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六年底和一九三七年初,國共兩黨在為第二次國共合作多次談判。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在南京結束,會議確立了對日抗戰的方針,通過了實際接受國共合作的決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而日本從沒有停下進攻中國的腳步。
三六年底綏遠抗戰日本方面的失利和西安事變的迅速和平解決後國共合作局面的出現,這些都大大出乎日本的意料,日本軍政當局認為這是「決定命運」的兩件事。日本被迫在三七年初進行「對華再認識」,並考慮調整對華政策。
三七年四月十六日,日本外、陸、海、藏四相會議決定了《對中國實施的策略》和《指導華北方針》,標誌着三七年以來對華政策再調整的定案完成。此方案為所謂中日之間「和」外交的指導思想,佐藤外相的外交被因而稱為「佐藤外交」。
「佐藤外交」不過是軍部推行對華政策的一個幌子而已,它以「和」的一手來迷惑中國人和世界,為的是用來掩蓋日本的大戰準備。
三七年已經到了,李青林也在為未來做準備。對於自身的安全,他到並不是特別在意,畢竟自己年輕力壯,實在不行的話可以逃走。可是家裏老的老小的小,日寇到來之時他們該怎麼辦呢?特別像李萬全李萬祥這樣的樸實農民,如果讓他離開生養他的土地,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李青林有意無意的在李萬全和李萬祥面前提起躲避兵禍的事情,沒想到他們竟然胸有成竹。李萬全道:「咱們豫省自民國以來,那次天災人禍不是大災大禍?咱們農民只要老實種地,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李青林急道:「這日本人不比那些土匪,土匪只搶錢搶糧,而日本人他們要錢、要糧、要女人,還隨便殺人放火。一旦他們來了,咱們再好的東西都必須丟掉,一定要跑才能活下去。」
李萬全他們道:「咱祖輩就傳下個說法,那就是『小亂進城,大亂進山』,到時候咱先在地道里躲躲,實在不行咱就全家進山。」
這個辦法倒也還不錯,很符合游擊戰的法則。李青林一再叮囑見到日本人保命第一,任何身外之物包括牲畜糧食都可以不要,一定要先躲避。李青林還拿出幾根金條,給家裏包括孩子在內每人打了一個金戒指,以備緊急情況下救命時使用。
在李青林的堅持下,兩個李家將去年挖好的地道再修整完備,將大部分糧食用大瓮裝好藏進地道,家裏廚房裏只留下日常幾日之需。
日本人在北邊乾的那些壞事也不是傳到豫省,李萬全李萬祥他們早有耳聞,李青林所做的這一切也得到了他們的肯定。做完這一切後,見家裏人也有了些警惕,李青林稍稍放了點心。
「佐藤外交」並不符合日本軍部侵佔中國的野心,他的對華政策雖然制定了但是還未實施,五月份日本再次掀起「對華再認識論的再認識」。在日本軍部的「再認識」影響之下,佐藤外交被認為是軟弱外交,五月三十一日,隨着林內閣的倒台而宣告失敗。
日本對華侵略一直呈周期性漲潮退潮,「佐藤外交」其實就是在退潮期的一個表現。旁觀者清,美國駐日大使格魯在觀察到「佐藤外交」失敗時,曾感到如坐火山,且「不知道火山何時爆發」。
對於小李村的村民來說,今年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還沒到秋收季節,上面的「由單」就派下來了。另外,長勝鄉須出的壯丁數量也比往年多了一倍,達到十六人之多。
「由單」就是政府徵收田賦通知單,上面寫明了田賦數目、本期應交糧款數、繳納期限等等。
田賦數目是延續清朝雍正年間「攤丁入畝」的基數,派糧攤捐的基本單位仍是銀兩的「兩」,各縣、鄉、村、保需繳納的「兩」數是固定的,但是每「兩」應合多少國稅、省稅、地捐的數額每年都有不同。
四月份開始,日本華北駐屯軍開始在天津、北平郊區及通縣附近地區演習;五月初,關東軍向熱河地區增派一個旅團兵力。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日軍開戰的日子不遠了。
今年「由單」上列示的「軍麥」徵收量大增,因為上面說了對日開戰在即,軍隊要征糧備戰。所需壯丁的數量翻倍,也是因為可能有「國仗」要打。
這兩年豫省天災很小,還算得上風調雨順,因此征糧和捐數目雖然增了不少,也還沒到秋收季節,但為了國家大義,農民自己忍飢挨餓基本交齊了田賦。
可是這每保出壯丁數目就不好辦了。
一九三五年國民政府頒佈《兵役法》實行徵兵制,規定成年男子十八至四十五周歲在未服常備役時必須服國民役,服常備役男子平時受規定訓練,戰時以國民政府規定徵集。而入伍從軍就是服常備役,常備役分現役、正役、續役。二十至二十五歲男子檢查合格入營服現役,服役期三年,此為現役;正役由退伍者允之,為期六年,服正役者平時在鄉赴規定之演習,戰時動員召集回營;續役任務和正役相同,年齡至四十五歲至。正役和續役實質上就是後備役軍人。
長勝鄉有十五個保,每保十甲,每甲十戶左右人家,小李莊和大李莊屬於長勝鄉第十保。十五保每保都有極度貧困生活無着落的人家,有些成年男子吃了上頓沒下頓,僅僅為了吃碗飯,還是有人願意入伍當兵,每保出一人還勉強能完成任務。
長勝鄉此次須出壯丁十六人,按照每保出一個壯丁計算,只能出十五個壯丁。有的保即使有人願意當兵,保長也得小心留下。他們知道這戰端一開,需要壯丁的數量越來越大,現在留下這些人也是為了以後不時之需。十五個壯丁已經解決,剩下的一個壯丁了無着落。
十五個保長為了這多出來的一個名額在一起開會,在會議上自然是爭吵不休。最後還是老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提議每保出兩塊大洋,向外鄉徵集自願入伍者。國民政府徵兵的錢全部發給自願者,十五保湊出來的三十大洋也歸自願者。
此提議一出,大家無不同意。最後在外鄉徵集自願者時,因吃不上飯而願意當兵吃糧的的竟然有好幾個,實在出乎大家的預料之外。
此時豫省徵集壯丁還按老規矩辦,那就是「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獨子不當兵」,李青林在家是獨子,所以李青林並不在抽壯丁之列。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3s 3.98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