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不久,陳昇之再入朝任諫官,與翰林學士承旨孫汴、代御史中丞張昪共同考核轉運使和提點刑獄官的勞績過失,得升樞密副使。文師閣 m.wenshige.com諫官御史唐介、范師道等人聯合上奏,告陳昇之暗中勾結宦官,才得到重用。趙禎把奏章交與陳昇之,陳昇之卻不置一詞,請求辭職。
趙禎雖然對輔佐政事的近臣說道:「我選用執政大臣,怎容臣僚干預言論?」最後,他還是對雙方都予貶斥。陳昇之以資政殿學士身份出任定州知州。熙寧元年,升之赴朝繼任樞密使,兼任制置三司條例司之職,和王安石共事,商討推行變法。王安石上書主張變法,薦陳昇之任宰相之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
陳昇之當上宰相後,很想籠絡眾人,於是請求罷免三司條例司。王安石以為他辜負了自己,又同他爭論起來。陳昇之於是稱病請假,王安石便引樞密副使韓絳,制置三司條例。王安石每次奏事,韓絳也隨入。他常上奏稱王安石所說的,無不可用,王安石大得臂助。
韓絳又上書道:「青苗法方便百姓,民間很多人願意貸用,請求下令各路轉運使施行!」於是趙頊下詔各路提舉官,執掌貸收事件。提舉官多方迎合,以多貸出青苗錢為功。他們不論貧富,隨戶支配。
王廣淵字才叔,大名府成安人。慶曆年間,他將其曾祖王明之集子呈給皇上。皇上詔令選王明之後人入朝做官,王廣淵推薦了他的弟弟王廣廉,而他自己通過科舉考試中進士,而任大理法直官、編排中書文字。任職期間,他裁定了宋朝歷代皇帝之御書上千卷。趙禎非常欣賞,任他為舒州知州,而仍留京城,不必到任。
趙曙即位前居於藩邸,王廣淵與之交好,深受寵信,他還將自己所作的文章獻給趙曙看。趙曙即帝位後,任命王廣淵為直集賢院。諫官司馬光道:「漢代的衛綰不讓太子飲酒,所以景帝對待他很優厚。周代之張美私下將國家的錢給周世宗,所以世宗不喜歡他,反而待他很薄。王廣淵之不忠誠,沒有人比得上他,當時仁宗在位,他卻暗地裏投靠陛下,這哪裏是忠臣之所當為?今天應當追究他的罪行,然而皇上不僅不懲罰他,反而還獎賞他,這樣的話,以後還怎麼叫大家謹守臣節呢?」
趙曙不聽司馬光的話,任王廣淵為群牧、三司戶部判官,並且對他說道:「我從《洪範》中弄懂了高明沉潛的真意,內心堅強以自立,外表柔和以待人,作為一國之君所應有的表現,都沒有超出這個範圍。你替我把它寫在欽明殿的屏上,以便常常看一看,不單單只看開元時期的《無逸圖》。」後來他加官直龍圖閣。
趙頊即位後,有人上書彈劾王廣淵曾泄漏宮中的密言,被降職知齊州,又改為京東轉運使,可以在內省傳達章奏。曾公亮、王安石都認為不能這樣做,於是停止他在內省傳達章奏。
王廣淵上書請求將本道的錢帛五十萬
貸給那些貧苦的農民,這樣一年就可以獲得利息二十五萬。他的做法剛與王安石之青苗法相符合,王安石認為他還有用,要將他召回京師。御史中丞呂公著指責他過去的錯誤,故讓他回去仍做京東轉運使。
程顥、李常又指責他大肆聚斂,旨在迎合朝廷的意思,使百姓受困。剛好這時河北轉運使劉庠請求不散青苗錢的奏書到了,於是王安石說道:「廣淵大力推行新法遭到彈劾,劉庠故意破壞新法卻不加以問罪。如果這樣處事,又怎麼能使別人安心?」最後趙頊沒有聽從程顥、李常的話。
橫渠人張載,與河南程顥、程頤兄弟,素來很友善,經常共談道學,歸本於六經。等他出任邑宰的時候,不假刑威,專務敦本善俗,民風為之一新。御史中丞呂公著,於是向朝廷舉薦他。趙頊於是召見,問他何以治道。張載答道:「為政必法三代,否則終成小道。」
當時王安石剛剛倡言古道,趙頊也有心復古,聽了此言,以為張載和王安石一樣,於是留他在朝,命為崇文院校書。哪知張載所說的古法,與王安石不同,後來稱病辭去。
前參政張方平,服闋還朝,受命為觀文殿大學士判尚書省。王安石知道張方平異一向反對新法,因此建議趙頊把他外放。趙頊同意,讓張方平出任陳州。張方平辭別的時候,極力說新法的弊害。趙頊被他說動,隨即召他為宣徽北院使。但是他和王安石不和,最終外任應天府。
熙寧三年,河北安撫使韓琦上疏請罷青苗法, 趙頊將原疏藏在袖中,召輔臣商議。曾公亮先進來,趙頊從袖中取出韓琦的上疏,遞給曾公亮道:「韓琦真是忠臣,雖在外還不忘王室。朕始謂青苗等法,可以利民,不料害民如此。且坊郭間何有青苗,還強令借貸?」
他說到此,忽有一人進道:「如果從民所欲,雖坊郭也有何害?」來人自然是王安石了。趙頊命曾公亮遞給他韓琦的原疏。王安石略略一瞧,勃然道:「似漢朝的桑弘羊,刮取天下貨財,供奉人主私用,才是興利之臣。今陛下修周公的遺法,抑制兼併,賑濟貧弱,並不是剝民自奉,如何說是興利之臣?」
趙頊終對韓琦說法有些懷疑,因而沉吟不答。王安石退出,趙頊對輔臣道:「青苗法既不便行,不如下令罷免了。」曾公亮道:「待臣仔細訪查,如果真不可行,罷免就是。」趙頊允准,曾公亮等方才退出。
王安石當即上章稱病,連日不肯入朝。趙頊於是命司馬光草答韓琦的詔書,內有士夫沸騰,黎民騷動等話。王安石得知,上章自己辯解。趙頊轉了一念,覺得薄待了王安石,過不下去,於是命呂惠卿勸使他任事。
王安石仍然稱病不出,趙頊對近臣說道:「朕聽說青苗法多害少利,才想罷免,並非對王安石有什麼看法,他如何不肯視事?」近臣說道:「新法都是王安石所創,
待他銷假,再和他商議,罷免不遲。」韓絳說道:「聖如仲尼,賢如子產,初入當政,還遭到過誹謗和議論,怎能怪王安石?陛下如果決意推行新法,非留用王安石不可!王安石如果留下,臣料也是先謗後誦。」
趙頊聽完,就取消了罷免青苗的意思,仍然敦促王安石入朝。趙頊遣副都知張若水、押班藍元振,出訪民情。不久,兩人回宮復命,說是民情稱便,趙頊於是將韓琦的上奏付條例司,命曾布疏駁,刊石頒示天下。王安石這才入朝叩謝,由趙頊慰勉。王安石自此執行新政,比從前更加堅定。
文彥博看不過去,入朝當面上奏,極力攻擊青苗禍害百姓。趙頊說道:「朕已遣二中使親問民間,都說很好,卿為何也說這樣的話?」文彥博道:「韓琦三朝宰相,陛下不信,卻相信兩個宦官嗎?」趙頊不覺變色,但因為文彥博是先朝大臣,不便面斥,惟有以臉色相示。
文彥博知道自己的話趙頊不喜歡,當即辭出。韓琦聽說自己的上奏被駁回,又接連上疏申辯,還攻擊王安石胡亂引用周禮,蠱惑上聽。趙頊非常惱火,就沒有理睬他。韓琦於是請求解除自己的河北安撫使職位,只領大名府一路,以此要挾。這疏一上,趙頊當即批准。
又有知審官院孫覺也攻擊青苗法,因此被貶出知廣德軍。御史中丞呂公著,也攻擊新法,被貶為知潁州。知制誥兼直學士院陳襄,推薦了司馬光、韓維、呂公著、范純仁、蘇軾等人,被出知陳州。又來了一個人,姓李名定。李定字資深,揚州人。少年時求學於王安石。
後來李定中了進士,被任為定遠尉、秀州判官。熙寧二年,經孫覺推薦,被召到京師,謁見諫官李常,李常問道:「你從南方來,那裏的人們對青苗法看法怎樣?」李定答道:「百姓從中獲益匪淺,沒有不喜歡的。」李常說道:「整個朝廷都正為此事爭論不休,你可千萬不要這樣說。」
李定於是將此事告訴了王安石,並說道:「我只知道據實情而言,沒想到在京師卻行不通。」王安石聽後非常高興,對他說道:「你且等皇上召見的時候,就將整個實情都稟告皇上。」王安石馬上向皇上推薦了他。趙頊召見李定,詢問有關青苗法的事。李定據實而言,對答如流,從此對於那些說不便於實行新法的話,趙頊都一概不聽。任命李定知諫院,宰相說以前還沒有選人出任諫官的例子,遂拜為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知制誥宋敏求、蘇頌、李大臨駁回制書,都被罷免了。
御史陳薦又上疏攻擊李定,說道:「李定不久前做涇縣主簿時,聽說庶母仇氏死了,卻將此事隱瞞而不回家服喪。」趙頊下詔給江東、淮、浙轉運使詢問情況,轉運使上奏說道:「李定曾因其父年老,要求歸家侍養,沒有說是為其生母服喪。」李定自己辯解說確實不知道自己是仇氏生的,所以非常疑惑,不敢服喪,而只是以侍養父親為由解官回鄉。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3s 3.9645MB