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安市,六朝古都之一。筆神閣 bishenge.com
這是一個文化氣氛和文化底蘊非常高的城市。
走在安市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公園的石壁上刻的是詩詞;城樓上寫的是詩詞;哪怕蓋房子外邊的一層藍色鐵皮,上邊印着的都是學子規這些東西。
五十來歲頭髮花白的齊蘊博坐在書房裏,鼻樑上架着一副老花鏡,他躺在一個躺椅上閉着眼睛一搖一晃,整個人即顯得安然自得,又有種深沉思考的感覺。
他的小兒子齊勇站在旁邊,眉頭輕皺着:「沒想到,那傢伙竟然真的接收了挑戰,而且十號就要來安市了!」
自從方平網絡作家的身份在網上爆火後,那個挑戰視頻就是齊勇慫恿他老爹又拍的。
方平火,然後讓老爹錄視頻蹭熱度。
這已經是近兩個月的老套路了,雖然蹭熱度有點不恥,但每次蹭熱度都能多幾萬的粉絲和關注量。
這次為了引爆熱點,他還讓他爹打出『五十萬比拼一把』的旗號。這個旗號一打出來後也確實給力,直接漲了將近二十萬的粉絲,現在他爹齊蘊博的粉絲量,已經達到了四十多萬,穩妥妥的一枚小網紅了。
甚至在詩詞這行當,他爹在抖抖上排前十恐怕都沒什麼問題。
但是沒想到的是。
方平竟然真的接受了挑戰!
發出挑戰,然後蹭熱度,然後漲粉絲,最終人氣變高后圈錢,這就是齊勇的計劃。
計劃也非常的順利,人氣有了就差圈錢了。
可現在方平突然同意接受挑戰了這什麼鬼。
當然,同意了也不是壞事,因為會讓人氣變得更高。
可關鍵在於,方平同意了。
一個躲了兩三次的人突然奇怪的同意了這場比賽,難道是他找了一個優秀的詩人幫他做了兩首詩?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會不會贏了這次挑戰?
如果方平贏了的話,那廢的這麼多心血可就真算是完了。
這就是齊勇的擔心。
聽着自家兒子那擔心的話,齊蘊博嘴邊掛着仿佛一切瞭然於心的自信微笑。
「放心吧,他贏不了的。如果他真有那實力,之前的挑戰他都接受了,沒必要等這一次。」
難道因為五十萬嗎?
不可能的,方平現在可是網絡文學中大神級別的作家,雖然齊蘊博對那一塊不了解,但用兒子齊勇的話來說,那兩本書一個月七八十萬收入沒太大問題。
如果改編版權了的話,那就更恐怖了。
所以在齊蘊博看來。既然方平不是為了錢,那他之所以這次接受,也只是為了炒高他自己的人氣罷了!畢竟人氣一高,到時候兩本書的銷量估計會更好。
「況且,在古詩詞這個行當,你爹我還真沒怕過誰。」齊蘊博淡淡說着:「那方平作現代詩確實不錯,但如果跟我比古詩詞的話,那他完全就是自取凌辱。」
他是龍國詩詞協會會員,尤其專精於古詩詞的研究,在這方面,齊蘊博還是非常自信的。
齊勇依然有些擔心道:「那什麼老爹,你說方平會不會花錢找人幫他寫詩啊?」
齊蘊博神色依然淡然:「古詩詞行業,整個龍國比我強的很少!而且那唯獨幾個比我強的,哪個不是鳳中之龍,如果讓他們去做一首詩,沒有上百萬根本懶得動腦。」
「就算他真的找那幾位作了詩,可參加了這詩詞會議後,他的詩能不能用上就另說了。」
齊勇一副不知所以的表情。
齊蘊博沒耐心的看了眼齊勇:「早跟你說好好讀書你非要玩什麼網絡,這麼簡單的東西你都不懂。沒文化真可怕。」
他齊蘊博有三個兒子,作為詩詞文化的後代,大兒子和二兒子都很爭氣,一個博士一個海歸碩士,就他小兒子齊勇從小玩電腦不務正業,只是勉勉強強的二本畢業。
但想想也怪他自己,怪他太寵小的了。
聽到父親說的話,齊勇臉上立馬露出難看的表情:「爹您也不能這麼說啊,您看我就是喜歡網絡,所以這不給您號弄了幾十萬粉絲了嘛。」
齊蘊博想繼續批評他這個兒子,但想想還是算了,便說道:「去參加詩詞會議的都是着名詩人,在那種環境下,講究的是臨場作詩!」
「我明明看到了一座橋,他作出來的卻是一座山,這行嗎?這當然不行!」
「臨場作詩才能評判出他的真實實力水平。沒有過硬的底子,他只有出糗一條路。」
聽着父親齊蘊博自信的言語,齊勇感覺父親雖然年齡大了,頭髮白了,但說的好像確實很在理!
這難道就是實力派人的作風嗎?
好像確實比他齊勇玩網絡看運氣碰瓷流量,要來的更直接更有信心點!
齊蘊博說完之後,他又扭頭瞄了眼齊勇,繼續道:「你不是擅長網絡運營嗎,到時候你就跟着我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好好宣傳宣傳,爭取把粉絲再往上提一提。」
聽到父親的指示,齊勇立馬點點頭:「好的爹你就放心吧,這事兒交給我。」
……
安市詩詞會議。
它並不是一個特別大的會議,主要是邀請安市為中心方圓千公里內的着名詩人,坐在一起看看花登登樓再賞賞月,一個詩人文人之間閒聊的會議罷了。
往年幾乎沒有什麼媒體採訪他們。
但他們參加者各自出資,品上一些好酒吃上一些好菜,倒也不亦樂乎。
可今年。
由於齊蘊博蹭了方平的風頭,然後還引起了一場火爆全網的挑戰。
所以這次安市的詩詞會議,不僅引來了整個龍國的不少的詩人前來,甚至還讓很多蹭熱度的無良媒體及一些記者都前來採訪了。
當然,這也是齊蘊博小兒子齊勇的想法。
挑戰嘛,蹭熱度嘛,那肯定得把事件演大才行。
這天早上十點半,齊蘊博把他那黑中夾白的頭髮往後一梳,整個人顯得精神頭十足;他小兒子齊勇則走在他後邊。
兩人剛剛一出門一下樓,迎面而來的立馬就是一群圍觀群眾,有人拿着手機錄着視頻,有人咔咔咔的拍着照片。
而最顯眼的,莫過於一個肩上扛着攝像機的青年。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4.03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