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大表哥 第六十四章 禍端

    測試廣告1

    張採回倒是沒有隱瞞,如實道來。茶壺小說網 m.chahu123.com

    「楊兄,這段時間我一直在和瀛洲的人進行文化交流,故此便沒有時間過來了。而且,陵光也打算隨同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前往瀛洲,見識一下他國文化。今天來此,也是來告辭的。至於萱兒,以後將由府中的管家送來,向楊兄學習作畫。」

    阿倍仲麻呂?

    去瀛洲學習忍術?

    額,沒有忍術,去瀛洲學習瀛洲的作畫技巧。

    至於說阿倍仲麻呂,作為日本的遣唐使,確實掌握了非常大的權利。

    只是這個時代,交通並沒有那麼便利,所以張采想要從大唐去往瀛洲,只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如果途中遇上大風浪或者暴風雨,只怕會有性命之憂!

    但是劉鈺卻沒有勸張采的意思,畢竟這是人家的決定,劉鈺是沒有資格勸阻的。

    再者,瀛洲畫師的畫技確實有可取之處。

    如果能夠將兩者相結合,張采的畫技說不定會突破目前所處的瓶頸。

    其實日本的畫技最早便是來源於中國,在東漢初年的時候,他們便派人來到了中國。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和《後漢書·東夷傳》中記有漢光武帝時期,建武中元二年,也就是公元五十七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緩。

    這一枚金印作為中日兩國最早交往的證明,後來也成為了日本國寶。

    也就是說,瀛洲的人,或者說日本人在唐朝的幾百年前,便來過中國了。

    他們學習了中國的諸多文化,衍變成了自己的文化,並且加以發展。

    日本的畫技已經脫離了如今大唐畫師的畫技,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流派。

    並不是說日本畫師作的畫就比大唐的畫師強,而是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技巧。

    張采就是去日本學習他們的作畫技巧,再與自身的畫技相結合,便會形成獨一無二的風格。

    如今雖然有南吳北張之說,可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吳道子的畫技比張采強上那麼一線。

    張采這樣性格的人自然是不服氣,可吳道子的畫技他確實很讓他服氣。

    故此他才想要去日本,尋求突破,這也能夠理解。

    而張萱並未說什麼,他雖然才三歲,可他也是一名小畫師,自然知道一名真正的畫師應該去追求什麼。

    他不僅支持,還希望將來自己大哥回來後,能夠教授給自己。

    劉鈺深深呼出一口氣,說道「既然張兄已經決定了,不知道何日啟程?」

    張採回答道「下月初三!」

    下月初三,便是十月初三。

    這個季節出海其實挺好的。

    原因很簡單,這個季節出海不會遇到冬天的暴風雪天氣、夏天的雷雨天氣、春天的綿綿陰雨天氣。

    這一次,劉鈺依舊和往常一樣作畫。

    張采也看得很認真,只是無論張采怎麼努力,都沒有辦法畫出像劉鈺一樣的人物肖像畫來。

    倒不是張采不夠努力,而是人的屬性不同。

    沒錯,人是有屬性的。


    就像有的人天生八字不合,天生不對付。

    作畫也是有屬性的,有的人擅長畫山水畫,有的人擅長畫人物畫,還有的人擅長畫動物。

    比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楊二浪的雕!

    看似當中混進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可實際上,這就說明每個人都有各自作畫的方向。

    可能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張采的心不夠純淨,沒辦法像張萱一樣。

    至於張萱小小年紀就想着畫仕女圖,是不是心靈純淨,這就不用多說了。

    人家還小,你要懂得放過他!

    十月初三,張采離開。

    劉鈺自然要去送別張采了,畢竟張采這人劉鈺覺得還能處!

    劉鈺也是第一次見到大唐水師的鐵甲龍艦,極為震撼!

    船上建樓三重,列女墻、戰格,樹幡幟,開弩窗矛穴,置拋車壘石鐵汁,狀如城壘。

    劉鈺突然明白之前自己想多了,這樣的戰艦,即便是遇到極其惡劣的天氣,也不會出任何的事故。

    怪不得唐德宗時期的宰相杜佑說,大唐水師的鐵甲龍艦,忽遇暴風,人力莫能制,此亦非便於事,然為水軍不可不設,以成形勢。

    只是這大唐的鐵甲龍艦,為何上面都是些日本人?

    莫不是李隆基大方到把鐵甲龍艦送給他們了?

    如果是這樣,劉鈺覺得這是一個極大的禍端。

    並不是劉鈺胡思亂想,是他知道這個國家的人信奉的是什麼。

    他們從骨子裏便一直信奉強者為尊!

    當你強大的時候,他們便會對你俯首稱臣,認你做大哥。

    可當你有一點衰敗的景象,他們就要開始咬你了。

    這在歷史上是有依據的,劉鈺並非在胡說八道。

    公元六百六十三年八月,在白江口爆發了一場決定東亞霸權的戰爭,大唐水師與倭國水師宿命般相遇。

    其目的,為了爭奪朝鮮半島上百濟國的控制權,倭國和大唐這兩個國家史上第一次發生了碰撞,準確一點的說是倭國和中國。

    而公元六百六十三年是唐高宗李治在位時期,大唐國力鼎盛,李治建立了永徽盛世,眾大臣上尊號為天皇大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位擁有天皇稱號的皇帝。

    著名的王國粉碎機蘇定方將軍開始了他神奇的每戰必滅一國的傳奇,蘇將軍帥師十萬橫掃朝鮮,百濟成為了歷史名詞。

    然而當唐軍主力撤退,百濟人搞起了復國運動,扶餘豐王子從東瀛回歸,繼承王位。可以想像這位王子,為了獲得日本人的支持,得以繼承王位,肯定許下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承諾。為了保障還是自己的利益,倭國人都要來干涉,中倭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碰撞。

    當時倭國和大唐的兵力其實是非常懸殊的,倭國戰艦一千多艘,兵力卻有四萬。

    大唐戰艦不到兩百艘,兵力僅有一萬三千餘人。

    可就是在戰艦和兵力如此巨大和懸殊下,主將劉仁軌輕而易舉的將倭國艦隊殺得潰不成軍。

    至於倭國為什麼後來變成了日本,這裏面倒是有一個插曲。

    在張守節撰寫的《史記正義》中記載,武則天命令倭國將其國名改作「日本」。

    也就是說,日本一詞的由來,是因為則天皇帝的緣故!

    反正從倭國到日本,是這群瀛洲人迫於大唐的國力而更改的。

    

    

    。測試廣告2



第六十四章 禍端  
相關:    最強重裝  震驚!開局校花給我生了三胞胎  紅樓璉二爺  流年擷萃  我的景區爆火了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盛唐大表哥第六十四章 禍端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盛唐大表哥"
360搜"盛唐大表哥"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547s 4.12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