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公堂之上針落可聞,所有人都似乎連呼吸都停頓了,所有人臉上的神色都顯得極其古怪,甚至都不知該如何反應才好了。
邊軍物資的外流自然是大案要案,是要一查到底的大事,那些被查獲的軍械數量之大,也着實讓人感到心驚,足以讓人擔憂真起什麼大亂子。但是這兩點再叫人吃驚,也比不了聞銘不動聲色間說出的最後一點來得駭人啊——這數量龐大到足以被認定為有謀反之意的軍械,居然臨安梅莊被查獲的!
梅莊,那個地方可是……
「聞大人,你說的臨安梅莊是哪個梅莊?」久久的沉默後,終於由孫達明問出了這麼一句,他的聲音此時都是顫抖的,即便已經知道答案,還是抱着最後那一絲的僥倖。
「臨安城就一個梅莊。」聞銘淡定作答,就好像是在說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一樣,「臨清伯梅自華的莊園。對了,他也已經被拿下,不日就將被送來京城。」
好了,這下徹底沒話說了,人家連莊主名字都說出來了,這讓在場眾人,尤其是簡崇孫達明等人,更是驚得面如土色,手都開始發抖了。有人甚至在嘴裏低低地念叨了一句:「這怎麼可能……」
這事實在太過駭人,太難讓人接受了。
不是因為在梅自華有個伯爵身份就有如此殺傷力,其關鍵在於梅自華又個女兒叫梅香君,然後就在十年之前,嫁給了當今太子孫琮。也就是說,梅自華是太子的岳父,梅莊與太子他就是一體的。
現在,這些北疆的軍械居然是從梅莊給搜出來的,這意味着什麼,接下來朝中將生出什麼樣的風浪,堂上諸多太子一黨人等簡直都不敢往下想了。甚至於大家已經不敢再作質疑,也不敢說他這是為了替李凌開脫。
因為李凌最多只能算是被牽涉入案子,最多就是有相關所謂的證據可以證明他與邊軍物資丟失有關,但梅莊那邊卻是人贓並獲,是鐵的不能再鐵的鐵證了。
或許有人會說一嘴,說這是聞銘的栽贓嫁禍,是為了替李凌脫罪。但顯然,如此大事,只要是個有頭腦的,都不會信出現如此實打實的栽贓,而且江南的官員是瘋了,才會幫他造假?別說他只是曾經的江南巡撫,就是現在是江南巡撫,也做不到如此一手遮天的地步啊。
所以就算是太子方面的人,這時也沒一個提出異議的,他們心中只有恐慌。這事一旦坐實,必然牽連到太子,那自己等人不也一樣要受牽連?說不定連太子之位都可能要保不住了,畢竟私藏軍械,甲冑,那可是意同謀逆,而太子最近的日子又不好過,生出這樣的念頭來,似乎也變得情理之中了。
這一下,人人自危,已經徹底沒有了繼續審案的心思,便立刻草草結束了這場審訊。然後便是整理相關記錄,戰戰兢兢地送去宮裏,交皇帝御覽了。
至於李凌,也被重新帶回了天牢。雖然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他必然是被冤枉的,說不定很快就能還他清白,送他離開,但在朝廷最終有個判決前,他依然是嫌犯,還是得委屈住在牢房內。
可此時的他已經完全顧不上這些了,他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反轉給驚得滿心惶惑,久久沒能回過神來。
那日車上,孫璧跟他說的確實是有這麼個破局之法,不過只說有了眉目,只要找到軍械藏匿處,便能還他清白。可終究是沒提梅莊一事啊。
難道是孫璧為了一下擊垮太子,所以連自己也給瞞住了?
不!李凌又果斷搖頭,很顯然,當時就連孫璧都不知道有這樣的結果,這是幾日裏新來的消息。
可即便如此,此事對李凌的衝擊依然不小,首先他得考慮此事對太子會有多大的影響了。只要事情是真的,太子就必然脫不了干係,畢竟那可是他老丈人,而且只要順藤摸瓜地查上一查,就能查到太子與此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了。
本來嘛,李凌就猜測着這一局就是太子專門針對自己而佈下的。或許一開始邊軍中真就出了幾個貪財的,暗地裏把軍糧什麼的往出賣,然後就被太子的人給發現了。再之後,在莫離的策劃下,才有了這麼一條專門對付自己的毒計。
現在有了梅莊這事,這一點猜測更是有了確鑿證據。只此,就可看出太子對自己是有多麼恨之入骨,甚至不惜用如此鋌而走險的手段來要自己的命了。只是他沒想到,此事最終還是敗露了,反把自身給搭了進去。
李凌苦笑,都說偷雞不成蝕把米,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但這回太子的情況可比這兩樣要慘得多了,他是偷雞不成蝕了整副身家,搬起石頭把自己給砸死了呀。
笑過之後,他又想到了孫璧,在此事上,孫璧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情況。
太子會倒?畢竟如此大錯,甚至有謀逆之心的情況下,皇帝一怒廢了太子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如此看來,作為太子之位的唯一競爭者,英王孫璧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了,太子一被廢,他自然就成了代替者,成為新的太子。
可是,這真是好事嗎?
如果是其他君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但眼下這位嘛……卻不好說了。
當今皇帝孫雍尤重自身之權,為此不惜讓朝中黨派林立,坐看諸子爭鬥不休,甚至在永王一倒後,他為了遏制太子之勢,還把英王孫璧給扶了起來,哪有半點父子親情可言。
現在太子出事被廢,他就能放心了,認為繼任的英王就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甚至於,在看到太子的結局後,他反而會更忌憚英王,到那時,英王就會承受現在太子的處境,甚至更甚,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位置啊。
可問題在於,開弓沒有回頭箭,除了趁這個機會把太子扳倒,現在的孫璧也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了。他只有取代太子,再迎難而上,看時間能不能幫到自己了。
在想明白這一切後,李凌內心的歡喜又化作了幾許擔憂,也不知聞銘和老師他們能不能想到這些,又能不能向英王點名這些利弊得失,讓他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這一天直到深夜,李凌的內心都是雜亂的,卻是個喜憂參半。
……
這一次事情嚴重,可沒人再敢先給太子報信了,不過中午,皇帝便已知曉今日堂審相關之事,然後果斷就把幾名主審官,連同作為證人的聞銘,以及旁聽的眾人都給召進宮來。
最後那幾位聽審的心裏那個後悔喲,早知道是這麼個情況,自己今日說什麼也得在衙門裏辦差,趟這渾水做什麼?
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只能是滿心忐忑地跪在殿內,連口大氣都不敢出。
所有人都是如此,皇帝也是久久無言,這讓殿中靜得讓人恐慌,不少人後背都生出汗來,可卻依舊沒一個敢稍稍抬頭打量皇帝一眼,看看他是個什麼反應的。
感覺就像過了一個世紀,皇帝幽幽的聲音才從上方響起:「聞銘,你在公堂上所說都是真的?」
「茲事體大,臣豈敢胡言。一切皆是事實,而且很快,相關人等就會被押送入京,那些被搜到的兵器甲冑,也會被一併送到。」聞銘算是眾人中最平靜的那個了,回話及時而條理分明。
「你們覺着他的話能有幾分可信?」皇帝沒有再問他,而是把問題拋向了其他眾人。
這問題可不好答,很有種讓他們表明自身立場的意思,尤其是對那幾個太子一黨的人,更是猶豫着,難以出口了。
「臣以為聞大人所奏斷無造假可能。」率先作答的是孟仲秋,有了他打頭,其他一些心裏沒有顧慮的也紛紛跟進,表明自己相信聞銘所奏,最後,還有五人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皇帝倒也沒有繼續為難他們,笑了一下道:「是啊,茲事體大,邊軍中出了這樣的變故,朕這個一國之君卻被瞞到了最後。好哇,真是好得很啊!」
感受到他的怒意,幾名臣子更感恐慌,尤其是孫達明,更是忍不住道:「陛下息怒,臣以為此事還有待細查,至少臣以為,以為太子一定是無辜的。」
皇帝雙眼一眯,笑容頓時一斂:「何以見得?你,抬起頭來回話!」
孫達明稍微遲疑了下,還是大着膽子抬頭與皇帝來了個四目相對,然後忍着心中恐慌,回話道:「因為太子是儲君,是陛下的兒子,他沒有必要干出這樣大逆不道的舉動來……要臣說,這分明就是有人栽贓陷害,還請陛下明斷!」說完,重重一個頭磕下去。
其他那幾個太子一黨也相繼反應過來,紛紛附和道:「陛下,孫大人所言甚是,我等也以為太子一定是無辜的!」
皇帝的目光不住在幾人身上掃動着,半晌後,才道:「你們果然是忠臣啊。不過,此事你們說了不算,得太子自己跟朕把話說明白了。來人,把太子,還有英王都給朕宣進宮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s 3.93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