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屢屢有作者問,為啥我不講些實操性比較強的內容:
比如怎樣設置情節,怎樣刻畫人物等等?
我不寫這些,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我一直認為:人和人之間,差別最大的不是智商,而是觀念。
成功與失敗,就在一念之間;
你悟還是沒悟,這是決定你吃不吃的了這碗飯的前提。
有些作者寫書,勤勤懇懇,力求上進,一本比一本好,無疑,他會越來越成功。
也有一些作者,總是找漏洞,鑽空子,看起來精明無比,其實蠢笨不堪。
一兩個月看不出什麼,但是以三五年的時間來看,成功與失敗,一目了然。
混的風生水起的,誰都不是庸才,他們做任何事情,必然是有目的的。
也許一時有一點的損失,但吃虧未必不是佔便宜,放長線釣大魚也是成功的一種策略。
在網上,沒有名氣,就沒有財氣。
名氣=人氣,沒有粉絲頂你,就註定發達不了。
對作者來講,要想紅,自身的實力佔比超過50%,平台的力捧佔30%,還有兩成看氣運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紅。
很多你看不到的東西,不代表它們就不存在。
作者和演員一樣,前台的大紅大紫,註定要有台後的辛苦勤奮;
一時紅,看實力;長久紅,看人品。
第二,是作者和編輯的自然分工使然。
我說過,編輯的工作是告訴作者,你不能做什麼,而不是告訴你具體怎樣做。
編和寫的分離,這是社會分工的必然體現。
我曾經給作者寫過設定,寫過大綱,甚至是開篇都寫過。
然後他們買斷了,出版了,但是到第二本書的時候,一樣會來問我該怎麼做。
我很無語,初期的進展順利,反而給他們帶來後期寫作的壓力。
07年,我們的編輯為一本叫《數字人生》的作品寫過大綱,搞過設定,但是作者後來,居然因為編輯不再給他寫大綱而暴跳如雷。
這樣的例子,還是有不少的。
你能寫到什麼份兒,是你自己的本事。如果想長久的吃這碗飯,必須要自身的實力達到,而不是寄希望於編輯的直接干預。
這不是正經事兒。
編輯的主要工作,是圍繞着網站這個平台,一批批的發掘新人,而不是自己像小作坊主一樣,一件件的手工打造。
這樣註定不會長久。
17k的編輯,是為17k這個平台服務的,凡是符合平台發展需要的作者,都會得到編輯的幫助。
但是,不要讓編輯告訴你,下一章,要寫什麼。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7s 3.949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