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節,朝野共賀,晚上,整個一大家子都來給朱棣祝壽,小孩子也不怕他,鬧的很,朱瞻基帶着兩個孩子三個媳婦見過朱棣。
兩個小孩見到這麼多人都很興奮,很快就被調皮的姑姑們牽走了。他給朱棣削了一個蘋果,蘋果較小,肉卻結實,糖分很足,咬一下,滿口生津。
「爺爺,蘋果味道還不錯吧?」
「平時都捨不得吃。」朱棣邊吃邊讚嘆嘴裏還嘟囔着。
「聽說蘋果是很早以前從哈密那邊傳過來的,跟海棠果是一個變種。」
「哦,還有這樣的事情?」
得意於朱瞻基新鮮吃食的傳播,宮裏的菜品也有一些變化,比如醬骨頭,烤魚,烤羊肉串,炸小黃魚當然還有燒香菇,毛豆腐,長壽菜,胡瓜,烤鴨,燒雞,糟肉等等,也難得奢侈一回,也是朱瞻基提議着,來一個家庭聚會。
大家也沒有那麼多規矩,跟平常人家過壽一樣,酒足飯飽之後,爺孫三個難得地聚在一起喝喝茶,消消食。
「茶是個好東西啊!」
「茶樹長在貧瘠的山崖,獨享天地之精華,堅守着自己的理念,生生不息,樂於清貧而散清香,使人清醒,象徵着君子也!唯獨少了一股霸氣?」
「何為霸氣?」
「春秋戰國七雄為霸,霸者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今者天下叛逆不斷就是缺少王霸之氣。」
「兒子,你又在胡說八道。」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秦始皇那個年代吧,極西之地有一個大國,叫古羅馬帝國,周邊地區都被蠻夷包圍。
其時國君克蘇狄,後來由他的繼子尼祿接替了王位,尼祿在其臣服的凱特爾國王死後消滅了他的國家,並將他的家人倫為奴隸,其大女兒叫布狄卡,不甘受辱,在尼祿親征大不列顛的時候,發動起義,焚毀京都,殺死平民。
等尼祿返回的時候,布狄卡已經燒毀了十幾座城市,殺死平民上百萬,雖然最後尼祿打敗了布狄卡,但是羅馬帝國從此以後走向沒落,再也沒有能力來對付蠻夷了。」
「看來外國的歷史也有可借鑑之處,那你覺得該如何來對付蠻夷呢?」
「我們絕不能小看蠻夷,特別是北方蠻夷部落往往就是我漢朝的起禍之源,必須要將根源給挖掉,才能夠長保我朝龍脈。君子雖然好,但是少了進取之心,難免以後會受辱啊。」
「太子你認為呢?」
「皇上,天下百姓久受征戰之苦,本應當修生養息,以蓄國力。」
「時候不早了,早點回去吧。」
好久沒有去軍營了,這一天,朱瞻基進來查看,一切都按部就班,他走到了一個百人隊,卻發現他們都在磨佯工呢,原來是胡瑄帶隊,人都不知道去哪兒了,然後就讓人將胡安和胡瑄哥倆叫到了他的辦公室,不一會兒他們兩個就到了。
他從牆上取下大弓,想要用力掰斷,掰不斷,又紮緊馬步,卯足了勁,額頭上的青筋都要爆了,只見猛地一聲「嘚」,咔擦一聲,一把精良的大弓應聲而斷,兩哥倆張大了嘴巴驚呆了。
其實這個弓,他早就做了手腳了,中間被他戳了一個洞,不然的話,也沒有試過,也不清楚。
「這把弓就送給你們,古代有子不學,斷機抒的故事,我也送把斷弓給你們,希望你們引以為戒。既然進了兵營就要令行禁止,就要好好練習殺敵本領,熟讀兵法策略,不可以藐視法令,胡作非為。明天起,胡瑄你就從小兵開始,不可以有一丁點放鬆。」
不一會兒急促的戰鼓聲響起來了,六千士兵排成了一個大大的方隊,現在幼軍只有這麼多人了,其他的大多被送往金州了,朱瞻基來到高台,幾千雙眼睛都看着他。
「莊立萬。」
「到。」
「出列。」
「是。」
「口號?」
「首戰用我,用我比勝。」
「歸列。」
「是。」
「今天我來到軍營,大部門士兵都表現很好,但是也有一小撮人訓練松松垮垮,磨佯工,士兵們,這裏是軍隊,訓練是為了戰時少流血,如果有人喜歡安穩地日子,就不要到軍隊裏來,你們是要軍功還是要媳婦?
你們現在留下來的人都是嚴格挑選出來的,也許明天你們就要上戰場了,不要掉以輕心,大丈夫何患無妻?解散!」
六月份的時候,醫生說悅兒已經懷孕三個月了,這時候朱棣的身體已經急轉直下了,整個下肢都腫得老厲害了,連盛寅都說沒有辦法了。這天皇帝召來太子和太孫,有些事情要該交代了。
「太孫你來說說為什麼要遷都北京?」
「我自然明白爺爺你的意思了,遷都北京確實便於打擊蒙古外族,決斷更快捷,當然也利於敵人攻打,就像脖子露在外面一樣。」
「不錯,正合我意。」
「我朝通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口逐漸增多,國力漸強,而殘元勢力處於最低谷的階段,正是打擊他們的最佳時期,可不能留下禍患,而北京就是指揮之所,糧草轉運之所,窮其三代,為後人留下長久的氣運也是值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有志氣!那你怎麼去解決糧草的問題?」
「我們要想拿下草原就只有一個辦法,做草原人,住在帳篷里,喝馬奶,吃羊肉。除此之外,別無它法,要想國運長久,別無它法。
當然往草原上運糧食那就更好了,在宋朝,國家武備精良,賦稅充足,而他們的耕田面積反而更少?難道宋朝因為強敵不多,打仗少?這些都是藉口,只要下定決心,沒有什麼不能辦到的!」
「言之有理,太子以為如何?」
「只要韃靼臣服,又何必勞民傷財呢?」很多朝臣將蒙古遊牧民族統稱韃靼。
「我將是快死之人,以後怎麼樣就靠你們了,希望瞻基你能夠完成你的功績,保我大明的國運,來,這是我留給你們的,希望你們能夠做到。」
這時候太監鋪開了一副字,上面寫着:「天子守國門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
朱棣又召來秒錦皇后,希望她將來能夠輔佐好太子,將後宮管理好。
「皇上,你不要我等姐妹為你陪葬可好?」朱棣想了好一會兒,才回答了她。
「我答應你就是。」
七月十五日,皇上有恙,大家都前往龍榻跪守,太子,太孫,皇后居前,大臣靠後。
「天下交給你了。」
「基兒,有惡鬼索命,爺爺要先走了。」他緊緊地抓住朱瞻基的手,這時候秒錦上前來,一把抓住他的胳膊。
「皇上你說一句話呀!」朱棣看向她,已經說不出話了,全身強烈地顫抖着就這麼走了。
「皇上,你說話呀,皇上,你說呀!」
皇帝駕崩天下白,秒錦找到太子,讓他取消陪葬,說是皇上先前已經答應了。太子說這個他不能決定,秒錦就說朱瞻基知道。
「當初確實皇上答應了皇后三件事情,第一就是後宮由皇后做主,
第二,皇上不可干涉皇后做的任何事情,
第三,皇上答應皇后要求的一件事情。
皇上應該是答應了皇后了的,當時有太監宮女在場嗎,應該可以作證的,我看這樣好了,選五個吧。」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最後選了韓妃,任妃,呂婕妤,王美人,盧美人五人殉葬。
皇帝即逝,全國戴孝三天,朝臣服孝二十七天,罷朝七日。
太子和大臣商量諡號,商量了三天,最後定為「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這個前面的都算實話,後面的文皇帝,可能是因為組織編撰了《永樂大典》,也算沒有埋沒了他的功勞。
其實何止這些,果敢堅毅,這一點就無人能及,勤政愛民,幾十年如一日未曾懈怠,又有誰能夠做到呢?節儉節制,能夠自製,知人善任,厚待武將,思想開放,至於說暴虐,跟他的治國理念有關聯,要想不殺人,而完成這麼多的事情恐怕不是一個『難』字就能夠描敘的。
後世多詆毀他殘忍,可是是他編撰了《永樂大典》,他禮遇衍聖公,推崇儒教,真正的一些敢言直諫之人,他也沒有殺,他的言路並沒有被封鎖,吏治還算清明,百姓能夠得以存活,也算了不起了。
他以八百將士起兵,面對朝廷的絕對優勢,絕大多數爭戰都取得了勝利,整整四年,他是如何取得燕京地區老百姓的信任的呢?難道他們不怕死嗎,據統計,燕京人口因為靖難之役減少了十幾二十萬。
還有一點就是好大喜功這一點讓很多人詬病,致使太子繼位之後,很多政策都更改了。
八月二十日,皇帝靈柩出京前往長陵。長陵因山勢築起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建有十幾個關口,還建了城關、敵樓,駐軍守衛。光是地宮就花費了四年時間,主殿陵恩殿所有木材全部採用金絲楠木,殿內有一米多直徑,十幾米高的金絲楠木支起,總共有六十根。
朱瞻基除了給朱棣守了幾天陵,送靈柩出京外,就在府里呆着,禁慾,禁美食,他知道太子不久之後也跟着去了,他要加緊謀劃了。
八月初,夏原吉建議改南京為京師,罷西洋。
十六日,恢復三公和三孤官。改用鈔中鹽制度,滄州鹽每引鈔三百貫,河南、山東每引一百五十貫,福建、廣東每引一百貫。輸鈔不問新舊,支鹽不拘質次。
增加諸王歲祿。
十月罷金銀交易之禁,並廣收民間鈔入官,凡昏爛鈔幣全部焚毀。又增加肆門攤諸稅,折收舊鈔,罷兩京戶部行用庫,待鈔法通後仍復其舊。
十一日,封朱瞻基為太子,其兄弟俱封王。
這個夏原吉膨脹了,新皇帝也太那個啥了,對其簡直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一個時代落幕了。
喜歡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96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