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李隆基嘆息了一聲,下旨道「力士,立刻飛鴿傳書給隆范,讓他回京吧!」
李旦若是還活着,只怕聽到這話會高興得跳起來。樂筆趣 m.lebiqu.com
可他死了,要是跳起來,只怕在場的人該心慌了。
劉鈺並不知道岐王李隆范要回京城了,即便知道也覺得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岐王回京城,難不成會對自己造成影響?
自然不可能!
劉鈺剛回到姚府,就被姚崇喊了過去。
劉鈺看着已經穿上喪服的姚崇和姚異,有些奇怪!
姚異似乎看出了劉鈺的疑惑,解釋道「太上皇駕崩了,我等朝中大臣都要去太極宮瞻仰太上皇的儀容!」
劉鈺點頭明白了,原來是去太極宮。
劉鈺也對着姚崇問道「姑父,既然您和表弟要去太極宮奔喪,不知叫侄兒來書房所謂何事?」
姚崇回答道「如今太上皇突然駕崩,喪葬禮儀肯定要符合儒家傳統,必定會極為繁瑣。這幾日說不定我和你表弟都不會回來,府中雖有你姑母看着,可你也需幫忙照應一下。」
劉鈺點頭道「侄兒明白!」
姚崇滿意的看了劉鈺一眼,帶着姚異離去。
劉鈺倒是沒有離開,姑父說太上皇李旦駕崩,喪葬禮儀極為繁瑣,又是怎樣的繁瑣法,這讓劉鈺產生了一絲興趣。
劉鈺開始在自家姑父的書房翻找這類的書籍,很快便找到了。
當他打開這本名為《唐禮》的書一看,確實非常震驚。
皇帝死後,喪葬過程可分為三個部分。
分別是葬前喪葬、葬後喪葬和祭祀三種。
安葬前的喪葬,包括宣佈遺詔、任命山陵五使和負責其他喪葬事務的官員;不同的人根據尊嚴和親密程度的不同,穿不同的喪服。
葬禮是埋葬死者的禮儀,非常慎重,特別是皇帝。
這一過程始於生前寢宮的開放,止於墓葬皇陵的完成。
安葬後,還有危險祭祀、廟會等儀式。
李旦是太上皇,在安葬前的喪葬,李隆基這個做兒子的,也是當皇帝的人,會主動進行操持。
再說了,李旦也沒有什麼遺詔可以宣讀。
雖然他還有那麼一點實權,可如今大唐的天子卻是李隆基,李旦雖貴為太上皇,卻不可行越權之舉。
只是讓劉鈺沒有想到的是,唐朝的葬禮要持續四十九天。
大臣每隔七天就要去一次,直到去七次。
在葬禮開始之前,皇帝會任命幾名官員負責葬禮事務,其中最重要的是善令五使。
善令前五使的做法是由丞相進行主持,然後再由其他四人。
再者,「山陵任命」負責土地調查。
最後,寫凌之名、哀書、著書、議諡號之事也是各大臣的職責。
在完成一系列葬禮儀式和安葬準備後,預選的安葬期到來時,葬禮就開始了。
第一天,皇帝穿上他的第一件喪服,開始在自宮飲酒,並在自宮升到桂龍為他的祖先飲酒。
祖酒喝完,皇帝徒步慟哭,太子宗室出城,梓宮升起,行送酒禮。
喪書是由宰相來讀的,也就是會由劉鈺的姑父姚崇來讀。
讀完喪書,皇帝哭着被提升到盛達。
他還要收集哀悼的話,並把它們送回幕布廳。
侍中跪於直前,令陵駕,山陵立下諸名,辭帝。
靈傳入後,皇帝發佈衰文,帶回皇宮,群臣出都城演講。
到達陵墓後,會先在皇宮中安頓幾天,等待司選定的吉日來遮蓋大殿。
待葬禮結束後,還有四種重要的祭祀,即危險祭祀、喪葬祭祀、吉祥祭祀和喪葬祭祀。
險祭儀式在陵墓宮殿蒙面後舉行,侍郎回京入宮。
分為路上的危險和廟裏的危險,一共九次。
與此同時,途中危險祭祀的數量在皇帝之間是不同的。
九險之後幾天,上帝之主給廟裏供奉了祭品,由死者和祖先分享,由早死的皇后提拔。
後面還寫了,在皇帝大喪期間,近支宗室二十七個月內、遠支宗室及在京大臣一年內,皆不許嫁娶,不許作樂宴會。
在京所有人員需着素服二十七天,不准祭祀,百日內不許嫁娶。
不過李旦畢竟是太上皇,倒是沒有那麼嚴格,也就是近支宗室十二個月內、遠支宗室及在京大臣半年內,皆不允許嫁娶,三個月內不許做樂宴會。
在京所有人員需着素服七日,不准祭祀,一個月內不許嫁娶。
李旦死後,還是非常有牌面的。
當然,在劉鈺看來,這都是封建思想的糟粕。
人死如燈滅,不能夠因為你身份尊貴,就剝奪了別人生活的權利。
唯一慶幸的是,現在不用活人陪葬,要不然劉鈺都要打算造反了。
不過這些都還是從貞觀年間的葬禮簡化下來的,也就是說,當年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死後,這樣的儀式還要繁瑣得多。
劉鈺就不明白了,要是夏天氣候炎熱的話,屍體放這麼久,不是要發臭嗎?
古人別的都還行,就是太死板了。
劉鈺原本的那個世界,就非常簡潔。
人死以後直接往火葬場一拉,隨後再請人吃一頓酒,將骨灰盒放入墓地,眾人送行,就結束了。
四十九天這般長的時間,簡直就可以說是恐怖。
劉鈺雖是皇子侍讀,可並無官身,更不是朝中大員,自然不用去參加送葬儀式。
現在是農曆的七月十三,天氣正是炎熱之際。
這四十九天確實也是難熬,可劉鈺在家倒也不是什麼都沒做。
比如說練字,劉鈺可是太喜歡了。
他也看了很多書,主要的作品便是李旦這位太上皇寫的。
分別是《北郊赦文》、《景龍觀鍾銘》、《大寶積經序》。
《北郊赦文》、《景龍觀鍾銘》、《大寶積經序》可以說是李旦這位皇帝寫的散文。
裏面的內容看得劉鈺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簡單來說就是看得很懵圈。
他都不理解了,用文言文寫出來的東西就能夠叫散文了?
也不知道這位旦總寫的這三篇散文,有什麼作用?
可能純粹是愛寫吧!
當然,劉鈺這話也只能夠在心裏想想,畢竟他的兒子還活着,不是親王就是郡王,還有一個是當今聖上。
劉鈺就算是膽子再大,也不敢當着別人的面說這三篇散文的不是。
至於李旦下葬以後,諡號為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廟號為睿宗,也就是唐睿宗。
為何要用睿宗為廟號,劉鈺並不知曉,他猜可能是李隆基這個當兒子的,對自己父親的一種期盼。
這種期盼名為望父成龍。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9s 3.97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