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元 第九百三十四章 北虜(上)

    第934章 北虜(上)

    趙方搖了搖頭,又點一點頭:「李郎中,南北兩家的生意往來是一回事,但有些彼此的評價,沒必要因為生意而作假。放在我大宋軍民百姓眼裏,你們縱然有漢人的身份,卻是五代時狼虎之兵的後裔,是兇橫殘暴的武夫當權。你們不是北虜,誰是?」

    「武夫當權,就是虜?」李雲啞然失笑。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問道:「我便是武夫出身,如今蒙陛下所賜,手頭多少有點權位。我是虜麼?」

    他又指尹昌:「南京尹留守,讀過濟南府的州學,文武雙全,奈何現在手裏帶着幾萬兵馬……他是虜麼?」

    「武夫當權,就是虜?」

    李雲又點了點趙方:「趙大使,你手中的權柄如何?你手下那些驕兵悍將的權柄如何?你身後這個姓孟的小伙子,應當是你很看好的年輕人,再過數年,他會踏上仕途麼?他會掌握權柄麼?到那時候,他是虜麼?」

    趙方也笑:「李郎中,你明知道我是什麼意思。我皇宋有皇宋的忌諱,有不可逾約的是非。這上頭,何必去糾結。」

    李雲還是冷笑了幾聲,隨手拿了桌上一盞酒水,仰脖子一飲而盡。

    其實較之於兩家合作的利益,區區一個屯田區的命名,確實不是什麼大事。

    平虜云云,固然有點輕蔑;大周設在南京路的軍鎮或曰鎮南,或曰平南,一樣的虎視眈眈。

    何況以大宋一貫以來的脾性,嘴上說着什麼平虜掃北,也就只在嘴上說說。從八十年前矢志恢復河山的岳爺爺算起,當真把這個目標落到實處的人,從來都沒有好下場。開禧北伐失敗以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所有人的心都寒了。

    但李雲偏要糾結一下,皆因糾結了以後,能讓尹昌這種滿心以為宋人軟弱的邊疆重臣搞清楚,宋人對大周真正的心結在哪裏。

    大周這些年來,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滲透南方,拉攏南方的諸多貴戚重臣,安排了無數一同發財的渠道,尹昌因此覺得,己方一旦動手,必能摧枯拉朽,但大周的中樞卻有一種觀點是:如果起兵南下,很可能遭到宋人拼死反抗。

    趙方沒有正面回答李雲的責問,但他的話就告訴了眾人,這原因在哪裏。

    站在大周的角度,大周朝的建立是在女真本族的武力急劇衰退時,由漢人的武力繼之而起,進而取而代之的結果。大周立國的根本,在於原本屈身於底層,卻實際上群英輩出的漢兒鷹犬。大周朝無疑是個漢人政權,而且是一舉推翻金虜百年統治,恢復漢家江山的正統政權。

    早前有人認為,大周朝里留用了許多女真和契丹族的臣子,就算為了優容他們,朝廷也不會刻意強調這一點。但數年下來,朝廷雖不刻意強調,隨着禮儀、體例一點點完善下來,很多事情早就不言而喻。

    大周的臣子們無論是漢兒還是北族,全都認可漢兒們在這個政權中的核心和主導地位,很多女真人已經開始把女真姓氏改為漢姓,刻意擺脫自家女真人的身份。契丹人對此,倒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但幾個比較知名的契丹大族,都因為當朝宰相耶律楚材的號召,在文治上頭很下了功夫。在新朝科考中,連着湧現了好些溫文儒雅的學士。

    對這等諸族俯首稱臣的局面,女真人和契丹人們有自己的解釋。

    最主流的一種,依然出於耶律楚材之手。說的是漢家本為中原之主,自漢唐以來就是各族的兄長和共主,過去這些年太阿倒持,主要是因為南朝宋國的趙官家們一代代都是廢物,生生把漢人的地位給搞砸了。

    直到定海軍郭節度繼五代時郭周之業,以手中強兵猛將橫掃中原,連北方的蒙古大汗都不是對手,這樣一支兵馬,自然不可能屈居異族之下,也難免有仇的報仇,有怨的報怨。

    大周取代打進的過程,難免要殺人,難免令原本高高在上的人身受痛苦,但各族且受着。皆因這是撥百年之亂,反於千載之正,合情合理,合乎大勢所趨,袞袞諸公不可不察也。

    這種說法,既給了異族一定的體面,也實實在在地重申了大周的武力強盛,提醒北族各部,向強者俯首是他們本來的傳統。所以,這說法傳播得非常之快,接受的人群非常之多,儼然將成為官方正統,要載入史冊了。


    放在大周境內,這種說法之下唯一吃虧的,就是南朝宋國趙氏官家的風評持續被害。除了那位一條杆棒打下四百軍州的開國太祖皇帝倖免,太宗、真宗以後一代代皇帝都被貶低成了廢物和蠢貨。尤其是丟棄北方和中原疆土,使億萬百姓淪入異族之手的那幾位,最近都有專門嘲笑他們的院本在演出了。

    與之相對的,在大宋這邊,也有針對大周的政治宣傳。

    這一類政治宣傳,幾乎全都反覆強調北方武人集團的兇悍,並順水推舟,將大周擬於五代時候那些以兵強馬壯成事的武人方鎮……這說法,實則助長了大周軍隊的威風,甚至隱約響應了大周的政治宣傳,把大周和五代之周聯繫到了一處,掩去了南朝文人對北方草台班子的譏諷。

    但宋國一直不斷地這麼做,皆因這種宣傳打在了大周的軟肋上。

    這個軟肋,並非大周自以為的軟肋,而是許多宋國軍民眼裏大周的軟肋,是大宋軍民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一點。

    自古以來,文治與武功難以並存,而武人難行文治。所謂馬上得之,不能馬上治之,又所謂逆取順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南朝宋國沿襲五代,而五代政局的最大特質,是暴虐殘殺成性,其政治風氣的敗壞,流毒貽害之深之廣,實為史冊所罕見。對此,宋時的有識之士多有加以分析的。

    到現在,宋國軍民普遍都認為,此局面殆因五代政權主要建立在軍事將領之手,而這批武夫悍將的橫行暴虐,較諸唐末大混亂不遑多讓,遂使民眾疾苦日甚,中原、河北乃至江南各地白骨蔽野,荊棘彌望、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熱之苦,時隔數百年,那血淋淋的記錄依舊令人駭然驚恐,簡直無法想像。

    大宋的太祖皇帝登基以後,曾對宰相趙普說:「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令選儒臣幹事者百餘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在大宋開國之君的眼裏,就算百多個治理地方的儒臣全都是貪污腐敗的卑鄙小人,對百姓造成的禍害,也及不上一個藩鎮武夫。宋太祖這段話,並非對武人的污衊,而是鐵一樣的,用鮮血證明過無數次的事實。

    皇帝兩害相權,怎麼選擇?

    士大夫和天下百姓承受了上百年的武夫之害,幾乎家家都有人因此而死,幾乎人人都是那種可怕世道里殘存的幸運兒。他們會怎麼看待武夫掌權?

    所以大宋立國以來,始終竭盡全力地壓制武夫,抑制軍權,以至於把自家新生的皇朝生生閹割成了溫順軟弱的豬羊。

    這其中,固然有宋國歷代皇帝務求集權,以保障皇權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整個大宋天下,無論皇族、文臣還是普通百姓,都絕對承受不了又一次武夫亂國的悲劇。為了阻止血腥到極點的五代亂世重現,他們覺得,任何代價都可以承受。

    五代武人之禍,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按說那種可怕的記憶應該淡漠,在不斷承受對外戰爭失敗的羞辱以後,宋國內部,該有點尚武精神生出來了。

    可惜,有,但是不多。

    因為殘酷的現實,依然在不斷提醒宋人,告訴他們武人掌權的可怕。最近一次,就發生在北方的金國。一群來自草莽的潰兵,居然可以憑藉武力奪取政權,生生地把天下大國改天換地。

    在這個過程中,原本強盛的金國虛弱不堪,以至於北方草原的韃子幾度入侵,前後數載,兵荒馬亂,周軍、金軍、蒙古軍縱橫來去,遭到劫難的軍州豈止數十上百?在戰亂中死去的人呢,又豈止數十萬上百萬?

    如此慘痛的場景,就發生在大宋身旁,就在近在咫尺的這張臥榻上。叫宋人怎麼看待?

    大宋朝堂上的宰執,可以出於鞏固自身權位的需要,與大周打得火熱。反正這是大宋立國以來的傳統了。

    大宋行在里里外外的權貴,可以為了金山銀海,與大周的商隊密切合作。反正千里為官只為財,先把錢賺了,其它一切都好說。

    但如果北方試圖用武力改變局勢,無數宋人都會因此驚恐暴跳。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武夫當國的可怕局面再臨,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數百年來流傳不斷的夢魘再現。

    於是,哪怕宋人作為一個整體再怎麼孱弱,總會有人跳出來,向着他們心中邪惡的北虜展開猛烈反抗。

    在京湖三路,有這種決心和能力的人以趙方為首,在其他各地一定還有很多。南朝富庶,在籍的人丁足有五千餘萬。便是十個裏頭出一個反抗之人,那也堪為五百萬人的汪洋大海,豈是易與的?

    ()



  
相關:  扶風歌  漢鼎余煙    九轉星辰訣  我的妻子是大乘期大佬  九域凡仙  吞噬古帝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扼元第九百三十四章 北虜(上)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扼元"
360搜"扼元"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88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