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趙艷今年雖然只有二十七歲,但她十六歲就考上了華東師範大學,二十歲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茶壺小說網 www.chahu123.com
兩年後的1988年,她二十二歲,那一年海南成立經濟特區的消息在她心頭震盪,喚起了她不甘平庸的內心。
於是,趙燕果斷地作出了辭職的決定,和另外三個希望闖出一片天地的同事一起奔赴海南這片希望的土地。
到了海南,他們失望地發現,創業致富並沒有幻想中的那麼容易。
兩個月過去了,他們沒有找到任何商機,而隨身帶來的積蓄卻慢慢減少。
就在大家失意地想要打道回府時,幸運突然從天而降。
趙燕在隨處參觀的過程中,打聽到一家工廠有一批尚未裝配完的電冰箱,老闆正發愁該如何處置。
原來,這家工廠是外資參股,但是外資卻突然撤走了,資金鍊一斷,失去工資的工人們自然就不幹了,導致這批未完工的近千台冰箱只能閒置在廠子裏。
趙燕一聽,便來了興趣,跟三個朋友商量後,以低價買走了這批冰箱,隨後,他們緊急去信用社貸款,由於一窮二白,甚至還得用這批冰箱擔保。
就這樣,他們借來了幾萬元聘請技術人員維修好這批冰箱,投入市場後,很快就銷售一空。
趙燕他們不僅還清了貸款,還賺到了一筆數目不小的啟動資金。
第一桶金賺了幾十萬,趙艷四個人又合夥開了一家服裝廠,生意不錯,每年能賺八九十萬。
但好景不長,賺了錢後,四個合作夥伴產生了分歧,有人已經滿足於目前盆滿缽滿的狀況,不想再承擔風險;有的人還想繼續投資,把事業做大做強。
最後,只好分道揚鑣,其他三個人拿錢離開了海南,只有趙艷留了下來,然後陰差陽錯地投入到了房地產行業,先後買入了三塊地皮。
也正是在海南炒地皮期間,她認識了范建國,因為兩人是老鄉,所以時常互通消息,關係還不錯。
在得知范建國清倉離場後,她考慮了幾天,果斷地拋售了手中的三塊地皮和服裝廠,地皮入手的時候平均每平方米1400塊錢,最終以3萬塊錢/平方米的價格出手,財富暴漲了二十倍。
離開海南後,她便回到了登州,出於對房地產行業的熟悉,她投資了登州國貿大廈這一重大工程,把幾乎所有的積蓄都砸了進去。
聽完趙艷講述的發家史,傅松對她刮目相看。
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小姑娘,帶着三個比自己大五六歲的同事闖海南,最後還闖出了名頭。
雖然趙艷沒說賺了多少錢,但傅松大概估算了一下,三塊地怎麼也得至少十畝,一平米三萬,十畝地就是兩億元人民幣。
就算打個對摺,那也是一億人民幣!
厲害!
但再厲害又如何?
趙艷之所以能在海南闖出一條路來,這是因為海南是特區,是一片「新大陸」,你只要有能力,有膽量,有眼光,在這裏就能發財!
但登州卻跟海南不同,趙艷就算是條龍,來到登州也得盤着。
在國內做生意,光有錢是不行的,趙艷現在就像是個閃閃發光的無主金礦,誰都想上來咬一口。
傅松覺得如果自己是登州的地頭蛇,看到趙艷這個年輕娘們兒,手握一筆巨資,恐怕也會蠢蠢欲動的,不從她身上撕下一塊肉來,渾身瘙癢難耐啊!
其實,趙艷面臨的情況比傅松想像得更糟糕,登州商貿大廈這個項目讓她感到步履維艱,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求爺爺告奶奶,有時候就算想求爺爺告奶奶也找不到門。
她這次來遠景研究中心,一方面是出於對傅松和遠景集團的好奇,另一方面也是想碰碰運氣,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她在投資商貿大廈時,留了個心眼,沒有一口氣梭哈,現在手裏還有幾百萬的現金,如果商貿大廈這個項目投資失敗了,她也有東山再起的本錢。
陳光威也是第一次聽說趙艷的創業故事,在佩服這個小姑娘之餘,又替她感到後怕。
以前聽說搞房地產賺錢,還挺羨慕這些人的,可現在他直呼心臟受不了。
他既然願意和趙艷一起來沐城,自然是看好趙艷這個人,不願她一條道走到黑,於是委婉勸道:「搞房地產的人,自己掏一百萬,卻從銀行里借一千萬,空手套白狼,太冒險了。有這一百萬,還不如辦個廠子安穩。」
傅松本來就對房地產沒什麼興趣,聽到陳光威跟自己想法一樣,頓時對他心生好感,主動問道:「對了,陳總,還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的?」
陳光威一拍額頭,趕緊從黑色提包里掏出一張名片,起身雙手遞給傅松:「傅總,這是我的名片,請惠存!」
傅松接過名片掃了一眼,猛地抬起頭,瞪着眼睛問道:「陳總,光威集團是生產釣魚竿的?」
陳光威搓了搓手,有些不好意思道:「對,不瞞您說,光威集團的前身其實就是個魚竿廠,鄉鎮企業,小打小鬧的。」
魚竿,光威,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讓傅松終於想起了一個人和一家企業,搞碳纖維的登州光威!
陳光威以一家生產魚竿的鄉鎮企業起家,用了二十多年時間,在國外嚴密的技術封鎖下,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成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全套高性能碳纖維製造技術的企業之一。
光威的碳纖維材料廣泛應用於國內的航空航天領域,沈飛、成飛都是它的客戶。
要知道,這不是一家國企,而是民營企業!
這才是真正的民族企業,而陳光威才是真正的企業家!
那些改開百大名人中的90%,跟眼前這個胖乎乎的老頭一比,都弱爆了,都是些low 逼!
清高如傅松,也得承認,他本人在拼搏精神上比之陳光威那是差遠了!
陳光威七十多歲還奮鬥在碳纖維研發和生產一線,最後也是累死在碳纖維研發和生產一線。
這樣的人太高大,傅松自覺只有仰視的份,就算他想學對方,也學不來。
能讓傅松從頭到腳佩服的人不多,而陳光威算一個,所以他連忙起身重新見禮:「陳總,你好你好!」
陳光威一臉懵逼地看着伸到面前的手,這是怎麼回事?
傅松這時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點突兀,笑着解釋道:「陳總,我也是做實業的,所以見到做實業的同行,倍感親切。」
這個解釋還算說得通,陳光威也就沒多想,起身握着傅松的手用力一搖:「傅總您實在太客氣了,光威跟遠景集團可沒法比,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今後請傅總多多指教。」
「指教談不上,互相幫助,互惠互利!陳總,坐,快請坐!」傅松熱情地招呼陳光威坐下,又親自給他倒滿酒,「陳總,你這次來研究中心是。」
陳光威連忙道:「傅總,是這樣,光威現在的主營業務是玻璃纖維材質的魚竿,價格比較實惠,柔韌程度和拉力都不錯,但有一個缺點,就是太重了。
現在國外生產玻璃纖維釣竿的企業幾乎被淘汰殆盡,這是因為玻璃纖維杆的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生產,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大量的人力。
所以國外的釣竿廠都把重點轉到了碳纖維杆的生產上。如今,全世界就剩下馬來和咱們兩個國家還在生產玻璃纖維杆,而咱們國家的產量就佔了世界總產量的九成以上。
傅總,不知道你釣不釣魚?家裏有沒有魚竿?在哪買的?」
傅松道:「家裏有兩根魚竿,就在沐城百貨大樓里買的,閒的時候偶爾會釣。」
陳光威問道:「你那兩根魚竿是進口的還是國產的?什麼牌子的?」
「進口的。」傅松皺着眉回憶道,「具體什麼牌子不記得了。」
陳光威笑呵呵道:「那鐵定是貼牌國產貨。傅總,這些年許多國外廠商拿着商標貼在國內上產的玻璃纖維杆上,運到國外後,再向國內傾銷所謂的『進口魚竿』。
現在的很多人崇洋媚外,迷信國外產品,殊不知這些進口貨只是穿着國外商標的國產貨。」
趙艷突然輕輕地咳了咳,陳光威終於反應過來,自己這不是指着和尚罵禿驢嗎?
「傅總,您別誤會,我不是那個意思。」
傅松哈哈一笑,擺擺手道:「陳總,你罵得對,我也看不慣這種現象。」
陳光威見傅松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不由鬆了口氣,不敢再繼續賣弄,轉回到正題上,繼續道:「碳纖維竿價格高,利潤是玻璃纖維竿的好幾倍,所以我們光威也打算進入這個領域。」
傅松點點頭道:「碳纖維密度小,韌性強,確實是做釣竿的好材料。我今年在美國的時候,釣了兩次魚,用的好像就是碳素杆,比家裏的魚竿輕多了。陳總,你們光威如果生產碳素釣竿,我肯定當第一個顧客!」
「傅總,到時候我送你一根,不,十根!」陳光威豪氣道,隨即又苦笑道:「可惜咱們國內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生產碳纖維材料的能力,需要進口,可碳纖維是管制品,國外隨時能給你斷貨。
即便能進口,量也不大,而且非常貴。我聽說貴集團研究中心在材料方面有不少建樹,所以就過來看看能不能合作。」
原來是這麼回事,傅松心裏有底了,扭頭看向趙艷,笑着問:「趙總,你呢?」
趙艷半真半假道:「我聽陳老哥說來遠景研究中心考察,就跟着過來見見世面,長長見識。」
傅松也覺得她一個搞房地產開發的女人,根本就看不上研究中心的東西,於是跟她客氣了兩句後,便繼續跟陳光威攀談起來。
「傅總,我來了遠景研究中心後,才知道什麼叫做大事的人!」一杯啤酒下肚,陳光威朝傅松豎起大拇指。
「陳總說笑了,吃肉吃肉。」能被陳光威豎大拇指,傅松打心眼兒里高興,還有點小得意,主動給他滿上酒。
「自己來自己來。」陳光威虛扶了一下,「別的不說,光一個材料實驗室,就讓我老陳大開眼界。傅總,我老陳輕易不服人,但就衝着您捨得砸錢搞基礎研發的精神,我老陳服你!傅總,這杯我敬你,我幹了,你隨意!」
酒是男人間最好的潤滑劑,兩人本來就惺惺相惜,幾杯酒下肚後,都頗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陳總,你打算怎麼個合作法?」聯絡完感情,傅松主動說起了正事。
他佩服陳光威不假,但佩服歸佩服,生意歸生意,他傅松也不是開善堂的,遠景研究中心前前後後投入了十幾億美元,他自然不可能只出不進。
研究中心只有形成了良性循環,才能發展得更好,更穩健,才能為他、為遠景集團、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陳光威張了張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傅松笑道:「陳總,有什麼話不妨直說,行不行咱們商量着來。」
陳光威咬咬牙道:「傅總,我們光威現在只是家小公司,我盤算了下家底兒,最多只能拿出1200萬塊錢,我知道這點錢對於搞研髮根本就不夠,特別是材料這個行業。」
傅松一邊聽一邊點頭,不得不說,陳光威雖然沒上過大學,但對所從事的行業了解頗深,絕對不是個大老粗。
一千兩百萬人民幣看似不少,但陳光威說的是事實,這點錢對於材料研究而言,杯水車薪。
他記得陳光威生前搞碳纖維材料研究,不僅把釣具業務每年產生的利潤全部投進碳纖維研發和生產,還貸款近20億元,總投資超過30多億元,陳光威也因此「脫富致貧」。
但他卻沒有絲毫退縮,破釜沉舟、自力更生,帶領光威集團相繼突破國產多種型號的高強高模高性能碳纖維關鍵技術,並形成產業化。
別的老闆都是儘可能地從企業里往家裏摟錢,把企業當成自己的私產和提款機,而陳光威不僅沒有從企業里撈錢,反而還自掏腰包補貼企業搞研發。
在這一點上,傅松和他擁有相同的理念。
不過,傅松之所以能這麼做,那是因為他在國外賺了很多錢,不需要從國內的企業里抽取利潤來滿足他的私慾。
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傅松是陳光威,恐怕真的做不到自掏腰包給企業輸血搞研發。
「陳總,我說一個方案,你看行不行。」
陳光威連忙道:「傅總,您說!」
傅松道:「我打算出資成立一個新材料產業投資基金,陳總,光威集團的碳纖維材料研發可以作為這隻基金成立後的第一筆投資。」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www.pinbige.com。品筆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ww.pinbige.com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4.046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