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

    外頭下着大雨,今日又是休沐。

    因此,于謙的突然求見,着實讓朱祁鈺感到有些意外。

    不過,看到俞士悅跟在後頭,一副有難言之隱的樣子,他心中便大致有了底。

    給二人賜了座,朱祁鈺便問道:「二位先生這麼着急進宮,可是有何事?」

    聞言,俞士悅想要開口,但卻被于謙攔了下來。

    于謙起身,跪倒在地道:「陛下容稟,這些日子以來,朝中因使團一案人心惶惶,臣亦有所疑惑,聞聽陛下曾召首輔與俞閣老覲見談及此事,便貿然過府向俞閣老詢問詳情。」

    「陛下早前有言,此案關係重大,需待查清之後再行公佈,臣此舉有違聖意,請陛下降罪。」

    朱祁鈺沒有說話,瞥了一眼一旁的俞士悅,後者也苦笑一聲,同樣跪倒在地,一副認打認罰的樣子。

    片刻之後,朱祁鈺擺了擺手,道:「二位先生不必如此,快起來吧,這又不是什麼機密之事,於先生若想知曉,直接來問朕便是,何必叫俞閣老平白憂慮。」

    這倒是實話。

    那天朱祁鈺之所以將事情都告訴了王翱兩人,打的主意就是從他們口中流傳出去。

    如此一來,朝野上下至少不會無頭蒼蠅一樣亂猜。

    可誰想到,這倆人的嘴這麼嚴。

    這好幾天過去了,愣是一點口風都沒露出去。

    不過問題也不大,反正人現在他扣着,朝中群臣總會有憋不住的時候。

    現在還只是那些御史科道在彈劾錦衣衛,詢問詳情,再過幾日,只怕六部和內閣其他大臣,也都要忍不住了。

    于謙謝恩之後,重新坐下,沉吟片刻,道。

    「陛下,此事不可不慎,臣知陛下顧慮太上皇聲名,恐真相未明之前,朝野上下議論太上皇,但如今錦衣衛貿然抓人,卻始終沒有任何的說法,朝野上下已有諸多流言。」

    說着,于謙將自己在茶棚當中聽到的話,又說了一遍,然後道。

    「陛下,眾口鑠金,三人成虎,涉及陛下聖德,不可不慎啊。」

    朱祁鈺聽完之後,倒是沒什麼反應,仿佛那些流言議論的不是他一樣。

    倒不是說他有多大度,只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流言,從出現的時候開始,就已經被東廠稟報上來了。

    相對於這些流言,朱祁鈺更關注的是眼前的人。

    看着于謙一臉憂慮的樣子,朱祁鈺輕輕搖了搖頭,淡定的道。

    「不過是有宵小之輩暗中作祟罷了,掀不起什麼大的風浪,相比之下,朕倒是有些好奇,對於這些流言的內容,二位先生是怎麼看的?」

    俞士悅的額頭上頓時滲出一絲冷汗,他就知道,只要過來就免不了這麼一問。

    生怕于謙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俞士悅搶先一步,斬釘截鐵道。

    「陛下,既是流言,自然是民間百姓無知胡言,陛下孝悌仁義,聖明英斷,滿朝皆知,臣等豈敢有疑。」

    朱祁鈺抬手壓了壓,示意俞士悅坐下,然後將目光放到了于謙的身上。

    這件事情,在很久之前,他跟于謙有過一次隱晦的交流,但是在那之後,私下裏他們就沒有再提過這件事情了。

    事到如今,他很想看看,于謙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雨聲嘩嘩,于謙的神色有些複雜,片刻之後,他起身道。

    「陛下乃聖明之君,力挽天傾,扶大明於危難之際,其功可比太宗,胸懷天下萬方,心存社稷黎民,聽言納諫,仁德厚慈不讓仁宗,聖德昭然,令群臣上下無不敬服,臣得如此聖君而效命之,實乃幸事爾。」

    「土木一役,實因太上皇執意北征,誤墮奸計,以致北狩虜庭,軍民官吏死傷無算,太上皇在迤北一日,則我大明朝廷始終難以洗刷土木之恥。」

    「陛下既是太上皇之弟,亦是大明天子,臣之陛下心中,朝廷社稷重於一切,迎回太上皇,是全天家親情,更是為我大明體統尊嚴計,臣既知陛下萬事以國為先之心,豈會有疑?縱萬人疑陛下迎上皇之心,臣亦不疑。」

    這番話擲地有聲,迴蕩在乾清宮不算大的殿宇當中,久久不散。

    一旁的俞士悅又是欣慰又是擔心。

    欣慰的是,這個倔脾氣的于謙,總算是開竅了,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總算在這等大事上,沒有擺錯自己的位置。

    至於擔心,則是因為,于謙還是那個直性子的于謙。

    土木一役,朝廷上下心知肚明,太上皇要負很大的責任,但是沒有人敢這麼說,所有人都只能說是王振的錯。

    但是于謙,他偏偏敢說,一句「太上皇執意北征,軍民官吏死傷無算」,全然未提王振。

    這要是傳了出去,即便他是于謙,一頂誹謗君父的帽子,也不是好受的。

    還有就是,他的這番話,未免有些太硬了。

    朝野上下提起迎回太上皇之事,都是誇讚天子孝悌兩全,有親親之誼。

    可于謙就這麼直接了當的說。

    他相信天子,不是因為相信天子顧全什麼天家親情,而是因為他相信。

    作為大明天子,而且是一個事事以國家為先,有希望成為聖君的天子,不會坐視太上皇一直待在迤北,讓大明繼續丟了體統,讓朝廷繼續失了尊嚴。

    這番話,怎麼說呢,直接的過分,讓俞士悅也無法預料,到底天子聽了之後會感到高興還是生氣。

    畢竟,雖然聽着是在讚揚天子,但是反過來想,其實隱含的意思就是,單純從兄弟親情出發,于謙未必相信天子會迎回太上皇。

    朱祁鈺的神色的確有些複雜。

    甚至可以說,自他那一日從郕王府醒來到現在,沒有任何一刻,心情要比現在更加複雜。

    高興嗎?是有的。

    自土木之役以來,他看似對一切舉重若輕,輕而易舉,實則如履薄冰,克制隱忍。

    他見過西廠的張狂,見過嘉靖的廷杖,有廠衛在手,想要撕破臉皮很簡單。

    英國公府勢大,但終究不過一座公府罷了。

    一道中旨下達,錦衣衛要踏平這些宵小之輩,連一日也用不了,曹吉祥是怎麼死的,那些在暗中鬼鬼祟祟的人,一樣能被如法炮製。

    包括那些死守禮法,依舊在不斷的替朱祁鎮說話的文臣,宗室,甚至是士林中人,皇權碾壓之下,無人能夠倖免。

    但是他沒有,因為朝廷會亂,可能是幾年,可能是十幾年,誰也沒有辦法下定論。

    前世的南宮復辟之後,朱祁鈺眼睜睜的看着朱祁鎮,食不安寢了八年。

    他重用廠衛,監視群臣,不敢相信任何人,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猜忌上。

    擁立他的石亨,曹吉祥野心勃勃,爭權奪利。

    朝廷的一眾文臣心有惶惶,生怕自己哪一天就被錦衣衛挖到了什麼言論,被劃歸為逆黨。

    文武群臣,上到閣部大臣,下到地方官員,戰戰兢兢,無心政事,百姓民不聊生,如此度過了八年之久。


    直到朱見深登基,朝廷才重新走上了正軌。

    一場動亂,足足用了八年來恢復。

    朱祁鈺不敢冒險,他不敢確定,如果自己同樣用皇權去碾壓過去,清除一切對他有風險的「威脅」之後,朝廷需要多久來恢復正常。

    他不止是他自己,更是大明的天子。

    只需對自己負責很容易,身體正健,大權在握,雷霆之勢掃平一切可以威脅自己的風險,沒什麼難的。

    但是身為大明天子,要對社稷負責。

    所以他明知張輗等人在迎回太上皇之後,貪慾薰心,最後會走到哪一步,他依舊沒有對他們做什麼。

    朝堂穩定大於一切。

    所以他寧願克制自己,用最穩妥的辦法,一步步的將這些心懷不軌的人除掉。

    當然,與其說是不敢,倒不如說是沒有必要。

    有前世的經歷在,朱祁鈺有把握能夠用最小,最不影響社稷百姓的代價,將這些人一一除掉。

    但是除了這個,即便是在正常的朝政上,為了朝廷的穩定,他讓步的地方也很多。

    這一切,于謙看懂了。

    邊境的防線在逐步修復,西南的苗亂在逐漸平定,沙灣的大渠工程已經近半。

    大戰結束,百姓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不用再背負沉重的徭役,可以好好的休養生息。

    整個天下,正在慢慢的從土木之役的沉重打擊當中緩緩恢復過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只剩下,太上皇還在迤北,時時刻刻的提醒着大明的君臣百姓,土木之役,究竟是多麼的恥辱。

    太上皇一日不歸,大明的體統尊嚴,就一日被踐踏在爛泥當中。

    與國而言,這是絕對不可接受的事情,于謙明白這一點,他更清楚,天子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于謙說,縱萬人有疑,他亦不疑。

    朱祁鈺能看得出他說這番話時候的真誠,所以他是高興的,因為被人認可而高興。

    但是同時,他又感到有些悲傷。

    因為,前世的于謙,從沒有這麼跟他說過。

    那個時候,于謙給他的理由是。

    「……天位既定,寧復有他……」。

    一樣是不講什麼孝悌之道的大道理,一樣是單純的從利益角度出發。

    但是那個時候的朱祁鈺,不明白于謙話里更深層的意思。

    說出這八個字,代表于謙的心中,認為他這個天子,始終是慮己身而不慮國。

    回想起前世他和于謙所謂君臣相得的數年,朱祁鈺不由感到有些悲涼。

    他從未得到過于謙真正的忠心。

    于謙感激他的提拔信任,也感激自己讓他能夠施展抱負,但他始終不認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聖明英主。

    尤其是經歷了東宮易主的風波之後。

    在于謙看來,或許自己和朱祁鎮沒有什麼區別,能力平庸,無德無能,慮己不慮國,無非垂拱而治罷了。

    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或許是自己更不折騰,更安分而已。

    但是這一點,經歷了大起大落的太上皇,未必就做不到。

    所以,南宮復辟,順水推舟,束手就擒,也就沒什麼不可理解的。

    那個的時候的朱祁鈺,不值得于謙賭上起兵可能的動亂,也不值得于謙賭上自己的身後之名。

    這個結論來的如此突然,但卻真實的盤桓在朱祁鈺的心中,讓他感到如此的悲涼。

    被理解的欣慰,和想通前世真相的失望,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衝擊着朱祁鈺,讓他的神色無比複雜。

    窗外的雨勢漸小,滴落屋檐上,化作一絲絲長長的雨線傾瀉而下。

    一陣冷風從窗戶吹進來,讓朱祁鈺醒過神來。

    殿中,于謙的神色泰然,俞士悅的臉上卻不時閃過一絲絲的擔憂,他們都沒有微低着頭,沒有說話。

    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朱祁鈺的目光重新落到于謙的身上,開口問道。

    「那麼對於這件案子,真相到底是什麼,于少保,你如何看?」

    同樣的問題,他曾經問過王翱和俞士悅,兩個人都沒有正面回答。

    但是他相信,于謙的性格,不會敷衍了事。

    果不其然,聞聽這句問話,于謙的拳頭握了起來,片刻之後,他開口道。

    「陛下,臣請旨,親自前往詔獄探望許彬,復旨之時,再回稟陛下。」

    殿中安靜了片刻,朱祁鈺就這麼看着于謙,但是這一次,于謙卻沒有抬頭看他。

    片刻之後,朱祁鈺的臉上忽然浮起一絲笑意,道。

    「准了,懷恩,你去將東廠的舒良叫過來,讓他陪于少保,親自走一趟詔獄。」

    于謙跪倒在地,叩首道:「臣謝陛下。」

    雨依舊在下,望着于謙走出大殿的身影,朱祁鈺輕輕靠在椅背上,心緒依舊難以平復。

    片刻之後,兩個宮女走進殿中,稟報道:「陛下,太后娘娘請您過去一趟。」

    於是,朱祁鈺睜開眼睛,擺了擺手示意兩人退下,隨即便命人備駕,往景陽宮去。

    與此同時,就在于謙進宮求旨的時候,北鎮撫司外。

    在暴雨遮掩下,街上空空蕩蕩的,行人都紛紛回家避雨,一輛古樸的馬車,就這麼立在暴雨當中。

    不多時,門房裏頭走出來一個人,穿着大大的帶兜帽的斗篷,頭上還頂着斗笠,看不清楚長相。

    這人上了馬車之後,馬車頓時動了起來,拐了幾個彎,就消失在了大雨當中。

    大約兩炷香的工夫,馬車一路左拐右繞,最終停在了英國公府的門前。

    等候已久的管家連忙迎了上來,帶着一干僕婢撐傘的撐傘,攙扶的攙扶。

    馬車上的人此刻也摘下了斗篷,正是英國公府的二爺張輗。

    先回內院換了乾爽的衣袍,張輗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就急匆匆的到了前花廳。

    花廳當中,寧陽伯陳懋,駙馬都尉焦敬,寧遠侯任禮三個人等候已久……



  
相關:  明謀天下  大唐皇太子  重生大唐皇太子  北宋官家    在柯南世界的悠閒生活  我居然認得上古神文  西遊:人在天庭,朝九晚五  我的七個姐姐絕色傾城  帝皇的告死天使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皇兄何故造反?第四百一十章:欣慰與悲傷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皇兄何故造反?"
360搜"皇兄何故造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9s 3.9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