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在邊軍之中,有着莫大的影響力。
單一個『楊王』的稱號,若非邊軍上下心悅誠服,楊洪又豈能擔得起?
但,越是如此,越需要謹慎。
楊洪應該算是比較少見的,文武雙全的武將,他不僅精通兵法謀略,就連聖人大義,經史子集,也無有不通。
正因如此,他雖是武將,但是卻從不鄙夷文臣,反而願意讓自己的嫡子楊傑留在京中,研習經義。
所以,楊洪心裏當然明白,楊能所說的路,是一條何等兇險的路。
身為武將,最忌功高震主。
何謂功高?
是所謂的功勞本身嗎?不是,是這份功勞帶來的影響力。
你戰功卓著,必會在軍中德高望重,一呼百應,你扶大駕,挽天傾,必然會在朝中說一不二。
由功勞而生之權位,才是震主之源。
楊氏一門馬踏疆場,戰功累累,不會功高震主。
但是,如果這份戰功,轉化為可以威脅朝廷的力量,震主之嫌,便再難洗去。
到時候,楊家或許能夠度過眼前危難,但是,未來的路,卻必然步步荊棘。
這一點,楊洪不相信,以多謀著稱的這個侄兒,會想不到。
虎老威猶在,感受到自家伯父嚴厲的目光,楊能一瞬間似乎又回到了軍營當中,下意識的挺直脊背,道。
「伯父,您常常教導我們,心正則身正,用兵之道,惟堂皇正大,以正合以奇勝,山窮水盡之時,當行險招。」
「小侄明白,此舉必會令朝廷不滿,未來楊家必會因此而受到刁難,但是,伯父請想,若眼前的這一關過不去……」
「楊家,還有未來嗎?」
聲落音止,屋中一片安靜。
窗外的雪越落越大,積雪越來越厚,本該凌寒而立的冬竹,在沉重的積雪下,也被壓彎了腰。
有些樹枝似乎是不堪重負,伴着吱嘎的聲音,大塊的積雪和折斷的樹枝,一同掉落在地上,發出簌簌的響聲。
屋中燭火跳躍,楊洪沉默了良久,神色有些複雜,道。
「能兒,你可知,飲鴆止渴,需有解藥?你給了楊家一杯解渴的鴆酒,解藥何在?」
事已至此,如果楊洪還看不出楊能是有備而來,那他也就白養了這個侄兒了。
楊能倒也乾脆,輕輕的吐出了兩個字,道。
「南宮!」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頓時讓楊洪攥緊了拳頭。
「你想做什麼?」
楊能起身,拱手道。
「伯父放心,楊氏一門榮耀,侄兒斷不敢讓其毀於己身,只不過,如今太上皇雖居南宮,但卻依舊有其尊位。」
「所以,照侄兒看,楊家的未來,便繫於南宮一身。」
楊洪眉頭緊皺,神色卻略有緩和,問道。
「你到底什麼意思?」
「伯父,如今朝中,雖然看似君臣和睦,但是實際上,天子早已是大權在握。」
「所以,他要對我楊家出手,我們便只能任人宰割,可是,伯父有沒有想過,為何天子選的是我楊家?」
燭火跳躍下,楊能側了側臉,半邊身子沒在暗影當中,顯得神色有些陰翳。
口氣雖是問句,但是,他卻明顯沒有要等楊洪回答的意思,自問自答道。
「恰恰是因為,楊家從進京開始,就被視為是天子的人!」
說着話,楊能的臉上掠起一抹嘲諷和怨氣,道。
「要說侵佔軍屯,這京城上上下下的勛貴,哪個沒有做?那些靖難勛貴,哪個喝的兵血又少了?」
「我們楊家在沙場上浴血奮戰的時候,他們在京城當中坐擁珍饈美饌,歌舞佳人,靠在先祖的功勞簿上爭權奪利。」
「咱們拿走的那些田地,好歹還都補貼到了軍伍的弟兄們身上,可他們呢?百畝良田,比不過他們一場宴席。」
「所以,憑什麼是楊家?」
看得出來,這番話楊能憋在心裏很久了。
要知道,原本他在邊境駐守的好好的,結果,一道旨意,要調他回京,說是入京營執掌軍務。
結果,剛到了城門口,就被楊洪拎回了府邸,在宗祠面前跪了三天。
再後來,他素來親近的弟弟楊俊下獄,他自己被禁足府中,從楊洪和楊傑的隻言片語以及跟楊信的書信當中,得知了昌平侯府面臨的困境。
當時,楊能就覺得不服!
是,軍屯這件事情上,楊家的確有過錯。
但是,這能怪楊家嗎?
邊境風氣如此,若是楊家人特立獨行,反倒會顯得格格不入,遭人排擠。
在京城當中,被人打壓或許只是旁置冷落。
但是,在邊境當中被人排擠,往往意味着戰場上的孤立無援。
這是生死之事,豈容大意?
何況,楊家拿走的田畝,大多都分給了底下的部將軍士,激勵他們奮勇殺敵。
若非如此,何來讓瓦剌聞風喪膽的『楊王』之名。
退一萬步說,楊家就算有錯,乃至有罪。
可畢竟於國有功吧,甚至於,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整個昌平侯府,到了京城之後深居簡出,對天子唯命是從。
可到了最後,卻成了人家開刃的磨刀石?
簡直可笑!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雖然絕對,但是卻也並非沒有道理。
楊家四子當中,唯有楊能和楊俊的關係最好,並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他們兩個人骨子裏都藏着一股狂傲之氣。
只不過,楊俊的狂傲是外露的,肆意妄為,酗酒鞭馬,他做起事來從不想後果,是因為他不必想。
楊家是國之柱石,即便是鬧出什麼亂子來,也不過是面子工夫,敷衍過去便完了。
這是楊俊的傲,毫不掩飾。
而楊能的傲,則是內斂的。
不同於楊俊的肆無忌憚,楊能的傲,傲在骨子裏。
楊家的累累戰功,一門英烈,讓他打從心底里,覺得楊家就是朝廷的擎天柱。
邊境若無楊家,不可能安穩太平這麼久。
所以,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楊能都會替楊俊遮掩,最大的原因就是,這些事情在他的眼中,也不是什麼大事。
楊俊所犯的那些『小錯』,和楊家的累累功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因此,當滿心歡喜的回到京中,覺得自己正該被朝廷重用的時候,卻得知楊氏一門已經幾近覆滅之危,楊能的第一感覺就是……
憑什麼?!
憑什麼楊氏一門忠烈,卻要被抓着這點過錯不放,憑什麼伯父忠心耿耿,卻要被第一個拉出來祭旗,憑什麼他們在戰場上沒有被賊虜殺死,回到京城,卻反而要忍氣吞聲。
楊能不服,但他沒有法子。
戰場上的運籌帷幄,到了京城當中,沒有絲毫的用處。
事實上,早在知道伯父打算進宮給天子服軟的時候,楊能就覺得,這麼做太憋屈了。
更不要說,自家的一再退讓,沒有得到天子絲毫的憐憫。
雖然,楊能在楊洪的面前,表現的十分輕鬆。
但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去探望楊俊的時候,刑部的那幾個小吏那副『公事公辦』的嘴臉有多麼讓人噁心。
「伯父,一再隱忍只會被人欺上門來,楊家在邊境屹立不倒,靠的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威名。」
「朝堂雖非戰場,但是,若人人都知道,楊家是塊咬不動的硬石頭,又豈會被人第一個拿劍指着?」
楊能越說越激動,拳頭不自覺的攥緊,在榻上錘了一下,道。
見到楊能這個樣子,楊洪也嘆了口氣,想說什麼,但是話到了嘴邊,卻又咽了下去。
半晌,他方道。
「我知你戰場上算無遺策,心有傲氣,但是能兒,這是京城,並非武勇兵法可以解決問題的地方,你……」
話沒說完,楊能便搖了搖頭,道。
「伯父,小侄當然知道,所以我才說,我們得背靠南宮!」
說着,楊能上前一步,重新在楊洪對面坐了下來,道。
「伯父請想,京中勛貴,比楊家做的過分的有不少,但是,天子都沒有動他們,其原因不外乎他們中有許多,都是太上皇的舊臣,甚至於,有幾家府邸,在迎復太上皇的過程中出了大力。」
「所以,如果天子拿他們開刀,那麼原本出於公心而掀起的軍屯整飭,就會被非議為藉機排除異己,打壓太上皇舊臣。」
「天子唯有拿自己人來祭旗,才能堵住朝野上下的議論,才能讓軍屯順利整飭。」
「既然如此,那麼,楊家想要脫身,只要讓自己不再是天子的『親信』,自然迎刃而解!」
楊洪一愣,眉頭緊鎖思索了片刻,還是搖了搖頭,一針見血,道。
「你既知這次整飭軍屯,並非牽扯一家一姓,那麼當知這些靖難勛臣,最終也逃脫不過,只時間早晚而已,現在投身過去,又有何用?」
「至少不會落得破家之局!」
楊能顯然已經打定了主意,毫不猶豫的開口道。
「如果楊家和其他的勛貴世家一樣,都不是天子的心腹,甚至於,都和南宮有牽連,那麼,天子就不能單獨針對我楊府一家,京城諸多勛貴,同氣連枝,就算要罰,也不會似現在一般,我楊家孤立無援。」
平心而論,楊能說的是有道理的。
天子的決心再大,也不可能真的掀起大規模的朝局動盪。
侵佔軍屯的勛貴在朝中佔據了大多數,如果全部都要照例整治,那麼還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風浪。
楊家要是和他們結成聯盟,至少也是個同進同退的結果。
何況……
接下來的話,楊能似乎也有些猶豫,但是,他躊躇再三,終究還是開口,道。
「伯父,昌平侯府,雖然是新晉的勛臣,但是,到底份屬勛貴一脈,自天子登基之後,重用文臣,我等勛貴武將,一日不如一日。」
「此次整飭軍屯,由兵部牽頭,但是,除了那個和于謙親近的范廣之外,一應的武將勛臣,都被排斥在外。」
「再這麼下去,兵部恐怕就真的成了我等的上司衙門了。」
這話已經說的足夠明白了。
到了現在,楊洪才總算是明白了自己這個侄兒的打算。
他壓根就不單單是想要讓楊家度過難關,他是想鬧一出大的,譬如說……
「你要阻止朝廷整飭軍屯?」
楊洪的眼中閃過一絲驚疑,下意識的也坐直了身子。
楊能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緩緩點了點頭,道。
「伯父,楊氏一家掀起動盪,固然是脅迫朝廷,但是,如果掀起動盪的不止是楊氏一家呢?」
「朝廷有如今平順之局,文武皆有功績,既然有人看不到勛貴武臣為朝廷所做的貢獻,那麼,我等自己出面討要,自是理所應當!」
楊洪長嘆一聲,神色有些複雜。
怪不得,楊能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還是忍不住想這麼做。
如他所說,楊氏出手反抗,是脅迫朝廷,但是,若楊氏代表的是整個勛貴團體,那麼,這種個人的強勢,就會被降至最低。
鬧出再大的風浪,也會被當成整個勛貴集體的力量。
雖然過程有些兇險,但是若能度過,卻未必不是破局的法子。
整飭軍屯,損害的是整個勛貴的利益,各家都會受到影響,無非大小而已。
所以,如果鬧的足夠大,如果真的能夠讓天子讓步,讓兵部偃旗息鼓。
那麼,昌平侯府,算是各家勛貴的恩人。
從此往後,哪怕惡了天子,但背靠着這麼多的勛貴,地位依舊不容輕動。
楊能,不是不懂朝局鬥爭,他……深諳其道,或者說,有人深諳其道!
楊洪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眼神落在楊能的身上,一動不動,問道。
「你既然有如此把握,想必早已經和別人私下有過商議,是誰?任禮?張輗?陳懋?還是蔣義?又或者,是焦敬?」
只這一句話,便可看出,楊洪並不簡單。
他看似對朝局不聞不問,只悶聲做好自己的事,但是,他點出來的這幾個人,無一不是太上皇一黨如今的核心人員。
不過,楊能卻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或許是覺得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也沒有什麼好遮掩的。
於是,楊能壓低了聲音,開口道。
「不瞞伯父,是寧遠侯!」
任禮……
楊洪的眼中掠過一道冷色,但是很快就被遮掩了過去,想了想,他正欲開口,外間響起走動的聲音,隔着房門,老管家的聲音響起。
「老爺,二公子到了。」
楊家四個孩子,雖然是以兄弟相稱,但是,在京城老宅,下人卻習慣分開稱呼。
楊俊和楊傑是長房,被稱為大公子和二公子。
楊信是楊洪二弟楊淋長子,被稱為二房少爺,至於楊能,是楊洪三弟楊忠長子,被稱為三房少爺。
於是,楊洪便沒有繼續開口,只道。
「你先回去吧,此事,我需要好好斟酌。」
楊能也明白,這麼大的事情,一時之間,伯父肯定難以決定,站起身來,行了一禮,楊能道。
「小侄明白,不過伯父,此事重大,即便不成,也不可輕易泄露,免得徒生事端,所以……」
楊洪沉吟片刻,最終,輕輕擺了擺手,道。
「你放心,小傑面前,我有分寸。」
「多謝伯父,侄兒告退……」
屋外,楊傑裹着斗篷的身影,已經逐漸走近,楊能也不再耽擱,往後退了兩步,便出了房門。
正巧,二人在廊間碰上,楊傑停下腳步,拱手為禮,道。
「二哥……」
楊能倒是沒什麼特別的表現,溫和的笑了笑,道。
「快進去吧,今日除夕,小俊不在,伯父肯定更希望你陪伴在側,我就不多留了。」
說罷,楊能拍了拍楊傑的肩膀,邁步離去。
楊傑也不急着進屋,就這麼站在原地,目送着楊能離去,直到他的身影徹底消失,方轉身進了屋門。
「見過父親。」
父子見面,依舊是執禮甚恭,但是,這一次,楊洪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熱絡的讓楊傑坐下。
他只是盤腿坐在榻上,平靜的望着躬身行禮的楊傑,目光如炬,開口問道。
「小傑,剛剛你二哥說的,你……聽到了多少?」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8s 3.99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