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
一聲脆響,寶劍出鞘三寸。
在夜色之下,寒光凜冽。
樊存仔細打量手中的寶劍,只見這把劍恍若秋水,仿佛還映襯着天上星辰的寒光。
出鞘的位置上,鐫刻着兩個小字:棠溪。
「看起來,是一把寶劍。
「也難怪虞稼軒寫的詩詞中,凡是兵器都與劍有關。
「長槍用得太多了,這次用用劍也不錯。」
作為一名以戰力著稱的玩家,樊存的戰鬥天賦顯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玩家們其實對武器的類型,也並沒有那麼依賴。
樊存雖然更喜歡用長槍,但偶爾用一用刀劍也是沒問題的。
因為玩家跟那些歷史人物並不一樣,歷史人物想要用好一種兵器,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除了少數天賦異稟的武林高手,一般很難真的把十八般兵器全都練得特別精通。
但玩家不同,玩家有歸序者天賦的加持,以及歷史人物本身就有的肌肉記憶。
比如之前,許多玩家就在刺客試煉中,通過「劍術精通」和當時的第一劍客聶讓的身體,將自己的劍術也提升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水平。
樊存當時也曾經練過,所以對自己的劍術還是有一些信心的。
雖說不像槍術那麼自信吧,但拿來對付對付一般的敵人,不在話下。
「虞稼軒作為一名出色的文人,偏好用劍,倒是很符合他的氣質。
「嗯……從他的肌肉記憶來看,似乎還是個劍術高手?」
樊存隨意地比劃了兩下,感受着這副身體的肌肉記憶,越發確定虞稼軒絕非等閒之輩。
劍這種兵器,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因為華夏傳統的單手劍極難上手,也非常不適合群戰,自從楚朝之後,劍就沒有再大規模列裝軍隊了,哪怕是副武器,基本上也都已經被刀所取代。
甚至後來,劍往往作為一種君子或高級將領的配飾,戰鬥中能發揮的作用在逐漸降低。
當然,這並不是說劍就是純粹的裝飾,它之所以能風靡一時,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顏值,本身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劍走輕靈,勝在速度和技巧。
劍比同等長度的刀更輕,而且劍的攻擊方式更加多樣化,不論是刺、劈還是撩,都更加注重技巧性,攻擊的速度也更快。
刀劍對打時,刀雖然在力量上會有優勢,但劍的速度更快,而且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刺的速度也必然會比揮砍更快。
若是對方的刀剛抬手,己方的劍就已經點在對方的手腕或其他要害,那麼勝負自然也就會在瞬間分出。
當然了,用劍點刺特定位置,需要極佳的速度與準頭,所以使用起來難度也大得多。
所以說到底,刀之所以能取代劍成為軍中的制式武器,是因為刀泛用性更強、所需的訓練更少。
但一些真正的劍術高手,絕對比一般用刀的人要更難對付。尤其是在一些小規模戰鬥中,更是如此。
樊存琢磨着,如果這次沒能成功,打不過這個雲峰和尚,那就可以嘗試着把地形給記下來,下次找找有沒有劍術精通之類的天賦,再多提升一下自己的戰鬥力。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馬蹄聲。
樊存抬頭望去,只見道路盡頭揚起煙塵,一匹快馬正在飛奔而來,上面坐着的是一個光頭,毫無疑問,就是雲峰和尚無疑了。
隨行的幾名義軍親信都有些按捺不住了,紛紛掏出兵器。
在樊存趕路的過程中,系統的時間流速是加快過的,已經過去了整整兩個晝夜。
在這段時間內,樊存扮演的虞稼軒和這些義軍都是馬不停蹄,幾乎沒有太多的休息時間,這才先一步尋着蹤跡,趕到雲峰和尚去往金軍大營的必經之路。
此時終於看到仇人,自然都是磨刀霍霍,恨不得立刻殺之而後快。
樊存一抬手:「都別動,這個人交給我!」
說罷,他雙腿一夾馬腹,向着雲峰和尚狂奔而去。
雲峰和尚第一時間並沒有注意到樊存,他的神情顯然相當放鬆,這可能是因為他壓根沒想到會有人能跟上來。
等看到一騎快馬突然殺出,對着他狂奔而來,而且很快看清楚馬上人的身份之後,雲峰和尚這才大驚失色,猛地一拉馬韁。
唏律律——
戰馬瞬間人立而起,與此同時,樊存的劍也已經到了!
樊存騎着馬,仍舊是用的長槍的打法,兩馬交錯的瞬間刺向雲峰和尚的胸口,然而卻沒想到雲峰和尚的戰馬立起,陰差陽錯地擋下了這一劍。
「噗」的一聲,棠溪寶劍刺穿馬腹。
戰馬一聲哀鳴,摔在地上。
雲峰和尚被摔得七葷八素,一時間大腦變得空白,但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樊存所扮演的虞稼軒已經乾淨利落地翻身下馬,提着帶血的寶劍向他走來。
雲峰和尚嚇得跪地求饒、口不擇言。
「虞兄!我知道你是青兕轉世,力能拔山,將來一定有大造化,我就只是個無恥小人,一時間鬼迷心竅,你大人有大量,就饒了我……啊!」
雲峰和尚話還沒說完,樊存已經一劍刺入他的胸口。
緊接着,又瞬間抽出寶劍,在他的脖頸上划過。
「噗」的一聲,人頭落地。
樊存從雲峰和尚的包裹中找到帥印,又將他的人頭提起扔給其中一名手下。
「走,回去!」
返程的路上,樊存的心情不錯。
跟他之前扮演秦開雲將軍、通關騎兵試煉時,一樣暢快。
之前他已經感受到了,虞稼軒的這幅身體相當強壯,是不折不扣的猛男,但真的用起來才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
不論是騎馬還是舞劍,幾乎可以說是如臂使指,順暢無比!
雖說這些頂尖玩家們的戰鬥技巧都不錯,但在副本中,還是會受到原主身體制約的。
運氣好遇到秦開雲將軍那種身體素質頂尖的歷史人物,那就是妥妥的爽局。
而如果運氣不好,控制的只是普通農夫甚至書生的身體,那再好的技巧也要大打折扣。
而現在,虞稼軒明明是一介書生,這身體素質卻是槓槓的,完全不輸給一般的武將!
當然,考慮到他畢竟沒有經歷過長時間的戰陣磨鍊,肯定不可能像秦開雲、鄧元敬將軍那樣變成純粹的戰爭機器,但毫無疑問,僅憑着絕佳的天賦,也已經足以擠進一流武將的行列。
「作詞的人裏面最能打仗,能打仗的人裏面最會作詞?嗯,沒毛病。
「不過,這副本的開頭未免也太簡單了一些。只是一路追蹤叛徒,然後幹掉,就完事了?
「還以為這個雲峰和尚是什麼了不起的高手呢,結果純粹白給啊。」
樊存隱約覺得有些不安,因為這個任務完成得太簡單了,這不符合《暗沙》這款遊戲一貫的尿性。
回程的路上因為沒什麼特殊的事件,所以遊戲中的進程被加快了。
過了沒多久,樊存帶着人回到了義軍的軍營。
只是回來之後,才發現情況有些不對。
怎麼……一團亂?
義軍足有十多萬,雖說因為物資短缺營中的條件談不上有多好,但總還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但現在,營中卻一片混亂,許多營帳都已經空了,地上一片狼藉,甚至還有人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逃散。
樊存心中不由得生出有些不妙的預感,他快步來到營中,隨便抓過一名義軍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這名義軍面如死灰:「是,是馬安邦!他早就起了叛心,昨日竟然暗通金兵偷襲大營,將耿大帥給……給害了!
「現在義軍聲望盡毀、軍心渙散,各部紛紛逃命、各奔前程去了……」
樊存人暈了。
果然,這遊戲肯定不會安排這麼簡單的任務。
追雲峰和尚只不過是個開胃小菜,這才是第一場重頭戲!
作為一個之前並沒有了解過相關史料的玩家來說,懵逼是正常的。
誰能想到有十幾萬人的義軍大營,竟然一夜之間就瞬間崩了?
但是仔細一想,這事又十分的合理。
這些義軍本就是在金人統治下揭竿而起的各路義軍湊起來的,這其中也不乏像雲峰和尚這樣的投機之輩。
耿大帥是整個義軍中唯一能壓服他們的人。
可現在,馬安邦突然叛亂,勾結金人殺入義軍大營,害了耿大帥,這必然讓整個義軍的士氣瞬間崩塌。而原本那些各有想法的將領們,此時自然沒辦法再擰成一股繩,只能是各奔東西。
十幾萬大軍,竟然面臨着土崩瓦解的命運。
樊存眉頭緊皺,事已至此,說別的也沒用了。對他而言,最終要的還是趕緊考慮一下,接下來的副本任務是什麼?
重新收攏起所有人、重建義軍隊伍?
難!
一來,虞稼軒原本在義軍中的地位算不上很高。雖然他自己帶來了兩千餘人,而且是掌印官、勉強能對義軍的決策產生一些影響,但這種影響跟其他有實權的將領相比,肯定是不夠的。
他又何德何能,讓這些手上有兵權的將軍們全都聽自己的?
僅僅靠追殺雲峰和尚、奪回帥印這件事情,也仍舊難以服眾。
二來,許多義軍的首領已經帶着自己的人離開,義軍大營可以說是已經作鳥獸散,想把這些人一支一支地追回來,恐怕是太不現實。
更何況金兵這這次突襲,讓很多義軍都已經嚇破了膽,連耿大帥都已經死了,這些殘兵敗將又能做什麼?
他們已經不再看好義軍的前景,那麼玩家此時再做什麼都是徒勞。
樊存有些無語:「可惡,我最討厭動腦子了!
「到底讓我怎麼做!」
如果按照他遇事不決莽一波的性格,此時當然是要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先把有名字的敵人殺了再說!
這個馬安邦……不知道殺起來難不難?
想到這裏,樊存振臂一呼:「馬安邦勾結金人害死耿大帥,此仇豈能不報?有沒有人願意跟我一起,殺了馬安邦,為耿大帥報仇?」
這一聲喊,沒想到竟然還真有不少人響應。
雖然十幾萬義軍已經作鳥獸散,但留下來的這些人中,仍舊有很多義士,包括陳世龍、張駿等義軍中的將領也表示願意前往。
於是很快,樊存竟然還真的湊起了一支千餘人的騎兵隊伍。
這些人中,陳世龍陳將軍的地位最高,於是以他為首,帶着千餘人的騎兵直撲馬安邦此時所在的駐軍之處。
半小時後。
死回副本最開始的樊存默默望天,有點懷疑人生。
「不對啊……
「這馬安邦投靠了金人,現在可是一方知州,手下有五萬人馬……
「別說一千騎兵了,就算是五千騎兵,也很難打得贏啊?
「就算是想像秦開雲將軍一樣複製一下陣斬敵將的操作,這點人手也完全不夠啊?」
樊存撓了撓頭,十分費解。
智力1的他自然而然地卡關了,但沒關係,可以去查攻略。
樊存暫時退出遊戲,準備到網上看看有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抄。
……
與此同時,李鴻運也在跟樊存一樣,仰面望天,懷疑人生。
他的遊戲經歷跟樊存很相似。
在追殺雲峰和尚的過程中,他們都沒有遇到太多的阻礙。事實上,即使沒拿尋蹤覓跡的天賦,只要帶上對路線熟悉的義軍騎兵、提前埋伏在去往金軍大營的必經之路上,也能截住雲峰和尚。
即便一次沒有成功,多試幾次也總會成功。
但緊接着,李鴻運也遇到了樊存的那個問題,而且他的反應也跟樊存差不多。
李鴻運說服了陳世龍等人,帶了五十名騎兵去抓馬安邦。
結果,自然是被馬安邦營寨里的五萬大軍吊起來打,他的歐皇屬性也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反正不管是樊存的一千騎兵,還是李鴻運的五十騎兵,都壓根沒見到馬安邦的人就已經寄了。
當然,這兩個人做出了類似的選擇,但動機是完全不同的。
樊存的動機就是單純的莽,想不到下一步任務目標是什麼就想着帶人去殺叛徒試試。
但李鴻運這麼做,是因為他做過功課,知道歷史上的真實記載。
只是操作起來卻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李鴻運沒有再去做無謂的嘗試,而是靜下心來,開始分析。
「奇了怪了,從歷史記載來看,就應該這麼操作才對啊。
「史料原文寫,『(虞稼軒)赤手領五十騎,縛取馬安邦於五萬眾中,如挾毚兔。束馬銜枚,間關西奏淮,至通晝夜不粒食。壯聲英概,懦士為之興起!聖天子一見三嘆息。』
「翻譯過來就是說,帶着五十名騎兵,在五萬名敵軍中綁了馬安邦,然後就一路狂奔、突圍南下,一直到渡過淮水才休息,遠遠地甩開了追兵。然後這次的事跡威名遠播,甚至連齊朝的皇帝都為之感嘆。
「可是……這特麼哪有可行性啊?」
李鴻運本來是想抄一下標準答案的,結果沒想到抄得大失敗。
所以只好從頭再捋一遍。
「首先,目標是抓馬安邦,生擒也好,擊殺也罷,總之是得幹掉他,生擒最佳。其次,肯定得成功突圍,回到齊朝,之後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挑戰。
「這一點,倒是很符合當時的局勢。」
李鴻運簡單分析了一下之後發現,抓馬安邦是當時唯一的選擇。
當時,義軍已經作鳥獸散,以虞稼軒當時的聲望,想振臂一呼就把這些人全都再次集中起來,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當時作為義軍,最大的目標,自然是收攏儘可能多的人,歸附齊朝。
畢竟他們處在金軍的統治地帶,雖然有十幾萬人,但實際上並沒有太強的戰力,一旦金軍騰出手來,他們就要全軍覆沒。
甚至都不需要金軍親自出手,只要想辦法策反一下,就足以讓義軍分崩離析。
耿大帥被馬安邦叛亂刺死,也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耿大帥和虞稼軒一直在忙着要歸附齊朝,只是因為耿大帥的死,而被打斷了。
現在虞稼軒要實現自己的抱負,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齊朝,而且要帶走更多的人。
而帶走更多的人,還是需要聲望。
怎麼才能有聲望?
很簡單,殺了馬安邦,就是最大的聲望。
可想而知,如果真的能生擒馬安邦,對義軍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鼓舞,那麼至少有一部分義軍會再度聚攏起來,就有「挽狂瀾於既倒」的可能性。
當時虞稼軒決定冒險深入敵營去抓馬安邦,多半也是出於這樣的考量,而不僅僅是「復仇心切」的悍勇。
虞稼軒或許是個猛人,但同時也是個滿腹經綸、才氣無雙的讀書人,絕不是什麼沒腦子的莽夫。
所以,關鍵的問題,就卡在這最後一步了。
五十騎,如何在五萬人中,抓走首領馬安邦,而且還要成功突圍南下?
李鴻運原本以為,這件事情就跟很多網上文章說的,主要是因為虞稼軒如何神勇無敵,反正就是像秦開雲將軍一樣不講道理地往敵營里一衝,神擋殺人、佛擋殺佛,一路殺到馬安邦面前,把他綁了,然後再返身原樣殺出去。
然後他試了一下,結果是寄。
根本不可能!
這畢竟是冷兵器時代,五十人對五萬人,就算單兵差距再怎麼大,這也是一場絕對不可能打贏的仗。
------題外話------
祝各位考生高考順利~都考上心儀的大學
7017k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s 3.99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