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底下,最缺錢的人,顯然還不是朱棣和朱棡,而是身為一家之主的朱元璋!
辦學要花錢,養兵要花錢,增加官吏,還要花錢。
甚至兒子女兒們越來越大,往後就藩成親,也都要花錢。
一想這些,朱元璋簡直腦殼炸裂,無所適從。
不過這一次的案子,倒是給了老朱一些思路,要不咱往後就抄家吧?
每隔三兩年,就抄一次,就跟割韭菜一樣。
只要咱刀揮得夠勤快,就不愁沒有錢填充國庫。
這不,李善長和毛驤一起來拜見朱元璋。
「李先生,坐吧!」
朱元璋給李善長賜了個座,而且還是有靠背的,不光有靠背,還給了狼皮墊,生怕李相公凍着,可謂是體貼備至。
老李感激涕零,謝恩之後,隨即向老朱匯報情況。
「上位,老臣是先說文官這邊,還是武將這邊?」
老朱頓了頓,無奈道:「隨便吧,只怕誰貪的都不少!」
李善長老臉一黑,只能道:「那,那先從御史台說吧……楊憲此獠,大肆提拔任用心腹,御史台中,有超過三成御史,皆是他的黨羽爪牙。他們利用巡查各處的機會,肆意斂財,其中各地的稅款,就有不下五百萬貫!」
「荒唐!咱是讓御史監察各地官吏,他們自己居然監守自盜,變成國之蠹蟲!實在是可惡透頂!殺!全都該殺!」朱元璋憤怒大吼。
李善長隨即又道:「上位,這還只是楊憲貪財的一個手段而已。監察御史,除了監督稅款之外,也負責監督商賈,各地的鈔關稅卡,還有市舶司,他們都派人前往,尤其是貨物出口,必須由御史台核准,這也給他們走私提供了方便!」
雖然大明朝設立了稅務部,但地方上還是缺少足夠的官吏,通常情況,都是地方官負責收稅,而御史台負責監督。
再有市舶司這一塊,當初張希孟和朱元璋商討,認為要保證貨物價格,不能隨便出口。大明商人互相競爭,豈不是便宜了外人?
按理說這個設想是很不錯的,但總要有人落實。
除了市舶司之外,還要查禁走私,防止財稅外流……結果這一項事情,也落到了御史台的手裏。
正因為御史台有着把關的權力,他們才跟水師攪合在一起。
水師橫行海上,基本不受任何牽制,唯獨商品要下海,從外面弄來的東西要登陸,國門捏在御史台的時候,不給他們開門,是萬萬不行的。
這也是他們走到了一起的原因所在。
根據李善長的奏報,自楊憲以下,一共有四十多位御史,牽涉其中。
他們總計貪墨的錢財,足有一千五百萬貫以上!
水師這邊情況更糟糕,兩位侯爺,他們的家人,麾下的將領,其中指揮使一級,就有八人之多。
牽涉進來的人員,超過兩千。
可以這麼說,整個大明水師,幾乎被連根拔除了。
這還沒完,他們走私往來,自然要有商人配合,被牽連進來的商賈,又有上千人。
別的不說,光是從廖家和俞家,抄出來的黃金,就有一百萬兩以上!
看着厚厚的清單,朱元璋好像要炸了一番!
蠹蟲!
全都是大蠹蟲!
咱辛辛苦苦治國,殫精竭慮,不眠不休……每年國庫都有虧空,弄得咱不得不發債度日。
可這幫畜生倒好,藉機斂財,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一個個發了財,吃香的喝辣的,金銀堆積成山,另一邊,國庫空虛,運轉艱難,這就是大明的功臣嗎?
「李先生,廖永忠和俞通海,他們當初幫着咱渡江,立下了大功!」
李善長一怔,心說陛下是什麼意思?
就聽老朱繼續道:「他們兩家之中,都有人為國戰死,是拿命換來的爵位!」
李善長更加驚訝,難道說陛下要網開一面?
這不是老朱的性格啊!
果然,就聽老朱冷哼道:「以朋友情義,投桃報李,咱該網開一面,給他們一條活路……無奈他們貪墨過千萬貫!所作所為,簡直罄竹難書。咱想饒他們,也沒有道理。李先生,你立刻把他們的罪狀寫明白,明發天下,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聽到這裏,李善長微微一怔,「上位,此事能不能稍微緩一緩?」
朱元璋勃然,「什麼意思,難道要咱包庇他們不成?」
李善長慌忙道:「上位,此案涉及文武官吏,差不多一千人。貪墨的錢財,足有兩三千萬貫以上……如此大案,別說大明朝了,縱觀歷代,也是空前的。老臣唯恐如實告知,有些人還是不信,會懷疑有意誣陷。老臣以為,是不是繼續徹查,把所有案件查清楚,然後在公佈天下,做到萬無一失。」
一個案子,大到了讓辦案的人都懷疑人生,也是沒誰了。
朱元璋一怔,也略有些遲疑,要不要緩一緩?
這時候毛驤突然道:「李相公,這麼大的案子,如果不能儘快公佈消息,人們也會議論紛紛,妄加揣測!」
李善長語塞了,雖說以毛驤的地位,跟他爭辯有些不自量力,但毛驤講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這案子竟然弄到了這一步,老朱心裏頭越發煩躁。如果把那些商人也算進來,這一次的金額絕對是幾千萬貫以上,幾乎能佔到大明財政收入的一半!
想想都覺得驚訝,老朱的臉也發燒了。
自己也算是勵精圖治,辛辛苦苦。
還覺得是大明盛世,君正臣賢,結果就出了這麼個事,一個大比兜,結結實實,糊在了老朱的臉上。
真是太丟臉了!
想到這裏,朱元璋更是怒不可遏,無論如何,必須把涉案的人,做成人皮枕頭,不然沒法吐出胸中的怨氣!
身在北平的張希孟,得到消息也不比朱元璋晚多少。
「聞所未聞,亘古未有,張相,這些人何以能貪墨如此之巨?不會是弄錯了吧?」齊泰簡直懷疑人生了。
同樣懷疑人生的還有練子寧、黃子澄等人。
大家都是驚訝之餘,又不敢置信。
難道是活在夢裏不成?
和幾個人比起來,張希孟並不是那麼吃驚。
甚至他還覺得有點少,如果再過幾年,沒準這幫人能貪出一個國庫的錢。
張希孟微微沉吟,就說道:「你們知道以天下之大,商賈之富,能到什麼地步?」
黃子澄率先道:「張相,我聽說現在的大明,百萬貫錢財的商賈,所在多有。甚至也不乏家產過千萬的巨賈,堪稱富可敵國,着實是讓人目瞪口呆。」
張希孟又道:「確實不少!但你們想過沒有,換個思路,不是他們太能掙錢,而是我們國庫能收上來的稅,太少了!」
幾個人一怔,覺得心有所動,連忙道:「請張相明示!」
張希孟嘆道:「歷代以來,徵收商稅,都是個非常麻煩的事情。國家太大,情況太複雜,收稅又太難。明明我們有發達的商貿,絲綢之路,我們的茶葉絲綢,每年都能換取巨萬收入。這些錢流到民間,到了商賈的手裏,唯獨進不了國庫。你們會不會覺得太遺憾了?」
這時候方孝孺突然說道:「張相,學生有些事情,想請教先生……這一次的事情,起自查抄水師走私,由走私牽連到兩位侯爺,又牽連到御史台,以至於釀成了這個第一大案!」
方孝孺探身道:「張相,這裏面有什麼聯繫?」
張希孟呵呵一笑,「你這麼問,差不多已經點到了關鍵的地方……這些錢財,就是國家沒有徵收上來的商稅!」
幾個人都大吃一驚,傻傻盯着張希孟。
「你們不會覺得,做生意可以不需要打點,不需要疏通關節吧!也不會認為僅憑着增加了幾個部,就能把天下的商賈貿易全都管住吧?」張希孟笑道:「既然管不住,就肯定有人下手。商賈要找人庇護,也就需要花錢……說白了,不管是水師,還是御史台,他們撈的都是這一筆錢。田賦商稅,都是國家稅收,他們佔去了一半,想要富可敵國,又有什麼難度?」
幾個人聽到這裏,忍不住恍然大悟。
「張相,既然如此,要,要怎麼辦才好?」
張希孟道:「自然是嚴格立法,凡事都按照規矩辦。把上上下下,都監管起來。不留任何漏洞。」
方孝孺大喜道:「這樣最好!張相,趕快向陛下上奏,請求陛下降旨才是。」
張希孟突然呵呵一笑,「我方才說的話,不過是一句空話,要怎麼定規矩,怎麼監管?沒有成熟的方略,又怎麼做得起來?」
方孝孺愕然,黃子澄稍微思量,突然道:「張相,此事與我們在北平徵稅,是不是有些關係?」
張希孟撫掌大笑,「說到這裏,道理就通暢了……沒有錯!在應天不管設立多少衙門,都只是能管個大略,要想真正拿出可行的方略,就必須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地方,進行驗證。也需要一個鐵面無私,秉性剛強的人,來執行此事。」
這時候齊泰低聲道:「張相所說之人,不會是燕王殿下吧?」
張希孟含笑不語,幾個人互相看了看,也終於明白過來,難怪張相公怎麼會偏愛燕王呢!敢情他身上扛着這麼重的擔子呢!
對了?
燕王呢?
怎麼還沒從太原回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3.905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