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年英法等國的很多士兵都是滿載而歸的,而且他們私人的財產受到了一定的保護,所以民間的文物特別多,一點不亞於官方手中的存貨。這個時代,華夏的經濟實力不行,自然文物的價值也不被人太重視。可以用一點麵包或者糖果,香煙都能輕易的換到。
此時的戰爭明顯對英國人不利,對前景渺茫的民眾們,寧願把手中的那些「裝飾品」換成更需要的生活物資。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時逢亂世,很多古董的價值不值一提。
文物中的貴重金屬,他們可能不會換。但瓶瓶罐罐和容易損毀的紙張之類的卻是早換出手去最好。
此時英國人還有些存貨,還不是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付出的代價相應要多一些。但如果歷經戰火後,還不知道有多少文物要被損毀。孟享才選擇了提前來兌換。相比起華夏文明的那些不可再生的結晶來,多付出一點資源和金錢,算不得什麼。
如果單純收購華夏文物,可能引起華夏文物價格的提升,也容易引起英國政府的注意。所以這一次的兌換,不僅僅包括華夏文物,幾乎什麼文物都收購。埃及的、印加和瑪雅人的、印度、古巴比倫的、阿拉伯的各個國家的都收購。
這個時候除了歐洲文明的一些文物,這些歐美人會自覺保護,價格也比較高外,其他地區的文物在大眾的眼裏邊,並不是像少數的專家那麼稀罕。不過,孟享卻知道後世的文物價格的飆升。不說別的,就說阿拉伯的文物吧,當那些阿拉伯的石油大富豪們,看到本民族的文物後,絕對是一擲千金的肥羊形象。
當然比如埃及、古巴比倫、瑪雅、古印度等國家的文物雖然沒有多少後人來高價購買,但這些文物中包含的古代文明的歷史,可以解開一個個的謎團,更好的認識人類的發展。這也是孟享不容錯過了。
收購的文物多了,付出的代價自然也就多,孟享也不是全面收購。自國內招來的近百位鑑定師,涉及各方面,但重點是文字記載的各種媒體。
文字無疑是最直接的記載歷史的工具。經過滿清幾百年的折騰,華夏的文字記載缺失了很多。一些書籍,比如《天工開物》等,還需要從日本人那裏才了解到。相比那些花瓶,文字可以更加明確的告訴我們一點什麼。
歷史的研究和文物的收藏有重複的地方,但目的也不盡相同。在很多歷史學家看來,即使是那些後世賣到上億的那些花瓶,也比不上一塊甲骨文牛骨頭或者龜殼。
孟享收購文物是為了了解歷史,讓華夏文明更加的充實,而不是為了收藏賺錢。
一些僅僅是稀世珍品,而歷史研究價值不大的物品,孟享也沒有興趣採購。絕對不會像後世的那幾顆生肖頭像那樣,花上上億的錢來買些豬頭、狗頭。有那個錢還不如投資教育,多出幾個人才,為華夏多添一份新鮮的元氣,而不是守着棺材板的暮氣沉迷。
還不如等到國家強大了,再搶回來。若不是擔心一些文字性的東西消失,孟享只會等到以後指揮大軍來搶劫。破壞諸如希臘、羅馬還是歐美的一些藝術品,孟享不心疼,但自己老祖宗留下的那些傳承,卻是能保留一些就儘量多保留。
這樣的民間兌換,成績還是喜人的,最大的驚喜來自於3斤茶葉和2雙尼龍絲襪分別換來的3冊和2冊《永樂大典》。其中就有鄧御夫編纂比《齊民要術》還要詳細的的《農曆》的一部分。
當年英法聯軍一把火燒了翰林院,翰林院中無盡的藏書很多被焚為漫天的紙灰。《永樂大典》被搶的搶、燒的燒、盜得盜,翰林院最後是剩下了64冊。要知道永樂大典共有10095冊,遠不是刪去了大量科技和軍事等著作的閹割版的《四庫全書》可比。
雖然後來經過了多方搜集保護後,到了34年,當時的國立北平圖書館手中也不過才有93冊殘本而已。後世孟享曾記得永樂大典現存的400餘冊也是分佈在8個國家。
先鋒軍佔據了北平後,當初要要運到美國去的六十多冊《永樂大典》,被返還了回來,從日本人手中有奪回了2冊。加上這5冊的意外驚喜,先鋒軍手中已經掌握有百冊了。
不過,還有陸續的《永樂大典》被收集到先鋒軍的手中,因為這次的文物收購和兌換不止是來自民間,即使官方,也早就採取了這些兌換。不過,他們需要的不是糧食,而是武器。
德國人是最早和先鋒軍合作的,他們官方的那些華夏文物大多數還給了先鋒軍。而先鋒軍只是把自己的那些bf-109b飛機、iib型潛艇等武器也送給了德國人而已。其中就有12冊《永樂大典》。
等到法國人投降後,這樣的交易也在進行,先鋒軍的一些ju-88轟炸機和斯圖卡d飛機就直接換成了凡爾賽宮中的華夏文物。其中《永樂大典》就有9冊。
其他國家諸如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當年曾入侵華夏的,一樣被德國人調解着,用點軍火收回了當年的華夏文物。又發現《永樂大典》8冊。
就連英國人,也樂意用那些華夏文物換取先鋒軍的武器和態度上的支持。華夏此時還保持着中立。但英國人也知道先鋒軍左右着未來華夏的走勢,如果華夏徹底倒向了德國人,不要說東南亞,即使印度也有危險的可能。所以先鋒軍僅僅用一艘斯科特驅逐艦。就換來了英國大英博物館和皇室中收藏的大多數華夏文物。
當然也有還一些沒有歸還,但這些需要慢慢的收回來。前線雖然緊迫,但英國人還沒有到哭出來的時候,孟享自然也不着急。這一次從英國人官方手中取得的文物就不少,僅僅《永樂大典》就有37冊。
「沒想到啊!沒想到還能看到這麼多!」這些年負責《永樂大典》收集和考訂的袁同禮和趙萬里等幾人見到擺在他們面前的這一百多冊典籍,不由熱淚盈眶,激動不已。而更多文物的回歸成了華夏的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郭沫若對於文物考究較多,雖然人品很難讓人認同,但真實的學問還是有的,也算是扛旗的人物。此一次在眾人的推舉下,由他牽頭組織人開始整理這些文物。
華夏文物一直得不到特別的珍惜,除了一些歷史性的原因外,文物過多,無法妥善保護是一方面。孟享在一邊派人學習英法等國保存文物的一些先進方法,一邊也是頭疼海量文物的保護上。
文物保護和修繕是需要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投入的。單靠國家是不夠的,民間的力量也需要加入進來。但民間的力量加入進來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市場,從而誘發大量盜墓的產生。不要說後世,即使在此時,洛陽等地的盜墓就極其猖狂。這些文物很多又流向了國外,其中以日本人居多。
這些盜掘損失的其實不僅僅是這點利益,說實在的考古學家眼中在乎的不是這些文物在誰的手中,而是那些絕大多數都是蹩腳水平的盜墓者對墓葬的破壞,使得無法完整的再現歷史。
不過,在實行低保後,有了生活的保障,和低保懲罰的制約,加上聯合戰區內相關法規的實施,更重要的是有克隆兵在執行嚴格的法律監督和國民衛隊在四處的巡視,使得包括洛陽和安陽等地的盜掘差了很多。
孟享思慮了半天,還是模仿了後世的方式把文物分類加以保護。
在文物史跡中分為國家級、省級、和縣市級。
而在文物藏品中,分為三級。因為戰區內對個人的財產也是施行了神聖不可侵犯的保護。所以眾人手中的那些文物,戰區政府也不能隨意的剝奪。個人都是可以持有的。但一二級文物必須接受戰區政府的註冊,不得隨意買賣交易。
介於文物在歷史研究方面的價值,國家可以在於持有人協商的基礎上,對相關文物進行借用研究,當然這其中有期限的限制和一定的補償。
各地區新發現的無主古墓等,當地村鎮及發現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獲得其中的三級文物的歸屬和買賣支配權。一級不得進行交易,歸屬聯合戰區全民所有。二級文物一般也不進行交易,如果交易,相關款項按照一定比例來分配國家和地區以及個人的所得。
如果古墓需要保護,暫時不進行挖掘,可以留到以後挖掘後對其進行補償。
這樣的制度也就使得當地集體受益的民眾對盜墓者自動形成了一定的抵制,讓盜墓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孟享特地在北平、洛陽和長安城這三個地方設立了專門的文物交易場所,制訂了相關的稅費,這個才是政府所獲得的巨大利潤所在。但卻是必須專款專用的專門用於文物古蹟和文物藏品的保護和修繕。相關古蹟的修繕原則上是採用後世歐洲保護古堡和古蹟那樣的,以保持原狀為主,不再狗尾續貂的修復,出現類似圓明園重修那樣的笑話。
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已經逐步健全,就連這次從歐洲淘來的文物,也是經過分類,部分歸於國家保護,部分拍賣,所得款項或者用於文物的保護和採購,後邊還有大量的文物需要購買。雖然所花的代價很小,但擋不住數量太大,這個除了孟享投入了專項資金外,文物專項資金中也劃撥出一部分用於這次大採購。
歐洲陷入戰爭,還只是中前期,以後苦難的日子更多,大量的文物會更加的貶值。而孟享只是布下各處網點,等待着一點點的收網就行。
當然,那些黑市和當鋪也不僅僅是交換文物,各種物品都是有一定的價值的,黃金、白銀、鉑金,甚至硬通貨也統統的吃進,相關的技術和人才也在搜刮中。亂世之中,一些不適合戰爭的人才總是會被沒落和忽視的。38年起就在英國等地留學的那些華夏的學生們臨走的時候,還不忘記邀請着他們的一些老師。
畢竟華夏的吸引力不如美國,絕大部分人不是選擇留下,就是去了美國。
當大量英法的學生和青年走向前線的時候,一些沒有走的華夏留學生還是可以躲在空蕩蕩的教室中,享受着他們的導師手把手的近距離教導的機會。
戰爭給了華夏更好的機會,孟享劫掠的不僅僅是文物,和財富,還有知識和人才。
這就是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戰鬥和流血而戰,而是為了更多的利益。華夏雖然沒有參戰,只是干看着德國人和英國人在那條小水渠上空拼得你死我活,但每天來自各方的情報,還有各處的安排,卻已經讓先鋒軍的領導班子忙得連軸轉。
孟享也不清閒,他真是感覺不到醉臥美人膝的那種輕鬆。每天都有事情需要他來做決斷。雖然每天批示的事情不多,但一語之間,就有千萬人的命運被改變。這種沉重時常壓得他喘不氣來,夜不能寐。這些東西不是基地能代替的,只能通過他自己來判斷分析。
此時他才體會到後世電視上經常看到的那些個領導人,幾年中就蒼老很多的苦楚,即使坐在那裏不動,腦海中也閃現過萬般的念頭。不老才怪!
當官,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即使此時孟享什麼也不管,下邊的整個體系照常運轉,也不多一個傀儡。但抱着歷史金手指而來,如果是不從各方面改變一下的話,枉費穿越者這個宇宙之驕子的名頭了。所以,孟享格外忙碌也就不奇怪了。
剛剛處理了搶劫黃金的事情,日本人的事情又來了。
因為先鋒軍攻入了熱河,使得日本人和偽滿洲不斷的在叫囂。就連國內的一些人也在埋怨,埋怨先鋒軍不先收復江浙、兩淮的失地,而先去攻擊偽滿。在他們的眼中,無疑偽滿地區的親疏度要比江淮等地差了很多。畢竟偽滿是早就被日本人佔去的,中央政府和日本人的幾個停戰協定中,那裏還都默許了暫時歸日本人管轄。而江浙地區則是屬於當初中央政府的直隸之地,應該首先奪回。
「蔣中正也是難過!」閻錫山說這個的時候,眼中流露出的情緒很複雜,有點同病相憐,也有點幸災樂禍。
這些人的腔調,一部分也是老蔣在後邊操縱的。
老蔣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很多中央軍加入了先鋒軍,讓他省了不少積欠的軍餉。但為了守住現有的地盤,必須要有大軍守護,百萬大軍的規模是不能少的,而且有了先鋒軍的對比,一些費用該花還是得花,尤其是拉攏那些上層軍官。這樣下來,單純軍費的開支也是一筆天文數字。
而國統區內的工商業卻是不景氣,就連農業也因為年景不好,稅收減少。各地雖然搜刮,但有了先鋒軍的對比,反而抗稅的多了起來。尤其是在與先鋒軍的地盤接壤的地方,更是集體投向先鋒軍。有時候連軍隊都壓不住。
於是,先鋒軍的聯合戰區通過蠶食,不斷的朝外擴張着。但只要先鋒軍不是大舉擴張,直接洗牌,中央政府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和先鋒軍不斷的扯皮。中央政府內還有很多人在騎牆,面對先鋒軍的巨大實力,老蔣也不敢翻臉,只要拖一天算一天,慢慢的鞏固自己絕對忠心的勢力。
不過,先鋒軍雖然是蠶食,但那張嘴也太大了點,雖然臨界的地方幾天消化一個鄉鎮,半月一個縣城,但擋不住邊界長,不知不覺間就滲透到了武漢邊上了。就連武漢的那些民眾也希望讓實力更強的先鋒軍來保護他們。
先鋒軍強大,不止是傳聞。不說前一段時間,幾天功夫就收復大半個熱河,單單說武漢吧,即使中央軍陳兵三十多萬在附近,上一次也差點讓佯攻的鬼子攻進華容地區。多虧了先鋒軍的戰機救援及時,用空中火力覆蓋逼退了鬼子。
僅僅是空軍就逼退了鬼子,何況他們還有強大的陸軍。加上先鋒軍的各項政策,此時武漢各界也在討論全民選舉加入先鋒軍聯合戰區的事情。
即使然是全民選舉,別人就說不出什麼來,如果有人插手,先鋒軍也會直接進行干涉,美其名曰保衛民主,還民眾以民權。偏偏社會各界都支持這個,這也是讓老蔣頭疼的事情。先鋒軍占絕了更大的大義,比之中央政府的話語還管用。
不得已,老蔣又開始挑動着先鋒軍去向日本人下手。他的身邊,江浙財團的影響依舊,他的祖墳還在浙江奉化,自然是希望先收復這些地方。可中央軍在江浙一帶的勢力不強,即使人數多了,也不一定能從日本人手中奪過來。這時候他只能催促先鋒軍行動了。
無論怎麼,自己的家鄉在先鋒軍的手中,也比在鬼子手中被搜刮好。
日本人在先鋒軍前屢受挫敗後,加緊了對佔領地的搜刮力度,江浙一帶的百姓怨聲載道。也更多的靠向了先鋒軍。
江浙地區是老蔣的根據地,對於老蔣的中央政府更加的認同,加上前期先鋒軍的實力弱小,一直沒有打開局面,僅僅守着天目山而已。
直到去年在天目山設置了基地後,加上先鋒軍的威名也逐漸被人接受,鼠一他們才真正的獲得了發展的機會。一直到現在,都是在快速的擴張中。不過他們的戰鬥都是一些小規模的戰鬥,同樣利用優勢的兵力一點點的蠶食着周圍。比不得北邊的戰績顯然,但也和周圍的鬼子和偽軍交戰了上百次之多,殲滅鬼子3萬多人了。
地盤更是一再擴張,北邊佔到了宣州和潥陽,西邊擴張到了鄱陽湖和信江,南邊最近已經越過了浙贛鐵路,到了與福建搭界的分水關和楓嶺關一帶,開始在括蒼山以北的地區建立政權。
只是沿海的那些城市一直都沒有大規模的行動,而且不少城市是從中央軍那裏接收來的,這也使得先鋒軍的江浙根據地並不是如北邊的聯合戰區風光。
這也是無奈的,江浙地區沒有多少煤炭資源,就連石油資源,孟享的腦海中也沒有印象。整個江浙根據地只靠着一個分基地來支撐。鼠一他們的游擊縱隊此時已經發展到了快三十萬人了。但武器和彈藥的匱乏就顯現了出來,更不用說依靠基地來鞏固海防了。
此時先鋒軍的海軍只是巡防到淮河一帶,在空軍的支持下,日本人也默許了這個局面。但海面艦船想要衝到長江口,都有些困難。先鋒軍的魚雷快艇和日本人的炮擊有過兩次衝突,雖然先鋒軍藉助武器先進和人多的優勢打了一個不分上下,但大型艦船一直沒有和日本人切磋一把。
至今先鋒軍的海軍還有些稚嫩,孟享也不會為了自己的一時衝動,而卻和日本人拼一個你死我活。
北邊的聯合戰區是因為有了眾多的巨炮和岸炮才守住了海防,但南邊沒有了分基地的支持,那麼多的海岸線就無從談起嚴密的防守。
通過奶牛們運送些輕武器和彈藥可以,但岸炮這樣的大傢伙,卻是很難。即使天目山的分基地自己生產,離開了分基地的直轄範圍,運輸和安裝、守護的巨大費用和精力也讓人頭疼。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孟享還不想和日本人的海軍來死拼。
這些都是應該留着給英美頭疼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9s 3.90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