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條龍出現的一瞬間,數位強大的人都有所感應,祝融詫異的看着天空,他感覺到什麼東西消失在九天之內,但仔細查看,卻又什麼都感覺不到。
長琴對於天地的感覺,比起祝融要敏感一些,他走了兩步,後面的人們都在嘈雜,並沒有感覺到天地間的變化,而攤位上,妘載愣愣的抬着頭,因為剛剛有什麼東西出現的那種感覺,妘載也感覺到了。
神人對於天地之內的變化,較為敏感,鍊氣士也是一樣。
北門成他們都注視着不知名的遙遠彼方。
「是龍。」
太子長琴說了一句,隨後看了一眼大家,覺得有些尷尬。
龍,山海之中,很多著名的神巫,鍊氣士,神人,天神,都有操蛇而踏龍的習慣,這些龍或為坐騎,或為夥伴,或為僕從,而龍的強度、種類也各不相同。
雖然少見,但還說不上讓人震驚,凡人驚訝是凡人的事情,就像是西遊記中,是個水溝裏面都有個龍王,這天下的龍種都不比蛇少了.....
而三代的時期,也就是重華,等到他成為舜帝之後,還會找到一個叫做董父的人,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豢龍氏,後來夏啟在山海中,幫他拉車的一堆龍,都是豢龍氏豢養的。
「應龍。」
北門成說出的兩個字,算是敲定了剛剛離去那「人」的身份。
他的語氣很輕,這裏不算妘載,外來的四個鍊氣士,有三個人都曾經和應龍同侍於黃帝。
應龍,算得上黃帝手下鼎鼎有名的神人了,說是神人而不稱天神,神獸,是因為北門成他們到底是不明白,該怎麼算他這個「種類」。
說他是人,他真身是條龍;說他是獸,他卻又有人的形態;說他是天神,他又不太具備正常天神的格位.....
像是神、人、獸三者的融合體。
姑且只以神人稱之了。
《四庫全書》中囈語應龍有托天垂雲,重開天地的力量;《全唐文》中,言應龍開闢了世人所居住的大地,是「應龍辟壤致宅土,天之祚聖,復在於茲」。
《廣博物志》則說應龍「角浪凹峭,龍之雄也;角靡浪平,龍之雌也。」應龍變化萬千,有時候以男身顯化,則是持金斧黃鉞的英俊男人;如果是以女身現世,那就是「納徵」之後的新娘姿態出現,也就是「朱衣戴纓」。
所謂戴纓,即古代嫁娶禮儀中,納徵(下聘禮)之後,女方要舉行的一個小儀式,在頭上綁一個彩色帶子,表示自己已經人有所屬.....
姑且如此說,應龍化為人形,不男不女,卻也可以說可男可女....
而在黃帝時期顯化的這位應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赤松子的同行雨師,他顯然是以男人的姿態出現在世間的,並且從後來大禹治水時候的情況來看,應龍依舊是男相。
「驚動了應龍,者還不至於吧?」
鍊氣士們都在嘀咕,幾位鍊氣士都認識應龍,但是應龍殺死蚩尤與夸父之後,應該就在南方沉眠,僅僅是一個農貿市場,張宏吃一塊豆腐而已,就能把應龍驚動?
北門成倒是想到了原因,琢磨着,估計是因為赤松子在影響南方水汽的緣故。
.........
對於此時的應龍來說,他醒來的時間並不長久,而這個南方的變化,卻讓他有些陌生。
最近幾年的南方,三苗的雨師接羅,嶺南的雨師商羊,加上西大荒的雨師赤松子,三方在大塘之野亂打軍體拳,導致風雨不調。
同時,還有因因乎與吼天氏互干,導致風暴潮汐消失,大風暴席捲整個南大荒。
又恰逢大江洪水,滔天之浪席捲東南,以至於陰雨連綿大雨擴散七十日不停。
然後雨雲被赤松子調走一部分,又被妘載驅散了一部分,造成局部地區晴天,加上最近和胥敖國的打仗,意而子和赤松子起風呼雨,喚霧動光,亂震大江.....
各種反常的現象,讓應龍最終醒了過來。
一群雨師在自己的地盤上無法無天,不收拾一頓,這還得了!
難南方的民眾,不都被你們搞死了嗎?
這天地間紊亂的,積累的氣,一看就知道這幫人幹了什麼好事情!
應龍醒來,本是奔着殺人來的。
自蚩尤死後,拋開帝榆罔外,應龍看誰都是「匹夫,你乃插標賣首爾」!
不過,等到應龍來到南方,發現問題似乎不是他想的這樣。
南方人沒有受到多大的水災影響,反而是東南大荒受災嚴重,以往東南大荒因為是出海口,一般來說水流會順着大口傾斜而出,他們受災應該是最輕的才對,但現在....
而更奇怪的是,西南大荒的水患也不是特別嚴重,尤其是帝夋台附近,季厘國的人民,似乎過的還算不錯。
按道理,西南大荒,水脈密集,洪水一發,徹夜無止才對。
於是應龍抱着好奇的心態,來到了如今南方部族的聚集地,也就是農貿市場,在這裏壯了幾天顧客路人,逐漸「打聽」到了很多有意思的消息。
應龍是不怎麼喜歡說話的。
所以他的打聽,真的就是純粹的聽。
哪裏有人吹牛逼,哪裏就有他的身影。
於是,一個部族躍入了他的耳中,直至赤方氏的巫師來了幾次農貿市場,應龍便也記住了他,而曾經和帝榆罔動過手的應龍,瞬間就感覺到了妘載身上的那種「氣息」!
太陽圖騰,並且是炎帝的直系帝血!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炎帝的直血基本上都在北方,當年為了招攬容光,黃帝給予炎帝一系很豐厚的待遇,朱襄氏,陰康氏,昊英氏皆降服,容光更是被任命為大司馬,賜予祝融之職,而縉雲氏則為夏官部。
那個時代,還沒有南祝融的說法。
應龍之前也看到了祝融出現在這裏,應龍沉眠那時,祝融年紀輕輕,容光還在世間,而看之前的情況,祝融似乎和這個赤方氏,並沒有血緣關係。
雙方根本不認識。
「莫不是北方,炎帝一系被清算了,殘部分支,逃到了南方?」
應龍想到很多,黃帝當年招攬了大量炎帝氏系的人,保不齊誰就腦袋一熱,在黃帝死後高喊「反黃復炎」的口號。
所以,赤方氏,或者說妘載引起了應龍的注意,現在在應龍看來,南方的巨大改變,必須要仰賴赤方氏的功勞,犁具這種東西,在黃帝的時期可是沒有的,而各種農副產品,也是那個名為「磨坊」的屋子,所生產出來的。
應龍決定了,他不應該在農貿市場繼續待下去了,過幾天,他就要獨自行走,前去赤方氏的磨坊......
至於做什麼....
沒事,我溜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1s 3.91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