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六點半到七點,請先不要看,七點零五分後會修正錯誤部分
《九卷》的名稱最早見於《傷寒論·自序》。《素問王冰序新校正》說道:「《素問》外九卷,雖張仲景及西晉·王叔和《脈經》只謂之《九卷》。皇甫士安(謐)名為《針經》,亦專名《九經》。「王叔和《脈經·卷第七·病不可刺證第十二》引了一段文字,下面小注說:「新校正雲:出《九卷》。「而所引的這段文字,卻見於《靈樞·逆順第五十五》篇。這些都是《新校正》的根據。可見,《針經》這一部書,因為它只有九卷,張仲景、王叔和則稱之為《九卷》了。
摺疊《針經》
《針經》的名稱,最早見於《素問·八正神明論第二十六》:「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針經》也。「明·馬蒔在《素問注證發微》注云:「此亦歷解《針經》之辭也。《針經》者,即《靈樞經》也。第一篇《九針十二原》中,有先立《針經》一語,後世皇甫士安,易《靈樞》為《針經》之名,故王冰釋《素問》、宋·成無己釋《傷寒論》宗之,己各醫籍皆然。「
《針經》的名稱又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令各有形,先立《針經》。「明·張介賓在《類經十九卷·九針之要》注云:「《靈樞》即名《針經》,義本諸此。「
《九卷》這一部書,到了晉代,皇甫謐又稱之為《針經》;到了唐代,出現了一部內容與《針經》相類似的書,王冰稱之為《靈樞》。這一問題,也是由《新校正》首先發現的。
王冰在《素問·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句下的注文引了一段文字,稱為「《靈樞經》曰「在《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句下的注文,也引用了同樣的一段文字,卻稱為「《針經》曰「。《新校正》認為這是王冰指《靈樞》作《針經》的證據。《新校正》說道:「詳此注引《針經》曰,與《三部九候論》注兩引之,在彼雲《靈樞》而此曰《針經》,則王氏之意,指《靈樞》為《針經》也。「可見《靈樞》這一名稱,是在公元8世紀中期王冰時代才能出現的。
《針經》和《靈樞》這兩部書在南宋時代都還存在。有的學者考證,這兩部書的內容基本相同,只不過編次有些不同,裏面的文字「間有詳略「而已。
《針經》到了北宋初年早已亡佚,當時只存有《靈樞》,所以高保衡、林億等校正醫書的時候,他們進書表中所列舉的書名只有《靈樞》而沒有《針經》。當他們校正醫書的時候,即公元十一世紀中期,《靈樞》雖然存在,但業已殘缺了許多,並不是一部完整的書。《素問·調經論篇第六十二》「神氣乃平「句下的《新校正》說道:「據今《素問》注中引《針經》多稱《靈樞》之文,《靈樞》今不全,故未得盡知。「
到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高麗獻到醫書,裏面有一部九卷的《黃帝針經》,下詔頒佈天下,然後中國方才又有一部完整的《針經》(《宋史·卷一十七·哲宗本紀》說道:「元佑八年正月庚子,詔頒高麗所獻《黃帝針經》於天下。「現今存在的《靈樞》即是高麗所獻《黃帝針經》的版本。
南宋·史崧於紹興25年(公元1155年)將其家藏舊本《靈樞》九卷,增修音釋,編為二十四卷,名為《靈樞》,即成了現在所見到
靈樞》是中醫經絡學、針灸學及其臨床的理論淵源。《靈樞·刺節真邪》論道:「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解結「之法有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的功效。論致病邪氣,不外乎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外因方面以六淫為主,內因以七情為主,不內外因主要指房室傷、金刃傷、燙火傷、蟲獸傷以及中毒等。致病因素侵襲機體,導致邪正盛衰,陰陽失調,經絡失衡,氣血失常,或津液代謝失常,會出現機體各種「結「的病證與特徵,表現為或瘀滯,或阻逆,或寒凝,或留濁,或各種痹證等,尤其位於經絡循行脈線上表現更為明顯,即相應的經絡出現經絡信息反應,如在體表局部經絡解剖定位的腧**癢、酸楚、麻木、過敏壓痛、隱疹、皮丘、皮下結節、異常色澤等變異現象,有的雖然「結「症輕微或看不到,實質上是存在「潛在經絡病機「的結果,故可以認為無病不成「結「。因此,「解結「是針灸臨床的一種指導思想與診治方法,「能知解結「者,則可以把握與提高臨床療效的方向,即「契紹於門戶「。臨床上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經絡穴位診法,明確腧穴處的皮下組織有無隆起、凹陷、鬆弛和皮膚溫度的變異等「結「的反應現象,及有關穴位鄰近或遠端有無明顯的結節、條索狀物等陽性反應徵,以此進行經絡辨病辨證,運用「解結「法整體論治。「解結「法在《內經》中雖然沒有確切指出,但從文獻考證上看,《內經》中有關的論述頗多。如《靈樞·經水》曰:「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素問·三部九候論》亦道:「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素問·繆刺論》言:「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素問·骨空論》亦載:「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內經》中論述的審、切、循、捫、按、刺、灸等均可認為是「解結「思想的運用大法。故所謂「解結「,即解除疾病證候之結,通調經絡陰陽,其思想正合《靈樞·經脈》所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上看,《內經》中有關的論述頗多。如《靈樞·經水》曰:「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素問·三部九候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92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