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年,柴榮有一天臨朝時對宰相們說「朕經常思考如何達到大治,始終得不到要領,這甚至影響了我的睡覺吃飯。讀書都 m.dushudu.com而周邊的吳地(南唐)、蜀地、幽州、并州隔斷了我的政令,土地也不能統一,那裏的百姓聽不到我朝的聲音,現請大臣們發表高見,撰寫《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開邊策》各一篇,朕將一一閱覽。」
朝廷遴選了徐台符等二十名文學之士出謀劃策,撰寫策文。當時,這些文士大多不主張用武力,認為應以文治為先。只有翰林學士陶谷、竇儀,御史中丞楊昭儉、比部郎中王朴四人提出武力用兵之策。
比部郎中王朴提出了先攻取江淮的策略,他的策文先分析形勢「中原朝廷喪失吳地、蜀地、幽州、并州,都是由於丟掉治國之道。要首先搞清楚丟失土地的原因,才能找到破解之策。當初中原朝廷開始丟失國土時,都是因為君主昏庸、臣子奸邪,軍隊驕橫、百姓窮困,奸人亂黨充斥朝堂,強將武夫在外面橫行霸道,這些弊端由小變大,最終釀成禍端。」
「如今要收復失地,就要反其道而行之,重用賢人、布施恩澤,獎賞功勞、懲罰罪過,革除奢侈、減少賦稅,鼓勵生產、富足百姓。等到群賢畢至,政事理順,財庫充足,士民歸附,然後再起兵,則千秋功業沒有不成功的!對方的百姓看到我方有取勝的形勢,必定會有人願意為我們當內應和嚮導,如果民心已歸附我方,那麼天意也必然會順從了。」
王朴接着又提出了用兵之策「大凡進攻奪取的方法,必定先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南唐與我們相接的國境將近兩千里,這地勢很容易騷擾對方。騷擾時應當從沒有防備的地方開始,他防備東面我就騷擾西面,他若防備西面我就騷擾東面,對方必定東奔西走的救援。在東奔西走之間,就可以探知對方的虛實強弱,然後避實擊虛,避強擊弱。」
「當不需要大舉進攻時,就暫且用小股軍隊騷擾,由於南方人生性懦弱膽小,即便有小的警報,也必定出動軍隊救援。而軍隊這樣頻繁出動就會使百姓疲勞而財物耗竭,如果對方不出動大批軍隊救援,我們就可以乘對方兵力空虛而奪取土地。採取這樣的方式,長江以北各州將全部被我方佔有。」
「既得長江以北,就可利用他們的百姓人力,實行我們的治理方法,長江以南也就容易奪取了。取得江南後,那麼嶺南、巴蜀之地就可以傳檄文而平定。南方既已平定,北方的燕地必定望風披靡歸附中原。倘若它不歸順,就調動軍隊進攻。只有河東之地的北漢是必然要拼死一戰的敵人,沒法用恩惠信義誘導,應當用強大的軍隊制服。」
「但北漢自從高平失敗以後,國力空虛、士氣沮喪,必定沒能力再挑起禍患,應該暫且放在以後謀取。等待天下已經平定,然後再擇機一舉消滅。如今我國的軍士精幹,武器齊全,軍將願意為國效力,現在要積蓄糧草充實邊疆。」
王朴的這篇策文影響力空前,在後世也時時被人提起。柴榮對王朴的策文很感興趣,主動與他商討天下事,二人很談得來。
王朴也因獻《開邊策》,由比部郎中升任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同年,又改任左散騎常侍、端明殿學士,成為柴榮身邊的重要謀臣。
……
有了武備,又有了文策,柴榮開始大力開拓疆土。當時,諸侯割據遍天下
北方北漢、契丹遼國;
南方南唐、南平、南楚、吳越、南漢國;
西方蜀國。
柴榮決定按照《開邊策》,先攻南後取北,首先要穩定北方。
當時,北漢之主劉崇憂憤成疾,得病死了,在位4年。他的次子劉承鈞繼位,改名劉鈞,並向遼國報喪。
契丹主冊封劉承鈞為漢帝,呼他為「兒皇帝」,劉承鈞繼續效仿前輩石敬瑭,甘願與契丹聯合在一起,共同對付強敵後周。
柴榮也積極備戰,派許州節度使王彥超、曹州節度使韓通,率領軍卒及民夫,疏浚河北深州、冀州之間綿延幾百里的的胡盧河,使河道變深,便於向北方運動糧食和軍隊器械。
周軍還大堰口沿河修建城壘,派重兵戍守,以河流的天然屏障阻止契丹騎兵的隨意入侵,北方也因此保持了幾年的總體穩定。
……
南方與後周土地接壤的,主要是後蜀、南唐,但到底是先打後蜀還是先打南唐,柴榮還沒定奪。
此時的後蜀國主是孟昶,此人生性懦弱,喜歡遊山玩水不務正業,他的江山是從父親孟知祥傳下來的。
但孟知祥是兢兢業業的人,他是晉王李克用的侄女婿。當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建立後唐國,派兵征討王建創立的前蜀國,奪得蜀地,任命孟知祥擔任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但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後來被擁立為帝,取代了李存勖。孟知祥也隨後佔據蜀地稱王,建立後蜀國。但孟知祥在位七個月就死了,兒子孟昶繼任國主。
柴榮召集群臣討論,宰相說「後蜀國長期遠離戰爭,國富民豐,且有蜀道山川之險阻隔,不容易被奪取。但秦州(甘肅秦安北)、階州(甘肅武都東南)、成州(甘肅成縣)、鳳州(陝西鳳縣),原來就是中原土地,百姓也心向中原,可以先攻取此四地,阻斷西蜀與我周朝的屏障。」
柴榮採納此建設,詔令宣徽南院使、鎮安節度使向訓(即向拱)為統帥,帶領鳳翔節度使王景等一起出征。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851s 4.032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