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見楊翼飛順利融入了集體,開始引領霹靂堂弟子投入生產,開展對火藥工人的培訓,陳近南也放下心來,準備離開。
畢竟他作為總舵主,天地會還需靠他掌舵,不可能一直留在這。
楊翼飛送他到海邊後,將他拉到一旁,道:「總舵主,如今霹靂堂已經投入生產,後期還需大量物資材料,煤炭也要多多儲備,現在是時候去起出另一處寶藏了,以免天地會出現資金斷鏈的情況。」
陳近南精神一振,喜道:「正是如此,梁元帝寶藏雖然豐厚,但這大半年來咱們大肆採買各種材料,寶藏已花去三成,之後組建軍隊,操練大軍還需大量糧餉,恐怕會捉襟見肘。」
楊翼飛點點頭,湊近陳近南耳邊,輕聲道:「滿清韃子的寶藏藏匿地點,便在關外鹿鼎山,額木爾河與黑龍江交匯之處,總舵主帶一批弟子到那附近略作搜尋,定能找到地方。」
楊翼飛刻意避開其他霹靂堂中人,就是怕有人抵擋不了寶藏的誘惑,干出什麼讓他追悔莫及的事,故而只將地點告訴陳近南一人。
到時候陳近南自會挑選信得過的弟兄,前往關外起出寶藏,但哪怕是信得過的人,他在到達鹿鼎山前,也不會輕易透露口風,等到了地方再說出來就沒問題了。
陳近南強抑心下喜意,頷首道:「我記下了,這次回去,我會儘快安排人手前往起出寶藏,你也加緊拿下神龍島,寶藏藏在海外更安全。」
「至於煤炭,我們已經秘密拿下山西一處煤礦,正在設法謀取另外幾處,煤炭是絕不會缺的。」
楊翼飛滿意的道:「那就好,神龍島你放心,不需要多,只要能造出十門火炮,百餘火槍,拿下神龍島綽綽有餘,半年到十個月時間足矣。」
陳近南意氣風發的一巴掌拍在楊翼飛肩上,道:「好,咱們兄弟各司其職,同心戮力,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便能向韃子宣戰。」
楊翼飛重重的點了點頭,隨即抱拳笑道:「那小弟便祝總舵主一路順風了。」
……
陳近南走了,帶走了大部分船隻,前往關外搬運財寶需要用船,他只留下了四艘大船,作為霹靂堂對外聯繫所用,小船釣魚島還有許多,足夠用了。
經過小半個月的培訓,負責製造火藥和霹靂彈的弟子,都已經深刻明確各種注意事項與禁忌,開始正式投入生產。
製造火藥與霹靂彈的共一百二十人,以徐天川等人從青木堂帶來的心腹為頭目,每人帶五名弟子為一個小組,分六個作坊作業,其中四個作坊負責合成黑火藥,兩個作坊負責製作霹靂彈。
這六個作坊非常空闊,各小組之間也相隔較遠,這樣就算發生意外,也能將損失降至最低,楊翼飛對安全工作非常重視,力求將能做的做到極限。
事關自己的小命與天地會大業,這些弟子們在作業時都非常小心,力求每一個步驟都做到盡善盡美,保證不出事故。
整個霹靂堂,甚至整個天地會,都只有這百餘人知道黑火藥的完美配方比例,當然,對徐天川等人,楊翼飛也沒有藏着掖着,但是他們被要求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去。
徐天川等人和弟子們都知道,黑火藥完美配方比例是保證他們超然地位的關鍵,自然不會說出去,因為若是人人都懂得,他們沒了特殊之處,也就不值錢了。
霹靂彈開始大量產出,規格全部按照三兩黑火藥一個製造,威力剛好保持在一枚手雷的樣子,但是因為沒有手雷的外殼,所以個頭要小得多,在混上一些碎瓷片後,殺傷力並不比手雷小多少。
除了火藥和霹靂彈,還有導火索也是必須要製造的,這是火炮必不可少的物事。
不過製造導火索就要簡單安全了許多,先將麻布放出煮沸的醋中煮過,取出晾乾後剪成均勻寬度的布條,然後在布條中撒上火藥,最後搓成繩索狀,將火藥包在繩索裏面,便成了導火索。
這個活計沒什麼危險,無論男女都可以完成,每人一竹筒火藥,便能搓出老大一卷導火索,因為火藥太少,也不會出現意外爆炸的情況。
有了導火索,開花彈也可以開始生產,所謂開花彈,就是一個內部中空的鐵球,在裏面填充黑火藥,插上導火索,再將口子封住。
在發射時,炮管中需要放入一塊隔板,將火藥和開花彈分隔開來,在點燃發射藥的導火索時,還需同時點燃開花彈的導火索。
對於導火索的長短,需要經過多次實射測試計算,才能得出最合適的長度。
等到第一杆火槍製造出來,楊翼飛經過測試之後,決定了紙殼彈的裝藥量,然後紙殼彈也開始投入生產。
當然,紙殼彈原理不僅可以用於火槍,火炮同樣適用。
事先在易燃物中裝上一定量的火藥,形成袋狀或塊狀,開炮時需要多少火藥,直接塞多少進去即可,如此一來就省下了倒入火藥,再用通條夯實的過程,射速更快。
是以在小半個月過去,鐵匠們的精益求精下,第一根炮管鑄造成功,並與基座安裝完成後,楊翼飛在所有弟子們的關注中,開始了火炮裝藥的測試。
天地會的鐵匠頭領是大明神機營工匠的傳承,手藝精湛,加上楊翼飛提供的合金配方,鑄造出來的炮管密度很大,沒有什麼雜質,也就不會出現韃子所鑄火炮的炮管蜂眼密佈,極易炸膛的情況。
火炮裝藥的多寡,關係到了火炮的大距離射程調整,小範圍修正可以通過調整火炮仰角來實現,大距離射程調整就需要控制裝藥來達成了。
經過測試與計算,楊翼飛將裝藥分為五個檔次,每多增加一個檔次的裝藥,火炮的射程就會提升兩百米。
所以,一號裝藥射程為兩百米,二號裝藥射程為四百米,直至五號裝藥,又稱為全號裝藥,射程為最大的一千米。
那麼楊翼飛是怎樣在沒有測距儀,或者帶測距功能的軍事望遠鏡的情況下,測試出大致距離的呢?
很簡單,後世抗戰時期的炮兵常用的「跳眼測距法」,也就是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炮兵比個大拇指,眯一隻眼睛瞄目標的畫面。
那時候各種測距工具還沒發展起來,炮兵們便是以這個辦法測距。
通過估判目標的尺寸大小,結合相似性三角形原理,可以計算出目標與我方的大致距離。
這種方法是根據兩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十,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具體做法是:水平舉起右臂,大拇指豎直向上,大臂與身體垂直,閉上左眼,通過旋轉腰部,用大拇指瞄準(遮擋住)目標,此時,右眼,拇指,目標在一條線上。
然後身體與手臂都不動,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就會看到目標出現在拇指左側,有一段橫向距離,估測目標的大小,根據目標的大小,判斷目標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橫向距離。
將這段橫向距離乘以十,得到的就是目標離我方的距離。
這個測距法雖然粗糙,也會有誤差,但是誤差並不大,在沒有有效器材的情況,也只能用這個法子了。
等以後炮兵部隊組建起來,楊翼飛也會將這個測距法傳授下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3.99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