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與范文程長談了一番,心已經是涼了大半。
這個世上沒有人比漢人更懂漢人。
連范文程都這麼說,大清現在的戰鬥力看來是真的不能看了。
若是放在十幾年前,八旗的戰力對上明軍豈不是碾壓?
但現在看來,八旗的戰鬥力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甚至隱隱還有些劣勢。
范文程建議和明廷進行和談,劃江而治。
孝莊蹙着眉想了很久仍然不能下定決心。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范文程的這個建議等於是否定了這十幾年大清入關以來的功績,屬於自己打自己臉的類型。
孝莊不是一個會輕易放棄的人,她要好好評估一下情況,再和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等人商議一番再做決斷。
...
...
順治駕崩的消息一經發佈,便在整個北方迅速傳播開來。
先是北直隸,接着是河南、山東、山西、陝西。
一夜之間各清占區的牧守將領如喪考妣,哭爹喊娘。
別管是真的悲痛還是裝裝樣子,整個清占區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但消息傳到雲南,吳三桂卻是一陣狂喜。
他早已與清廷翻了臉,屬於聽封不聽調的狀態。
說他現在是一個軍閥甚至是土皇帝都絲毫不為過。
但只要順治活着一天吳三桂多少會有些忌憚。
只要順治一死,吳三桂這所剩無幾的忌憚也隨之一掃而空。
聽說新即位的皇帝是個年僅八歲的娃娃。
吳三桂心裏直是樂開了花。
換做是誰也不會對個八歲的娃娃恐懼吧?
吳三桂現在就連裝裝最起碼的樣子都懶得裝了。
現在看來他實在是有先見之明,料到清軍不能持久一不做二不休拿下雲南。
有了自己的地盤,許多東西做起來都是水到渠成了。
吳三桂現在距離自立稱帝只差一步。但他並不急着這麼做。
適逢亂世,明軍和清軍打的不可開交。吳三桂坐山觀虎鬥豈不美哉。
為何要跳出來把自己變成一個靶子任由別人去打呢。
雲南這個地方窮是窮了一點,但發展一下還是能夠起來的。
吳三桂現在很有雄心壯志,將來不管是北上偷襲四川亦或是東進拿下貴州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具體怎麼選擇便看局勢而定。
吳三桂現在就像是一條蟄伏蓄力的蟒蛇,隨時可能跳出來咬人一口。
拋開這些不談,吳三桂對於未來局勢的判斷有自己的理解。
他認為明軍在一路勢如破竹之後會陷入一段時間的停滯期,不會像之前那樣所向披靡的進攻北方。
因為明軍也需要時間休整,並消化勝利果實。
江南實在是太富庶了,如果不能把這個經濟優勢轉化成實力優勢,那麼拿下這些繁華之地的意義何在呢?
至於滿清同樣也需要這段時間來喘息。
這兩年來他們被打的找不到北,屬於懵圈的狀態。
若不想一路擺爛到底必須及時做出調整。
吳三桂覺得清軍在遭到如此重創之後應該是會做出一波強勢反彈的。
至於尚可喜和耿繼茂...
吳三桂倒真是有些好奇他們會怎麼做。
二人所控制的地區遠比雲南富庶,明軍不可能不垂涎。
再說廣東福建沿海,控制之後對於整個南洋貿易也大有益處。
吳三桂覺得明軍遲早得取廣東、福建,這樣和耿繼茂、尚可喜的矛盾就會爆發。
這場戲越發好看了啊。
此刻的吳三桂就像是一個吃瓜群眾,十分期待接下來發生的戲碼。
若是耿家、尚家有難吳三桂要不要出手相助?還是趁機跟明軍一道瓜分了兩廣?
走着瞧吧。
...
...
清帝順治駕崩的消息傳到了徐州、淮安,當地清軍直是震驚無比。
他們久久都不敢相信這件事。
皇上不過二十多歲,怎麼突然就死了呢?
這給了他們極大的心理壓力。新君據說只有八歲,就是個屁事不懂的娃娃。
朝局勢必會動盪,這種情況下朝廷還會向南邊增派人手討伐明軍嗎?
答案顯然是不會。
這種時候朝廷首先要考慮的是防止政敵作亂謀奪大位。
如果把軍隊都調去南邊打明軍了,背後被政敵捅刀子怎麼辦?
還是應該求穩為上啊。
但是對於淮安和徐州的清軍來說這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
如今明軍強勢如斯,誰碰誰知道。
他們之所以還能駐守在此,是覺得背後有整個北方支持。
別的不說,就說山東的十幾萬二十萬軍隊,只要盡數南下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怕就怕朝廷為了求穩而一味龜縮防守。
那樣淮安、徐州豈不是就成了棄子?
站在朝廷的角度,這並非沒有可能。
他們越想越怕,明軍實在是太兇猛了,光靠他們這幾萬人實在是不夠看啊。
綜合考量之後他們還是決定北上撤到山東去。
大樹底下好乘涼,撤往山東總比留在這裏等死要好。
他們可不想被明軍割了腦袋,築成京觀遭人恥笑。
既已決定他們跑路的速度是很快的,兩室來不及全帶走就一把火燒掉。
這種時候保命要緊。
當明軍大軍抵達兩地時,發現空空如也大門大開的城西人都傻了。
這是搞什麼,學諸葛亮唱空城計呢嗎?
一開始他們還覺得其中有詐不敢輕易進城,派出斥候進行查看。
在確認確實沒什麼危險之後明軍才敢入城。
進城之後他們發現一片狼藉。
糧倉着火,濃煙滾滾。
看這架勢清軍應該剛剛跑路沒多久。
不戰而降可以理解,不戰而跑是什麼意思?
當然這對明軍來說是個好消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兩府之地,也算是給征討南直隸完美收官了。
過了幾日朱由榔才得知,原來是順治駕崩了。
清軍一片驚慌,忙亂之下倉皇出逃。
這個消息還真是突然啊。
雖然朱由榔知道順治在原本歷史上就是差不多這個時候死的,但真的傳來消息還是有些震驚的。
這對清軍無疑是個噩耗,對明軍卻是一大利好。
這樣一來明軍無論是在氣勢上還是心態上都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7s 3.945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