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王爺 第7章 王仝戰死司徒嶺

    測試廣告1    李嗣源在攻打兩川之時,曾經要求荊南的高從誨和楚國馬殷共同出兵。讀書都 www.dushudu.com但高從誨以地小兵少為由,拒絕了李嗣源。馬殷此時已經是七十六歲的高齡,哪裏還有什麼心思征戰自然也是藉故推脫。馬殷不想打仗,但是有人不讓他安寧。

    因為湘西的蠻族又開始鬧事,這次騷擾邵州的不是飛山蠻,而是梅山蠻。梅山蠻攻入邵州,大肆搶掠。馬殷聞訊,急忙召集眾臣商議。此時楚國的老將不是已死,就是垂垂老矣。只有王環還能四處征戰,但是此刻他鎮守岳州,不能脫身。因此高郁建議派江華都指揮使王仝率兵出征,畢竟王仝也算是邵州本地人,熟悉當地情況。馬殷點頭同意,急王仝率領近萬精兵進攻梅山。

    當時的梅山東起寧鄉縣司徒嶺,南抵邵州白沙砦,北界益陽四里河,南止湘鄉佛子嶺。梅山蠻不服朝廷管制,經常出外搶劫。此時梅山的首領是頓漢凌,他手下有一員大將叫扶漢陽。

    扶漢陽的父親是一位皮貨商人,在漢陽的皮貨曾被楚軍洗劫一空。扶漢陽出生後,其父剛剛含恨離世。其母為讓他長大不忘父親「漢陽之恨」,給他取名「漢陽」。扶漢陽出生時,體重九斤四兩。其母就為他打造了一把九斤四兩的槍,以備他長大後,習武的時候使用。

    扶漢陽十歲時,母親病逝,從此孑然一身,成日上山捕雞野獸,下水摸魚蝦河鱉,苦度時日。後來他來到了梅山,得到了梅山武術秘傳,精通梅山拳術。十五1便被芙蓉山一帶獵人推為「壇主」。他研製出一種毒藥,塗在箭上,老虎等野獸一旦被射中,奇癢難耐,頃刻昏死。十八歲時,扶漢陽已成為了梅山有名的猛將。

    時任梅山甲首的頓漢凌得知楚軍來攻,火速召集梅山各峒峒主,商議抗敵。扶漢陽認為報仇的機會已到,率數百獵人前來相助頓漢凌。頓漢凌大喜,即讓他參與議事。眾峒主一致主張率兵赴溈山,與楚軍決一死戰。

    不久,王仝率領大軍迫近梅山,扶漢陽率兵迎敵。雙方激戰數日,王仝畢竟率領的是楚軍精銳,扶漢陽抵擋不住,楚軍首戰告捷。扶漢陽見野戰不是楚軍敵手,便心生一計,準備將王仝引誘到有九關十八鎖之稱地形複雜之山嶺,實行「關門打狗」。頓漢凌思慮再三,力排眾議,同意了扶漢陽的策略,並任命扶漢陽為主帥。

    於是扶漢陽邊打邊退。王仝率領的是楚軍中的精銳之師,裝備精良,他根本不把組織鬆散的梅山蠻幫冰放在眼裏。眼見蠻兵潰退,王仝立功心切,揮軍追趕。結果被扶漢陽成功誘入「九關十八鎖」。

    當王仝發現歸路被切斷,緊急撤退時,扶漢陽指揮蠻兵從山上放下滾木、巨石、弩箭,楚軍無法衝出。蠻兵利用地形之便,成功困住了王仝的兵馬。

    王仝被困月余,內無糧食,外無援兵。加上風雪交加,士氣不振,死者不計其數。王仝自感已入絕境,作了一絕命詩:「血刃交身奮勇前,君恩未報志猶堅。臣今願作他鄉鬼,留得孤忠照九天。」

    最後,王仝總算尋着機會,經過一番血戰,帶領敗兵衝出了「九關十八鎖「。在撤退路上,又遇到了扶漢陽的伏兵。王仝被扶漢陽斬殺,戰馬馱着王仝身子一路狂奔到了附近的一座山嶺上。

    馬殷得知敗報,王仝戰死,心中悲痛不已。馬殷立即追封王仝為司徒,並把王仝隨即葬在附近的山嶺上。因此,這座山嶺後來取名為司徒嶺。馬殷見梅山不易攻打,便下令收兵,退守邵州。楚軍進入梅山失敗,不過梅山蠻也暫時不敢再騷擾邵州,雙方暫時休戰。

    馬殷此時已經年近八旬,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因此下令收兵。馬殷的楚國暫時消停了,中原的後唐正是大亂之時。唐廷的何澤看到李嗣源臥病,秦王李從榮權勢極大。他希望自己能得到重新起用,便上表請求立李從榮為太子,打算以此巴結李從榮。

    李嗣源看到表章之後,流下眼淚,私下對左右親近的人說道:「群臣請求立太子,朕自當歸老,回去太原的舊府第了。」李嗣源隨即下詔讓宰相、樞密使議論此事。

    李從榮得知,急忙來謁見李嗣源,說道:「聽說有奸臣請陛下立兒臣為太子。兒臣年紀幼小,兒臣只願意學習帶兵,不願擔當太子。」李嗣源說道:「這是群臣所要求的。」李從榮退下來,去見范延光、趙延壽說道:「你們要讓我當太子,是想奪我的兵權,把我幽禁在東宮而已。」

    范延光等人也知道李嗣源暫時並不願立太子,同時又畏懼李從榮。眾人就把他的話如實上奏給了李嗣源。李嗣源隨後又下詔書,任命秦王李從榮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李從榮又請求把嚴衛軍和捧聖軍的步騎兩指揮歸屬於自己的牙兵。

    此後李從榮每次入朝,都帶着幾百騎兵,張着弓,帶着箭,奔馳在通衢大路之上;又令文士替他試着起草征討淮南的宣言,表示他將要平定海內的意志。李從榮又私下對他的親信說道:「有朝一日我如果做了皇帝,必定把那些權臣滅門誅殺。」

    范延光、趙延壽得到消息,心中自然害怕,於是請求到外鎮去當官,以躲避災禍。李嗣源以為他們是看到自己有病才要求離去,心中惱火,說道:「你們要走,便自己走,何必上表!」

    趙延壽的妻子齊國公主又替趙延壽在內宮進言,說道:「趙延壽確實有病,承擔不了機要重務。」不久之後,范、趙二人再次上奏給李嗣源,說道:「我們並不是怕辛勞,而是願意與勛舊老臣輪流擔負樞要重任。我們也不敢一下都走,希望能允許先走一個。如果新任的人不稱職,可以再把我們召回,我們必定馬上回來。」李嗣源見他們去意已決,這才准許了。

    李嗣源即調趙延壽為為宣武節度使,另行調山南東道節度使朱弘昭進經為樞密使、同平章事。李嗣源詔命下來,朱弘昭推辭不受。李嗣源勃然大怒,斥責他道:「你們這些人都不想在我身邊,我供養你們幹什麼!」朱弘昭才不敢再說。李嗣源又下詔:大元帥李從榮地位在宰相之上。


    范延光由於孟漢瓊、王淑妃的緣故,屢次請求李嗣源准許委派他到外鎮為官。李嗣源不勝其煩,即任用范延光為成德節度使,而以馮道為樞密使。李嗣源認為親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同平章事康義誠為人淳樸忠實,因此非常很近和信任他。

    當時朝廷大多數官員,都要求外調藩鎮任職,以躲避秦王的加禍。康義誠料想自己不能解脫,便讓他的兒子侍奉秦王。遇事力求用恭敬順從、左右模糊兩可的態度去對待他,希望藉此保全自己。

    李嗣源給范延光餞行,喝完了酒,說道:「你現在要遠離我而去,有什麼事儘管說出來。」范延光回答道:「朝廷的大事,希望陛下同內外輔佐的大臣商量決定,不要聽那些小人的話。」隨即流淚而別。當時,孟漢瓊弄權操縱一切,依附他的人相互結為朋黨,共同蒙蔽惑亂皇帝的耳目,所以范延光才說了這一番話。

    不久李嗣源舊病復發,過了數日才好。李從榮進宮問候,李嗣源低着頭不能抬起。王淑妃說道:「從榮在這裏。」李嗣源沒有回答。李從榮出來後,聽到宮中人都在慟哭,他以為李嗣源已死。

    第二天早上,李從榮稱病,不再進宮省問。這天晚上,李嗣源身體稍見好轉,李從榮卻不知道。李從榮知道當時人心輿論對他非常不利,因此害怕自己繼承不了皇帝大位。李從榮便同他的黨羽策劃,要用武力入宮侍衛,先要制服權臣。

    李從榮派都押牙馬處鈞告訴朱弘昭、馮道等人說道:「我要帶兵進入宮內,侍候皇上疾病,並且防備非常之變,應該在哪裏居處?」朱、馮二人答道:「請王爺自己選擇地方。」

    兩人私下對馬處鈞說道:「皇上平安無事,秦王應該竭盡心力實行忠孝之道,不可亂信壞人的胡說。」李從榮得知之後,勃然大怒,又派馬處鈞告訴朱、馮二人,說道:「你們難道不愛惜自己家族嗎?怎麼敢抗拒我!」朱、馮二人害怕,入宮報告王淑妃及宣徽使孟漢瓊,說道:「這件事不得到康義誠的合作和支持就不可能辦好。」便把康義誠召入內廷和他商議辦法。

    康義誠拿不定主意,只是說道:「義誠是帶兵的軍人,不敢幹預朝廷政務,我只聽從宰相大人的驅使。」朱弘昭懷疑康義誠不想當着眾人表態。到了夜間,朱弘昭把他邀請到家裏,再次問他,康義誠對答得和原來一樣。

    李從榮穿着平常服裝,從河南府帶領步騎兵馬千人列陣於天津橋。當日黎明,李從榮又派馬處鈞到馮道府第,對他說道:「我今天決定進入皇宮,並且要住進準備嗣位的興聖宮。你們各位大臣都各有自己的宗族,做事也應該仔細慎重,是禍是福就決定在頃刻之間了。」又派馬處鈞去見康義誠,康義誠答覆道:「只要秦王來到,我必奉迎。」

    馮道於是快馬奔入右掖門,見到朱弘昭、康義誠、孟漢瓊及三司使孫岳,正聚集在中興殿門外會商。馮道便把馬處鈞的傳語告訴他們,並責難康義誠說道:「秦王說是禍是福決於頃刻,這件事的利害十分清楚。您可不要因為自己兒子在秦王府中供職而左顧右望!皇上提拔我們這些人,從平民高升至將相,假如讓秦王的兵卒得以進入這禁內大門,把皇上置於何等地位?我們這些人還能有遺族嗎?」

    康義誠還未來得及回答,監門官進來報告:秦王已經帶領兵丁到達端門之外。孟漢瓊一甩袖子站起來說道:「今天的事,危害到了皇上,您還猶豫觀望,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嗎?我怎麼能愛惜自己的餘生,只能帶領兵士去抗拒他!」立即進入中興殿門,朱弘昭、馮跟着他,康義誠不得已,也隨着他進入內宮。

    孟漢瓊拜見了李嗣源,奏報說道:「秦王李從榮舉兵造反了,他的兵眾已攻到端門,馬上就要打進宮內。」宮裏的人得知,相視號哭,李嗣源說道:「從榮何苦要這樣干!」便向朱弘昭等問道:「到底有沒有這回事?」朱弘昭等回答說道:「確實有這回事,剛才臣等已經命令守門人關上了大門。」

    李嗣源指天落淚不止,對康義誠說道:「請你率軍去處理,最好不要驚擾了百姓!」控鶴指揮使李重吉,也就是李從珂的兒子。當時他正侍奉在李嗣源身邊,李嗣源對他說道:「我和你的父親,冒着槍林箭雨,平定了天下。他幾次從危難中救出我;李從榮他們這些人沒有出過什麼力。現在竟被人教唆,幹這種悖逆不道的事!我早就知道這種人不足以把大事託付給他們,理當召喚你父親前來,把掌兵的大權交付給他。你替我部署關閉所有宮門,把它們防守好。」

    李重吉立即率領控鶴兵士守衛着宮門。孟漢瓊披掛鎧甲,騎上戰馬,召來馬軍都指揮使朱洪實,讓他帶領五百名騎兵去討伐李從榮。此時,李從榮正倚據着胡床,坐在橋上,讓左右侍從召康義誠來。由於端門已經關閉,便叩打左掖門,並從門縫中向內窺視,

    卻剛好看見朱洪實率領騎兵從北面馳來,急忙報告李從榮。李從榮大為吃驚,命令取來鐵掩心盔甲披掛,坐在那裏調撥弓矢。不多久,騎兵大量奔壓過來,李從榮抵擋不住,逃歸河南府署。他的僚屬都紛紛逃竄,藏匿了起來。他的牙兵搶掠嘉善坊之後,也跟着潰逃四散。

    李從榮和他的妃子劉氏藏躲在床下,皇城使安從益就地把他們殺了,並殺了他的兒子,把首級進獻朝廷。孫岳參預內廷密謀陷得很深,馮、朱弘昭害怕李從榮乖戾難於應付,孫岳曾經為他們竭力剖析利害之所歸;康義誠很厭恨他,此時便趁着混亂之中暗地派騎兵把他射殺了。

    李嗣源聽說李從榮被殺,很是吃驚悲傷,幾乎從床榻上跌落下來。李嗣源幾次昏蹶,又復甦過來,從此病情加劇。李從榮有一個兒子還很幼小,養於宮中,眾將要求把他殺掉。李嗣源涕泣着說道:「這孩子有什麼罪!」但是在眾人的威逼之下,不得已竟把孩子交給了眾將。

    次日一早,馮道帶領群臣入朝,在雍和殿覲見李嗣源。李嗣源頓時淚下如雨,鳴咽不止,悲痛地說道:「我家的事情鬧到這樣,實在慚愧見到你們眾位公卿!」接着李嗣源任命宋王李從厚為天雄節度使;並派遣孟漢瓊徵召李從厚入朝侍疾,並使孟漢瓊暫時主持天雄軍的事務。

    李嗣源又廢李從榮為平民。執政大臣共同評議李從榮所屬官吏的罪名,馮道說道:「李從榮的親信主要是高輦、劉陟、王說等人而已,任贊在秦王府到官才半個月,王居敏、司徒詡在病中告假已經半年,怎能參預他的陰謀!王居敏更是受李從榮的厭惡,昨日舉兵叛亂中,向宮闕進軍的時候,李從榮同高輦、劉陟等人並馬而行。

    李從榮指着日落的影子之,說道:『來日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已經把王詹事殺了。」朱弘昭說道:「如果李從榮能夠打進光政門,任贊那些人會怎樣行事,那時我們這些人還能留下遺族嗎!並且,首犯與從犯只能罪差一等,現在首犯已經拿獲受戮,而對從犯都不追問罪,皇上豈不要以為我們是在庇護奸人嗎?」馮贇極力為他爭辯,這才議定為流放和貶官。當時,咨議高輦已經被殺。

    唐軍的元帥府判官、兵部侍郎任贊、秘書監兼王傅劉瓚、好友蘇瓚、記室魚崇遠、河南府少尹劉陟、判官司徒詡、推官王說等八人,一併被長期流放到遠方為民。河南巡官李浣、江文蔚等六人被勒令回歸田裏,六軍判官、太子詹事王居敏等人也一併貶職。李浣是武宗宰相李回的同族曾孫;司徒詡是貝州人;江文蔚是建安人。江文蔚投奔吳國,徐知誥給了他很隆重禮遇。

    當初,李從榮都的行為不合常道,六軍判官、司諫郎中趙遠勸諫他道:「大王您居於優先嗣業的地位,應該經常修養德行,為什麼盡幹這些不妥當的事!不要以為有父子至親的關係可以依恃無恐,難道您沒有看到春秋時晉獻公殺了恭世子和漢武帝殺了戾太子的事例嗎?」李從榮聽了惱火,於是把他貶放為涇州判官。待到李從榮失敗之後,趙遠因為講過這些話而聲名流播。測試廣告2



第7章 王仝戰死司徒嶺  
相關:  劍嘯江湖路  風雲武周    人族鎮守使  九龍霸帝訣  冰封軒轅丘  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木匠王爺第7章 王仝戰死司徒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木匠王爺"
360搜"木匠王爺"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5s 3.97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