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到了危急時刻,這十數萬的民兵便能夠隨時補充進軍隊,使東江鎮的總兵力得到一倍的暴增。
當然,不到萬不得已,東江鎮不會進行此等規模的動員。但在大決戰時,五六萬民兵的參戰,還是不可避免的。
也不要求參戰的民兵與正規軍一樣,與建虜進行正面的廝殺交戰。他們的主要任務將是看管俘虜,維持新光復地區的治安。
張膀呵呵笑着,拍了拍身上挎着的火槍,說道:「有火槍呢,你沒去山林里打個野物啥的?就是火槍用起來不方便,可還有弩弓,俺就射了兩隻野雞。」
對於民兵裝備的火槍,現在還不能完全滿足,只能保證訓練,以及給這些遠途運輸的民兵配備,以防路上的意外。
但兵工廠已經全力生產製造,再加上從澳門炮廠訂購的重火槍,在明年秋季之前,裝備起五六萬的民兵不成問題。
獨眼和張膀等民兵,自然不知道這些信息,也不需要他們知道。儘管猜測着又要打仗,卻並不怎麼影響他們的心情。
「打獵嘛,太費時間。」獨眼笑着說道:「俺幫着打造雪橇、板車,賺的不少。」
張膀頗為羨慕,說道:「你有木匠手藝,又趕上了好時候。看這架勢,以後家家都得有個板車,你可是能賺大錢啦!」
獨眼連連擺手,說道:「賺啥大錢,官府的還好說,鄉親們要造車,還能收錢不成,俺可拉不下那個臉。」
儘管嘴上這麼說,可獨眼心裏卻是挺驕傲,覺得美滋滋的。
村里都鄰鄰居居的,不好收錢,可人家也不白讓你做呀!送條魚、給只雞,平常有啥好吃的好喝的,也想着他,說話也客客氣氣。
張膀跳下馬車,隨着車走路,活動着腿腳。獨眼便接過鞭子,坐上了車轅。
兩人邊走邊聊着,眼見天色將黑,車隊在一個驛站旁停了下來。
驛站又擴大了,雖然管理的人員不多,但卻給運輸糧彈物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將馬車停在院裏,馬匹卸下入棚餵草,張膀和獨眼等人便去了住處。
給民伕們安排的住處是緊挨着驛站的兩大排房屋,其中有宿舍、食堂、茅房等等,十分地齊全。
食堂並不提供飯菜,但有熱水,並有鍋灶供民工們加熱所帶的乾糧。這最大程度地杜絕了浪費,誰知道有多少民伕在此停留居住,要準備多少伙食呢?
而且,民伕自帶乾糧,也沒啥怨言。補貼提高了,他們吃得省點,賺的更多。
只能說,官府的管理工作更加細緻,更加符合老百姓的心思。而且,這樣還節省了管理人員。
張膀和獨眼等人都是一個村的,編成了這個車隊。他們在溫暖的食堂里說笑着,熱好了乾糧,倒上了熱水,香甜地吃了起來。
在寒冷的冬季,有熱湯熱飯,能睡熱炕,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心滿意足的享受和幸福了。
………………
寒風卷着雪花,不停地吹打着已經麻木的臉。
一行人跌跌撞撞地向前跋涉,遠處若隱若現的燈光,似乎成了天地間唯一的指示,也是他們前進的唯一動力。
高嘉亮抹了把臉,手上濕冷,分不清是雪水,還是汗水。腳下厚厚的積雪如同泥沼,每一步都那麼沉重,令人氣喘吁吁。
「爹,我,我能走。」背後的孩子發出有氣無力的聲音。
身旁的妻子搖晃着,虛弱的差點摔倒,被高嘉亮伸手拉住,身體也踉蹌了一下,一家人都摔倒在地。
呼呼喘着粗氣,高嘉亮把小女兒抱在懷裏,看着滿頭滿身都是雪塵的妻子,眼中閃過絕望。
妻子的眼中沒有光,從山西長途跋涉,在風雪中的掙扎,不僅消耗了她的體力,更消磨了她的精神。
啊!目光無神地注視到雪地時,妻子發出了驚呼,瘦弱的身子一下撲進了丈夫的懷裏。
那是一具被積雪埋住的屍體,只露出了一支瘦骨嶙峋的僵硬的手。
高嘉亮摟住了妻子,嘴裏噴出濃重的白霧,嘶啞着嗓子,緩緩說道:「走吧,再,再加把勁兒,就在前面了。」
兩個人影攙扶着走過來,也看到了雪中半埋的屍體,卻沉默着沒有出聲,只是繞過屍體,嘎吱嘎吱踩着積雪,蹣跚着走去。
一路上凍餓而死的見得多了,就算太平年景,也只是富人眼中的太平安樂,在冬季也總會看見「路倒」,只不過是以乞丐為主。
現在,這些逃難的人與乞丐又有何異?他們的命運,與那些倒斃於地的難民,也是越來越象,不知何時就會完全重合。
「走吧,走吧!」一個拄着棍子的女人嘴裏喃喃着,牽着一個小女娃走過去,似乎在自言自語,也似乎在和高嘉亮這一家人說話。
高嘉亮扶起妻子,抱着女兒,邁着沉重的步子,再次艱難地前行。
有口熱湯,不,哪怕是口熱水,有一個火堆,對這些風雪中跋涉的難民來說,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荒郊野外,他們只能按照好心人的指點,向着東江鎮設置的安置點拼力而去。到了,就能活命;倒了,也只能認命。
這裏是保定地區,經過朝廷允許,東江鎮從天津到保定,沿途建了數個安置點,接引從中原地區逃難而來的饑民。
這在嚴寒的冬季,不過是幾百里的路程,卻有多少饑民堅持不到,又冷又餓地倒在這最後的逃難之路上。
幾點燈火由遠而近,沿着大路奔來。高嘉亮看到了,但心裏並未有什麼波瀾。
那或許是趕路的馬車,上面不是達官貴人,就是富貴之人。這一路上見過太多,可又有誰停下來,給他們些幫助。
燈火忽停忽走,帶着喧譁和嘈雜,越來越近。有車輛停了下來,然後又掉頭向遠處馳奔而去。
「她爹。」妻子停下腳步,坐到了雪地里,有氣無力地說道:「你,你帶着小妮走吧。我,實在,走不動了。」
高嘉亮拉着妻子冰冷的手,心中悲涼,但還有些徒勞地鼓勵道:「歇會兒再走,快,就快到了。」
按照指路人的說法,大概還有十來里路。這要是在正常的環境,正常的人,並不算是遙不可及,不到一個時辰就能到。
可對於這些身心俱疲,已經艱難跋涉了幾百里,甚至是上千里的難民來說,卻如同遲尺天涯。
妻子垂下了頭,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但卻把手堅決地抽了回去。
高嘉亮無聲地嘆了口氣,把裹得嚴實的女兒抱得更緊,抬頭看向遠方,卻沒有挪動腳步。
一堆火就在不遠處着了起來,那看起來個避風的地方,影影綽綽有着一些樹木。
高嘉亮心中又升起了希望,低下頭對妻子說道:「前面就有火堆,咱們去暖和一下再走。」
又有難民走了過去,加快的腳步顯示他們也看到了火堆。那代表着溫暖,代表着生機,烤烤快要凍僵的身體,到達安置點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妻子木然地抬頭看着,又有一堆火燃燒起來,似乎給她帶來了一些生氣,她咬着牙,慢慢站了起來。
此時,馬車碾壓着積雪,行駛了過來,在路旁停了下來。
「快上車,是來拉你們去安置點的。」車老闆打了個響鞭,高聲叫道:「安置點已經準備好了熱湯熱飯,正等着你們呢!」
幾個難民停下了腳步,又是驚喜,又愕然,又有些難以置信。
車老闆有些不耐,再次提高聲音,說道:「愣着幹啥,已經有人到了安置點,才知道你們這批人在路上艱難。快點,不上車的話,俺去拉別人啦!」
高嘉亮趕忙拉着妻子向馬車走去,嘴上還趕忙大聲說道:「多謝官爺。女人還有孩子,實在是走不動了,能先上車嗎?俺還能走一走。」
「一起上來吧,這馬車要跑好幾趟呢!」車老闆把馬車掉頭,又招呼着不遠處的難民,「三四輛馬車呢,來回要接幾次,你們走不動的話,等着就成。」
高嘉亮扶着妻子,抱着女兒,上了馬車。雖然只是簡單的遮雪的棚,卻讓三人感到了溫暖。
馬車的型制挺特殊,至少高嘉亮等難民是沒有見過的。長車廂有四個車輪,兩排座椅,竟能裝上七八個人。
當然,拉車的馬匹也不是一匹,而是兩匹。
馬鞭一甩,車輪軲轆作響,壓得積雪吱呀吱呀作響,向着前方奔馳而去。
四輪馬車在遼南並不算稀罕東西,加裝了轉向裝置,有的還有減震。自然是富裕的官員之家才能用得起,比如毛文龍和郭大靖。
但普通的四輪馬車以載貨數量大的特點,在遼南越來越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內地,與難民安置點配套製造的,則以載人為主。
消息是從提前趕到安置點的難民那裏獲得的,管理人員立刻出動了馬車,接送這批已經離之不遠的難民。
按照東江鎮目前的人力物力,把安置點延伸到保定地區,已經是接近極限。畢竟,遼東還沒有平定,需要大量的資源。
隨着安置點的設立和延伸,東江鎮也把耳目深入到大明內地。很多城鎮都有着東江鎮的買賣鋪戶,既賺錢貼補移民遼東的工作,又能打探各種情報。
在風雪中,十幾里路難民們走得無比艱難,坐上馬車卻很快就到。
安置點是幾座大院落,房裏是大通鋪,男女分住,最大限度地容納難民。
都是逃難的,哪還有過高的奢求。倒是也有難民希望家人同住,但不被允許後,也都聽從安排。
食堂是寬敞的廳堂,長桌長凳,已經坐了很多人,都在埋頭喝着粥。香味瀰漫在空中,令進來的人食指大動。
屋內燒着火牆,給人溫暖如春的舒愜感。對於幾乎凍僵的難民來說,更是宛如進入了天堂般的感覺。
管理人員不多,簡單地給難民們發放號牌,安排住房,難民們便迫不及待地進入食堂。
食堂的一邊有隔板,裏面是廚間,灶上燒着幾口大鍋,米和菜翻滾着,難民們拿着領到的碗勺,在窗口打粥,也不限量。
高嘉亮一勺一勺地餵着女兒,看她貪婪地吃着,臉上慢慢有了些血色,才稍微地鬆了口氣。
妻子埋頭吃着熱粥,一碗下肚,才從飢餓和寒冷中緩了過來,象是滿足地舒了口氣。
「我來喂,你也趕緊吃粥吧!」妻子有些愧疚,似乎是因為忽略了丈夫和女兒,可她實在是太餓了、太冷了。
高嘉亮笑了笑,這可能是十天半個月以來,他第一次露出的笑容,「你多吃點,我這邊不急。」
女兒的小手一直捂着碗,從熱粥中汲取着熱量。看了看左右的父母,她咧開小嘴,脆聲地說道:「我自己能吃,爹,娘,你們不用管我。」
說着,小妮拿起木勺,捧着碗,一口一口地吃了起來。
高嘉亮和妻子對視了一眼,眼中都有了幾分寬慰,先後起身,又去窗口盛粥。
食堂里幾乎沒人說話,都在吸熘吸熘地喝着熱粥,驅散飢餓和身上的寒意。臉上有了血色,也有了些許的笑容。
難民們終於能夠放下心來,雖然前往天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東江鎮既能在這麼遠的地方接引照顧,肯定也會安排他們順利到達天津。
陸續有人進來,應該是剛到的,帶着一身的疲憊,最緊要的事情便是吃飯。
高嘉亮和妻子回到座位,對面已經坐了兩個人。竟然是路上那個喃喃的女人,還有個半大小子,埋頭吃喝,連頭都不抬。
「有身體不舒服的,這邊有藥湯,免費來領。」一個年輕的管理人員伸手敲了敲掛着的木牌,對着眾人說道:「吃完飯的就各回各屋,早點休息。」
對於難民們來說,這樣的介紹不是多餘的,因為沒幾個人識字。
高嘉亮和妻子不約而同地看向小妮,小妮意識到父母的注視,抬頭左看右看,扁着嘴搖頭道:「不要,不要喝藥湯。」
無奈地苦笑,高嘉亮轉頭對妻子交代道:「你和小妮晚上睡一起,多留意着點。」
妻子點了點頭,伸手試了試女兒額頭的溫度,覺得沒發燒,便放下心來,捧着碗大口吃了起來。
看\逆天換明\就\記\住\域\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893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