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盧象升率領官軍主力開進到女山湖時,這裏的局勢已經完全平息下來。看到儘管過程曲折,「射塌天」李萬慶到底是降了,而且是將近兩萬人向僅有一百多人的黃得功投降,也算是創造了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雖然李萬慶的有些部下並不情願,但局勢變化太快,還沒等他們做出反應,李來亨率領三千精銳騎兵已經趕到,這下有人想鋌而走險也來不及了。
按照朝廷的要求,官軍命令李萬慶部交出全部武器。盧象升趕到以後,先見了黃得功、李萬慶、劉國能等人,勉勵了李萬慶幾句,又對黃得功和劉國能大加讚賞,並依劉國能例,立即向朝廷上疏,請求皇帝對主動歸順的李萬慶部給予免死待遇。
不過由於軍情緊急,現在盧象升無法分出兵力,護送這將近兩萬人轉移到後方去了,只能讓李萬慶暫時仍節制舊部,在女山湖原地待命。因為兵器、戰馬這些物資已經全被官軍收繳,剩下這些人也就不足為慮。
緊接着盧象升馬上召集眾將商議軍情,除了楊廷麟、李來亨、孟拱以外,黃得功、劉國能和李萬慶也都列席。只有郝永忠因為要護送步軍和輜重車隊,現在還沒趕到。
盧象升先詢問李萬慶,對流賊的具體進攻計劃知道多少。李萬慶趕緊稟道:「回尚書大人,按照十三家的分工,李自成、張獻忠、劉國能、張一川負責在北面騷擾迷惑官軍;罪將和羅汝才、王光恩、惠登相算是一路,主攻滁州;馬守應、賀錦、賀一龍、許可變、馬進忠算是一路,主攻揚州,打下揚州以後渡江迂迴南京。不過罪將有心歸順,故意拖在後面,其他各家已經拔營三天了,罪將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哪裏。」
劉國能也接口道:「十三家中,以李自成、張獻忠兩家兵力最強,其次是馬守應和羅汝才,光他們四家,現在連老帶少恐怕不下四十萬人。不過奇怪的是,李自成和張獻忠本來說好了要佯攻彭城的,可是這幾天都沒露頭。」
「李闖王為人陰沉狡詐,八大王更是個琉璃猴子,恐怕他是把你和張一川給耍啦。」李萬慶苦笑道,「原來分兵時我就納悶,以這兩人的性格,怎麼可能自己吃苦,讓別人沾光?現在看來,他們是另有所圖,說不定是想趁滁州和揚州兩路打得熱鬧,找地方偷偷渡江搶攻南京?」
盧象升點點頭道:「不能排除這種可能。至於滁州和揚州兩路,二位覺得哪路更強?」
劉國能答道:「回尚書大人,王光恩和惠登相這兩人,前段時間也有意歸順,但不是很堅定。如果打滁州很順利,他們打南京會更積極;如果稍有不順的話,就未必肯出多少力了。可是馬守應、賀錦、賀一龍這些人,都是死硬派,只怕揚州那邊會更吃緊。」
「劉將軍所慮極是。」楊廷麟接口道,「昨日尚書大人剛收到南京守備王大人飛鴿傳書,因滁州離南京較近,防務稍好,但也只是派了五千衛所軍進駐滁州,至於能不能戰,就不好說了。至於揚州那邊,南京衛所軍無人敢去,即使強派去也沒有用。無奈之下,王大人只得調原在滁州的關寧鐵騎趕往揚州,現在應該還在路上。」
「尚書大人,關寧鐵騎畢竟兵力太少,讓末將先去揚州救急吧!」年輕氣盛的李來亨立即請戰,「這裏距揚州僅有二百多里,急行軍一天就到了!」
黃得功也嚷嚷道:「尚書大人,末將是揚州衛副千戶,流賊都打到末將老家去了,末將要是不去救,那還不得讓揚州老百姓罵死啊。我也不回珠龍橋了,反正那裏也沒多少兵,乾脆就帶這一百來人,與平南將軍一起去揚州。」
劉國能和李萬慶剛剛歸順,也都急着立功,紛紛請戰,盧象升卻躊躇不語。如果是在半年以前,用不着別人請戰,他自己就率領本部天雄軍殺奔揚州了。可是現在不一樣,他是總督五省四府軍務的統帥,須得統籌全局,重任在肩,豈敢莽撞行事。
見孟拱一直沒有說話,盧象升便問他的意見。這位同樣年輕卻很沉穩的將領趕緊道:「尚書大人,末將也覺得應該以騎兵儘快馳援揚州。因為滁州近而揚州遠,末將的五軍營都是步兵和火炮,去揚州只恐耽誤時間。不過據劉、李二位將軍所言,攻揚州的流賊兵力多達數十萬,即使去掉一半婦孺,也至少有二十萬人,定南將軍現在只有三千騎兵,眾寡過於懸殊,這仗可不好打呀」
盧象升聽罷頻頻點頭,這一點也正是他擔心的。孟拱又道:「要不,尚書大人親率標營,與定南將軍一起去揚州?這樣就有八千騎兵,可以與流賊抗衡了。」
楊廷麟卻搖頭道:「不行。東西兩路都很重要,尚書大人的標營只宜居中接應,哪路吃緊便救哪路。」
眾人商議了半天,也沒有萬全之策。沒辦法,誰讓官軍兵力太少呢。最後盧象升終於決定,採納李來亨的方案,命李來亨率三千騎兵先去救揚州,楊廷麟、劉國能同往協助;孟拱、黃得功則立即起兵去滁州;李萬慶仍留女山湖,把他的舊部管好就行;而盧象升的天雄軍則移至天長縣,因為從天長到滁州、南京、揚州的路程差不多,可以左右救應。另外派人給郝永忠送信,讓他集結好位於後方的七千騎兵後,火趕往天長與盧象升會合。
盧象升還覺得不放心,因為這樣一來,後方的彭城等地就相當空虛了。只好給朝廷緊急傳書,請求朝廷設法再調些兵力過來。
完成軍事部署後,各將立即領命帶隊出。此時天近黃昏,然而戰事十萬火急,已經沒有休息的時間了。盧象升躍上五明驥回眺望,滿眼儘是蕭瑟冬景,一隊隊官軍正頂着寒風重新踏上征途,不禁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在馬上鏗鏘吟道:
「介馬臨戎壁壘新,連天烽火嘆無民。揮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饑溺人。安奠蒼生千古事,掃除逋寇八年塵。攜歸兩袖清風去,坐看閒雲不厭貧!」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11s 3.96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