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的入閣,是事先毫無徵兆的。
這也引發了朝野的許多爭議。
當然,這對張靜一而言,沒有多大意義。
孫承宗是很厲害,可是距離他過於遙遠。
當然,張靜一自己也不知道,孫承宗剛來到京師,就幫他化解了一場大麻煩。
張靜一現在有千頭萬緒的事要處置。
卻不知,那被貶官的楊嫻,居然親自去了吏部主動請纓。
很快,吏部尚書周應秋親自與他談了片刻,隨即,周應秋便入宮去見魏忠賢。
這吏部尚書乃是天官,掌管着天下的選官,位高權重。
周應秋,當初正是靠着巴結魏忠賢起家的,一向對魏忠賢馬首是瞻。
不過他是個滑頭,雖然魏忠賢交代的事要辦,可是對那些清流,他也儘量不得罪。
現在被貶官的楊嫻,求到了他的頭上來,他還是決定幫楊嫻說項一下,算是賣個人情。
見到了魏忠賢,他先是規矩地行了一個大禮,魏忠賢只抬眼看他片刻,道:「怎麼勞動你親自來見咱。」
「有這麼一個事,因為茲事體大,還是需請示九千歲。」周應秋恭恭敬敬地道。
魏忠賢擱筆,活絡了手腕,一面道:「什麼事?」
周應秋道:「此前的翰林侍讀楊嫻,按旨,該下放地方縣裏去任縣令,內閣已擬出旨來了,只不過……他主動找到了下官,說是希望留在京師。」
魏忠賢的臉驟然拉了下來,來,冷冷地道:「這是陛下的意思,要貶他的官,他說留就留的嗎?他以為他是誰!周應秋,你瘋了?這個時候,你敢抗旨不尊?」
魏忠賢最忌憚的,就是有人奉旨不行。
其他的事都好說,可皇帝親口下的旨意,你都不看在眼裏,你還好意思自稱是我魏忠賢的人?你這是嫌我魏忠賢死的不夠快?
周應秋卻是笑容可掬的樣子:「問題不在此,這楊嫻的意思是……寧願在京為巡檢……」
魏忠賢愕然。
要知道,這巡檢只是個九官。
以前當然沒有京師設巡檢的規矩,可現在張靜一已經開了先河,再設一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縣令是七官,而巡檢乃是九,一般人肯定不會選擇做一個小小巡檢,何況是楊嫻這樣的進士出身的翰林侍讀。
「看來,是這位翰林不服氣,這口氣咽不下啊。」魏忠賢失笑。
「是的,下官也覺得是這個意思,不過楊嫻此人,歷來都有名,此前又是翰林侍讀,滿腹經綸,說實話,他這一次被罷黜,下官聽說,朝野內外都對他抱有同情。他如今是不甘心放到地方去,希望留在京城,和張靜一打一打擂台。」
魏忠賢點頭:「此事,你怎麼看?」
「這是奔着張靜一去的,楊嫻顯然是想在坊里做出實實在在的政績,讓人知道,他這進士出身的翰林,才是真正的父母官,本意……還是對張靜一輕視,同時也是不服孫承宗的看法。可他不服也不成,孫承宗畢竟是帝師,名望甚高,所以……他才出此下策。」
魏忠賢便又問:「那麼你認為,楊嫻能辦好嗎?」
周應秋樂了,說實話,他雖然最後投靠了魏忠賢,可好歹周應秋也是進士出身,是讀書人,他面上是畢恭畢敬,可是心裏卻大抵是在想:九千歲,你這是開什麼玩笑,那張靜一一個武夫而已,怎麼能和翰林侍讀比?
於是他沒有多想就道:「定能辦好,楊嫻現在是肚子裏憋着一股子氣,又飽讀詩書,一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樣的人,便是去做布政使和巡撫都足夠了,區區一個街坊而已,還不是手到擒來?」
魏忠賢雖然對讀書人有所成見,可從宋朝到現在,近千年來人們對於讀書人的信仰還是深入人心的。
他聽了周應秋這話,便也有了信心,沒有再猶豫,便道:「這樣說來,咱們就擺一個擂台,讓張靜一和楊嫻二人試試身手?看看孰高孰低?」
周應秋笑道:「九千歲明鑑,下官也是這樣想的,咱們就當看熱鬧,這是翰林院和張靜一的事,下官聽說,那張靜一對九千歲多有冒犯,處處和九千歲作對,下官心裏也憋了一口氣啊。」
周應秋本是想表現出一副為魏忠賢分憂的樣子。
誰料到魏忠賢的臉色卻是一下子變了,厲聲道:「這是哪裏聽來的話,為何會有這樣的傳言,是什麼人在背後搬弄是非,胡言亂語?咱與張靜一乃是密友,親如兄弟,不曾想外間有人如此饒舌,這是想要離間廠衛嗎?」
周應秋萬萬沒想到魏忠賢有這樣激烈的反應,笑容也給一下子嚇沒了,一時不知該怎麼說才好。
魏忠賢隨即溫和起來,淡淡地道:「這些話,以後就不要再說了,至於你的提議,也不錯,就當磨礪磨礪張靜一嘛,這是為他好啊!他是璞玉,不磨不成器,就讓這個這個……這個什麼來着?」
「楊嫻。」
「對,讓這個楊嫻去做巡檢,選一個坊給他。」
「是。」
…………
清平坊的會議,幾乎每個月的月初、月中和月末都要開的。
一個月三次。
這時候,百戶所里的總旗官,還有各街的街長、巷長都要參加。
當然,一般情況,主持會議的並不是張靜一,而是盧象升。
盧象升覺得張靜一這種開會的風格很好,大家都湊一起,檢討近日的得失。
其實這所謂的街長和巷長,說穿了,就是個吏,甚至連吏都不如,在任何一個州縣,在官老爺眼裏,都是下賤的人。
可在這裏,大家能坐在一起。
不只如此,張靜一還在巡檢司設了幾個職位,有副巡檢,有司吏,有治安長,有宣傳長,有財務長,有民政長之類。
這些人和街長、巷長不同,都是各自分管自己的事。
當然,他們都是童生出身,但凡是能考中秀才的人,也不願意幹這種小吏做的事。
眾人落座,張靜一最關心的,是大家報上來的數據,新開了多少鋪子,大抵需要招募多少人手,人流如何,街道近來有沒有人滋事,衛生的清理如何,甚至當下有什麼新的問題出現。
起初的時候,這些所謂帶長的吏們是不敢暢所欲言的,畢竟……他們這樣的身份,其實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可慢慢的,在張靜一的鼓勵之下,大家的話就多了。
照着規矩,張靜一在這裏允許大家暢所欲言,哪怕是針對一件事有什麼爭吵,也可以容忍。
當然,一旦會議結束,做出了某個決定,那麼任何人就不得對這決定有所非議了。
會場上鬧哄哄的,彼此之間發言得很厲害,比如民政這邊,說是可以洽談幾個青樓來,而且已經談妥了,可分管治安的,自然顯得猶豫。他也不傻,一旦青樓落地,到時不知會吸引多少閒漢來呢!大家喝了酒,鬼知道會惹出多少是非,這對他的工作而言,勢必要增加不少難度。
張靜一隻細聽着,一一做了決定,突然想起什麼事來,對司吏道:「前些日子,不是讓你多摸底一些數據嗎?我既是巡檢,也是錦衣衛百戶,按理來說,也該搜羅一些情報,至少要對這京城的情況心裏有底,比如誰家有錢,誰家沒錢,還有哪些官戶家裏有人做大官的,他們家中的財產幾何,當然……問人財富是很忌諱的事,可大抵,還是需要衛里還有巡檢司心裏有個數,這事辦的如何了?」
司吏姓王,一聽這個,立即頭痛,苦着臉道:「回巡檢的話,這事,還真難辦得很,誰家有沒有錢,尤其是官宦人家,學生怎麼敢去問?」
其實張靜一想摸底,並不是真想去偷去搶,而是他希望大抵有個模糊的統計數據,這對未來的商業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現在見王司吏為難,便笑着道:「這有什麼難的呢,我看很簡單。」
王司吏便道:「還請張巡檢賜教。」
張靜一想了想道:「可以這樣,你先收買一個讀書人,在士林里寫一篇章,這章就以朱門酒肉臭為題,痛罵士人擁有大量的土地,家中藏掖着大量的錢財,這錢財和土地,大多不義,理當分出來,為民分憂。」
這番話一出,頓時把王司吏嚇得臉都綠了。
王司吏立馬驚嚇地道:「這……這若是寫出來,還不要被人罵死?」
張靜一卻是十分淡定地道:「要的就是這個,章一出,你就盯着士林的反應,且看誰家罵的最凶,誰最氣急敗壞的。這罵的越凶的,家裏就越是殷實,越是氣的跳腳的,定是家裏有金山銀山的。」
王司吏:「……」
張靜一看着依舊滿臉為難的王司吏,接着道:「只是籠統的測算一下而已,所以……心裏有數即可,去辦。」
正說着,外頭有人卻是匆匆而來道:「張百戶,張百戶,隔壁的天橋坊……設巡檢了,就在隔壁,還放了爆竹呢。」
…………
還有一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874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