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你是誠心買嘛?」攤主一聽日元,眉頭不由皺了皺。
吳奪很認真地接口道,「這是金絲楠陰沉木不假,可你這一萬太高了也!你這個燭台,料子很普通,只有尋常木紋;工也簡單,幾百塊我覺得可以了。」
「誰說的?這金絲很漂亮的!」
「要不咋叫金絲楠呢?」吳奪笑了笑,「金絲楠陰沉木,對着陽光一晃,都會有金絲的感覺的。」
攤主頓了頓,「還是不一樣,你說的是工藝品的價兒,我這是清代的古董呢!」
「你怎麼看出是清代的?」
攤主一擰脖子,「我這做木頭生意很多年了,這點兒眼力價還沒有麼?」
「這樣,我最後給你最高一口,一千!行,我就拿了;不行,那就兩便。」吳奪也不囉嗦了,抓住狗籠的提手,作勢起身。
「太少了太少了!」攤主擺手。
「行,那你忙你的,先走一步。」
吳奪起身,抬步就走。
走的時候,他並沒有太過擔心攤主不叫他。
因為攤主叫的一萬,顯然太虛了。同時,他出過價,就表達了想買的意向。
對於古玩攤主來說,不怕像吳奪這樣還價低、砍價狠,就怕像剛才那個老太太那樣,直接就不問價。
當然,這個攤主不是做古玩的,但是他說了,是他單獨收來的。他不做古玩,卻如此收來的東西,很可能價不高。
「我說小兄弟,你再加點兒!」
果然,吳奪剛邁出一步,攤主就開口了。
吳奪停步,半轉身,「我從幾百加到了一千,就是因為不喜歡囉嗦。」
說罷,再次邁步。
「五千!行了吧?」攤主喊。
吳奪一邊往前走,一手拎着狗籠,一手舉起來,朝後甩了甩。
「回來吧!差不多給你了!」攤主又喊。
吳奪這次回來了,走到攤子前,「差不多是多少?這東西你知道我為什麼會買麼?因為我就是加工珠子的,有客戶跟我訂了一串手持,還想要同料;我呢,本來想從網上訂一塊木料,對方報價也是一千,不過得發快遞,慢點兒。」
攤主一聽,「好傢夥,原來是同行啊!」
「誰跟你同行?我是手藝人。」吳奪一本正經說瞎話,「你要賣給我,我就不要那塊料子了。你一千不賣,我就等兩天。今天算是趕巧的事兒。」
「拿着拿着吧。唉,我收來就一千,合着白忙活。」
一千收的?騙鬼去吧。就在寺廟邊上,信佛的老太太你都照宰不誤。
吳奪也不囉嗦,掃碼付款。
攤主給裝進了膠袋裏。
貨款兩清,走人。
回到家裏,吳奪先把化肥放出來,給他的盆里倒了水,自己也開了瓶可樂喝了兩口,而後拿起了燭台。
又是一件內有乾坤······
這年頭,是不是只有這樣才能撿漏啊?
確實,如今的古玩市場,是很難明睜大眼地從人家眼皮子底下撿漏了。一來漏兒本來就幾乎沒有了,二來哪會專等着你來?
而真正的好東西,絕大部分其實都是開門的,店主和攤主也大都不是外行,哪會輕易漏出去呢?
漏不好撿,打眼的倒是越來越多,因為頂級高仿的水平,在科技進步、信息通達的條件之下,水漲船高,魔高一丈。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一刻對於吳奪來說,還是很刺激的!
這燭台,不是清代的,可也不算新,是民國的。
燭台底座封了銅,卻並不厚重,只有一層銅片!
因為這底座裏頭,藏了一件瓷器!
只是,這次聽到的內容太少,只知道有件瓷器在裏頭。或許,是因為燭台本身就具有了銅和木兩種材質,「外圍」複雜。
但仔細想想,這暗藏設計,其實很巧妙。
若是密度大的木料,比如顏色沉凝的紅木類,底座封銅就會顯得奇怪,因為本不需要,還破壞了美感,畫蛇添足。
而陰沉木很輕,想做燭台,底座就得穩。底座封銅順理成章,銅色和金絲還能相互映襯。
這件瓷器,就藏在半圓形的底座里。從外面看,看不出封銅有多厚,所以瓷器增加的重量,會讓人覺得是封銅導致的。但實際上呢,薄薄的銅片並沒有增加多少重量。
所以,如此煞費苦心,這裏頭藏的瓷器,應該差不了!
上小電磨。
這次夾頭上放的是直徑幾厘米的精鋼小鋸片。
吳奪沿着銅邊和木料相接的地方,先試探着鋸開了一道口子,隨後一點點深入。
直到縫隙里看到了棉布。
然後就根據這個深度,圍着鋸了一圈。
帶着銅片的一塊圓底就拿了下來。
半圓形的內里之中,是一團白色棉布,塞的很緊。
不過取出來也不是很費事,找出一個角捏住,一點點抻着往外扯就可以了。
拆開棉布團,赫然露出了一隻青花瓷杯!
趕珠雲龍紋高足杯。
一龍為趕珠,二龍為戲珠。
這條龍,姿態矯健;追在一顆火珠之後,張口欲吞;動感十足,氣勢非凡。
紋飾的青花發色幽藍凝重,釉水光澤柔和肥潤。
高足杯出現於元代,也叫馬上杯,這種形制主要為了騎馬喝酒用的;上半部分撇口鼓腹,下半部分是把柄式高足。
當然,高足杯在元代以後也有燒造,雖然不是為了在馬背上喝酒了,但這個形制還是很有特色的。
這一隻杯子,口徑有個十一厘米左右,高度大概九厘米上下。
吳奪沒有馬上貼上左手中指「鑑定」,因為棉布包裹的高足杯的杯心裏,還放了一小塊摺疊起來的宣紙。
打開也就巴掌大小,上面寫了幾列毛筆小楷:
偶得永樂官窯青花高足杯,甚喜,亂世權且秘藏。
看來,這就是民國年間被人秘藏,但他只說了這事兒,也不說自己是誰,現在就很難搞清楚了。
吳奪再度拿起了這件高足杯。
這青花鈷料,應該就是蘇麻離青。永樂官窯青花,的確是大量使用從波斯進口的蘇麻離青的。
杯底露胎,發黃,略粗,肯定不是高嶺土,應該是麻倉土。高嶺土大概是明代萬曆時期才開始用的,明早期的官窯,用麻倉土。
整個高足杯上,沒有發現款識,不過這不妨礙官窯的認定。官窯標準落款,就是從永樂朝才開始的,當朝有相當一部分官窯器不落款。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3.867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