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月如應該是得了母親或者奶娘的指點,在那方面總是主動迎合。筆硯閣 www.biyange.net
估摸着是想早些為黃家留後。
沒法子,壓力山大!
阿琪多蘭、寶勒爾、葉惠玲、小九、左芳蓮,黃毅身邊的侍妾不少呢。
這些女人不僅僅漂亮還各有各的本事。
耿月如是擔心黃家長子庶出成為隱患。
所以她聽從了有心人的點撥,為了早日懷上嫡長子而努力,為此不惜紅着臉做了很多羞死人的動作……
黃毅因為耿月靈年紀太小,並沒有圓房,但是經常把她抱在懷裏……
每一次都讓小蘿莉臉紅心跳呼吸急促,甚至於拉着黃毅暗示那啥啥。
快樂總是大不同,有的時候點到而止、淺嘗輒止的感覺比吃干抹淨更讓情趣多添幾分……
反正黃毅僅僅是逗一逗她,不肯繼續深入。
總而言之,耿月如和耿月靈嫁來根據地後是真心覺得快樂,甚至於遠超待字閨中之時。
如今她們倆不僅僅為根據地採購物資、銷售產品,還利用耿如杞的人脈和權力為根據地弄能工巧匠。
根據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有的正兵、大工匠都是拖家帶口落戶興和城。
戰士、工匠立功了,全家光榮,全家得益!反之禍及家小。
崇禎五年的根據地蒸蒸日上,隨着人口的增多,識字讀過書的、有一技之長的人數倍增!
製作望遠鏡的大工匠已經有了八個,其中有五個是耿月如和耿月靈弄來的。
有了原材料、增加了大工匠,望遠鏡的產量當然增加了,現在基本上做得到一個把總配備三支單筒望遠鏡。
興和軍編制跟大明邊軍編制差不多,一個步兵小旗包括小旗官在內十人,一個總旗五十人外加總旗官一人、鎮撫官一人、文化教員一人。
文教員是興和軍獨有,而且是每個總旗都有。
總旗文教員跟總旗官平級,百總文教員跟百總平級以此類推。
文教員不負責打仗,他們教戰士們識字算術,負責戰士們的思想指導。
一個百總兩個總旗算上百總、鎮撫官、文教員等等一百一十二人,一個把總三個百總,一個千總三個把總……
炮兵、騎兵人數的編制靈活一些,但是相差不大。
一個把總三百多人才配備三支望遠鏡,都當寶貝似的。
把總和把總鎮撫官、文化教員甚至於命令領用的戰士,丟了性命也不能丟瞭望遠鏡。
如果實在保不住,也得在臨死前砸瞭望遠鏡!
戰士還就能夠理解並不牴觸這樣的命令。
因為他們都知道瞭望遠鏡的妙用,有些甚至於親眼看見小心翼翼的敵方哨馬依舊走入興和軍的包圍圈。
戰士們當然擔心敵人有了這種神器,用同樣的法子對付自己。
裝備了團炮、望遠鏡,再有騎兵突襲和堵截,敵人對我軍一無所知,我軍對敵人洞若觀火。
打強盜山匪掏他們的老巢相對容易多了。
興和軍不以殺戮為目的,依舊是呼喊投降免死的口號,簡直是勢如破竹。
前來登萊平叛的朝廷兵馬跟歷史上有了偏差。
最主要的是少了總兵金國奇、副將靳國臣、祖大弼,以及祖寬、張韜、吳襄、吳三桂等等將佐率領的五千關寧軍。
還有東江鎮總兵官黃龍以及李惟鸞、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等現任東江鎮將領沒有參加陸戰!
黃毅率領興和軍一舉擊潰叛軍佔領叛軍營地,大大鼓舞了明軍士氣。
敗軍之將天津總兵王洪、通州總兵楊御蕃、昌平總兵陳洪範等等將領覺得時機到了。
他們紛紛率領家丁參與追擊。
這些將領們追敵僅僅是虛張聲勢,招降納叛擴充人馬才是目的!
他們不僅僅是接受叛軍投降,還收容土匪、毛賊。
當然,強拉壯丁這種事兒也沒少干!
沒多久,幾個總兵官的人馬數量又超過了兩萬。
這就是明末的特色!
官兵、賊兵、叛軍都禍害地方,官兵打輸了舉手投降立刻成為叛軍。
叛軍發現打不過官兵選擇投降,轉眼間又成為了官軍。
天津總兵王洪、通州總兵楊御蕃原本被叛軍打散的人馬居然有三分之一又回來了。
劉宇烈發現興和軍戰鬥力超群心安了,所以膽氣足。
他居然不再枯坐在萊州城裏長吁短嘆。
而是督促王洪、楊御蕃、鄧玘、陳洪範等等將領率領三萬餘明軍往登州逼近。
今非昔比,此時的劉宇烈威望比以前高多了。
那是因為他跟總兵官陳洪範、楊御蕃、鄧玘沆瀣一氣謊報功勞。
再有朝中的門生故吏以及同年、坐師幫忙運作,不僅僅是他免於罪責,幾個大敗虧輸的總兵官也成功脫罪!
於是乎文官們兵餉、軍糧的漂沒照收不誤,武將們兵血照喝!
能夠讓麾下得好處的上官誰不擁戴?
總督大人命令出城追擊剿滅叛軍,大家當然併肩子上啊!
陳洪範、楊御蕃、鄧玘等等將領沒有利令智昏,知道自己部隊有幾斤幾兩。
他們當然是擺開架勢做個樣子,並不敢過於接近叛軍。
劉宇烈也懂得適可而止,並不逼迫麾下的將領。
但是掌握一條,叛軍放棄一個地方,他就命令陳洪範幾個快速率領兵馬佔領。
然後就給朝廷發出捷報,吹噓我部不辱使命血戰數日終於收復某地……
本來就被叛軍禍害得流離失所的半個山東再被官軍梳理一下,真的是暗無天日!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絕不擾民還治病救人的興和軍被太多登萊百姓、遼東流民看在眼裏記在了心裏。
很多很多眼看着活不下去的登萊百姓和遼東流民逃來興和軍控制的地方求生存。
還好,黃毅有上帝視角,知道明末烽火遍地的最主要原因是飢餓!
所以他有危機意識,特愛搞糧食攢糧食買糧食。
興和軍將士們在他的帶領下,當然鑽研此道,在群策群力下,總結出了很多寶貴經驗。
每一次打山賊、土匪時都進行細緻偵查,制定圍剿計劃。
但凡打下賊寇的老巢,都要仔細搜索,有必要時甚至於挖地三尺!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1s 3.95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