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雪地之上,四匹戰馬狂奔。詞字閣 www.cizige.com
典韋並沒有跟着他們去蒲陰,而是就地解散,各回各家。
新年到了,典韋也要回家過年,陪伴父母。
反正兗州與冀州離得也不遠,陳留就在陽平郡下方,從元城到已吾,橫豎也就兩百多公里而已。
等過完年後,典韋就打算將家人遷往濟南,安安心心在劉備帳下做事。
兄弟四人縱馬狂奔,跑了一刻鐘,最終停下來歇息馬力。
最終是劉備第一,張飛第二,關羽第三陳暮第四。
四人停下後,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戰馬的速度是快,不過那是不計較馬匹死活下狂奔,才能達到三四十公里每小時。
為了不讓戰馬累死,他們得讓馬匹休息一下,不能持續奔行。
一路騎馬慢跑,保持約每小時十公里的速度,三個多時辰後,應該是下午四五點鐘的樣子,四人已經到了元城北面的館陶縣。
縣城不大,只有一條主街道,連通着東西二門,正是冬季,城內並不熱鬧,街上來來往往的百姓稀疏可憐。
四人找了家旅店,下馬歇息一下,進店吃點東西,解解疲憊,同時也得安排給馬匹餵養草料黃豆。
「今年這場大雪不知道又要凍死多少人。」
劉備感嘆了一句。
陳暮怕他又開始憂國憂民,便轉移話題道:「對了大哥,濟南相做得如何?治下百姓是否安定。」
劉備還沒說話,張飛就樂道:「可惜了四弟你不在,大哥到濟南後,先是處理了一批貪官污吏,然後保境安民,四處擊賊,殺了數千人,威震整個濟南吶。」
關羽也撫須說道:「大哥上任之後,每日處理政務忙到深夜,解決各地糾紛,我與三弟也是四處帶兵打仗,攻伐山賊。以前不做官的時候不知道當官辛苦,做了官才發現到處都是事情,這一地民生的責任壓在肩頭,重於泰山吶。」
黃巾之亂不僅給了古老腐朽的漢帝國沉重一擊,同時也給各地州郡帶來了無數禍亂。不管是打着黃巾名義還是黃巾餘孽,四處作亂,危害地方。
劉備去了濟南兩個月,做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擊賊安民,前後打了數仗,將數股在濟南佔山為王,渾水摸魚的賊寇全部打敗。
再加上整頓官吏,申飭地方長官,將濟南七七八八的貪官污吏清空,一時間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現在到了年尾,劉備也算是抽出了一點時間休沐,郡內的事情就交由沮授和劉備在濟南招募的幾位青州名士來處理,自己則跑出來陪陳暮回蒲陰。
其實這一趟也不僅僅是陪二弟四弟回家看看,同時也是自己衣錦還鄉。劉備的母親去了濟南,但婁桑劉氏還在,劉備小時候就喪父,能夠長大多靠了宗族贍養,特別是族叔劉元起,他也得回去報恩。
不過雖然在兩個月內做了不少事情,劉備還是不太滿意,說道:「可惜現在是冬季,民生還是十分窮困,我四處擊賊,收斂的糧草錢幣很少,還是不能惠及整個濟南一郡百姓,最後還是整頓貪官污吏,沒收他們的家產,才勉強維持,看能不能幫扶一郡百姓撐到明年開春。」
「堅持到開春肯定沒問題,實在不行就去找那群豪強「借!」,那幫傢伙,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我懷疑上次暗殺大哥的那十餘名刺客,就是他們派來的。」
張飛惡狠狠地說道。
劉備瞪了他一眼:「三弟,不是說了這事別提嗎?」
陳暮愕然道:「刺客,什麼刺客?」
「這......」
張飛知道自己說漏嘴了,瞪大了眼睛不知所措。
之前劉備也跟他說過,讓他們別和陳暮說,因為陳暮在洛陽讀書,免得他擔心,無心學業。
不過現在既然說漏了嘴,也就無妨了,劉備苦笑道:「上月出城打獵,我帶着二弟三弟良弼子義,未帶扈從,結果遇到十餘名刺客,被我們殺了,現在還未查出來是誰幹的。」
關羽搖搖頭:「那群人用的是弓箭,好在大哥和那太史慈箭術驚人,再加上典韋那小子一手飛斧,將他們一一射殺,不然的話,我等恐怕危矣。」
好傢夥,連劉關張典太史這五個人湊一起都敢刺殺,也是嫌命長。
陳暮臉色鐵青,說道:「這幫人好大的膽子,如此蔑視朝廷法度,等明年年初我去濟南,必查出來為大哥報仇。」
東漢莊園經濟,有錢的世家豪族隱瞞人口,蓄養死士並不是什麼秘密。像許貢三門客就是典型的代表,用弓箭將小霸王孫策給刺殺。
在《三國志》裏,關於派刺客殺仇人的事情屢見不鮮,袁術幹過,袁紹幹過,曹操幹過,劉備在平原的時候也被刺客刺殺。
當時暗殺成風,一言不合就派死士甚至親自上馬去刺殺的事情也不少,並不新鮮。
問題在於,劉備可不像孫策的時候已經到了漢朝末年,朝廷被董卓掌控,漢庭統治力極其低下的時期。
如今法治沒有崩壞,朝廷的權威依舊存在。
劉備身為當朝天子劉宏任命的一地太守,一郡的最高長官,位高權重。
有人敢刺殺他,就相當於蔑視朝廷,蔑視法治。要是被抓住,跟造反無疑,立即就會被誅滅一門。
只能說,那幕後主使者還真是膽大包天,不知死活。
聽到陳暮的話,劉備笑着擺擺手:「無妨的,反正我也沒事,子歸還是安心讀書,早日結業回來,我等兄弟四人能夠一直在一起,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陳暮還準備說點什麼,店家剛好將菜端了上來,無奈只好把要說得話咽回肚子裏。
張飛大喊道:「今日好宴,怎麼能無酒,店家上酒來,先來兩大壇。」
「來咯。」
櫃枱里的掌柜一聲長音,端上來了兩壇當地黃酒。
四人正準備開酒飲宴。
掌柜的盯着劉備一動不動出神,苦思冥想。
劉備見他送了酒也不走,站旁邊發呆,納悶道:「店家,還有事嗎?」
掌柜的看了他許久,愣在原地,被劉備出言驚醒,滿是歉意道:「失禮了,只是覺得壯士十分眼熟,敢請教壯士姓名。」
雖然不太明白掌柜的為什麼問他名字,劉備出於禮貌,還是回答道:「在下劉備,字玄德。」
劉備劉玄德?
掌柜的大驚道:「可是北軍司馬劉備?」
劉備驚訝道:「店家認識我?」
撲通!
掌柜的直接跪下來,磕頭道:「我李通終於見到恩人了。」
劉備嚇了一跳,噌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來,連忙去扶:「店家使不得,快快請起。」
古者《周禮》之儀,頭拜地為稽首,也就是磕頭跪拜禮。
這個禮儀是很隆重的禮,《周禮》中寫的是「拜中之重,臣拜君之拜」,是僅次於九拜之中的頓首禮的存在。
即便是天子,也只有在大型朝會,比如一年一次的大朝會上才會用到。
平時的時候,唯有父母、師長可以跪。男兒膝下有黃金,現在可不是清朝見個芝麻大小的官就下跪的時候。
所以店家突然給劉備稽首磕頭跪拜,差點沒把劉備嚇得從位置上彈跳起來,慌忙去攙扶。
掌柜的老淚縱橫,顫抖地說道:「年初的時候,黃巾賊起,我帶着宗族家人逃離陽平。路上遇到黃巾賊寇,是將軍帶了人馬殺散賊人,若不是將軍,我等妻兒宗族俱已被殺害。」
原來是這樣。
劉備恍然,六月份的時候,盧植已經兵圍了廣宗,將張角團團圍住。
趁着這個時機,盧植派他掃清周邊郡縣的小股黃巾勢力,防止張角糾集更多的人馬,算是有一定戰略目的。
當時沿途受到兵災影響的災民無數,百姓拖家帶口逃離,路有餓死者,生民凋零,劉備看了十分不忍心,把所有的錢財都用來救濟百姓,雖然幾千萬錢花下去杯水車薪,但同樣也是活人無數,救了不少人。
「劉玄德,你是劉玄德!」
劉備還未說話,店中就有其他食客陡然站起來,紛紛驚呼。
這寒冬臘月,旅店生意一般,但也有那麼幾桌客人,聽到動靜,都看了過來,聽到劉備的名字,更是一窩蜂簇擁。
「真的是劉將軍,我有一同鄉本來差點餓死,就是劉將軍救的。不行,我得立即去通知他。」
「劉將軍之仁義,真乃當世英雄也。」
「如今整個河北都在傳唱劉將軍,光拿咱們陽平郡,據說就有數千人受了他的恩惠。」
人們議論紛紛,將劉關張陳四人圍住,像是看明星一樣。
劉備無奈,站起來勸道:「諸位,我等也只是普通人,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待會我等還要趕路,大家還是繼續吃飯吧。」
有人說道:「劉將軍活我館陶百姓無數,仁義君子也,這頓飯我請,大家誰也不要跟我搶。」
「我請才是,還請劉將軍今晚睡在我家,也算是聊表我等館陶人的心意。」
「不行不行,劉將軍救過我之宗族妻兒,怎麼能讓他付錢呢。」
包括掌柜的李通在內,眾人紛紛要幫他買單。
別覺得這事不可思議。
漢朝重孝、重信、重諾、重仁、重義。
當初張儉抨擊宦官,名傳天下,被朝廷追殺,四處東躲西藏。
然而他只要走到哪裏,哪裏的百姓就會收留他,可謂望門投止,天下聞名。
劉備的名氣也隨着他散盡財產,救活冀州南部無數百姓而聞名。毫不誇張的說,他一路往北到中山國,只要提起他的名字,路上一分錢都不用花,多的是人願意為他買單。
這就是名望的好處。
陳暮在一旁含笑不語。
這個結果是他早就預料到的。
因為就是他的手筆。
當初在得知劉備散盡家財之後,雖然有些沮喪四兄弟又變成窮光蛋了,但他作為謀士,第一時間想的當然不是惋惜,而是在考慮如何讓這筆錢花得有效果,不至於白給出去。
於是在劉備上任濟南,招攬到沮授之後,他就私信給沮授,讓他發動雞澤宗族,在冀州為劉備造勢。
這個時候畢竟不是信息時代,消息傳播方式主要是人傳人,想傳播名望十分艱難。
可一旦被傳揚出去,說容易也容易,因為古代信息不發達,一條消息給予普通人的衝擊力度會很大,更加容易被人記住。
反觀後世的互聯網時代,通過網絡,每天都有無數新聞傳遞給人們,互聯網的記憶短暫,各種信息人們見怪不怪,熱度一過,一地雞毛蒜皮,很快就會被人遺忘。
所以相比於現代,古時候的名望反倒更加真實。
劉備本身就名望基礎,被他救助過的人散落在冀州各地,已經小範圍有一定影響力。
等到冀州安定下來之後,沮授便有組織地發力,聲名自然發酵開來,後勁十足,劉備在濟南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名望早就在冀州四處傳播,被冀州百姓銘記於心,十分敬佩。
看到館陶當地百姓爭相要為他付錢買單,劉備也是一臉懵逼,與關羽張飛三人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吵吵嚷嚷,更多的人聽到消息,擁擠過來。
「劉將軍何在?」
「恩人,我要見恩人。」
「就在這旅館當中。」
「恩人在哪裏?」
門外數十被劉備救助過的人想進來,還加上數百圍觀群眾,很快小小的旅店外變得十分熱鬧。
不止是百姓,當地的官府也驚動了,館陶宋縣令與縣中大小官員趕來。
宋縣令越眾而出,走入店中,四下巡視道:「哪位是劉使君。」
縣令可不像鄉民那麼閉塞,早就知道劉備已經做了濟南相,聽聞一郡太守路過此地,不管是有沒有名望,他都得要過來看看。
劉備眼見事情鬧得好像越來越大,連當地官府都驚動,只得站出來道:「我是。」
「真的是劉使君。」
宋縣令哈哈大笑道:「使君仁義之名傳河北,今天到我館陶,令我館陶慶幸生輝。請讓我代替館陶百姓,盡地主之誼,來我縣衙歇息。」
劉備只覺得頭疼不已,第一次因為名氣太大而煩惱,不由苦笑道:「好叫縣令知道,馬上就要年關了,我今日是路過館陶,要回幽州過年。恐趕不上回家鄉面見宗族親人,吃完飯之後,還得連夜趕路,不能耽擱了。」
「這......」
宋縣令聽到劉備的難處,遲疑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請讓我與滿城百姓送使君一程。使君先吃飯,我們就在一旁等着。」
劉關張陳四人大眼瞪小眼,幾百人圍觀他們吃飯,真是坐立難安。
不過沒辦法,誰讓劉備現在名氣大呢。
四人無奈,硬着頭皮坐下,在眾人的圍觀中,如坐針氈地匆匆扒拉兩口飯,碗中的酒頓時就不香了,如同嚼蠟般快速應付了兩口。
「店家,多少錢。」
劉備隨意吃了兩口,見自己三位老弟也沒胃口,掏出錢來付賬,想着儘快走人。
沒想到他錢還沒掏出來,就被眾人摁住。
「使君,使不得,這頓飯我請。」
「還是我來,我家有錢。」
「你家有錢又怎麼樣?若能請劉使君這樣的大善人吃一頓飯,我家在鄉鄰中必然臉上有光,我來請。」
「這頓飯不要錢,我怎麼能收將軍的錢呢?」
眾人為了這頓飯錢,差點打起來。
陳暮連忙湊過去對劉備說道:「大哥,快說點什麼,不然今天我們休想走出館陶。」
劉備硬着頭皮喊道:「大家聽我說,吃飯給錢天經地義,不能因為我曾經幫助過別人,而搞特殊,要一視同仁.......」
「劉使君仁義無雙,既然不能在館陶多待些時日,怎麼能不讓我們盡地主之誼。」
「是啊,要是我娘知道今天錯過使君,會罵我不義。」
「我曾經被使君救過,這頓飯不請,恐怕同鄉人戳我的脊梁骨。」
他這話還沒說完,就被眾人的話語淹沒。
眼看大家還在為這頓飯錢爭搶,大家紛紛掏出錢來要給掌柜的李通,但李通死活不收,各種銀子錢幣掉了一地,無人拾取。
陳暮靈機一動,大喊道:「諸位聽我說,我是劉使君之弟,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聽到他是劉備的弟弟,大家慢慢安靜下來,都看着他。
陳暮笑着說道:「我大哥劉備在冀州活人無數,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往日,我大哥也必然會成全大家義氣,多留在館陶兩日。但現在年關將至,要回去過年,孝奉親族,沒有辦法。所以我有一策,既能成全大家之義,也不耽誤時間。」
「什麼辦法,請說。」
宋縣令拱手說道。
陳暮想了想,道:「這一頓飯,應約數百錢。門外人潮如海,差點被踏破店家門檻,就可知人數不少。既然大家都是館陶百姓,代表了館陶歡迎我大哥。不若每人出一錢給予店家,一來成全諸君義氣,二來不讓店家和我大哥難做,諸位以為如何?」
每人出一錢?
眾人互相對視,過了片刻,紛紛高呼道:「好,那就這麼辦。」
大家都覺得可以,宋縣令和掌柜的李通最後也答應了。
沒辦法,李通雖然很想給恩人面單,但不收錢的話,那就是在拒絕館陶當地百姓向劉備表達謝意,這可是在家鄉要被戳脊梁骨的事情,他不得不同意。
吃完飯後,劉關張陳四人一邊向四周拱手,一邊往店外走。
眾人紛紛讓開一條道路,他路過的時候,每個人都自覺分開,微微彎腰低頭,向劉備表達敬意。
漢人崇拜品德高尚的人,哪怕這裏數百人只有小部分接受過劉備的恩惠,但人與人之間本就有聯繫。或是親屬,或是同族,或是同鄉,只要有這樣的聯繫,那麼就形成了我的同鄉親屬同族收到劉備的恩惠,這樣的人我得尊敬這種思想。
出了店門,牽上馬匹,館陶大街上數百人簇擁着劉關張陳,一路送到了北門外。
等四人上了馬之後,宋縣令站在隊伍最前面,拱手彎腰行禮:「恭送使君!」
「恭送使君!」
數百人同時彎腰行禮,場面蔚為壯觀。
在這一刻,即便是陳暮,都感覺到了漢朝這種敬佩仁義君子的思想觀念有多震撼。
這裏大多數百姓或許不認識字,但感恩與重義之心,早已經深入骨髓,銘記在人心裏。因為他們知道,誰才是對他們好的人!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77s 3.98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