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張海圖,就是元朝市舶司留存下來最精細的海圖也比不上萬一,他私下也叫通曉海圖的心腹過來看過,皆瞠目結舌。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裏下載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種種的疑慮壓在心間,難免起了鬼神之說,可他卻是一聲都不敢問,實在是問了又能如何,還不是殿下隨便說他隨便信。
難不成還要綁着殿下去寺廟道觀驅邪不成,恐怕還沒綁住殿下,他自己已經人頭落地了。
這天下誰都不會信也不敢說太子殿下有什麼問題,如果有,那麼他最好能孤身一劍擋百萬師。
半個時辰後朱標有些口乾舌燥的停住了嘴,接過劉瑾特意放涼了些的茶水飲盡:「明日本宮要見見商幫的代表們。」
吳良回過神應道:「諾,只是區區商賈,殿下實不必…」
朱標搖頭道:「他們將會越來越重要,對外貿易的商路一開,沿海這些州府必然興旺,朝廷將來的賦稅就靠他們了。」
吳良沉默了片刻:「殿下,這本不該是微臣這等武勛該諫言的,但商貿興旺,奪利甚厚,尋常田間耕作的百姓必見利思遷,若天下百姓眾皆逐利,導致田畝荒廢產糧減少該如何是好。」
朱標用欣賞的目光看向江陰候,這就是為什麼他會指定吳良為遠洋統帥的原因,這不是一個單純的莽夫。
崇節尚名,遠女色輕錢財,鎮守江陰十年來場住於城樓之上枕着刀戈過夜,開國後在空閒時,則經常宴請儒生講授經史,興建學校廣屯田,勸君減少賦稅,這是有秦漢時名將的風采。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擔當開啟一個時代的任務,出海遠洋面對的是方方面面的問題,不是一兩個驍勇善戰的將軍能承擔的責任。
鄭和無疑做的極好,可現在他太小了,朱標不可能等他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朝中諸將之中,除了達鄧愈外,朱標屬意最適合的就是吳良了。
現在吳良所說也是朝中大多數官員的憂慮,漢時便也出現過此等情況,民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貧民雖賜田,猶賤賣以賈,舍農桑趨商賈,最終導致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婦織百人衣之。
隨之而來的便是重農抑商政策,其實並沒有錯,自給自足小農經濟,要求均平的倫理文化,衣服有制,官室有度,蓄產人徒有數,舟車甲器有禁……雖有賢才美體,無其爵不敢服其服。雖有富家多訾,無其祿不敢用其財。
而商業經濟發展必然導致貧富的兩極分化,時刻威脅小農社會均平、寧靜、停滯的生活倫理,也只有採取重農抑商統治政策才能實現和維持靜態倫理文化秩序。
如果沒有海外諸國,估計朱標也會安心維持這個傳統,畢竟他的身份不是農更不是商,作為統治者,維持穩定的社會秩序沒有什麼不好。
只可惜不行,海外最慘烈的黑死病也已經過去了,而且有些國家也很幸運的並沒有太過遭受這場劫難,人口依舊是在瘋狂的增加,比如未來的第一位海上霸主葡萄牙。
他們現在的情況大概是面臨着嚴重的社會動盪,狹小的國土容納不了稠密的人口,旁邊的宿敵鎖死了陸上擴張的道路,唯一的希望只能是在海上。
慢一步步步慢,哪怕是要衝擊社會穩定,朱標也必須支持海外拓展,扶持手工業製造業的發展,提高商人的地位,哪怕這將引來國家的陣痛。
這也是為何他要特地來此一趟的目的,他是國家的儲君,未來的帝王,只有他堅定的表明態度,這種違逆社會秩序的方案才能繼續進行下去。
當然,這也是幸虧在這個時段,恐怕也只有在這個時段他才能有這樣的實力,否則無論多的英明神武的皇帝也不可能在王朝中後期,在團團的利益糾纏抗衡中推動這樣損害大多守舊勢力的事情。
「這件事本宮自會妥善處理,朝廷不會缺糧,商人獲厚利但也要繳納重稅,何況現如今輕徭薄稅,百姓不至於大規模棄農奔商。」
從商有賺有賠,何況是海貿,運氣不好性命也要賠上,加之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社會風氣就是輕視商賈,一般人家有地種就絕不會允許家中子弟去從賤業。
有這樣的社會風氣,想要轉變估計起碼也得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大明現如今取消了人口丁稅,本就是人口激增的時期,二十年後逐漸有年輕人脫農為商也不是不可以。
目前最普遍的就是一家七八個孩子,二十年後七八個孩子每個又生養了七八個,他們現如今耕地的產糧必然逐漸開始不夠養活全家,要麼遷民開荒,要麼另謀出路。
但無論怎麼算,人口還是遠遠不夠的,十幾二十年的時間,生在多也填不滿大明現如今的耕地,更何況又多了雲貴遼東高麗,甚至將來南洋也要大規模遷民。
這還只是大明附近的地方,大明之外的土地難道不需要漢人去填充了嗎,自然是要的,哪怕大明管控不到了,他們列土封疆自立為王也沒什麼不好,終究是殊歸同源。
江陰候嘆了口氣,其他地方他不知道,但這沿海州府,有宋元留下的記憶在,這裏的百姓世族,是清楚從商海貿能獲得的利潤的。
不提商幫世家,已經有好些小門小戶,暗自造了海船,不大,但也足夠裝些絲綢瓷器飾品了,就等朝廷艦隊出海,他們跟在後面去掙金銀。
只要這些人獲利而歸,其餘同鄉之人也會效彷,就算是不敢出海,也就賣了耕地轉為商販,畢竟海路一通,不用他們去也會有海外的藩夷來。
聽了吳良的話,朱標也是有些意外,果然是利益動人心,區區小舟小船,竟然也敢直面海浪了,那麼沿海州府商人的轉化率必然是要比朱標預期的高很多。
倆人沉默了片刻,吳良也就清楚太子殿下的意思了,不論情況如何,遠洋海貿勢在必行,那麼他作為臣屬,應盡的規勸職責已經盡了,剩下的就是專心遠洋的職責,他同樣會盡心竭力!
…………
謹身殿中,大明的皇帝陛下顯然有些煩躁,鋒銳凌厲的眸光四射,下面所立官員們的寒毛直豎,小腿肚兒有些抽搐,心中莫名感覺跪下應該會舒服很多。
隨着太子的前往,一直沒怎麼被朝中官員們重視關注的遠洋艦隊終於隱藏不住了,着實沒有想到,太子竟做到了這等地步,實在讓人意外。
尤其是戶部的官員,沿海造船廠可一直沒有加大過錢糧的投入,怎麼就不聲不響弄到了如此大的規模,思來必是殿下自己貼補的了。
說起來茶馬司北上貿易所獲的金銀,一直沒有歸於國庫,原來是投在這裏了,生氣(*`へ′*)戶部尚書如是想到。
「聖上,靖海候驅逐了倭寇,海路通暢我等自也希望與海外諸國貿易往來,宋元憑此所獲巨利,我大明自亦可也,只是這當由朝廷主持,開市舶司定價通商,怎可輕易放民間商賈入內。」
是啊,由市舶司職掌檢查進出船舶蕃貨、征榷、抽解、貿易諸事才是正途,尋常商賈入內也當監審,以防泄露我大明機密與外藩。」
「太子殿下年幼,必是讓那些世家商賈所誘導,何該傳令地方將那些奸佞小人抓捕,就地斬首!」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87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