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九日後,四月十二日。599小說網 www.xs599.com晴,艷陽高照。
趙伯圭押海寇頭目葛明及其三萬餘部入京。
南城門外,先是馬踏路面的轟轟聲,緊接着後面是黑壓壓的一片人頭。葛明治下嚴謹,雖是降兵,又途步走了五百多里,個個仍是精神抖擻。
跟着兩位皇子出城迎接的官員們,有人往後面縮了縮身子,準備在這些人撲上來的時候,以最快的速度退回城裏。
行在前面騎馬的官兵,目測也就兩三千人吧,哪裏能擋着這幫虎狼賊子。
所幸一切順利,兵部接管了他們,把三萬人分散了,每兩千人為一組安排在各個兵營里。
葛明以及他手下的五名大將,隨兩位皇子入宮面聖,隨他們入城的還有五大車的財物,說是獻給皇帝的見面禮。
趙伯圭以極為耀眼的存在,第一次入宮進了紫辰殿。
皇帝龍顏大悅,封他為兵部主事,加封龍圖閣學士。這個封號,是皇帝和吏部商議的結果。趙伯圭出征前就以驚艷的繳寇方略,破例封到了六品。在實職上再往上封,恐被人置喙。又顧慮他在高位上的經驗不足,不能勝任。
兵部主事是六品,但龍圖閣學士這個榮譽虛職是從四品。
其他平海寇的官員兵勇,各有封賞。
皇帝對趙伯圭口中所提到的於允文,極有興趣,就問他此人之前從事什麼職業。
趙伯圭按着於允文交待他的話說「此人有罪在身,懇請陛下赦了他的罪。」
皇帝順話問「何罪?」
趙伯圭答道「於允文原是汴梁人氏,全家被金人所害,一心抗金。年少時奔走江湖,號召江湖人放下恩怨名利共同抵禦外敵。後來他發現這個法子是杯水車薪,能更好的為國效力的途徑是,讀書考得功名。
他今年二十八歲,本人是秀才,今年鄉試在秋天。過了鄉試考中舉人,又要等三年才能參加會試。他心急,就頂了一個同鄉不來趕考的舉子。」
只身前往海寇船,並說服葛明,其膽色和智謀絕非是尋常人,殿試的時候沒這號人啊。皇帝好奇地問「沒中進士?」
趙伯圭答「考前被人認出,去杭州府揭發了他。所幸王大人並未重罰,只是按律取消了他的科考資格。」
這些話都是於允文提前告訴趙伯圭的。他科考奔的做官,可不想剛上任就樹敵。
王知府聽到於允文這個名字,心就懸起來了。難怪把杭州城翻遍了沒找着人,原來是跑定海府去了。有大功在身,又有大皇子這門親戚,想報復他,是此時一句話的事。沒料到變相受了誇獎。看到皇帝的目光朝他這邊掃來,急忙出列說
「陛下告誡我們要寬厚待人,尤其是讀書人。但科考是國之大計,半點不容作假。臣取消他的科考資格後,還為他婉惜了一陣子。但又想到,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終有出頭之日。」
王知府這番話說得微妙,既肯定了於允文的才能,又顯示他處理政務的鋼柔相濟,順便還誇讚了皇帝。」
朝堂的文武眾臣,雖然各有心思,對金國主張上也有戰有和,但對金人的仇恨是一致的。
於允文抗金的決心,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大家。
多好一有志有才的青年,生生的報國無門啊!
再加上對他遭遇的同情,瞬間覺得王知府這個人極為不順眼,簡直就是欺凌弱勢群體的惡霸。
還金子到哪裏都發光呢,一個窮人不通過科考,怎麼發光?去哪發光?難不成你推算出來他會跑定海府?
皇帝的心思大約也是如此。又望向趙伯圭「先前你們就認識?他怎麼想到去定海府?」
趙伯圭答「不認識。臣聽他說,他在五湖四海茶樓里聽人議論定海在鬧海寇,就向那裏的老闆打聽,老闆剛好跟臣是認識的,給臣寫了封舉薦信,讓他帶給了我。」
葛明歸降之後,於允文就開始思考,趙伯圭入殿面聖時,怎麼說話對自己最有利。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有機會就要報一報。
但慕容謹告訴過他,不讓他對外提到自己。
茶樓對他有收留之恩,被打得屁股開花,眼看着前途昏暗,宮老闆還着人把他抬到了茶樓,一日三餐有人端飯給他。
把這個功勞他吧。
於允文不會知道,趙伯圭也不知道,宮七是皇帝的親兒子。
皇帝聽了趙伯圭所述,更高興了。
兒子在民間長的多好,關心江山社稷,而又溫和良善,樂於助人。於是朗聲說「朕準備用於允文此次的功勞,給他換一個進殿的機會。眾卿家可有意見?」
皇帝徵求意見的話,那都是客氣話,哪個沒腦子的會有反對?
不過,還真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秦太師說「陛下惜才愛才之心,乃是臣等楷模,是臣民之福。有才子願意為國出力,乃陛下之福。臣贊同陛下提議。」
這個馬屁精,無論皇帝在朝堂上說啥,他都會附合。
眾臣紛紛表示贊同。
「傳詔於允文上殿。」皇帝稍頓了一下,又說「傳詔王太傅上殿,當堂擬三道考題,看他答的如何。」
此時於允文在五湖四海茶樓的聚會廳里,正跟宮七和李秋萍以及另外的五名同期舉子講他怎麼說服葛明的。
離開杭州那天,他來了茶樓一趟的。那時候急着奔赴戰場,又不知前路是否順利,未同大家講明他要去哪裏,幹什麼。
今日一入城,便直奔茶樓而來。穿的還是走的時候那身洗得有些發黃的白布衣。他看到坐在大廳里的李秋萍,就興奮的說「這兩日,我就把欠茶樓的錢給結清,住宿和醫藥費一併結。」
於允文離開杭州的次日,李秋萍就去了普安王府,又向郭思謹提到了於允文。看郭思謹沒有特別的關注,知道她尚不知於允文跟她的關係。李秋萍也就沒再多說。
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同高位之人的交往。
皇妃的私事,知道了就當不知,這是最好的做法。反正已經有人知道了,當事人知曉是早晚而已。
李秋萍並未以為於允文是跟他妹妹相認了,衣服都未換呢。應該是去哪兒賺到銀子了。擔心地問道「工錢不是現結的嗎?」
於允文反問「宮老闆呢?」
「樓上。」
二樓的私人房間裏,宮七聽了於允文強加給他的功勞,笑嘻嘻地說「允文兄,我們算是兩清了。趙大哥在朝堂上一提,等於是給茶樓打了廣告。」
這個人還真是有能耐啊,宮七突然靈光一閃,「你若是實在過意不去,讓隔壁的鋪子平價轉給我。老闆的背後之人是安國公,軟硬不吃,死活不肯轉。」
於允文立即問其中詳情。宮七站起身說「都跟他磨兩三個月了,不急這一兩日。喜事要跟大家分享,走走,去聚會廳跟大家講講是怎麼說服葛明的。」
其實於允文入城後,最想見的是慕容謹,最想把說服葛明的過程,講給他聽。
借給他那名護衛太得力了。
去定海的路上,於允文就盤算見到葛明後,第一步如何,第二步如何。第一步失敗了該怎樣應對,第二步失敗了怎麼應對。他問護衛的武功有多高,水性如何,能打得過幾個人。
於允文想的是,帶個護衛上了海寇船,萬一對方翻臉,護衛能不能帶他逃出來?逃不出來的話,他自己能不能逃出去。借人用用,總不能把人的命給弄丟了。
護衛答不知道。
於允文頭大了,又問你殺過人嗎?
護衛答殺過。
於允文再問殺過多少人?
護衛答不知道。
於允文只得這樣問最多一次殺過多少人?
護衛答幾百人。
如果不是慕容謹借給他的護衛,他肯定認為這個腦袋裏少根弦的人是胡說八道。
於允文聽了護衛的答案,又問了他幾個問題後,改變了他的策略。
武功高強的人常有,一次殺過幾百人的高手不常有。那是高手中的高手中的高手。
於允文見葛明時的態度是傲慢的,眼神是睥睨的。
葛明不知道見過多少來談判的人了,都是小心翼翼的跟他講話,生怕惹他不高興,直接把人給扔海里。
這麼張狂的還是第一次見。
這下反倒引起了他的興趣。
於允文說談正事之前,先交流一下武功吧。聽說你這裏的高手如雲,我答應我朋友,帶他見識一番的。
護衛是真正高手。
海寇在真正的高手面前,那都是三腳貓。最後他們的第一高手出馬,在護衛手下仍舊是一個回合見傷。
護衛習的是殺人的功夫,出手都是一招斃對方的命。最擅長的是單挑。
於允文在比試之前,先講了一番英雄好漢之類的話,後講了見血收手的規則。搞得對方輸急了,想一哄而上,但礙於英雄好漢的說詞而強忍着沒好意思。
身為海寇頭子葛明是見多識廣的,但他從未見過這麼厲害的人。當場被震住。
驕傲的人,那都不是瞎驕傲,是真有實力啊!
接下來的談判,於允文成了主場,順理成章的把談判變成了說服。
他給葛明勾畫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那裏有無數個像他這樣的人,和像他護衛這樣的人;那裏有忠誠也和俠義;那裏的男兒血是熱的,心更是熱的。
在那裏做的事,是正義的。兄弟們能吃飽穿暖,又有信念。會被百姓愛戴,被後世稱頌。
最後說我們一起投身到抗金的洪流里去吧。
葛明一拍桌子大聲說成!
就這麼成了。
於允文當然不會跟大夥這麼講,他講的過程更精彩,更能顯示出他的足智多謀。
於允文不知道慕容謹已經離開杭州,他此時不去普安王府的原因是,他在五湖四海茶樓等宮裏的傳詔。
這幾日他都在默默思索,趙伯圭面聖時怎麼說,皇帝會詔見他。詔見他時,又會說什麼話,以及他該如何應對。
為此,回杭州他讓趙伯圭給他單獨安排了一輛馬車,就是在理思路,把他所有想到的問題,逐個想好了最完美的答案。
宮裏人到茶樓的時間,比他預想的要早一些。他正跟大夥講到興奮處呢。
看到宮裏人來宣旨,震驚得嘴巴張着合不上,更不用提跪下來接旨這回事。
茶樓的人包括宮七在內,個個都是額頭伏地,就他一個人直直地傻站着。
李秋萍死命地拉了他幾次的衣角,他看了一圈趴在地上的人,才回過神,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把前襟認真的理平整,小心地跪趴在地上。
「草民於允文接旨,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喉嚨哽咽,聲音顫抖。
來傳旨的福全有點想笑,瞧他的這樣子,比拜佛還虔誠。出乎意料吧?被喜事砸暈了吧?官家一句話,就左右了你的命運,讓你一步登天。
一介布衣草民,能進紫辰殿那是登大天了。
福全對於允文的反應很滿意。接下來的說話,更令他滿意。
於允文接旨後,不能置信地問福全「現在就入宮嗎?「
「對,跟洒家走吧。官家仁慈,知道公子一路奔波辛苦,專門備有車攆。」
於允文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又摸摸頭髮。低聲請求道「能否讓小民洗個頭臉,換身衣服再去?衣容不整,那是對聖人的不尊。」
轉話又說,「大人若是不能在這裏久等,那就先行回去復旨。小民自己騎馬入宮,在宮門口留個小廝領小民進去即可。」
皇帝看到福全一個人入殿,有些納悶。該不會是沒找到人吧?聽了福全的描述後,更開心了。
一個身居高位擁有大智慧的人,不等於他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不等於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尤其是福全說於允文聽到聖旨宣他入宮時的反應,皇帝大為受用。朕的愛才求才之心,是超出天下人想像的。
哪裏會料到,福全看到的一切,都是於允文提前想好的。
沒有任何的準備,才能更加彰顯一個人的才能非凡!
大約過了一刻鐘,在皇帝以及眾臣的期盼中,於允文低眉斂目的趨步進殿。簇新的藍色棉布衣,潮濕的頭髮用一枝木簪綰到了頭頂,暗黃的膚色,腦門上汗殷殷的。
一幅急匆匆的模樣。
第一眼,皇帝略有些失望,他把於允文想像成了一位丰神俊朗、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就像陳正獻那樣,整個人是生機勃勃的。
他這也太普通了些,丟到人堆里就找不到了。若不是有一雙清亮的眸子,連清秀都稱不上。
還好舉止比較得體。
希望他接下來的表現能比他的外貌出色。
行了叩拜大禮,待於允文站起身,皇帝未提海寇之事,迫不及待的問出了王太傅出的第一題
「晉武帝獨斷而滅吳統一天下,苻堅獨斷而淝水之戰失利亡國,齊桓公任用管仲而稱霸,燕王任用子之而導致燕國大亂。一樣的方法,結果卻不相同,為什麼呢?」
而此時的郭思謹正對着鏡子一件件的挑衣服,她有些懊惱。平日裏看起來每件都很好看的衣服,現在沒一件令她滿意。不是顏色不如意,就是款式不如意。
頭釵也是。
剛剛不久前郭儉來告訴她,找到最初收養她那家的二兒子了,現在叫於允文。就是助趙伯圭收服葛明的人。
這是趙瑗提前安排郭儉,這時候告訴她的。
於允文這個名字,郭思謹不止一次的從李秋萍那裏聽到過。因為冒名頂替,被官衙打得站不起來。
當初聽的時候,除了有些可惜之外,沒其它的特別感受。這世上可憐的人太多了,小時候她常去縣衙里玩,經常見被打了板的人,從衙門裏拖出來。
郭儉一說他曾經是自己的哥哥,小時候的兩年多,是跟他一起生活的,瞬間就感覺不一樣了。
陳正獻騎馬撞了她坐的馬車,她沒想過要去責問。此時,她恨不得立馬出現在王知府面前,嚴厲地譴責他,知不知道怎麼當百姓的父母官,知不知道要愛民如子。
當然,這只是想想。生了孩子,還未滿月,出不了門。再說,她也不可能因為此事,跑到府衙去。她哥哥入了仕途,還需要和杭州知府往來的。
在恢復記憶之後,郭思謹就從趙瑗以及郭儉,還有祝東風那裏斷斷續續的知道了崔家。知道了那家人在遭難之前,找了個好人家,把她送了出去。和她一起送出去的,還有那枚鳳凰金釵。
可她卻對那家人沒有任何記憶。
她曾刻意的去想小時候的事,隱隱約約想起來有個小男孩抱着她跑的樣子。
她不知道這是她做的夢,還是那家的某個人這樣抱過她,還是其他的什麼鄰居。
郭儉告訴她,今日於允文會來府上看她。
自己是他的妹妹呢!
郭儉夫婦只養了郭思謹一個孩子。她自小就羨慕別人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後來有了慕容小花,有了慕容白,還有了郭帥元和郭禹。
馬上要見到的這個人,和他們都是不一樣。他們是真的兄妹,是一起生活過的。吃過一個鍋里的飯,喝過同一缸的水。
還未見着人,郭思謹就覺得這個哥哥異常的親切。
要給他看自己最好的模樣。
當郭思謹終於選定了一件粉紅色的繡花羅裙,已經到了午時。
此時的紫辰殿內一片譁然。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8s 3.97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