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啊,浩浩蕩蕩正在開來的大軍!
那裏,塵煙瀰漫直至天際,模模糊糊的能看見旌旗到處飄飄。
大地,隨着智氏大軍的移動在顫抖。
其實士兵一開始是跟隨着戰鼓的敲響在邁步,後面也就形成了節奏,哪怕是聽不到戰鼓聲,他們還是會按照形成的節奏感在邁動步伐。
進行觀看的人,只要他們是一家之主,無一不是心情沉重,不為其它什麼別的,只因為智氏這一次展現出來的軍威太過於駭人拉出四個軍團?不講究質量的話,其實魏氏和韓氏也能辦到,不算是多麼駭人的事情。
能夠拉出四個軍團,軍容看上去還像模像樣,能做到這一步的家族,目前好像也就智氏了?
優說不久前吧?趙鞅攻打中山國動用三個「師」的兵力,並不是趙氏湊不出三個由「士」、「徒」和「羨組成的「師」了,他們那是在進行一種新的嘗試。
趙鞅用自己的死亡述說趙氏嘗試的結果並不美妙。
比較令人值得思考的是,哪怕趙鞅要不好了,趙氏依舊沒有動用「晉陽那邊的兵力。
趙氏對「晉陽的重視超乎想像,投入的資源遠比其它城邑多,不畏道路險途遷徙過去了十來萬人,再過十來年必然能經營得固若金湯了吧?
現在出了那種事情,好像是證明了趙鞅的睿智,趙氏面臨窘境起碼有了退路。
智氏的大軍在距離「新田」城牆約三里時停了下來。
大家看到的是大軍停下,懂行的人心裏立刻就是一抽……
那麼龐大的一支軍隊能夠在短時間內止步,代表着軍令通暢,再來就是各級軍官執行命令的效率沒有問題。
剛才智氏的大軍只是花了數十個呼吸就全軍止步,足夠說明很多了。
「我家集結三個軍團,裏面只有一個軍和三個·師能夠做到指揮鏈順暢。智氏什麼時候擁有那麼多軍官,能夠將四個軍團的指揮鏈建立起來?」魏侈沉着臉,心裏並不怎麼美妙。
這幾年,晉國先歷經內戰,又跟諸侯打了幾次,所有家族的原有兵源或多或少都造成了減量要說慘,那當然是跟范氏一再死磕的趙氏慘。
魏氏、智氏並沒有貓着沒動彈,該參與的戰事一場沒有落下,損失肯定也是出現了損失。
韓氏參與的戰事最少,只是前期的損失很大。
狐氏是在內戰進入最後階段才歸國,他們參加了兩次征戰,只是那兩次都屬於武裝遊行的級別。
老牌卿位家族中,韓氏到後面基本是能躲就躲,魏氏和智氏從未退縮。
那麼問題來了,魏氏和智氏沒有韓氏那麼無恥,該打的戰役都有參與,為什麼智氏越打越強,魏氏則是像其他家族那樣陷入衰弱期呢?
魏侈搞不明白,心裏的困惑感很大,懷疑是智氏吞併了中行氏才補足了各級的指揮鏈,並不知道智瑤早就在培養各級軍官了。
「今次智氏徵召四軍』。如此軍容,毀家滅國足矣。」韓不信說道。
是啊,那可是十五萬戰兵,打內戰或許無法短時間平推完畢,贏應該是能贏,只是大家絕對會拼死抵抗贏了的智氏也會元氣大傷以智氏的四個軍團對上其餘諸侯國的話,只要智氏的後勤能跟得上,能夠扛住的國家大概也就楚國那還是楚國的疆土遼闊,本身的人口數量也是龐大,頂住第一波再進入持久戰,輸不會滅國,贏會是慘勝,平局就鬧個兩敗俱傷。
魏侈多少有點不理解,說道:「智氏為何如此?」
說完,他有了新的想法,想道:「必是震懾諸家,以震懾公族、趙氏尤甚。」
智氏在信譽上有保證,悠久的歷史中還沒有背叛盟友的例子,儘管智氏這一波徵召大軍給人帶來很大的震撼,魏氏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驚懼。
魏侈琢磨明白過來,知道接下來魏氏和智氏的相處應該換個調調,繼續讓智氏擔任聯盟中的老大哥了同時,智氏這一波也給魏侈提了一個醒,要麼在軍隊的質量上加強,不然就應該趕緊訓練出更多的士兵,免得後續出了事情沒有自保能力。
其他家族也是那樣的想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擴增軍隊的規模,效仿智氏建設新軍。
只是吧?他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能夠用來追趕。
停下的智氏大軍,他們像是得到了什麼命令,原地解散之後開始做搭建營盤的工作。
戰兵指定是不會去做砍伐樹木收集材料的事情,他們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活動,隨行的輔兵則是根據命令前往附近的林子了。
每一次「新田」這邊大軍集結,周邊的樹林都會倒霉。
這一次光智氏就帶來四個軍團,其他家族本來集結多少軍隊,或許會在看到智氏一下來四個軍團再進行徵召。
所以,可以想像這一次大軍集結在「新田過後,附近的樹林絕對又是要禿了一座又一座。
後面,魏侈還是決定出城一趟,並且僅是帶着少許的護衛。
他將要跟着一塊去的魏駒呼斥回家,期間又跟韓不信、狐解碰上,乾脆也就搭夥了。
這幾人都沒有讓繼承人跟隨,帶的護衛又不多,擺明心裏還是顧忌智氏會幹點什麼,做到應有的提防。
從他們的心態去看,足夠說明晉國內部的形勢到底怎麼樣,哪怕不覺得智氏會做什麼,還是不免帶着不怕一萬隻怕萬一的心態。
智申得知幾個家主過來,親自出迎。
「我之麾下,雄壯否?」智申看上去比以往有了更多的自信。
魏侈第一個出聲,笑着說道:「自是雄壯。」
「甚是威武。」韓不信補了這麼一句。
剩下的狐解乾脆就一臉的討好了。
牛逼了,想要炫耀是一種很普遍的心態。
以前智申知道自家有點強,只是真的沒有太明確的概念,經過這一次四個軍團的集結,才明白智氏真的強大到一種份上了。
當然,智申清楚智氏為什麼能夠有今天,功勞在智躒和智瑤身上。
因為智躒一系列的操作,智氏吞併了中行氏,兩個家族同出荀氏,智氏吞併起中行氏的難度遠比想像中更低,不會讓中行氏的人起到太大的抗拒心理,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完成磨合。
智瑤則是在做一些加快融合進程的事情,彌補了諸多的層面,加強遭到吞併中行氏眾人對智氏的歸屬感。
「趙氏仍無音信,奈何?」魏侈主動提起這個話題。
智申一臉的樂呵呵,說道:「趙氏若自絕於眾家,如此也罷。」
出的事根本不是趙氏裝鴕鳥能夠躲得過去,他們願意主動交出無法守住的封地最好,不願意在後面大不了大家明搶唄屆時,真的讓大家撕破臉的話,趙氏也許只能捏住「晉陽」不放手,其它的封地要保不住了。
換作趙氏願意主動讓步,大家也不至於吃相那麼難看,除了「晉陽」之外多少還會給趙氏留點地方。
韓不信比較勉強地說道:「趙氏仍無主。」
趙氏現在是沒有一家之主的狀態,也就沒有人能真正拿主意。
也許,趙氏就是因為想拖時間,才沒有確認一家之主的歸屬?這算是一種利用規則的行為。
魏侈對韓不信說道:「不信於趙氏已是仁至義盡,何必自誤?」
大家都知道韓氏跟趙氏的交情,該是何等的交情才讓韓氏願意跟趙氏一塊扛雷,乃至於是一塊走進墳韓不信開始沉默了。
其實,韓不信對魏侈為什麼突然變得強硬心知肚明,還能是怎麼着,無非就是智氏給予的勇氣唄。
這麼說吧,魏氏自己就集結了三個軍團,盟友智氏拉出四個軍團,w; 兩家要是能夠做到激g誠合作,
遠比趙氏、魏氏和韓氏曾經的聯盟強大太多,弄死韓氏、趙氏和狐氏的難度不會太大。
說白了就是,晉國內部的力量已經失衡,困擾智氏和魏氏的是他們自己,並不是外部的誰。
期間,有國君的嬖人過來通知,說是國君要檢閱智氏的軍隊。
智氏的大軍才剛剛解散,不是無法再次集結,可是也太整人心態了一些。
智申想到了智瑤的交代,給國君的嬖人答覆,說檢閱可以,改天再檢閱。
晉君午想幹什麼?他就是試探智氏對自己的態度,試探結果不好不壞,智氏沒有太過於囂張跋扈,同時也沒有對君權的千依百順。
恰好是除了趙獲之外的「卿」都在,智申提議商議出接下來的章程。
番商議過後,拿出來的章程是,智氏、魏氏、韓氏和狐氏各自出動三個「師的兵力,再徵召公族封主以及中小貴族進行補充,湊出三個「軍」的數量,用來作為討伐中山國的國戰力量。
討論出動的兵力時,沒人傻到去說各個家族集結起來那麼多軍隊,為什麼只是出動一部分用來北征。
大家都有默契,國戰是一回事,私戰又是另一種情況,剩下的軍隊要麼是來用來保護領地,不然就是防着對方,也能拿來對付趙氏。
出動多少軍隊北征定下來,下一件事情就是誰來接任「元戎」,其它的卿位應該怎麼定下順序這一條°
: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51s 3.997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