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提醒也是施壓,如果美國認為歐洲的重要性不及遠東,大可以不管不顧。
但顯然華盛頓方面此時沒喝多,歐洲的重要性一直大於其他所有地方。此時此刻,華盛頓馬上得知英國已經挺不住了,命令美國國內能飛的東西,要離開飛到歐洲。
就如同艾倫威爾遜所猜測的那樣,西柏林這個據點自由世界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這和西柏林的兩百多萬市民無關,多上兩百萬支持者,對整個冷戰的局勢也不會造成多大改觀。關鍵是這個地方有價值。
本次空運行動英美通力合作,名望英國收下了,現在也到了美國出力的時候。不是說美國現在沒有出力,但是顯然,現在出的力還有些不夠。
可能現在美國方面存在感最高的人就是麥卡錫,但因為麥卡錫屬於政治光譜中的極端保守派,在戰後的歐洲實在支持者不多,榮光仍然在艾德禮身上。
麥卡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把本來應該給杜魯門的稱讚,轉移到了麥卡錫自己身上。
這是好事,萬一杜魯門因為柏林危機的強硬態度拉高支持率怎麼辦?用麥卡錫這個共和黨重量級參議員吸引輿論,對此時要奪回執政權的共和黨來說,就是一個可行性選擇。
共和黨顯然也是這麼想的,杜威的建制派和塔夫脫的保守派團結一致,讓麥卡錫在歐洲好好樹立一下硬漢的形象,言辭不妨激烈一些,沖淡杜魯門的影響力。
美國國內的事情就更加簡單了,支持共和黨的傳統媒體,大篇幅的報道麥卡錫我是柏林人的演講,引用了艾倫威爾遜提供的集會照片。
作為一個專業的人,別說是當前波恩真的有幾萬人在集會,就算是只有一百人,艾倫威爾遜也能拍出來萬人集會的感覺。
台上麥卡錫雄辯滔滔,面對着聯邦德國首都支持者的姿態,成了當前美國公民最為熟悉的形象,冷戰硬漢的形象已經呼之欲出。
比起受到在於的艾德禮首相,和樹立冷戰硬漢形象的麥卡錫,兩百萬柏林市民感受到供應緊張那只是小問題。
在給麥卡錫的電報當中,艾倫威爾遜雖然對柏林當前的局勢表達了同情,但還是把主要篇幅放在英美必將取得勝利的段落上,甚至表示一些悲慘事件的出現,可能有助有凝結自由世界的團結之心。
「約瑟夫,如果能夠讓自由世界團結起來,那麼柏林人的犧牲就是有必要的。」麥卡錫看到自己朋友的電報分析了另外一種可能,「可能這就是人生吧,有些時候就會發生這種事。」
處在艾倫威爾遜的角度,他完全樂見柏林出現饑荒,這樣可以提供一些素材,提高對蘇聯集團的警惕之心。
如果柏林能夠演變成加沙地區的樣子,都不是不可接受。用兩百萬德國人的命換取蘇聯整個國家形象的崩塌,這筆買賣很合算。
只是這種想法他不能和別人分享,因為人多嘴雜,一些泄露出去可能會影響到他本人的進步,和兩百萬嗷嗷待哺的柏林市民相比,艾倫威爾遜不諱言,他覺得自己的政治生命重要得多。
也就是和傑拉德,以假設為前提,討論了一下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
「如果柏林人知道你是這麼想的,估計會殺了你。」傑拉德露出一副大家都懂的樣子道。
「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不過嘛?」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反問道,「不過我的朋友,柏林人有必要知道嘛?」
他對龍騎兵姐妹都只是露個口風,根本就沒有深談下去,更別提其他德國人還想要知道。
「也對!」傑拉德似乎被說服了,事不關己的道,「本質上,兩百多萬柏林人的生死,當前的德國人確實沒有必要知道。」
「不結一點仇恨,不利於將德國分裂的事實。這件事如果能夠為德國的分裂做出貢獻,那就不算白髮生。」艾倫威爾遜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對整個歐洲甚至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艾倫威爾遜甚至希望的是,兩個德國互相之間出現真正的仇恨,如果某大國和詐騙島的關係那是再好不過了,考慮到兩個德國之間的實力遠遠比後者接近。這樣有助於維持現狀。
最終艾倫威爾遜和傑拉德都同意,英國應對柏林危機的核心,應該是做實德國分裂已成定局,那麼當前的動作,還需要加上散佈對蘇聯仇恨這一條。
傑拉德深表同意,表示對德國進行必要的武裝用來做炮灰,也是白廳給他的任務。
兩人取得了共識之後,便向倫敦提交了兩人的聯合報告,表示要藉助這一次柏林危機,需要完成的事情,簡單來說就是怎麼喪事喜辦。
艾倫威爾遜知道,歷史上聯邦德國最終是選擇和民主德國和解了,勃朗特在位期間最主要的手段就是新東方政策,採用更加務實的外交政策。
就在他任職總理期間,積極與東方集團交流、建立外交關係。一九七零年,勃蘭特正式訪問波蘭,成為訪問波蘭第一位聯邦德國總理,除了華沙之跪外,還承諾放棄東普魯士故土,給社會主義國家留下一條被美帝國主義閹得一乾二淨的人畜無害資本主義鹹魚的形象。
兩德經過艱難的談判,終於簽署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關係的基本條約》,從而使兩國關係解凍,兩德之間徹底承認對方。
不同於朝韓長期的漢賊不兩立,兩個德國已經做好了接受並存的心裏準備。認為兩個德國長期共存已經不可避免。
德國能夠統一根本就是天上掉餡餅,不然不會讓英法和意大利這麼措手不及。
德國統一是標準的吞併式統一,整個民主德國響噹噹的全球十大工業國,最後評估下來的價值只有經濟的百分之五,如果不是民主德國的一部分高層抗爭,連已經分配的土地和房屋都要沒收,加入到市場化當中給聯邦德國補血。
為何廣場協議日本跪了而德國沒事,吞併民主德國的過程起到了很大的功勞。
頭十天的空運對英國來說,已經竭盡全力的馳援,但是整個西柏林的儲備已經見底。
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艾倫威爾遜和傑拉德的聯合報告在被部分採納之後,兩人商量之後做了一個決定,用一天的時間對空運飛機做出必要的檢修,這是誰都可以理解的事實。
於是在九月十一日這一天,整個英國空運力量沒有一架運輸機升空,這也是對美國施壓的必要一步,如果美國不接盤的話,反正歐洲各國都看着呢,誰都知道這一次的柏林危機失敗的責任應該是誰的。
關鍵時刻的施壓,讓西柏林的供應徹底見底,哪怕美國空軍的運力已經提高到了兩千噸一天,因為英國空軍的躺平,這一天的柏林爆發了恐慌。局勢已經越發的無法控制!
麥卡錫在慕尼黑美軍司令部,發電報詢問艾倫威爾遜,英國到底是怎麼回事。
「約瑟夫,皇家空軍的運力已經到了極限,雖然有些自私,但我們不能無視飛行員的安全,有些飛機必須要進行檢修了。」
雖然沒有直說,艾倫威爾遜還是明白無誤的表明,兩百萬柏林人的安危,在他眼中確實不如皇家空軍的飛行員疲憊感重要。
英國是很想要捍衛自由世界的,但國力有限制這有什麼辦法?
波金娜和安娜算時間到了艾倫威爾遜身上,真正屬於帝國主義的一面。真正的道德模範,從來都是這個樣子的。
「可能有很多女人和孩子會挨餓。」安娜在艾倫威爾遜懷中有些不忍心的道。
「那可能會留下一些不錯的照片,可以在外交上爭取主動權。其實只要男人不出事,一切都可控。」摟着安娜的嬌軀,艾倫威爾遜輕聲安慰着。
「在你眼裏,女人和孩子只有這種價值麼?」安娜有些不滿的道,「那我們母子呢。」
「你們當然是不一樣,至於普通人我這麼說是絕對沒錯的。不是我眼裏是這樣,而是在國家這個東西的眼中,價值確實是不一樣的。」艾倫威爾遜糾正着安娜的錯誤,表示這麼看的不是他,而是國家這種東西。
他又沒有說錯,有眾多例子可以證明,一個女人能幹什麼?在了不起無非就是打打拳,那有什麼社會危害?就算所有女人都是拳師又能怎麼樣?
但男人不同,你要是敢說一句躺平,馬上就是整個社會輿論的集體攻擊。直接提升到社會危害層次,誰是更大的威脅,國家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當然女權的危害後世歐洲已經體驗過了,那就是男人完全把女人看成玩物。二十一世紀法國的嬰兒,百分之六十都是單親母親。
原因是因為法國禁止男人對嬰兒進行親子鑑定,違反要坐牢。這個法令的出台,是因為政府認為孩子是無辜的,親子鑑定會傷害孩子還會增加單親母親的負擔。
不結婚就可以避免這個義務,所以在歐洲都有類似的法令出台之後,歐洲男人的選擇就是不結婚,就算是和女人有孩子也不承認,孩子就完全屬於女方的責任。男人反而負擔更小了。
歐洲男人這麼幹,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抗歐洲國家增加男人義務的法令,你增加我的義務,我偏要躺平,這種對抗一旦開始,沒人是勝利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90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