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頗為自信,滔滔不絕地分析解說着,武信心思劇轉跟着迅速消化、揣摩着。
直到荀彧停下,看着武信,武信凝眉問道:「你的意思是……黃巾軍殘軍會從潁川突圍?」
別看如今飛蟬軍實力狂飆,擁兵二十五萬,更有黃忠、許褚如此絕世猛將和大能者坐鎮,另有黃月英、黃舞蝶、貂蟬等諸多天驕,還擁有潁川府城如此重城。
但是,相對於長社戰局,還是遠遠不足,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難以比擬。
「不只是會從潁川突圍,而是很大可能……殘軍主力會選擇從潁川突圍!」
荀彧鄭重糾正道,又迅速解釋道:「因為長社戰局只有三條通道,往西入天都肯定行不通,只能選擇陳留府或潁川府兩處為突破口。陳留府外有大魏精兵和伐北大軍,就算黃巾軍殘部能突圍出陳留府,那也是自投羅網,非智者所為。就只剩潁川這唯一選擇了,除非太平三公能及時擊潰盧植大軍,策應長社太平軍!」
「此理甚是,那文若的意思是?」武信點了點頭問道。
這就是頂級謀士和普通謀士的區別,簡單點說,就是目光長短的問題。
就像是下象棋,普通人是只能想一兩步棋,甚至亂下。真正的高手,卻能想到十幾二十步之後,甚至走幾步就能看到棋局結果。
一次爭霸,一場戰爭,未嘗不是一盤棋局呢?
「第一,儘快放棄潁川府城,找理由離開,就是參與長社戰局,也比鎮守此處保險得多。」
荀彧早有腹稿,毫不猶豫應道。頓了下,看武信不置可否,知道武信對這提議並無多大興趣,又迅速接道:
「第二,儘早、儘快做好守城準備,準備承受黃巾軍殘軍的衝擊,甚至是奪城。」
「若是黃巾軍殘軍繞開府城呢?」武信面無異色地平靜問道。
府城自然沒那麼容易被攻陷,人王彭脫就是出城作戰,才會陰溝裏翻船,被當成箭神黃忠和飛蟬軍的踏腳石!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武信可不想再犯這錯誤,步入彭脫後塵!
荀彧搖頭提醒道:「若是黃巾軍殘軍繞開府城,府主大人就多多少少有點責任了,不說放過殘軍的嫌疑和責罰,至少怯戰這條罪是跑不了了!若是如此,完全是有過無功,我軍又何必執着不去呢?」
頓了下,鄭重向武信提醒道:「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看似不戰而逃,有損聲威形象,反而是最穩的選擇,就算無功,也能保持實力和已有功勳、地位等!」
武信濃眉大皺沉思片刻,忽然綻顏一笑問道:「富貴險中求!文若特意前來,應該不只是想說這些吧?」
荀彧能提早想到這些,未雨綢繆,確實不凡,是個合格的軍師。
但是,僅僅這些,明顯不夠,和武信預期中的「王佐之才」不符!
「看來公子是鍾意且選擇第二條了……」
荀彧臉露苦笑,卻毫無意外說道,又迅速主動接道:「既然如此,那我方只能兩手準備了。」
武信濃眉一挑,饒有興趣且頗為期待看着荀彧……
「首先,誓死守城,儘快盡力準備,比如靈石、設施、軍隊等等,並號召城內和府內各個勢力協助,聚沙成塔,共抗賊軍。」
荀彧自覺侃侃而談,看武信微微點頭,卻也沒多大驚喜。荀彧又接道:
「其次,留條後路,由府主大人或公子,親率飛蟬軍精銳,北上支援長社戰局。如此一來,就算潁川府城失守或敵軍殘軍逃離,也不至於有過無功,被朝廷問罪。」
「哦?這倒不錯!」
武信眼神一亮應道,說白了,就是做好將功補過的準備,萬一運氣好擋住南逃敵軍,這功勞就更大了。
此外,長社決戰關係重大,是難得的大戰場,武信也想去看看,免得留下遺憾,對飛蟬軍也極為有利。
別忘了,不管是武信的練軍之法,還是永恆霸衛,都需要戰鬥和血腥,才能迅速成長。
說直白點,飛蟬軍就是為了戰鬥和殺戮而生的「魔軍」,閉關苦練絕非良策。
「最後,屬下建議公子向左右中郎將大人,提出火攻之計。」
荀彧最後總結道,想了想,耐心解釋道:「常語有云:善水者溺,善火者焚。看長社之黃巾軍的軍營佈局,明顯犯了兵家大忌。以黃巾軍之浩大,不可能沒人知曉或提出,十之**是黃巾軍對己方極為自信,才會無視。畢竟黃巾軍最擅長的就是風雲之術,又豈會忌憚水火之法?」
話落,荀彧頗為自信看着武信,看武信似笑非笑看着自己,荀彧頗為彆扭問道:「怎麼了?屬下敢領軍令狀,只要謀劃好,一把焚天大火就能焚毀黃巾軍大營!」
「哈哈……英雄所見略同!其實,文若此法,小姐在上報潁川大捷時,就已獻計。所料不差,十到半月之間,必有東風,那是施展火攻的最佳時機!」
看荀彧如此,武信不由大笑應道。
「呃……」
荀彧神情一僵,頗為失望拱手道:「公子及諸位大人大才,屬下獻醜了!」
武信暗呼慚愧,連忙客氣說道:「文若妄自菲薄了!獻計時,主要依仗是東風。文若之法卻不用,更為穩妥。應該如何謀劃,才能更好施展火攻,擊潰敵軍呢?」
火攻之計,是武信提前知曉長社戰局之黃巾軍大敗的真正原因,加上嚴密調查,並問了許多擅長氣候變化之人,才得出這結論。
荀彧所說卻是自己所想,又沒依靠氣候變化,高下立辯啊!
「以飛蟬軍之精銳,就算長社黃巾軍大敗,潰逃,也能先一步抵達潁川,所以北上支援基本有益無害,勢在必行。大不了別太積極就是,支援之功肯定跑不了……」
「想要焚毀黃巾軍大營,說難不難,說易不易。不過,以長社漢軍之名士匯聚,做到不難,只需如此……」
荀彧精神大振,耐心為武信講解起來,頗有胸懷棋局,指點江山之大氣魄、大智慧和大信心!
……
次日。
潁川府主兼巾幗侯貂蟬,宣佈荀彧擔任潁川府府丞兼府城副城主;陰妃升任三品平寇將軍(貂蟬)副將,在貂蟬離開時總領飛蟬軍及潁川府軍事。
此外,荀氏四傑之三和黃月英、黃敘等,留下輔佐荀彧和陰妃,並號召府內諸多勢力,包括各地豪強及其私軍,齊聚府城,共抗賊軍。
貂蟬、武信、獨孤伽羅、黃許等,則率着五萬飛蟬軍精銳,北上支援長社府。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913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