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您就不要多想了,昌平覺得沒有什麼不妥,就按老爺說的辦吧!今天,老爺很高興,特地到家具作坊挑選了一些新款家具。」昌平公主道。
「昌平也贊同老爺的想法,兩對新人一塊辦婚事,老爺不偏不倚,連聘禮都一樣。這件事情,我看就定下來吧!」
「這——」
李俊生還想說什麼,被李夫人掐斷了話頭:「孩子他爹,你就不要多慮了,為仁、婉婉和大少爺、盛大小姐一起辦婚事,這是難得一遇的好事啊!為仁和婉婉能結為夫妻,這是天大的喜事,你應該高興才是啊!」
「爹,您說句話呀!」堯箐小姐望着盛老爺道。
「國凱兄和大太太慮事一向周全,我看這件事情可以定下來了,這麼大的事情,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商量呢?」盛老爺一邊說,一邊拍了拍李俊生的手背。
「行,恭敬不如從命。我就不矯情了。」
接下來,大家在一起商量了一些細節問題,最後,還定了下聘的日子:十二月二十二日,黃道吉日。
十二月二十二日辰時,四輛馬車停在譚家大院的台階下。
兩輛馬車頭朝東,這兩輛馬車是到盛府下聘禮的。
另外兩輛馬車頭朝西,這兩輛馬車是到劉家堡下聘禮的。
昌平公主、譚為琛、蒲管家、曹錕到盛府去下聘禮,姬飛和二墩子趕馬車。
譚老爺、譚為仁、冉秋雲、趙媽到劉家堡李家下聘禮,高鵬和南梓翔趕馬車。
昨天,譚老爺就派蒲管家、趙媽和二墩子上街採購聘禮,趙媽對當地的風俗習慣比較了解,該買些什麼聘禮,她最清楚。
每樣聘禮都是雙份,三個人回府的時候,十幾樣聘禮足足裝了兩馬車。
除了一馬車的聘禮,昌平公主和譚老爺還各帶了一萬兩銀票。
兩輛馬車駛進劉家堡的時候,整個劉家堡熱鬧非凡。
路兩邊站滿了迎候的鄉親。
馬車行駛到李家院門前的時候,衝出院門迎接大家的是李俊生夫妻倆、婉婉、金柱、銀柱和婉婉的兩個妹妹環環和青青。
昨天下午,婉婉就隨父母回到了劉家堡,按照當地的習俗,女孩子在出嫁之前和男方下聘前要回到父母身邊去的。
大婚之日,譚為仁要騎着高頭大馬,帶着花轎和迎親隊伍到劉家堡來迎娶新娘。
這正是婉婉所希望的,她也想在大婚之前和曾經養育了她十六年的父母家人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但譚為琛和曹錕反對婉婉這樣做,現在,譚家在明處,翟溫良之流在暗處,在接連遭遇兩次重大的失敗之後,對手絕不會善罷甘休。
笑面虎突然離奇地溺亡在春來院的池塘裏面,加上黑鷹的不辭而別,翟中廷和翟溫良父子倆可不是等閒之輩,他們應該會悟出一些東西來。
總而言之,對手絕不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謹慎一點為好。
譚家要借喜事掃一掃籠罩在譚家的晦氣,對手也不會閒着。
譚為琛不希望在大婚之前出任何問題,譚為琛和曹錕的話驚醒了譚老爺和昌平公主。
譚家大院接連出現的喜事沖淡了他們的戒備之心。
冉秋雲和李俊生也覺得為琛少爺言之有理。
於是,最後決定,下聘前一天和大婚前一天,婉婉要在劉家堡呆兩天。其它時間呆在譚家大院,規矩不能不講,但變通一下也是應該的。
所以,吃過中飯之後,婉婉要隨父母一起回譚家大院,李鐵匠也答應婉婉,臨近大婚的時候,讓夫人到譚家大院多陪陪女兒。
婉婉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她愉快地接受了長輩的安排。
兩輛馬車走到村口的時候,早有人到李家來報信了,當時,婉婉、母親和兩個妹妹正在廚房裏面忙着呢。
李家的院門外聚集了很多鄉親。鞭炮噼里啪啦地響了很長時間。
譚家的聘禮竟然有滿滿當當的一馬車,鄉親們個個目瞪口呆。
高鵬、南梓翔、金柱和銀柱將聘禮抱進屋,放在兩張大床上。
當譚老爺將一張一萬兩銀票遞到李鐵匠手上的時候,他激動的說不出一句話。
按照習俗和規矩,聘禮是不能不收的。
譚老爺早就想好在聘禮上做點文章,李鐵匠一家是本分忠厚淳樸之家,一下子給一萬兩銀子,他們會很不自在,會想方設法地拒絕。
以聘禮的形式,李鐵匠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李家的房子確實應該好好翻修一下了,有了一萬兩銀子,翻修房子就變得容易多了。
李家送給譚家這麼好的兒子,譚老爺打心眼裏面感激不盡。
李家在困頓貧苦之中養育婉婉十六年,沒有讓她受過一點委屈,譚老爺心存感激。
這也是他安排為仁和為琛一塊完婚的原因。
當然,譚老爺還有另外的想法,別人也許猜不透,但昌平公主心裏面最清楚。
這些年,老爺的生體一直不怎麼好,這段時間,譚家大院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如果不是琛兒失而復得,回到父母的懷抱,老爺的身體恐怕很難承受。
隨着琛兒認祖歸宗,老爺的精神狀態確實好了許多,但身體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轉。
所以,老爺希望早一點看到為琛和為仁兩兄弟成家立業。眼下,昌平公主只想兩件事情:
第一,儘量按照老爺的心愿行事。
第二,希望老爺的身體一天天地好起來,譚家的生意,有為仁和為琛兩個人打理,老爺完全可以全身而退了,這樣。老爺就可以靜下心來調養身體了。
李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席間,譚國凱和李俊生夫妻倆談到了翻修房子的事情。
其實,李俊生早有翻修房子的想法,現在,兩個兒子在譚家的藥鋪和家具作坊當夥計,單憑他們每個月拿的工錢,攢個一年半載,就可以將房子翻修一下,還可以加蓋幾間。
譚國凱已經把話撂下了:「翻修和加蓋房子的事情,交由為仁全權處理。開春以後,就可以動手。」
李俊生則表示,翻修和加蓋房子的任務由他和金柱、銀柱就可以了,譚家的生意頭緒多,翻修、加蓋房子這種小事,用不着勞煩為仁。
有了譚老爺這一萬兩銀子,老爺和太太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李俊生還想在翻修、加蓋房子的同時把劉家堡的學堂翻修一下,學堂的房子破敗不堪,早就該好好翻修一下了。
吃過中飯以後,李俊生領着譚國凱、冉秋雲和譚為仁到學堂轉了轉。
唐先生雖然已過古稀之年,但眼睛很好使,他竟然還能認出冉秋雲。
以前,冉秋雲都是在這裏偷看女兒婉婉的,學堂也曾修繕過一次,修繕的銀子就是冉秋雲給唐先生的。
冉秋雲和李俊生都對唐先生心存感激,婉婉寫的一手好字,讀了不少書,明白了不少事理,全賴唐先生的培養和*。
李鐵匠決定拿出兩百兩銀子給唐先生作為生活補貼,唐先生在學堂服務了將近四十年,他大半輩子安於清貧,堅守為師之道。
現在,年事已高,身體也不怎麼好,李俊生還要拿出五百兩銀子給唐先生修繕房子。
銀柱還領着一行人到一品軒的家具作坊轉了轉,家具作坊早已空無一人。
只留下一個老頭看門,實際上是看一些還沒有來得及處理的木料——這些木料堆放在院牆一角。
作坊的廠房已經被尼姑庵收回,所謂廠房,實際上是尼姑庵的殿堂。
早些年,由於饑荒和戰亂,尼姑庵被破壞的很嚴重——幾個大殿裏面的菩薩早已經屍首全無。
因為入不敷出,一些尼姑另尋活路去了,最後只剩下慧靜住持和止水師徒兩人。
為了維持生計,慧靜住持才將紫霞殿和紫霄殿出租給馬嘯天和翟溫良做了家具作坊。
現在,靜水庵又來了兩個尼姑,慧靜住持通過化緣積攢了一些銀子,她想請造像師把原先被毀壞的塑像全立起來。
後來,譚老爺和昌平公主聽冉秋雲說,李俊生將一千兩銀子捐給了水月庵。
原因是在婉婉六歲那一年,因為鬧饑荒,李鐵匠的幾個孩子曾經在水月庵喝過一段時間的粥。
水月庵在食不果腹的艱難歲月里不止一次向劉家堡的村民施過粥。
吃過中飯以後,李俊生和婉婉領着譚老爺一行到譚家的檀樹林轉了轉。
現在,檀樹林由李俊生照看,這片紫檀的樹林在六年左右,再有四五年,一部分紫檀就可以砍伐了。
最大的紫檀已經有碗口粗了。
每一棵樹上都有一個號碼,李俊生將所有的紫檀進行了編號,短短几天,李俊生已經數了兩遍,這片紫檀林一共有一萬一千三百七十九棵。
李俊生將紫檀林分成九個部分,有三個部分已經完成了編號。
譚國凱對李俊生的做法非常感動,給一萬多棵樹編號,這要花很多時間,下很多工夫。譚家的紫檀樹林已經生長了很多年,給樹編號,這還是第一次。
「親家,給樹編號,這要花很多時間,太辛苦了。」譚老爺道。
「太辛苦?這比我打鐵輕鬆多了,編上號,我心裏就有數,看起來也方便些,只要我在這片樹林裏面走一圈,我們就知道少不少。」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99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