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洞庭湖區域的百姓,以十年乃至二十年為周期,終能把血吸蟲消滅。看小說網 www.kanxiaoshuo.net到那時候,千里雲夢澤將變成沃土糧倉。」
陳景恪越說越興奮,最後更是高呼「這就叫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李世民聽的哭笑不得,平時都是他用這種話忽悠別人,今天竟然有人忽悠起他來了。
「停停停,你先冷靜一下。不要動不動就十年二十年的,你要考慮到朝廷能不能負擔的起。」
陳景恪平息了一下激動情緒,說道「不需要朝廷給予什麼支援,只要十年二十年內不從那裏抽調役夫,把當地的民力留在當地就足以。」
「也不需要擔心會不會激起民怨,當地百姓比任何人都痛恨血吸蟲,只是他們人微力弱無能為力。」
「如果由朝廷組織滅殺行動,他們一定會踴躍加入的。百姓的力量是無窮的,我相信終有一天能把血吸蟲給治理下去。」
李世民其實已經被說動了,大唐的核心還是在北方在中原,人力、物力的主要來源也是北方。
南方除了大運河流域還不錯之外,別的地方能貢獻的力量非常有限。
以前大唐家底薄,南方提供的物力再少也比沒有強。但現在嗎,是真有點看不上了。
人力?朝廷這一波人口清查多出一千多萬人口,南方那三五百萬人就顯得不重要了。
賦稅?算了,除了大運河沿岸,別的地方甚至還需要朝廷救濟呢。
糧食?中南半島要多少有多少,船隊多跑幾趟啥都有了。
所以,按照陳景恪的說法,把洞庭湖區域的民力留在當地,對朝廷來說影響微乎其微。但這些留在當地的民力,卻能讓那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甚至朝廷還可以往那裏遷徙一部分百姓過去,加快改造的步伐。
思考一番後李世民頷首道「事關重大我要和群臣商議過後才能作出決定。」
陳景恪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就沒有再說什麼。
之後李世民主動開啟了另外一個話題,道「崖州島上的鶯歌海和金銅鐵礦都已經找到了,你又立下了大功。」
陳景恪這才想起,去年他和長孫無垢說過崖州島和夷州島的事情,沒想到這麼快就出結果了。
他自然是很高興的,就問道「鐵礦開始開採了嗎?開採難度和礦石品位如何?是不是和傳說中一樣優越?」
李世民頷首道「確實是露天鐵礦,開採非常容易。品位也非常的好,用同樣的冶煉法煉製出來的鋼鐵,質量更好。」
陳景恪終於放下心來,道「那就好,這可是上好的炮鋼啊。用這裏的鋼鐵鑄造的大炮,質量更好威力更大。」
「對了,既然那裏有了更優質產量更高的鐵礦,中原這裏產的劣質鐵是不是就可以挪作他用了?」
李世民直接問道「你又有什麼計劃?」
陳景恪說道「鐵質農具對農業生產實在太重要了,現在糧食產量低,除了種子不行缺少肥料,農具緊缺也是一個很重要因素。」
「種子和肥料我們沒辦法,農具問題現在就可以解決。崖州那邊的鐵礦可以專門用來打造兵器,中原的劣質鐵我建議用來打造農具。」
李世民並沒有同意,但也沒有否定,而是說道「現在崖州鐵礦正在建設之中,產量還不高,等產量上來了再說吧。」
陳景恪知道他的想法,大量鐵器流入民間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李世民肯定不會這麼幹脆的就答應。
但他並不擔心,因為眼前的這個人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且還是擁有火炮的李世民,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同意這個建議。
所以他沒有再說,而是轉移話題道「還有耕牛的問題,人耕田太累太慢了,有必要在民間普及耕牛。」
「均田制施行以後,百姓家裏都有了田,哪怕在田間地頭挑出一塊最瘠薄的地種一點苜蓿,也足夠養一兩頭耕牛了。」
「有了耕牛,糧食產量會翻好幾番。所以我建議,從草原弄牛回來便宜賣給百姓。」
李世民詫異的看了他一眼,搖頭道「你不知道草原的牛不能耕田嗎?」
陳景恪笑道「天下哪有不能耕田的牛,草原的牛也能耕田。只是耕牛需要從牛犢子時候就開始馴化培養,長大後才能成為耕牛。」
「草原上又不種地,那些牧民自然也就不需要馴養耕牛,所以他們的牛長大了才不會耕田。」
「我們從草原弄小牛犢子回來出售給百姓,讓百姓自己去馴化,如此三五年後就能見到成效了。」
李世民不禁訝然「竟是這樣嗎,成規果然不能盡信啊。行,此事我安排人去做。」
然後他又說道「夷州島上那個縱谷平原,也可以在上面放養一些牛,到時候把牛犢拿出來賣給百姓。」
陳景恪驚喜的道「縱谷平原那邊已經開始改造牧場了?」
李世民回道「沒有專門改造,就是撒上苜蓿種子隨便生長,又放養了五百匹水西馬和五百匹草原馬,任由它們繁衍。」
「如果它們能活下來並繁衍生息,就說明那裏適合養馬,再着手改造也不遲。」
聞言陳景恪也不禁咋舌,李世民的方法果然簡單粗暴,又透露出壕氣,一千匹良馬說扔就扔了。
不過還別說,這個方法確實是最簡單省事又最有效果的。
苜蓿生命力頑強,種子撒在地上就能生長,不用特意去管,不用多久就能具備畜牧的能力。
這一千匹馬通過大自然淘汰,活下來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作為最初的種子進行繁育。
可以說成本幾乎忽略不計。
一千匹良馬確實很值錢,可要知道此時大唐在冊的馬匹數量高達三十七萬匹,一千匹對李世民來說就是九牛一毛。
嗯,唐朝最巔峰時期擁有在冊馬匹七十萬,在冷兵器時代戰馬就是戰鬥力,唐朝的巔峰戰力有多強可見一斑。
對此陳景恪只能豎起大拇指,道「陛下威武霸氣……對了,水西馬是什麼馬?比草原馬還好嗎?」
李世民介紹道「滇馬生在水西和烏蒙者最佳,可為戰馬。當年蜀漢就是掌握了水西烏蒙馬,才能在騎兵上和曹魏對抗。」
陳景恪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又是一個新知識,之前他總是以為南方馬不適合做戰馬,沒想到竟然出了特例。
看來只要地夠大物夠博,總能產生例外的。
又和李世民溝通了幾件事情之後,陳景恪就告退離開了。
他今天過來主要是提建議,把自己的建議說完就可以開溜了。至於後續具體該怎麼做,他就不管了,那是李世民和群臣的事情。
那些人會做的比他更好,他沒必要操這個心。
從李世民這裏離開,他例行去找了小兕子。陪她玩了一會兒,又練了一會兒字就離開了。
……
李世民的動作比陳景恪想像的還要快,沒過幾天朝廷就宣佈了移民計劃。
從人口最稠密的山東、河南兩地遷徙三百萬人去南方,其中兩百萬安置在荊州洪州等地,也就是後世的湖北湖南等地。
同時把數個歸降的北方草原部落,共五十餘萬人安置在荊州、洪州等地,和漢人雜居。
剩下的一百萬漢人百姓,被安置在嶺南的廣州區域,和當地俚人雜居。
這個消息在當前大唐並未引起多大的動靜,遷徙百姓在這個時代是常有的事情,沒什麼好奇怪的。
還有個原因是朝廷接二連三大動作,大家也都習慣了。
不過人口遷徙工作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有周密的計劃才行。
比如具體把人遷到哪個地方,能安置多少人。還要先在目的地建好落腳地,總不能讓百姓睡在大街上。
農具、種子之類的都要準備好,甚至還要發給一定的口糧,讓百姓撐過開荒這段時間。
沒有一兩年時間,這三百多萬人是安置不好的。
漢武帝時期,曾經在一年時間把七十萬人遷徙到河套地區,並在當年就產出了足夠的糧食。
這看起來是個奇蹟,但有多少人死在這個奇蹟里,就只有當事人知道了,反正史書沒有記載。
唐朝的官老爺們並不比漢朝的同行善良,他們也一樣漠視人命。然而分封制確定之後,有資格獲得分封的勛貴們都在盯着這三千多萬百姓。
他們絕對不希望因為朝廷疏忽,造成百姓大量死亡。
因為折損太多的話,將來分封的時候,他們的封國可能就會少許多人口。
事關自己的利益,他們很難不重視。
所以這次的人口遷徙計劃做的很詳細,並且還派出了朝中大員去地方坐鎮,生怕有地方官陽奉陰違造成百姓大量死亡。
對於這種情況陳景恪自然也是喜聞樂見的,得知朝廷要選派可靠的大臣去荊州坐鎮的時候,他再次跑到皇宮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認為讓大郎去是最合適的。」
聽到這話,李世民和長孫無垢是何等的震驚可想而知。
長孫無垢毫不客氣的說道「胡說八道,大郎是太子,國之儲君,豈能輕易涉險。」
陳景恪沒有做過多解釋,而是反問道「一個從來沒有獨當一面經驗的官吏,陛下會讓他當封疆大吏嗎?」
「一個從來沒有在地方任過職,對地方的了解僅限於情報、傳聞的人,陛下會讓他當宰相嗎?」
李世民陰着臉道「狡辯,大郎擁有最好的老師,又有我親自教導,豈是常人所能比?」
陳景恪也沒有爭辯,只是聳聳肩道「如果你認為把太子鎖在身邊就能安心,就能教出合格的繼承人,那就隨便了。」
「放肆。」李世民一拍桌子,喝斥道「越來越沒有上下尊卑之心了,觀音婢你好好教教他。」
說完甩袖而去。
長孫無垢連忙起身去送,不一會兒就折返回來。什麼話都沒說,直接揪着陳景恪的耳朵擰了一圈,道
「混賬東西,你知不知道剛才在做什麼。」
「嘶。」陳景恪疼的直吸氣,但這次他卻沒有告饒,而是忍着痛道「我知道,但明知道你們教孩子的方法有問題,我不說心裏不舒服。」
「如果咱們是普通人家也就算了,但不是,我們是皇家。太子是未來的天下之主,他的能力關乎天下無數人的安危,我不能不提。」
長孫無垢見他如此認真,也不禁鬆開手,皺眉問道「我們教孩子真的有問題?」
陳景恪心道那簡直太有問題了,前世網上好事者搞了個最不會教孩子的皇帝排行榜,李世民名列十大之一。
這一世長孫無垢沒有死,情況好了不少,至少沒有把李承乾給逼瘋造反。
但這位可不是善茬,在教孩子方面她也是標準的虎媽。
同時擁有虎爸虎媽,宮裏的這群皇子皇女的壓力可想而知。
前世歷史上比較跳脫的高陽公主、蘭陵公主什麼的,這一世直接被長孫無垢給摁在了學堂里,毛都不敢炸一下。
李泰的情況稍好一點,但因為她的原因這一世被放養了。說的直白點,他直接被剝奪了奪嫡的機會。
比較好過的也就是小兕子了,那也是因為有陳景恪護着,否則小丫頭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受到壓力最大的莫過於李承乾,弟弟妹妹們只需要好好做人就可以了,他必須十項全能才能達標。
上頭是虎爸虎媽,周圍全是虎視眈眈的名臣名將老師,只要想一想陳景恪都感到瑟瑟發抖。
真難為他能堅持這麼多年,而且還能做的這麼好。
可以說至少到現在為止,李承乾的表現是完美的。但以後呢,誰也不知道。
不過作為過來人,陳景恪卻知道他還有所欠缺,那就是獨立執政經驗。
「按部就班的處理公務誰都會,難就難在獨立面對複雜的局面,解決各種問題,大郎最大的不足之處就在於此。」
「這是無法通過別人教導學會的,只有親自實踐才行……還有就是他對地方的了解僅限於奏摺,這也是不行的……」
「我知道今天的話必然會觸怒聖人,畢竟皇權眼裏容不下沙子。但我始終相信,以聖人的胸懷是能當那個例外的。」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3s 3.84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