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謀伐 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

    測試廣告1夜晚,王允與楊奇商量好了細節,就在書信的末尾寫上了蒲陰陳氏這四個大字。599小說網 www.xs599.com

    並且寫好了奏摺,第二日清晨就派遣信得過的家臣送入洛陽。

    王允被徵召為豫州刺史,他也徵辟了名士尚爽和孔融擔任從事,他們三人也是老朋友了。

    第二天早上,孔融注意到王允臉色不太好看,熬了黑眼圈,不由奇怪問道:「子師,昨夜沒休息好嗎?」

    王允心道還不是為了你們操碎了心?

    昨天拿到的那封書信內容可是嚇了他一跳,原來這是張讓賓客與黃巾軍高層之間的來往書信,裏面涉及到了很多關於太平道的隱秘之事。

    信件內容也很簡單,其實就是豫州和冀州各地信奉太平道的信徒名單。

    張角發動黃巾起義之前,太平道在全國上下的信徒無數,觸角甚至伸入宮廷里,很多達官貴人都是他們的信徒。

    而能夠寫進這些信徒名單里的人,身份都是非同一般,有些是當地豪門望族,有的是各地名士,有的是朝中的宦官,還有的是天下各地官員,甚至連益州的太平道官員信徒都有。

    其中魯國孔家居然也有太平道的弟子。

    為此王允和楊奇昨天商量了一夜,挑挑撿撿,把該刪去的和該留下的做了分析,這才寫好奏摺上報,準備扳倒張讓。

    也許有人會奇怪,單憑王允的一封奏摺,無憑無據,怎麼能扳倒張讓?

    但事實上在太平道起義之前,這個宗教雖然沒有受到朝廷官方承認,卻也沒有被朝廷打壓,屬於正統宗教,民眾允許自由信仰。

    皇宮裏很多宦官宮女,就是太平道的信徒,像馬元義聯絡的中常侍宦官封諝、徐奉就是張角的人,這些在《後漢書》當中都有記載,漢靈帝自己也知道。

    所以在原本歷史上,王允的奏摺本來就是無憑無據,僅僅只是張讓的賓客在書信里的確聊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事情而已。

    王允查了半天,也只是懷疑張讓與黃巾有牽連,沒有真憑實據。

    畢竟漢靈帝不是傻子。

    如果王允真的拿到了張讓與太平道有瓜葛的確鑿證據,確定張讓被太平道控制,是黃巾的人。即便張讓再受寵,這種威脅到皇權與自己生命安全的事情,漢靈帝再傻也不會包庇,早就把張讓拉出去砍了。

    因此可以預見,王允的奏摺,也只能是捕風捉影的事,不能算有實質的東西。

    不過信上的內容全都是真的,經得起推敲。

    漢靈帝只需要在名錄上隨便找一家查下去,查他們以前是不是太平道信徒,百分百就能查出貓膩,驗證這封信件的真偽。

    因此實際上這些信件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寫信的人是張讓的賓客,是張讓親近之人在與黃巾聯絡。

    如此自然就能牽扯到張讓的頭上,讓漢靈帝對張讓起猜忌之心。

    但這些話偏偏沒辦法去和孔融說,總不能告訴他,你們孔家也有太平道的二五仔吧。

    王允只得敷衍道:「嗯,昨夜觀書看到深夜。」

    孔融佩服道:「子師真是我輩楷模,即便是行軍打仗,也不忘了看書。」

    王允懶得接他的茬,孔融這個人太正直,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哪裏,太正直的人走不了多遠。

    這次計劃王允本來可以借別人的手做,比如將書信交給楊家,讓楊賜來幹這事。

    反正楊賜是帝師,也曾經與宦官對着幹過,哪怕是劉宏也拿他沒辦法。


    但王允卻覺得這是一個攫取聲望的好機會,如果扳倒了張讓,他立即就能名滿天下,成為海內皆知的清流名士。

    即便沒有扳倒張讓,有幫助各大世家豪門刪減名錄的人情在,朝廷很多官員也必然會保他一命。

    如此讓他名聲大噪的機會,王允又怎麼可能錯過?

    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青史記載,此次事件過後,王允雖然沒有扳倒張讓,使得張讓數次陷害他,將他多次下獄。

    但每次他下獄,無數官員就會爭相救他,如楊賜、袁隗、何進、張溫都曾經出過手,甚至聯名拯救他出獄,保住了他的性命後來董卓進京,拜他為司徒,也是看重了他的名望。

    由此可見,這次事件給了他受益不小。

    至於陳暮?

    那只是順帶的事情而已。

    蒲陰陳氏有沒有人信奉太平道王允不知道,這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重點是只需要給天子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就能把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和名望的功勞競爭者打入地獄。

    一個家族當中有太平道信徒的人,這樣的人還能繼續重用?

    就算沒有罷官,也得調去其它地方。

    而且這個手法無疑非常高明,成功率極高。

    畢竟書信的內容是真的,那麼書信上的名錄肯定也是真的。

    漢靈帝隨便查一家,就能查到事實依據,查十家,就有十家,那麼到第十一家上,還需要去查證嗎?

    這就相當於一百顆珍珠當中,只有一顆是假的。確定了前面九十九顆的真的,最後那一顆是不是假的,也不重要了。

    說慌的最高境界,就是99%是真話,只有1%是假話。

    所以王允之計,無疑非常狠毒,幾乎可以說是斷掉了陳暮的官路,讓他失去了在豫州戰場所有能攬到的戰功。

    當然,也許有天真的孩子會問,他們兩人之間無冤無仇,王允為什麼要這麼做?

    然而對於提出這樣問題的孩子,哪怕是現在只有十七歲的陳暮,也只能回答一句,世間的險惡,你還不懂。

    一個人賺了錢,回到家鄉,家鄉的父老鄉親不是熱烈歡迎,而是各種上門借錢,借了錢還不還,如果不借還要戳你的脊梁骨,說你忘本,眼紅你發了財。

    一個人在公司干出了業績,受到上司的表揚,同事之間表面恭喜,背地裏巴不得你死。

    有些人心底善良,可仍舊不免偶爾泛出的惡毒念頭。

    有些人本就是豺狼,在他們眼裏,錯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靠奮鬥和努力獲得財富的人,憑什麼他們就有錢了,憑什麼他們不把錢給我?

    這世上的人無數,人心也最難猜測。

    陳暮無權無勢,在長社有大功勞,在西華也有提出意見,被皇甫嵩採納,從而大破彭脫的功績。

    這樣的人,那些世家怎麼可能不會眼紅?

    怎麼可能會不想着把他擠走,獨自霸佔他的功勞?

    人心叵測,陰暗複雜。

    沒人弄得懂人心,世事也總是這般難以預料。測試廣告2



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  
相關:  明亮星河  地窖里的朱元璋  英雄聯盟之下一秒神話  三國之銀狐  人在大宋,無法無天    穿回來後偏執大佬他黑化了  一竹封天  迪迦的傳說  此刻,我為華夏守護神  剛到二次元的我是不是利益相關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三國之謀伐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三國之謀伐"
360搜"三國之謀伐"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95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