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三國 第301章 文武不均(為陸伯言盟主加更!)

    孫策哭笑不得,就連周瑜都懵了,不知道劉辯說的是真是假。

    劉辯的反應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他們所有的預案都落了空,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這個局面。

    忽然之間,二人有一種錯覺,他們面對的根本不是天子,而是和他們差不多的少年,雖然只是第一次見面,卻一見如故,成了傾蓋之交,劉辯主動幫他們謀劃如何報仇,仿佛他根本不是孫策要復仇的對象,和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他根本不怕,還有些無聊,希望孫策能給他帶來一點刺激。

    孫策正在彷徨之中,忽然感覺旁邊投來一束譏諷的目光,轉頭一看,只見一個年方**歲的小兒,穿着一件得體的郎服,手裏捧着一個盛有筆墨的托盤,靜靜的站在一旁。孫策大惑不解,怒氣暗生。我根本不認識這個小孩,他為什麼用這種眼神看我?難道是看不起我嗎?

    孫策怒氣沖沖的回瞪過去。

    陸遜皺了皺鼻子,不屑一顧,走到劉辯身邊:「陛下,筆墨準備妥當,請陛下擬詔。」

    劉辯看到孫策的怒色,忍不住笑了:「孫策,知道他是誰嗎?」

    孫策緊抿着嘴唇,一聲不吭。

    &就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從孫。」劉辯在案前坐在,陸遜將筆墨送了上去,又鋪開空白的詔書。劉辯提筆蘸墨,一筆一畫的寫了起來。時間不長,便寫完一份詔書,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眼皮一抬,譏誚的打量着孫策。「這封詔書是嘉獎陸康守廬江之功,朕親筆書詔,不為別的,只因為他的耿耿忠心。」

    孫策臉色尷尬。陸康有功,是因為他無能。可他不是敗在陸康的手裏。而是徐晃的手裏。劉辯這麼做,等於當面打臉,可是他卻什麼辦法也沒有。再想到他之所以敗在徐晃的手裏,就是因為陸遜的求援。孫策的心情更是苦澀。

    周瑜也有些默然。當初他支持孫策的時候。家裏人並不太贊同。一直按兵不動,裏應外合的計劃落空,以致於孫策遲遲無法攻克廬江。當時他還是有些怨恨的。現在形勢倒轉,周家逃過一劫,陸康受賞是意料之中的事,他的從祖、從叔大概也會得到升遷,事實證明,還是他們眼光老到,看得更遠。

    &功賞能,為政之要。懲惡揚善,為政之本。」劉辯擱下筆,臉色漸漸的變得嚴肅起來:「你們年輕,朝廷之前用人也有不當之處,各打五十大板,就此兩清。即日起,爾等當謹守為臣之道,莫生叛逆之心,否則,朕的刀也是能殺人的。如果誰想試試,朕也不反對,只是希望你們不要辜負了朕的一片心血,枉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到時候後悔晚矣。」

    孫策、周瑜悚然心驚,躬身領命。

    ……

    馬超上前,奉上從孫策手中繳來的剖鯀吞刀,又將舒縣之戰的始末原原本本的說給劉辯聽。他是全程參與者,講敘起來可比徐晃的奏疏詳細多了。劉辯靜靜的聽着,偶爾問上一兩句,卻沒有太多的興奮。他有些惋惜的看着馬超:「沒能臨陣破境?」

    馬超不好意思的笑了一聲:「山東兵不習騎兵,近衛郎又是萬里挑一的精銳,對付他們是手到擒來,根本沒什麼壓力,哪裏能破境。陛下,臣愚昧,有一事不明,敢請陛下解惑。山東兵雖眾,卻疏於戰陣,不堪一擊,陛下若提萬騎東出,破之必矣,為何按兵不動?」

    劉辯無聲的笑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在馬超的眼裏,山東兵不堪一擊,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即使是這樣的兵也是經過黃巾之亂錘鍊出來的。在黃巾之亂以前,山東連這樣的兵都沒有。

    為什麼山東擁有大量的人口,卻無可用之兵?當然和光武帝的政策有關。光武帝就是要壓制山東,不讓他們擁有武力,因此不惜廢除了都試製度。取消了全民皆兵的都試製度,給山東帶來了百餘年的和平,讓山東的經濟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卻也消磨了山東人的血性。

    光武帝是成功的,在黃巾起義之前,山東人在朝堂上鬧得再凶,武力卻一直掌握在山西人的手裏。可是這麼做的後果也是嚴重的,當三國混戰之後,天下歸晉,司馬氏以統一天下的精兵卻無法抵擋西北入侵的五胡,中原從此陸沉,只能偏安江南,祖宗陵寢俱落胡人之手,萬里河山成了胡人的牧馬場。

    這個代價是慘重的,只是當時沒人會想得到而已。他寧可暫時放棄山東,也要將西北控制在手裏,就是不想看到這一幕重演,哪怕因此改變了歷史,可能讓他無法回到他的時代。


    &軍打仗,要消耗大量的錢財。朕現在沒錢啊。」劉辯循循善誘:「你們一百騎的花銷不大,朕還承擔得起,可是一萬騎出戰,朕哪來這麼多錢?再說了,一百騎可以間行而至,掩人耳目,一萬騎能行嗎?」

    馬超恍然大悟,躬身一拜:「多謝陛下指點。」

    &起,趁着年輕,多讀點書,只有一身武藝是成不了大將的。」劉辯滿意的看着馬超,讓他跟着徐晃出這一趟差還是有必要的,現在的馬超和剛歸降時相比沉穩多了,也肯動腦子了。他現在不缺猛將,但是缺大將,他需要像皇甫嵩、張遼、徐晃這樣能夠坐鎮一方的將才。大將不僅要能打仗,會戰術,還要有戰略意識,知道服從大局,統一調度,只知道衝鋒陷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大將的。

    如今并州有張遼,河東有徐晃,涼州有皇甫嵩,在軍中的力量還是平衡的。可是皇甫嵩年紀不小了,遲早會致仕退休,他需要在涼州人里找一個能接替皇甫嵩的。張繡武藝不錯,但是不喜歡讀書,做不了皇甫嵩的接班人,劉辯非常希望在閻行和馬超之中挑一個,至於能不能成功,就看他們自己是不是用心了。涼州武風很盛,可是文化根基太淺,像皇甫嵩那樣知書達禮的將門世家畢竟不多。

    ……

    楊修匆匆的走上了建章台,滿面倦容。身後跟着兩個健卒,抬着一個箱子,箱子看起來很重,兩個健卒的臉憋得通紅。

    劉辯眉頭一皺:「什麼事?」

    &剛和並涼以及關中世家簽訂的條約。」楊修的眼中充滿血絲,臉也瘦削了很多,下巴都尖了,神情中也充滿了疲憊。「還有各州郡報上來的糧賦副本,臣一一清查過了,入不敷出啊。」

    劉辯目光一閃:「益州的還沒報來?」

    楊修搖了搖頭,眼中閃過濃濃的擔憂。劉辯沉下了臉,神色變得凜冽起來。如今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州郡有限,荊州正在大戰,糧賦消耗很大,能支持朝廷的很少,並涼都是有名的窮州,不僅無法給朝廷增加稅賦,還要朝廷貼補,現在能指望的只有益州,益州的糧賦遲遲不到,朝廷就等於沒有收入,別說大規模的戰事了,就算正常的官俸都有可能出問題。

    劉焉是什麼意思,他的野心還沒死?

    劉辯心生怒意,卻沒對楊修表露,反而關心起楊修的身體來。「你也是悟命之人,怎麼累成這樣?是不是又連續不眠不休,夜以繼日?」

    楊修苦笑道:「關中剛剛穩定,那些郡吏惶惶不安,臣也不敢大用,只好自己辛苦一點了。」

    劉辯咂了咂嘴,有些頭疼。他身邊的悟命之人不小,可是大多數都是武人,打仗沒問題,可是讓他們理政就不行了。現在政務都落在賈詡、楊修的身上,賈詡又是一個老烏龜,能不管的就不管,大量的具體事務都要由楊修負責,鐵打的人也受不了。

    文武不均,山西人質樸少文的弊端現在開始慢慢呈現出來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僅有將,沒有相,終究還是不行的。

    &祖,這不是一個辦法。」劉辯問道:「你看,能不能在道門裏挑一些識文斷字的人補充到各個官署里去,充作胥吏?」

    楊修不解:「陛下不可,道門中人自私自利,一心只為苟活,不肯用心於政,他們只能自理,不能理人。陛下為什麼不直接從洛陽調人?洛陽太學有三四萬太學生入仕無門,陛下一紙詔書,便會有成百上千人的趕到關中,為陛下效命。」

    &學生,那些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的人,能有什麼用?」

    楊修連連搖頭:「陛下,儒家經典中的確沒有什麼具體的政務辦法,可是儒家經典講忠孝,講仁義,講廉恥,這樣的讀書人從政,總比那些只知道橫徵暴斂的酷吏好吧?再說了,太學雖然不講刑律,可是太學生中懂刑律的卻不少,以仁義之心,執刑律之政,這才是行王道的正途。」

    劉辯瞟了楊修一眼,半開玩笑的說道:「你的書生氣又犯了吧?」

    &然。」楊修正色道:「陛下,漢高祖得天下,陸賈曾云: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是以進《詩》《書》,又作《新語》十二篇,每進一篇,高祖未嘗不稱善,左右稱萬歲。陸賈沒世,賈生繼之,有攻守異勢之論,有此諸賢薪火相傳,休養生息,才有文景之治,才有漢武之赫赫武功。如今之勢,不正如當初嗎?陛下欲行王道化天下,又何必拒儒生於千里之外?」(未完待續。。)

    &恭賀書友陸伯言成為盟主,哈哈,終於有盟主了。

    &今天還有,老莊有債必還。



第301章 文武不均(為陸伯言盟主加更!)  
相關:  衛氏風雲  漢道天下  護花大國士  曹沖  大漢箭神  三國小霸王  百變國師  策行三國    生生不滅  臨高啟明  雷武  網遊之劍刃舞者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神話三國第301章 文武不均(為陸伯言盟主加更!)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神話三國"
360搜"神話三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3s 3.8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