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聞着味兒就來了
國慶。
麥客誠品上線。
熊曉歌一直在關注這個事情,結果發現姚遠沒有投入資源推廣,貌似很隨便的就上線了。
目前只有四類:短袖t、長袖t、大短褲、牛仔褲。
國慶這天氣,北方已經穿不了短袖了,長袖還能賣一賣,在裏面穿,外面加件外套。南方倒可以穿,尤其嶺南一帶。
牛仔褲不用說,四季百搭。
憑藉深厚的用戶基礎和一定的市場需求,上線數日,每天銷量少則300-400件,多則近千件。對一個新品牌而言,非常棒,但這是姚遠啊!
熊曉歌已經習慣對方能帶來奇蹟了,平平淡淡的反而不適應。
然後呢,他就發現這個人在搞事情,關注到了在社區愈演愈烈的審美大討論,從頭捋了一遍。
他是改開之後出國的,見多識廣,社區的爭論現在還遮遮掩掩,沒點明主題,但他已經猜到主題是什麼。
頓時擔憂起來。
就因為他在國外待過,更知道這個東西的難度有多大,姚遠想藉此將一種價值觀附加到麥客誠品上,可謂膽大至極!
審(意)美(識)差(形)異(態)之爭,如勇士挑戰惡龍。
…………
酒吧。
木子美坐在沙發上,慵懶歡愉,身邊陪着三個男子,一個是《新京報》的記者,一個是某雜誌的副主編,一個是畫家——
她被麥窩收編的兩年來,過的十分快活,工作自由,錢多,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特別是媒體圈和文藝圈,她仿佛一尊肉身女菩薩,排着隊求開光。
權利與義務對等,木子美老師是個講究人,現在是她回饋的時候。
「你們來開個賬號吧!」
「做什麼?」
「我們正在邀請文化、藝術名人入駐,你們都是名家,給我沖沖業績。」
「可以啊,有什麼好玩的?」
「沒什麼好玩的,就寫寫文章,說說觀點,最近有個事挺火的……」
木子美把呂燕引起的爭論講了講,《新京報》記者道:「嗯,我知道這個,傳播的很廣,我本來就打算寫篇稿子。」
「我也有關注,準備出一期專題。」雜誌副主編道。
「呂燕我還畫過她呢,她那個造型很正常,老外就喜歡那樣的,這點破事也能吵起來?」
畫家聳了聳肩,啐道:「國民愚昧!」
………
北青報。
常務副總編正召集開一個小會,道:「我們的老戰友,那位於大記者發來了一份邀請,邀請我們以報社官方號的形式入駐麥窩……」
還沒等說完,大家義憤填膺:
「小於現在一身的商人習氣,把自己出身都忘了,報紙是權威,是喉舌,怎麼能入駐一家網站呢?」
「就是,她現在太飄了,搞個娛樂公司了不起麼?」
「幾千萬用戶很厲害麼?」
「開輛大g就以為自己能上天?」
一屋子的檸檬精。
於佳佳以前是娛樂新聞部主任,中層幹部,說辭職就辭職,這才幾年啊,小木蘭就換成了大g,還成天占他們的停車位,煩不煩!
副總編頭疼,因為他也酸。
「好了好了,用不着你們說,北青報不可能入駐的。但她同時又說,如果報社不能開官方號,那就邀請幾個記者入駐,實名認證的那種。」
「麥窩現在有記者麼?」
「有,我們的娛樂記者都在那邊,但用的是網名,成天發明星八卦,低俗的很,還一堆人追着看。」
「給錢?」
「肯定給啊,有保底,有績效,按轉發、評論給……」
這人訕訕一笑,不說了,同事們都看他,伱研究的挺明白啊?
後世微博引得全網入駐,國際國外、各行各業、各黨政機關、各傳媒機構都開了官方號。一是因為微博流量巨大,基本等同於通電全國。
比如美國大使館和伊朗大使館微博茬架,咱們看樂子,表示:
「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國家,正在用標準漢語,在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社交媒體平台上,進行一場外交爭論。」
還有建議他們去「亮馬橋約架」的,亮馬橋剛好在兩個大使館中間。
二是發消息方便快捷。
三是紙媒勢衰,紛紛開闢網絡賽道。
現在才2005年,紙媒黃金年代,壓根看不起互聯網,麥窩之前邀請的都是娛樂記者,現在邀請的是社會、時政、經濟、文化類記者,性質可不一樣。
「互聯網畢竟傳播快捷,比如審美爭論這個稿子,我們今天做,最快也得明天發出來,網站隨時都可以。
報社名義太大,你們個人去發聲,起碼有個緩衝餘地。這樣吧,先試驗一下,派兩個記者入駐看看效果。」
…………
麥窩藉此機會,邀請各路人馬入駐,但還有一些人,用不着邀請自己聞着味兒就過來了。
比如清華哲學系的肖教授。
這位是北大畢業的,2000年入職清華任教,雖然是哲學系教授,但他是講美學的,哎喲這個美學功底,後來給毒教材站台去了……
他沒趕上討論開始的時候,等傳播到全網時才關注,前因後果看了一遍,憂心忡忡,茶飯不思。
「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xx!」
肖教授乃此中翹楚,現在的爭論保持在「美和丑」「小眼睛不等於眯眯眼」「眯眯眼病態」的程度,還沒太深入。
但他一眼就看出來,只要再深入一步,那個核心主題就出來了——種族歧視,審美霸權!
這怎麼能行呢?
怎麼能讓你們清醒過來呢!
肖教授洋洋灑灑,揮毫寫就,頃刻完成了一篇雄文,特意在麥窩註冊了賬號,還申請了加v認證,然後發了出去。
「莊子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美和丑是相對的。
簡單化地用一種標準,或固守傳統做審美判斷,既不符合人類審美事實,也不利於文化創新和培養開放、活躍的審美意識。
中國的傳統藝術,不僅不排斥『丑』,反而給『丑』以極高的地位。
清代人說『丑到極處,就是美到極處』。
21世紀是一個開放創新的時代,我們不能有審丑過敏症……」
不愧是大家,引經據典,言之有物,理論與實例相結合,避重就輕的把話題引向「審丑過敏症」上。
肖教授發文,某些人更像找到了組織,蜂擁而至。
狗見了屎,蚊子見了血,魚見了魚食兒……
(冇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4s 3.83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