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第605章植物油
「妹妹,魚蝦我都分好了,要做飯了嗎?我幫你燒火。讀爸爸 www.dubaba.cc」
「嗯,五哥餓了沒?」
「不餓,妹妹,咱今早上吃什麼?飛龍湯嗎?」後面幾個字,葉安然的聲音壓的極低。
「不是,五哥,飛龍湯咱後面再做,今個兒早上咱做糝。」
「啊?糝?妹妹,你會做糝?」
雖然糝是他們當地常見的早食,但一般人還真不會做,因為這可是有秘方存在的,一般人還真搗鼓不出來那個熱、辣、香、肥的味道。
人們想喝糝,自然要去當地的糝館的喝的。當然,也可以買了帶回家喝。
所以當聽到葉安寧要做糝的時候,自然是非常吃驚的。
「會的,五哥就等着瞧好吧。」
說着,葉安寧先是讓葉安然幫忙準備薑末,薑末的用量要和麥仁的數量是一樣的。製作薑末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姜要洗,要切,要剁成末。
在葉安然洗姜的時候,葉安寧將鐵鍋放到了臨時灶上。點燃灶火,等鍋燒熱了之後,倒入大半鍋的果子(花生)油。
植物油,不管是他們這個時空,還是中華所在的那個時空,很早很早以前就被很有智慧的祖先搗鼓了出來。
最早的一種植物油,是從烏臼中提煉出來的。
「荊州有樹,名烏臼,其實如胡麻子,其汁,可為脂,其味亦如豬脂」。——《天中記》
烏臼又名烏桕,是一種落葉喬木,有種子,外面包白色蠟質,種殼和仁都可榨油,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只是清油有毒,只能用於點燈。
而芝麻油,才是有歷史文獻記載的最早的一種食用植物油。」因為芝麻經焙炒後製作的芝麻油常有濃郁的芳香氣味,因此,人們又稱它為「香油」。
接下來,由於各種原因(比如天災,沒吃的時候,連樹根、土都吃),遍嘗各種吃食的老祖宗們,發現的植物油越來越多。
「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為上;蘇麻、芸台子次之;茶子次之,莧菜子次之;大麻仁為下。」——《天工開物》
上面提到的一些名字,可能大家看着挺陌生的,實際上它們還有別的名字。
比如萊菔(蘿蔔)、菘菜(白菜、青菜)、芸台(油菜)。
除了《天工開物》中提到的油料,我們已知的還有各種豆類、油桐子、核桃仁、果子米等等。
說到這裏,其實葉安然還是有些驕傲的,在他們這個時空,雖然按照歷史的進程,是對應中華的古代時期的。
只是他們比中華更加幸運的是,有些植物,在他們這個朝代就已經有了,而不是要等多久才會從番邦再傳過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如番茄,比如紅薯等。但是,這些他們沒有的植物,卻由柳家未來的縣主給從另外一個時空給帶了過來。
總歸還是他們更加的幸運一些。
油料榨出來的油,有些是可以食用的,但也有一些或許是因為有毒,或許是因為味道不好,而用作了別處。比如之前提過的從油桐子中榨出來的桐油,就被大量的用於了製作家具和油紙上面。
祁縣種植的油料作物,有油菜,有黃豆,有果子,上山村種的最多的就是黃豆和果子,油菜種的卻是不多。
至於為什麼不多種油菜?
油菜自然是有種的,但也多是在在家後院的菜地里種上幾壟,為自家添一道菜。
至於不多種的原因,葉安寧猜測,大概是油菜除了能當菜,不能幹別的吧。
而黃豆和果子米就不同了,它們不僅僅可以用來榨油,更是有很多吃法的。比如黃豆,可以在冬天沒菜的時候,生豆芽;可以一年四季的用來壓豆錢子煮粥;可以一年四季的做成豆腐……
當然,即便黃豆的用處如此之多,每家每戶的也沒有大量種植的,也都是種點自家吃,它還並沒有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因為這個種植技術落後、種子還沒有經過優化的時期,靠天吃飯的農戶,首要的還是要種植能填飽肚子的糧食作物。
至於用黃豆和果子榨油?有,但是不多,即便他們鎮上也是有專門榨油作坊的。
至於為什麼用黃豆和果子榨油的人少,是因為吃的起的人少。再加上植物油,並沒有豬油那麼的香,所以這個時候的植物油,多數都是被大戶人家買去了。
而一些家裏買不起大豬油的人,也有人會種點黃豆,在自家用簡易工具榨點兒油吃。這樣的工具,即便因為家裏窮,置辦不起,也可以借村里其他人的。
這種方法叫,「槓桿榨」。葉家老宅就有這種工具,為的就是自家可以製作熟桐油。
方法自然要比去油作坊簡便很多,用石磨或者石碾把油料粉碎後,用飯鍋蒸一下,包紮加壓後送入槓桿榨中,就可以下地幹活而不用去管它,回來卸榨收油即可。
這種原始的「槓桿榨」出油率雖然不高,但既方便又省工省事,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錢,渣餅還能做飼料肥田,一點也不浪費。
相比較於黃豆油,果子油自然也更加受歡迎一些,因為果子油更香。當然,價格也更貴。
油炸油條,自然是要用最香的果子油了。
如果被其他人看到葉安寧這麼的浪費果子油,估計她會被唾沫星子淹死的。
不過,葉安寧這麼用果子油,也是有底氣的。一個是這隻炸過一遍油條的果子油還是能吃的,而且會更香。
再一個,她的仙靈境的土地擴大了,她可以自己種更多的果子。如今她還找到了用神念磨豆漿的方法,以後用神念折騰着榨油自然應該也是可行的。
瞧她種地、收穫、榨油她自個兒就能一條龍的搞定了,自然也就不再心疼果子油了。
不過,雖然她不心疼果子油,但她也不想被人圍觀和討伐,尤其是油條這種吃食,他們安晉王朝可還沒出現。
葉安寧猜測油條之所以沒出現,不是因為沒有人發明,而是因為植物油太貴了。
(本章完)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4.02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