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滿最後的舉動,反而讓他走向了末路。
因為余滿的動作非常顯眼,其他人都在拼命作戰,只有他想要逃走,所以在場的大涼軍將士認出了他很可能就是漢中軍的大人物。
那怎麼能讓他跑得掉。
余滿的親衛作戰能力非常強,竟然一時擋住了大涼軍的將士。
不過,大涼軍士太多,除了最前面的人要跟余滿的親衛硬拼,後面還有兵士,他們直接對準了余滿,彎弓搭箭,數道箭同時射出,其中兩支箭矢,正中余滿的後背。
余滿一聲慘叫直接栽倒在地,血流滿地。
等到大涼軍將這些余滿的親衛打敗或殺或擒,余滿也早就已經失血過多而亡了。
大涼軍仔細審問了這些親衛之後,才知道剛剛射殺的竟然就是自封為「漢中王」的余滿。
可惜,他們若是早知道的話,應該盡全力生擒余滿才對,那樣還可以將利用他的身份,做更多的事情。
不過,項陽自然不會因此責怪手下將士,能將余滿射殺,依然是大功一件。
隨着城內死守在幾個關鍵據點的漢中軍將士都知道自家主公已經身死,士氣瞬間崩潰,要麼自己就選擇投降了,要麼就等待着大涼軍將他們的防線擊潰。
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項陽總算是領大軍平復整個漢中城內的抵抗,現在完全掌控了漢中城。
當項陽剛剛下令大軍進軍漢中之時,何人能想像得到,僅僅幾天時間,他們就能取得如此戰果。
從理論上來說,現在項陽等於已經為大涼王朝收復漢中。
當然,實際上他們還未能成功。
漢中被攻克的消息傳播開來,震動周圍所有的城池。
不過,這些地方官吏卻並沒有直接投降,而是緊閉城門死守不出,他們都在等待。
等待着張越率大軍回援!
漢中之地因為四周都是敵人,而且四面都有險要關隘防守,所以大量兵力都在四邊的險關之中。
比如說冬陵關擁兵足足兩萬餘,但是漢中城內卻只有一萬守軍,而且並非精銳。
張越雖然進攻荊州遭遇大失敗,手頭上能湊起來八萬大軍,他在上庸留下兩萬,趕緊領着六萬大軍向着漢中殺過來。
從漢中的潰兵那裏,他已經知道了大戰的大體過程。
敵軍既然是自冬陵關攻過來,很有可能就是關中的勢力。
岳虎軍與他有些聯繫,應該不會突然對漢中軍翻臉,那麼這些敵軍很可能就是殘存的大涼王朝。
真是沒想到啊,大涼王朝的實力竟然恢復到這種地步了。
之前他曾經聽說,在關中戰場上,岳虎軍縱然掌控着八十萬大軍,竟然還是在大涼殘軍的手上接連吃虧,反而丟掉了小半個關中地盤。
看起來,大涼軍是真的已經站穩腳跟了。
即使如此,他們能派來漢中的軍隊數量也有限,從他們攻取冬陵關與漢中的某些細節也能得到印證。
這就是張越軍的機會!
敵軍的進攻非常唬人,但是拋開表面的震驚,冷靜進行分析的話,就會發現大涼軍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存在着極大的破綻。
首先他們急襲漢中,一路沒有停歇,立足不穩。
其次,他們的兵力不足,又要分守兩地。
漢中現在還沒有城池向他們投誠,也就意味着冬陵關和漢中城兩處等於兩座孤城,不但無法策應,還分散了敵軍的兵力!
對於漢中軍來說,雖然有些地方都接到了消息,但是大家還處於最初的震驚之中,同時對於張越的大軍還有着極高的期待。
只要張越能把握機會,快速領軍收復漢中與冬陵城,那麼就能快速安撫人心,漢中雖然受到重創,依然能穩固自守,恢復元氣。
想到這裏,張越信心非常充足。
可惜的是,張越最大的弱點就在於時間,拖得越久,越會動搖人心,而且據說大涼軍已經得到了許伯安的投靠,那麼久拖必生變。
漢中之內,許伯安的門生故吏不知多少,本來他們就心向着這個漢中的「叛徒」,很可能被許伯安說動出現異心。
更不必說此刻敵軍竟然把漢中攻下來。
後勤方面,漢中也極度依靠漢中城附近的良田。
四面險關都地處於山勢之間,根本不可能大規模種糧,他們只能依靠着原來的軍糧硬撐,時間拖得久了,必定缺糧,即使勉力支撐,也會影響到大軍士氣。
所以,張越不可能把上庸等地的大型器械運過來。
漢中城的險要還比不過上庸城,但是這到底也是漢中之郡城,有着高大的城牆與防守器械,冬陵關就更不用說了,它是倚山而建,而且山道險要,哪怕從冬陵關南邊想要攻破也不容易。
張越立即將手下大將集中起來,現在他們必須要立即決定主攻哪路。
為了防止攻城一個方向時,背後會被另一路敵軍偷襲,所以張越肯定需要分兵同時進攻漢中和冬陵關。
這就需要分清主次,漢中城與冬陵關,到底進攻哪裏。
其實張越大軍根本沒得選。
若是他們可以打得貪心一點兒,那自然能進攻冬陵關,收回冬陵關之後,整個漢中通往外面的道路全部被封住,他們可以全力攻打漢中城,再多的敵軍也跑不掉了。
問題是,張越軍必須要立即收復漢中才能穩定民心軍心,他們若是先攻冬陵關,白白把士氣消耗在了險關之下,若是傷亡過大,更加不堪設想。
幾位大將都是同樣的意思,無論如何也要先打回漢中,冬陵關持續掌控在敵軍手中,的確是個大問題,但只能等拿回漢中城,穩定軍心之再才考慮了。
張越卻有些不甘心:「漢中城乃我軍要害,但是我已經收到消息,大王在城破之日就已經身死,所以就算打回漢中城我們也救不回大王了。」
「我軍現在必須要先進攻漢中城,敵人未必沒有料到這種想法,所以,我料定敵軍的兵力分佈,必定是漢中城人多,冬陵關人少。」
其他將領稍作思索,也認同了張越將軍的看法。
大涼軍最新的行動就是攻下漢中城,所以,他們在此戰之中必須投入重兵,之後,沒有收到任何他們進行大規模兵力調動的報告。
那麼,現在敵軍主力必定還在漢中城。
張越續道:「我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完全放棄進攻冬陵城還是太可惜了,我有意分兵兩萬進攻冬陵關,剩餘三萬之眾進攻漢中城,大家以為如何?」
本來,很多將領都傾向於分出一萬兵力到冬陵關的方向。
這一萬兵力當然不可能用來攻城,就逄牙只有數千人穩守,也不會被攻破。
一萬人,只能建立起防線,避免被冬陵關的敵軍偷襲到漢中攻城部隊。
但是,若有兩萬之軍,再加上周圍的縣城派出役夫,那就有真正威脅冬陵關的實力了。
張越看了看眾將,最後把這個重任交到了漢中大將王平手中。
王平其實並非張越的心腹部將,從資歷上來說,王平也是最早跟隨着余滿的漢中大將,幾乎可以與張越平起平坐。
以在軍中的勢力而論,王平曾經甚至稱得上張越的對手。
若在平時,張越是不太想動用王平這位大將的。
但是,他之前領軍出征,手下親信的將領表現都很差,根本難以負擔起獨當一面的責任,現在他只能倚仗這位老將。
而且張越知道只有以王平的資歷才能彈壓得住手下諸將,不會被許伯安有機可乘,勸服某些將領背叛。
王平雄壯的身體站了出來:「末將必定不辱使命!」
王平知道此時關係到漢中軍的危機存亡,不會再挑張越的麻煩。
而且他們的心裏很清楚,余滿已死,接下來能接漢中王位置的,很可能就是張越,王平就算再不識相,這時也要給張越面子。
張越滿意地點了點頭,好言撫慰鼓勵王平。
兩方分兵,張越親自帶着四萬大軍兵圍漢中城!
……
項陽攻克漢中城之後,立即就轉為防守。
他手頭上只有一萬多兵力,又要防備城內的意外反叛,又要進行守城,按理說這點兒兵力是絕對不夠的。
但是項陽頭腦清楚,把防備張越大軍的反撲擺在第一位,
項陽的辦法是,根本不給城內的大家族反叛的機會。
他直接在幾條主要的大街巷外面堆滿了引火之物,然後各埋下一隊將士。
這樣的態度就是擺給那幾個可能擁有私兵的大家族看的。
若是他們敢在防守漢中的大戰時輕舉妄動,那麼這些街道直接會先被燒掉,別說他們的家業毀於一旦,這些人根本就沖不出街巷,自然不可能衝到城牆下搗亂。
之後,項陽心安理得地將大部分將士調到城牆之上,不再擔心城內的狀況。
那些擺在道路上的引火之物其實只是第一層措施,也是為了威懾住心有異心的家族,真正隱在後面的還有兩層殺招!
第一層,是許伯安提供的人脈。
項陽在攻克漢中的第一時間,就跟幾個家族的家主見面,通過許伯安的書信引見,與他們達成協議,必將保障這幾個大家族的利益,但是他們非但不會反抗大涼朝廷,還要秘密監控着其他的家族。
第二層,則是埋於主道上的炸藥。
若是敢於反抗的家族把注意力都放到擺出來的引火之物,那麼他們必定會踏中隱埋的炸藥!
(本章完)
7017k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4s 3.8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