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李易卻沒想到,關於是否適合孩子觀看的話題,竟然會被熱炒。
這個真不是他們的宣傳預期的內容。
因為就李易本人而言,他並沒有這方面的考量。
國內電影沒有分級制度,導致了很多家長其實在帶孩子看電影的時候,首選必然是動畫電影。
像這樣的電影,主要目標觀眾還是成年觀眾。
或者年紀大一點的未成年觀眾,像低幼年齡段的孩子,李易本也沒有任何想法。
因為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出現太多血腥的畫面,哪怕是犧牲,也都是寫意多過真實。
比如草兒,比如文工團,比如小號,哪怕是最後的老兵的犧牲,也並沒有展現血腥的一幕。
但是畢竟,這部電影犧牲的人太多,死人的畫面太多了。
李易不是教育專家,對於這方面,是否會給年齡小的孩子們帶來心理陰影他不得而知。
其實關於是否適合孩子觀看的話題,完全是網絡上那些「家長」們炒起來的。
而一開始吵是否適合孩子觀看,但是很快地,這個話題就偏離了。
特別是當一些媒體加入到這個話題當中,當那些網絡名人加入到這個話題的討論之中的時候,其實就和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了。
一部分人認為現在的家長,把孩子保護的太過了。
比如某部動畫電影被家長舉報,而理由是片中的小女孩頭髮被染成五顏六色的,而且還總換花里胡哨的衣服,對小孩有不良的價值導向。
還有因為建議讀書清單中有某部名着,而該名着裏面有主要角色是妓女的就被舉報的老師,因為有贊同同性戀傾向就被家長聲討的繪本,因為老虎吃雞就被舉報暴力血腥的童話書。
為此一些人不由地提出了一個疑問:難道我們現在的小孩子,就這麼脆弱到連動畫片都看不了?
我們小時候誰還沒看過哪吒?有人說小龍女染髮嗎?妖怪把唐僧和豬八戒放在蒸籠里蒸,是不是過於不人道和血腥呢?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是不是過分暴力?
以後的動畫片,是不是連動物說話都不合理了?
有專家認為:這種舉報和過度保護,只會讓我們現在的小孩接受的信息過於單一,反而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小孩的成長不應該是由大人乃至整個社會環境做一個殼保護起來,而應該是一個破殼的過程不是嗎?
如今,小孩子還是小孩子,他們並沒有變脆弱,只是大人們覺得他們脆弱,想方設法的保護,小孩子想盡辦法破的殼,家長們卻在想盡辦法去補,然而家長卻不知道,他們破殼的一瞬間,就已經窺探到外面的世界了。
特別是這可是個信息傳遞無比迅速,獲取信息的渠道無比的發達的時代。
家長不讓看這個,不讓看那個,是否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他們真的看不到了嗎?
但是反對者同樣的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辭。
他們認為,孩子就是不應該過早的接觸那些東西,等到孩子長大了,他們自然而然地會自己去尋找那些東西看,所以,小時候保護的好一點有什麼問題?
然而這種爭議,卻不但沒有讓受到影響,反而還更因為這樣的爭議,讓許多家長帶着孩子走進影院去看這部電影。
按照這部分的家長的話說,其他的戰爭電影或許的確過分血腥,但是雖然有很多人犧牲,可是卻並沒有過分血腥的畫面。
甚至還有不少影迷表示,李易似乎有意無意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不會太過血腥。
而更有意思的是,和可以說躺着就中槍了。
因為裏面,講述的是女特種部隊的打擊毒販的故事,而裏面毒販當中卻是有童子軍的。
同樣的是救火英雄的故事,裏面倒是沒有孩子死亡,但是卻有救火消防英雄救孩子而犧牲,而且為了突出畫面感,犧牲的畫面特別壯烈。
結果這兩部電影居然反倒是都被許多認為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
薛藝斌和樓正龍都是欲哭無淚,好在這類的電影,通常來說,他們的目標觀眾也並沒有未成年人群體。
國慶檔隨後的時間裏,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被許多人譽為最該讓孩子看一看的戰爭影片的影響,結果,在10月2日,上映次日,居然票房反而再次上升。
拿到了2.5億的票房,而且從媒體在各大院線的採訪和調查,不難發現,居然還真的有不少家長觀眾特意帶孩子去看這部電影。
而同檔期的其他幾部電影,加起來的票房居然都還沒有多。
這樣的成績,哪怕是李易自己也是無比的意外。
只能說,每個時代,因為社會環境背景的不同,所以,人們的喜好和觀念也截然不同。
這部記憶之中,在那個年月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可是這樣的電影放到這個時代來,卻反而能出奇效!
因為,主旋律電影雖然多,可是這類的電影,這種視角的電影,這種能勾起大眾的對那場戰爭之中犧牲的英烈們的緬懷的電影,卻太少太少。
之後,雖然也有主旋律電影頻出,不少票房和口碑也都算不錯,可是大多主旋律電影,卻反而都是聚焦在一些大戰役上。
反而沒有這樣的電影來的更讓人有代入感和真實感!
所以,拿到這樣的成績,雖然在預料之外,但是卻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今年是華國建國七十周年,這樣的日子,可以說是華國民眾們,自豪感無比強烈的日子。
那麼憶苦思甜這種優良傳統,自然也會被發揚,所以,這樣的日子裏,去看一部這種電影,也就不稀奇了。
就像早年的那些老舊的主旋律電影,其實本身在那個年月同樣的不會不受歡迎,可是放到現在來卻會讓人覺得虛假。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認知上的變化。
畢竟,我們現在的很多人是很難想像,在那些歲月里,很多人以自己家三代貧農,或者工人子弟為榮。
喜歡催淚系導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97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