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王朝延續數百年,自有威名震於海外,即使是南海之民,也有敬畏之心。
而且,他們跟中原間的往來更少,也因此,他們對於大涼王朝現在的亂局感受不深,反而沒有動搖這種內心的敬畏感。
聽到大涼王朝竟然已經出兵至荊州,而且在他們得到最新消息之前,就已經滅掉了荊州當地的諸侯,更加讓他們震憾。
「大涼王朝正是大涼王朝啊。」
大漢感嘆了一番,旋即又喜又憂地道:「假如我們能得到大涼王朝之助,區區交州鄭氏,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但是,中原人一向看不起我們海上的人,更何況大涼王朝乃是中原正統,只怕他們的眼裏只有中原富饒之地吧……」
大漢心情激動,喜的是他們原來的「計劃」是行得通的,憂的則是期望中的「幫手」似乎太高高在上了,他們未必能高攀得起啊。
所以,大漢也露出了更多的信息。
項陽看到對方果然有意聯合,微笑道:「大涼朝廷乃是天下共主,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你們願意投向朝廷,還怕朝廷不幫忙?說不定最後還能得到一個封賞呢?」
大漢嘆道:「那感情好,但是人家高高在上的,說不定我們想投向大涼王朝,人家也看不上呢?嗯?莫非閣下有什麼門路,能攀得上大涼王朝?」
大漢有些遲疑地看着項陽。
最開始,他們只是想要從項陽等人身上搞清楚中原的情報,現在他才仔細留意對方的穿着,發現他們的衣料不錯,而且舉止行態也非常人。
現在回想起來,剛剛他們被這麼多的族人包圍,好像也沒有半分慌張之色,這種舉動可不像是商人,反倒像是經歷過戰場的將軍。
項陽淡淡地道:「門路自然是有的,我們之中就有朝廷特使!只要特使點頭,你們說大涼是否接受你們的投靠?」
「什麼!」
大漢猛地一驚,趕緊把項陽的話翻譯給同伴們聽。
三女同時抿嘴一笑。
陛下的說法是沒有問題的,按理說,楚清清楚媛和孫月影都算得上是朝廷特使,只不過陛下故意隱瞞了最重要的消息。
在他們的隊伍之中,有一件大涼皇帝呢!
項陽的話術不僅於此,他還成功地引導了對方的思考。
按對方所說的意圖,他們應該是跟交州鄭氏敵對關係,所以希望得到中原勢力的「支持」,以地理而論,自然是荊州與揚州的大諸侯。
不過,看他們對徐凌風的態度非常微妙,所以大涼軍與之聯合勢在必行。
但是!
這本來不意味着對方必須要「投靠」大涼王朝,向朝廷稱臣。雙方聯合本來有多種方式的。
但是,由於巨大的「驚喜」,再加上項陽的成功引導以及大涼王朝的正統地位,這些南海之民自然而然地覺得,要得到大涼王朝的支持,他們就必須要投靠大涼王朝才行。
當然,項陽的策略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些冒險。
他們對於這幫人的情報太少。
假如說,這幫南海之民並沒有被逼到無可選擇的份兒上,或者他們屬於極度自傲的部族,那項陽的說法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對於前一種可能,項陽還是有不小的把握——假如不是被逼得狠了,南海之民絕對不可能深入到這邊的大山深處!
最後,大漢又等來了幾位重要人物,其中一部分同樣會說大涼話,經過了商議之後,他們總算達成一致。
大漢主動站了出來:「幾位,我們已經商議過了,願意向大涼稱臣,只要能打敗交州鄭氏,我等永世不會背叛。」
「只不過,幾位突然經過交州,口說自己乃是大涼朝廷的特使,我等要如何相信?」
他們還是遠離中原,並不懂得規矩,或者是太直實。
「假如」打敗了鄭氏就不會背叛,那豈不是暗含着無法打敗鄭氏,他們會另投他主?哪有這麼跟朝廷許諾的?
項陽也是無奈,也不能因為人家說話太直實就降罪吧?
楚清清站了出來,也裝作沒有聽到他的前半句「口誤」,直接答道:「很簡單,我等只要回到荊州,朝廷立即就會下達旨意對你們的部族進行封賞,並商量對付鄭氏的具體細節。」
「你們只有接到朝廷封賞之後,才算是朝廷的臣子,並配合朝廷旨意行動,在此之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自然也不用怕我們是假的啦。」
懂得大涼話的幾位首領都不由得點了點頭,雖然未能完全取信,但也算釋去他們的疑慮。
項陽心中一動:「其實還有更快的驗證辦法。」
「我等本就是針對南疆而來,你們的目標也是交州鄭氏,既然天意讓我們撞到一起,那就是要做出一翻大事情!」
「只要你們願意聽從我們的計劃,現在就能重創交州軍,達到你們上岸的目的,同時我們也能在朝廷之中立下大功,皆得其利,如何?」
眾首領眼前一亮,感覺項陽的主意更好。
對方看起來就不是好惹的,現在自己承認乃是大涼特使,更讓他們肯定這些人上過戰場,說不定還是大涼軍的大將。
南疆之人,本就對於男女之別看得很輕,女子也有上戰場當首領的,南海之島就更不用說了,對於楚清清等人並無輕視。
他們覺得項陽等人既然是專門針對鄭氏而來,自然有對付他們的辦法,不妨先按他們的計劃行事。
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指揮自己等人行動,必定要跟眾部族戰士在一起,也就不需要擔心這些人瞎出主意之後偷偷開溜。
假如在行動過程中,發現他們有什麼不對,根本不是大涼的使者,隨時可以取他們的性命。
幾個首領又一合計,非常爽快地答應了項陽的計劃,唯一的要求是,要將項陽等人分開。
出謀劃策的項陽與楚清清跟他們的首領們在一起,孫月影等人另行安排,但大漢保證不會為難她們。
這也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正常的防範手段,項陽稍一撇眼神兒,一旁的楚媛對他緩緩點了點頭。
有楚媛跟他們在一起,再加上楚家的幾位好手,對方即使人多勢眾,想要無聲無息地解決掉他們也是絕不可能的。
項陽不動聲色地通過各種話術佔據了主動的位置,他們顯露出的見識與談吐,使得南海眾人不自覺地以他為中心,聽從他的各種安排,同時也服氣於他的指揮。
這帶給項陽極大的便利,比如說他可以輕鬆地從南海部眾們的口中搞清楚,他們從登岸到現在與交州軍的戰事情況,交州軍的戰力判斷,兵力分配,南海郡的防衛情況以及……項陽本人最在意的稻米情報!
沒錯!
他們終於從南海部眾的口中得知了稻米的存在。
一切都如項陽所料,在這個世界也存在着稻米這種作物。在南海之地,甚至包括交州的部分地區,都有稻米生長,而且產量非常不錯,達到一年兩熟的地步。
據那個名叫葛那夫的大漢所述,他們的百姓都不需要專門地耕種,只要在合適的地里把稻米一撒,然後睡着大覺就能等到完全成熟。
當然了,此時的稻米還沒有經過任何的品種改良,完全就是野生野長,在口感和香味上肯定不能跟項陽穿越前的時代相比。
不過對於大涼的百姓們來說,能填飽肚子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好糧食。最多在往中原推廣的時候,需要花費些精力和時間來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
楚清清則在旁邊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這世上真的有稻米這樣的作物啊,陛下執意往南探尋是有意義的呀。
只不過,陛下不是一直生活在北方嗎?剛剛才領軍南下進攻荊州,而且也就打到江陵一線為止。
楚清清到現在都搞不懂陛下是怎麼知道要南下尋找稻米的。
項陽心中最惦記的事情終於有了確實的消息,那就先放到一邊,專心思考怎麼對付交州軍,怎麼打上一場勝仗堅定雙方的合作關係。
除了葛那夫等少數人之外,多數南海部眾卻對於直接擊敗交州鄭氏抱着極為悲觀的態度——大涼朝廷如果派來一支大軍,那就另當別論了。
既是因為之前他們已經跟交州軍交過手,吃了大敗仗,也因為他們已經認識到,在交州地域內,鄭家太強大了。
鄭氏當初為何被逼南遷很難知曉,不過他們南遷已經長達百年以上的時間,紮根很深,與許多的家族結姻,影響力非常大。
自從鄭家打敗了交州本土的各個諸侯,成為交州之霸,他們隱藏在水面之下的影響力瞬間能發揮最大的作用,讓鄭家得以快速穩固他們的統治,化解潛在的矛盾。
現在在南疆,只有極少數的山中部族對鄭家採取仇視對的態度,大部分部族要麼與之友善要麼互不侵犯,根本不能指望他們來反抗鄭家。
所以,將來大涼軍要平定交州,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最多能得到少量的部族與南海部眾作為助翼,作戰難度絕對不會小。
(本章完)
7017k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83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