此說來,我豈不是還立下了大功?」
楚天稍一思索,蕭建是琅琊國相,而楚天的正式官職是開陽縣尉,蕭建是楚天名義的上司。李廣殺蕭建,他不但不用背負殺害上司的罪名,反而為徐州剷除禍害,無疑是一舉兩得。
房玄齡向楚天作揖:「正是,主公不但無罪,而且可以向朝廷索要獎賞。」
「……」
楚天還能說什麼,房玄齡看上去風度翩翩,作為謀士,還是有一肚子壞水。
房玄齡繼續說道:「主公可請徐州的世家們證明此事,藉以向朝廷邀功,牟取琅琊國相一職。徐州的世家會答應的理由有三。其一,主公已經佔領開陽、陽都、莒縣三處肥沃之地,收服所有泰山賊,實則已稱霸琅琊國,木已成舟,任憑朝廷派來其他琅琊國相,都會被主公架空。」
房玄齡說的倒是大實話,在楚天面前直言不諱。
毫不客氣地講,楚天控制琅琊國的核心區,儼然自成體系。朝廷空降一個新的琅琊國相,來到楚天的地盤還是要看楚天的臉色行事。楚天目前沒有琅琊國相之名,已經有琅琊國相之實。
東漢亂世,誰有兵有糧,就有話語權。蕭建身為琅琊國相,勢力還不如駐紮在開陽的臧霸,可見一斑。
「其二,徐州世家畏懼青州黃巾軍南下對徐州造成破壞,想要依靠主公守住徐州北部門戶,他們總要給主公一個名分吧?主公向他們索要琅琊國相的官職,這不過分。」
「其三,徐州世家不在意誰統治徐州,而在意是否可以確保他們世家的利益。主公暗中向他們示好,他們幫主公求得琅琊國相的官職,他們怎麼會拒絕主公呢?」
房玄齡的分析鞭辟入裏,楚天不禁暗暗點頭。
他原打算憑藉和董卓的關係,暗中聯繫董卓,請求琅琊國相的位置。如今看來,說不定徐州的世家們就可以幫他達到這個目標。
至於董卓,以後看能不能向董卓要個車騎將軍的職務。
儘管已經擁有天可汗、泰山賊頭領等頭銜,楚天還想要掛一個將軍的職位,尤其是漢代的驃騎將軍、大將軍,聽上去都足以震懾對方。
「攻陷莒城以後,便聯繫糜家,借糜家與其他世家搭上關係,謀求琅琊國相。」
楚天還是比較饞琅琊國相的位置。
太守、刺史級別,在東漢區已經可以稱得上是諸侯。
換而言之,楚天可以用諸侯的身份參加關東聯軍討伐董卓。
只有被朝廷正式冊封為太守或者刺史、且擁有一定實力的領主才會被視為群雄之一。
想着以後有機會成為討伐董卓的關東群雄之一,楚天不禁有些期待討伐董卓的劇情。
楚天對董卓的發展情況有所了解。
《領主》裏的董卓在關中、涼州、并州領主的支持下非常強勢。很多領主都知道董卓劇情不久以後就要開始,於是盡力討董卓,以渾水摸魚。
董卓可以給玩家提供的好處,一是冊封官職,二是在董卓死後,眾多領主可能會瓜分他的領土、兵馬和人才。
楚天想的有點遠了。
他統帥兵馬來到莒城下方,本來做好強攻莒城的準備。但莒城卻城門大開,一群玩家帶着蕭建留在城中的兩千兵馬出城投降。
「蕭建那個蠢貨不知道您的威名,自尋死路,我們願意棄暗投明。」
「我們已經極力勸說蕭建投降,可惜……」
隨着這群擔任蕭建的門客的玩家大表忠心,楚天明白過來,這群玩家說服蕭建留在城中的武將,直接獻城投降。
楚天接受他們的投降。
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莒城,楚天自然樂意。
他也低估了自己在玩家群體中的影響力。楚天的威名足以讓普通的中小領主望風而降。真正與楚天為敵的還是一群實力不弱的大領主,又或者是一群聯手的領主。
於是楚天帶着兵馬入城,將莒縣收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目前莒城有人口三十萬。
其他的不論,蕭建在莒縣的治理頗為可以,人口沒有因為黃巾之亂大量銳減。可惜他直接被李廣砍了。
佔領莒城,楚天又面臨一個問題,他需要一個將領駐守莒城。
「莒縣的人口比陽都縣更多,且存糧豐盈,未遭破壞。周亞夫駐守莒縣。至於陽都縣,由臧霸率兵駐守。」
楚天令可靠的周亞夫移防莒縣。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人口越多,越是重要的城池,越是要派遣親信之人駐守。次要的城池派遣一般的武將駐守即可。
曹操征討徐州,據點被呂布偷襲,便是憑藉三座重要的城池,鄄城、范縣和東阿,順利擊敗呂布。
楚天派周亞夫負責平定莒縣其他的領主。
蕭建生前沒有打擊周圍的領主,莒縣應該還有十幾個中小領主的村鎮沒有臣服。
周亞夫已經不止一次打壓中小領主,在這方面經驗豐富。被周亞夫攻打的中小領主都感受到什麼叫做絕望。
他們的武將被穩紮穩打的周亞夫不斷打敗,而且周亞夫有楚天的支持,現在每次出征都帶着幾千人,欺負中小領主沒有一點問題。
開陽、陽都、莒縣之中靠後的陽都縣經過戰火的破壞,人口比開陽、莒縣更少,於是楚天將陽都縣交由臧霸鎮守。
「末將率兵駐防陽都縣?主公不擔心末將……」
臧霸剛投降楚天不久,楚天就放心將鎮守一個縣的重任交給他,讓臧霸受寵若驚。要知道臧霸在泰山賊之中影響力最大,如果臧霸振臂一呼,說不定泰山賊出身的武將都會被背叛楚天。
「用人不疑。你率領三千步弓兵駐守陽都縣,保境安民、清剿山賊。」
楚天已經解散了臧霸所有的泰山賊,為其配置普通的步弓兵。
泰山賊的存在會讓民心和治安下降。
楚天重用臧霸,主要考慮到他投降曹操以後沒有多少背叛的傾向,可堪一用。再者,楚天還真不怕臧霸背叛。
有楚天和周亞夫夾擊,臧霸背叛只有死路一條。
在其他泰山賊眼中,楚天此舉卻極大地讓他們放心。既然臧霸可以得到重用,那麼他們應該也可以。
「此間的事,就拜託你了。我只留七千兵馬給你,是否足矣?」
「足矣。」
周亞夫語氣平淡。
楚天將周亞夫安排在莒縣以後,便就此班師。
他相信周亞夫,甚至認為給周亞夫留七千人太多。
右北平郡,一支幽州騎兵集結,人數大約有萬餘的騎兵擊破烏桓騎兵,其中數百人騎乘白馬,手持角弓,沖向烏桓騎兵,對面的烏桓騎兵應弦而倒!
「殺!」
為首的騎兵主將手執長矛,奮力刺殺十幾個烏桓騎兵,神勇難擋!
烏桓騎兵不敵,於是開始後退。
公孫瓚率領騎兵追擊,猛攻烏桓騎兵!
烏桓騎兵一路敗退,到了一處丘陵,埋伏在其間的一隊騎兵殺出,與公孫瓚夾擊烏桓騎兵,大破之!
一個掄着青龍偃月刀的武將沖在最前方,大刀將迎面一個烏桓騎兵連人帶馬斬斷!
一個手握丈八蛇矛的猛將於烏桓騎兵中衝殺,巨力將烏桓騎兵抽落下馬!
劉備帶着關羽、張飛,在玩家軍師的建議下,向朝廷申請前來與公孫瓚討伐烏桓,藉以斬獲戰功以及獲得優良戰馬。
幽州不缺少優良戰馬,尤其烏桓部落擁有不少良馬。
搶奪烏桓部落的戰馬,不但無過,反而有功。
劉備與公孫瓚聯手夾擊烏桓,烏桓退出右北平郡,逃往遼西郡。
「玄德,沒想到許久不見,你得到了兩員猛將,還有這麼多的……騎兵……」
公孫瓚將烏桓殺的聞風喪膽,見到劉備的兩個部下關羽和張飛可敵萬人,眼神中不由有些嫉妒。
劉備統帥騎兵打仗恐怕還不及經常與烏桓部落廝殺的公孫瓚,但劉備收了兩個好兄弟。
《領主》裏,一個強大的武將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關羽和張飛對騎兵的加成,讓劉備的軍隊剛才可以擊潰烏桓騎兵。
而公孫瓚目前還沒有得力的猛將,他眼紅劉備的際遇。
劉備得到不少玩家的追隨,這些異人軍師為劉備出謀劃策,以至於劉備的發展勢頭很好,麾下已有幾千騎兵。
這讓公孫瓚更加嫉妒。
劉備恭謙道:「還是伯圭的白馬義從所向披靡,烏桓部落望風而逃。」
公孫瓚邀請劉備:「烏桓遠遁,但對烏桓部落一定要趕盡殺絕才行。玄德是否願意與我前往遼西,一同圍剿烏桓?」
「此事……」
劉備看向一個深受他信任的異人軍師。
異人軍師對大勢的判斷準確,劉備重用之。
那個異人軍師搖了搖頭。
劉備領會:「玄德不識遼西道路,怕拖累伯圭。如今右北平郡威脅已經解除,玄德該率兵返回安喜縣,以保境安民,護一方百姓。」
「真當是遺憾。假以時日,或許你我可再次並肩而戰。」
公孫瓚沒有勉強劉備跟隨自己前去追擊烏桓部落。人各有志。
劉備率兵離開右北平郡。
途中,劉備向異人軍師問道:「先生為何阻止我追擊烏桓騎兵?如今可以為朝廷剷除烏桓威脅,又可建功立業,豈不是更好?」
「主公此言差矣。烏桓部落尚未衰落,若是公孫瓚率領騎兵深入遼西,必定會被烏桓所圍。主公立下如此戰功,可向朝廷請遷中山國相。若是可以得到常山趙子龍相助,則可事半功倍。屬下已令人前去打探趙子龍之下落。」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4.00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