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後人常言:北宋無良將,南宋無賢相。看小說網 www.kanxiaoshuo.net事實上,有宋以來,從不缺能戰之師,傳世名將。但說北宋一代,初時有與遼國鐵林軍、西夏頜鷂子、金國鐵浮屠、蒙古重甲騎並稱於世的靜塞鐵騎,北宋末亦有種家軍、折家軍。將才更是層出不窮,楊業、潘美、狄青、范仲演、種世衡、種諤、种師道兄弟。。。。。。
後世膾炙人口的楊家將,不過是因評書而封神,楊業雖為難得的當世名將,其子孫也只有老大楊延昭(評書中的楊六郎)勉強稱得上名將,在宋時還遠不及楊業夫人折氏(評書中的佘太君)的娘家折家,折家自唐時世代鎮守府州,有宋一代,更是名將輩出,阻西夏鐵騎於黃河西岸,護中原百年安寧,可惜軍閥性質的折家軍永遠家族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後來又降了金國,才淹沒於歷史之中。
北宋真正稱得上將門世家,為大宋軍民所景仰的,只有一家,那就是種家軍。
戲台上,楊家將滿門忠烈、七狼八虎出幽州,歷史中種家五代子弟、數十猛將隕西北。
自種世衡創建種家軍,種世衡、種詁、種諤、種診、種誼、種朴、种師道、种師中皆為當世名將,群星閃耀。
種師極,原名種建中,哲宗時曾率部與夏軍激戰,俘敵三千並牛羊十萬餘頭,此戰更使大宋與夏國攻守之勢逆轉,宋軍轉入戰略進攻。為此,哲宗特意在宣德門為其舉行獻俘儀式,一時名聲大振。
徽宗即位後,種建中為避建中靖國年號諱改名種師極。徽宗派童貫去西北,不屑奉承討好的種師先是被蔡京罷免,復又將其打入元佑黨籍,不得敘用。
今年五十五歲的種師極,身材不算特別高大,給人相當壯實之感,步子邁得很大,卻無急躁之感,反而讓人覺得很沉穩,這大概得益於他那張威嚴的臉相,威嚴來自於久經戰場的蓄養,五官卻是典型的儒雅書生模樣,頜下的鬍鬚打理的整整齊齊。
他是將門之子,又是從文官做起,臉上、手背、手臂自然不會如韓世忠一樣,刺上自己軍隊的番號。
因為現在無官無職,今日穿得倒象個閒散文人,披着件寬大的灰色直掇長衫,頭戴逍遙巾。趙佶
種師極早年從事文職,也是個能文能武的人,算起來,朝廷文武雙全的人才也不少,只是大多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到了近前,趙佶上前幾步,搶在種師極跪拜之前以雙手扶住了他,笑言說道:「種老遠來辛苦,不必多禮。富貴,給種老奉座、泡茶。」
皇帝的友善讓種師極還是有些小激動的,趕緊躬身謝過陛下。
趙佶雙手扶起種師極,請其入座,溫言說道:「又不是正式朝會,還是叫官家親切些。我看種老在家這幾年,這身子骨保持的挺不錯,精氣神十足啊。」見他神色一黯,心知這沙場老將,賦閒在家,想來精神上也挺苦悶的,趕緊省下後面的客套話,直接問道:「今日請種老來,是想問問,去年夏國遣使,今春遼國亦遣使,討還我大宋這幾年收復的失地,請求和議,這事種老怎麼看?」
「童經略於前年、去歲對夏國的用兵甚為成功,去歲更是取了銀州,一雪永樂城之恥,聽聞一個叫韓世忠的新兵還一刀斬殺了夏主李乾順手下的一員猛將附馬監軍兀移。如此一來,夏國自不會坐視銀州之失,西北只怕會戰火連連,夏遼聯姻既成,亦不會毫無作為,況夏宋有慶曆和議在前,道義上也應歸還。」种師道未做思忖,直接說道,想來這個問題早有考慮過。
趙佶與宗澤交換了下眼神,再看着种師道問道:「種老也認為應該歸還所復之地?」
「還與不還在於官家與童經略,還有還的說法,不還有不還的利弊。」种師道波瀾不驚的說道。
想不到桀驁不馴的种師道被棄用這幾年也變滑溜了,趙佶無奈,只好直接問道:「若我以種老換下童貫,經略西北,此事種老又做何言?」
种師道眼中精光一閃而沒,復歸平靜,說道:「一切皆聽官家之意。」
趙佶搖了搖頭,苦笑說道:「種老的意思我也明白,若只有夏國,這所復之地自然不能還,但如今遼國橫插一手,事情便複雜了,大宋現如今只有西北之軍猶有戰力,我也不能去賭遼國會不會出兵。所以,這和談自然得談,這所復之地也要歸還。但怎麼着也得拖上些時日,讓李乾順多放些血出來。」
种師道看着趙佶有些意外,說道:「官家所言極是,如今三國鼎立,自去歲夏遼聯姻,夏遼已成事實上的聯盟,夏國損兵失土,遼國斷不會坐視不理,任我大宋坐大,引發三國實力失衡,況夏國國主李乾順也算英明之主,遼國天祚帝雖昏庸,但衰落仍需時日,以我們大宋如今的戰力,只怕應付不來。」
趙佶點了點頭,說道:「童經略熱衷開邊,繼續留下來怕是不妥。種老對西北熟悉,就煩請去西北換童經略回來。」
种師道聞言,一下站了起來,臉上的神采都不一樣了,容光煥發,頓首謝恩。
趙佶扶起种師道,很鄭重的說道:「一時退讓,只為將來計。種老去了西北,多找機會練練兵,可以邊打邊談,邊談邊打嘛,尤其是那個韓世忠,你多栽培下。另外,你全權負責與夏國和談,不管怎麼談,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了也要多佔點便宜回來,比如戰馬、青白鹽,隨便開口。另外,去歲吐蕃各部復又叛亂,你自己視情處置吧。」
种師道聽出皇帝話外之音,說道:「官家放心,老臣一定會在西北帶出一支虎狼之師來,隨時聽候官家差遣。」
趙佶笑道:「種卿治軍之能,我深信之,詔書過幾日便會下給你。聽說你當初在建中靖國那年避諱改了名字,今日我便送個名字與你,我既決定用你,便是深信你的治軍用兵之道,極之盡頭就是道,你便叫种師道吧。」
皇帝賜名,是顯耀之事,殊榮之至,種師極再次拜謝。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791s 4.30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