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古往今來,在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之中,皇族宗室都是一個很微妙的存在。道友閣 www.daoyouge.com
南征北戰、鼎定江山需要宗室齊心協力,共赴危難,在最危機的時候,唯有宗室才最值得信任。建國之後,宗室更是穩定天下扶保政權的核心,任何人都會謀朝篡位,但是宗室不會,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天下不僅僅是皇帝的,更是宗室的。
但是正因為如此,宗室又是皇帝最大的威脅。
想要推翻一個王朝是很困難的,即便天時地利人和皆備,亦要經歷無數次的血戰一場一場的打過來,將整個天下打一個底朝天,成敗之間,尚要看天意如何,似項羽那般覆滅了大秦卻最終將江山拱手讓予劉邦,簡直就是最大的悲劇……
可若是宗室篡位,推翻皇帝,卻再是簡單不過。
故而,任何一個皇帝對於宗室的態度都很是費心,既要加以籠絡予以重用,又要處處提防小心戒備。
忠君愛國是歷朝歷代所宣揚的主旨,想要推翻一個王朝另建一個王朝,百姓是非常反感的,因為這就意味着將有一場打亂,民不聊生屍橫遍野;可若是皇族宗室內部發生政變,某一位親王逆而篡取、奪權上位,百姓則無所謂。
都是你們家自己的事,只要別禍亂天下,隨你們自己去搞……
因此,由宗室親王謀朝篡位,成本最低、成功率最高。
沒有任何一位皇帝會縱容宗室的權力無限制的擴張,李二陛下欲將李孝恭這位「宗室第一名將」外放出去,且任命為安西大都護,軍政大權攬於一身,屯兵秣馬孤懸西域,這實在是很令人意外。
隱患實在太大……
李績沉思片刻,委婉勸誡道「陛下三思,河間郡王固然戰功赫赫、用兵如神,但是到底十數年未曾領軍,身體狀況亦是每況愈下,且如今軍中多裝備火器,戰術戰法早已更新換代,貿然令河間郡王鎮守西域,領安西大都護之職,恐有不妥。」
這個時候,作為臣子是最為難的。
人家李孝恭是宗室郡王,是李二陛下的堂弟,血脈相連手足情深,若是勸誡得太過明顯,難免有挑撥離間的嫌疑,說到底他李績也只是個外人;可自己身為尚書左僕射,本就是李二陛下的佐官,放着如此隱患而不加勸誡,那就是失職。
李二陛下自然不會因為李績的一句勸誡,便因為他存有「挑撥」之心,事實上這件事他自己也並非十足放心。
放下碗筷,嘆息一聲,道「自從華亭鎮成立市舶司,江南海貿猶如雨後春筍,日益壯大,一發而不可收拾,連帶着,江南一地的財賦水漲船高,已經隱隱然有趕超關中之勢。若西域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將會導致絲綢之路被阻斷,關中財賦緊扼於外人之手,在帝國的核心地位遭遇挑戰。假若哪一天被江南超過,勢必形成弱干強枝之局面,平衡失去,則朝局動盪,天下不安,難不成朕還能將京師遷往江南?所以,西域的穩定,堪稱與東征一般重要,絕對不容輕視。」
遷都是肯定不能遷都的,李唐皇族以關中起家,根基都在這裏,遷都去往江南,難不成還要仰望着江南士族的鼻息?
況且,關隴貴族們也不會答應。
人家為了大唐殫精竭慮、出錢出人出力,如今大唐煌煌盛世,正是享受當年風險投資帶來的龐大利潤之時,陡然遷都,使得關中地位一落千丈,關隴貴族再難以佔據朝堂的主導地位,豈能甘心?
如若現在李二陛下執意遷都,說不得明日關隴貴族就能集體造反,乾脆自己聯合起來搞一個小王國,這事兒在以往關隴貴族們可沒少干,北周就是這麼來的……
李績嘖嘖嘴,沒吭聲。
以往,西域對於中原王朝其實並沒有多麼重要,更多是在版圖之上錦上添花,彰顯王朝盛世的煌煌氣象,當然,絲綢之路是關中地區最重要的商稅來源,直接滋養了以關中為核心的每一個王朝的財政。
卻從未有過眼下這等至高無上的戰略地位。
放在以前的任何一朝代,西域能占則占,實在占不了,那也沒所謂。
可是現在西域已經與關中連成一片,甚至關係着帝國之安穩,絕對不容有失。
西域失去,絲路斷絕,關中不穩,天下不靖,皇權不固……而這一切,起源都是江南財賦之崛起。
江南財賦崛起,其起因是華亭鎮市舶司的成立。
而華亭鎮市舶司的成立,則是房俊一力構想、力主實施……
這到底是房俊無心之中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亦或根本就是有意為之,在市舶司成立之時,房俊便已經看到了如今之局面?
李績猜不准。
但是他知道,房俊的志向之中,對於土地的執念是非常強大的,甚至於可說是帶有強迫性質,只看其命令水師艦船出海之時,所至之海島無論大小哪怕只是一塊突出海面的礁石,盡皆要立上石碑標明所屬,然後繪製海圖,回程之後更會立即上報至兵部主官輿圖的主事,將其錄入大唐輿圖,以為永制。
如此想來,西域這麼大的地盤,房俊定然會有將其永久納入大唐版圖之心。
只不過西域貧瘠,除去一條絲路之外,地無產出、河無所獲,歷朝歷代都是能占則占,不能占則棄,從未有中原王朝將其視為國土,其地番胡雜居,只有少許漢人商賈,即便是將其佔領,亦很難與大唐融合。
國勢強盛之時還好,迫於兵威,西域不得不安分守己歸附大唐,可若是有朝一日國力衰微,這些地方又會立即叛亂,分裂出去。
這等地方,取之何用?
如果當前之形勢當真是房俊綢繆已久蓄意為之,李績覺得那可能有些輕率了。
為了一塊蠻夷之地,不得不用重兵維持統治,使得帝國財賦為之耗費,這筆賬怎麼算都不划算吧?
李二陛下一臉嗟嘆,緩緩說道「從市舶司設立,第一批商稅收繳到民部之時開始,朕就看出了將來江南崛起所帶給關中的壓力與威脅,一度很想下詔,裁撤市舶司,終至海貿,不予江南地區有這個崛起的機會。」
李績沉默不語,看着李二陛下,他很好奇既然已經看出了這其中的危機,為何不及時予以制止,以至於演化成眼下這等尾大不掉之局面?
李二陛下道出自己的想法「可是江南運抵的財賦,卻令朕欲罷不能……一船一船的銅錢貨殖,就像是促進帝國繁榮昌盛的養料,有了這些錢,可以修築更多的城池,讓流民難民不至於無家可歸,可以設立更多的學堂,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讀書識字,可以製造更多的軍械,讓大唐虎賁實力暴漲,可以鋪設更多的道路,讓天下各州府縣之間交通便利有若通衢……」
「朕是皇帝,要背負起帝國穩定、江山穩固之責,但與此同時,更要背負起讓那些追隨於朕的百姓們豐衣足食的責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既然身為帝國皇帝,當眼前放着這樣一個足以充盈國庫,使得所有帝國子民都能更好生活的機會,焉能鼠目寸光不思進取,便予以放棄?朕受命於天,富有四海,自當開拓進取為天下人之福祉而拼搏,而不是面對困難固步自封,白白放棄這樣一個締造前所未有之盛世的良機!」
李二陛下說這些話的時候,一張俊朗的方臉上正氣浩然,已經有些鬆弛的肌膚煥發着光彩,似乎有一種神聖的光澤。
李績離席跪拜,口中大呼道「陛下聖明,心懷社稷、澤被蒼生,功德直追上古聖賢,縱秦皇漢武亦不如也!」
從古至今,所有的皇帝都極力維護自己的統治,哪怕視萬民如芻狗,亦不肯但上一絲一毫的風險。
何曾有過李二陛下這般雄心壯志、宏圖偉略?
哪怕明知道江南的崛起會給帝國的統治帶來無與倫比的隱患,但是為了有更多的財賦能夠投入到帝國建設之中,給天下百姓帶去更幸福的生活,甘願承擔起所有的隱患。
雖千萬人,吾往矣。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7s 4.01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