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扶蘇才開口道「荊開重,你南郊府邸內的金銀玉器,用不用孤讓兵甲搬於堂前。」
「那是下官祖上傳下,並非」
「荊開重,你身為地方官員,視大秦律法於無物。」
「私收賦稅,藐視天威,還敢狡辯!」
扶蘇不想再聽他多加辯解,起身勃然怒斥道。
面上森然,額上青筋直跳,這怒火,他已然壓抑了半響。
荊開重自知無力回天,登時面如死灰,頹然癱倒在地。
指尖顫抖着未有一言。
扶蘇背脊如松,眸光似箭,凜然而立。
他睨着堂下擲地有聲道
「雲陽縣令荊開重,一則尸位素餐,在其位未謀其政。」
「二則搜刮民膏,中飽私囊。」
「三則私征賦稅,致使民不聊生。」
「四則與商戶勾結,倒賣賦糧,以致糧庫空虛。」
「五則欺上瞞下,謊稱蝗災拒絕上繳軍糧。」
「樁樁件件,害得是我百姓生計,損的是我大秦基業。」
「千里長堤,毀於蟻穴,如此帝國蛀蟲,定不可留。」
他頓了頓,繼而道
「陛下令我前往地方籌糧時,曾予以調動地方官員的權利。」
「今扶蘇以各人名義,削去荊開重縣令之位,雲陽一應公務由縣尉楚鄣暫代。」
「施以荊開重笞刑,後序之罰由郡守裁定。」
「公子,公子雖是陛下長子,卻無削職、刑罰之權。」
荊開重咬牙道,渾濁的眼睛裏只剩下困獸之鬥。
一番話說得堂下符良儒等三人抖了幾抖。
唯恐荊開重把扶蘇惹怒,連累他們罰得更重。
扶蘇凜然睨着他,並未有太大波瀾。
沉聲道「替父皇監察百官,是扶蘇為人子的孝義。」
「為大秦拔出蛀蟲,是扶蘇身為陛下臣子的之責。」
「韓珉,把人帶下去,即可用刑,一應追責,扶蘇自行承擔。」
「是,公子。」
韓珉上前,召來兩個兵甲,拖着爛泥一般的荊開重下去了。
扶蘇掃向堂下三人。
三人戰戰兢兢,趴伏在地的手掌都在顫抖。
「南槊生、談逕。」
「你二人明知故犯,協助荊開重貪污賦糧,罪大惡極。」
「全部家產一應充公,處於遷刑,即日押往隴西郡邊境,服徭役。」
二人心有一涼,知曉這次算是完了。
卻也無可辯駁,只得痛哭流涕,無奈聽命。
扶蘇留下他們一條命,已然是寬宥。
「符良儒。」
「小人小人在。」
「你雖是不知,卻有失察之過,念在你早有悔過之心,助我拿到實證。」
「罰你上繳半數家產,徒刑三月。」
「是,是,多謝公子寬宥。」
符良儒喜極而泣。
相對於南、談二人家業盡失,去那偏僻的西部服役。
這對於他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縣丞臨駔,為虎作倀,與荊開重狼狽為奸,魚肉百姓。」
「與荊開重,同罰。」
待堂上的罪人都被帶下去,扶蘇才親自下堂扶起老丈和其餘百姓。
隨即面向堂內外百姓,負手而立。
「扶蘇會將荊開重私產、符良儒等三人上繳的產業,一應換為糧食。」
「自即日起,往日被徵收重賦者,經查實後可上縣庫領糧食,以作家裏口糧之用。」
「若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重度貧困者,縣府自充公銀錢撥出五兩,予以補貼家用。」
此號令一下,堂外百姓紛紛沸騰。
堂內老丈和幾個貧民更是潸然淚下。
紛紛伏地磕頭道「公子賢明。」
「公子真乃大賢之人。」
「大秦有公子這般人物,是百姓的福氣。」
事畢,百姓散去,扶蘇歸於縣府內堂。
韓珉憂心道
「公子,往常充公錢糧都是等當地郡守定奪,重者由朝堂定奪。」
「公子今日將銀錢彌補百姓,只怕會引起多方置喙。」
「屆時朝堂上再有人藉此發難,恐會對公子不利啊。」
韓珉的擔憂不無道理。
可在扶蘇眼中,一國的根基首先是民,再是朝野。
雲陽縣百姓遭壓迫如此之久,若是不做安撫只怕人心不穩。
除此以外,他自己也不忍心看到百姓如此受苦。
若不是他錢糧不可外露,他也會取些接濟雲陽十鄉百姓。
「無妨,陛下讓我來籌糧,雲陽本該上繳軍糧少則萬石,多則幾萬石。」
「現下只不過是用之於民,父皇應當不會怪罪於我。」
「若如此,雲陽之行豈非空手而歸。」韓珉不解道。
扶蘇心裏計較了一番,若是荊開重這些年中飽私囊夠接濟百姓。
那三大商戶上繳的就可以充作軍糧。
可惜那荊開重將糧食都換置成了金銀玉器,只怕是不能了。
也罷,離了雲陽,還有諸多郡縣,未必想不到辦法
他沒告訴韓珉自身雅苑糧庫之事,所以韓珉憂心籌不滿也屬實正常。
短短半天,扶蘇放糧放錢接濟百姓之事就傳遍雲陽。
街頭紛紛讚揚,鄉裏間百姓抱頭痛哭。
這苦日子捱了許久,他們終於等來救命的人。
扶蘇公子之仁、之賢、之明,被口口相傳。
這樣大的事自然很快傳進咸陽,李斯和趙高第一時間得知此條消息。
丞相府。
李斯暗罵荊開重無用之餘,也慶幸他的人並未留下痕跡。
他一人坐於棋局前,左右對弈。
問手下人道
「他當真把所有充公銀錢擅自分發於百姓。」
「是的,大人。」
「扶蘇公子還越權懲處了縣令、縣丞等人。」
「哦?」
「嗬。」
「他倒是膽大妄為。」
「那大人打算?」
李斯一時不察,左手落下一顆白子,竟把白字置身於黑子包圍圈中。
他一揚手,毀了整副棋局,才起身走出兩步道
「既然他自己送上門來,豈有不圍之理。」
「你速去,把李萇叫來。」
李萇乃大秦監御史,有監察各郡之責。
處置地方官員,本應由郡守出面,罪責更大的亦有監御史。
扶蘇並無此權,此舉過於僭越。
既然藐視大秦律法,就是藐視陛下天威。
充公銀錢之事,也未向一人說明,就擅自作決定。
到了陛下面前,他就是因進獻銀錢而自以為有功,故而狂妄自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4.060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